第465章 盛氣凌人(二)

“蕭先生,好消息。”剛回到留園的弘揚大步走進書房,一見到正埋頭看邸報的蕭遙,立時笑呵呵地說道。

“哦?”蕭遙從手中那一疊子厚厚的邸報中擡起了頭來,看了眼弘揚,似乎想到了什麼,蒼白的臉上露出了一層紅暈。

弘揚臉上露出了一絲戲謔的笑,故意停頓了好一陣子,才慢慢地說道:“蕭先生昨夜睡得早,今日起得遲,本貝勒這個好消息可是在心裡頭憋得好久了,呵呵,都有些子發癢了。”

弘揚雖沒說是啥好消息,可哪能瞞得過身爲智者的蕭遙,但見蕭遙臉上的紅暈越來越濃,默默了半晌之後,蕭遙輕輕地問了一句:“她還好嗎?”

“嗯。”弘揚點了點頭,頓了一下道:“爲了能給先生傳個話,大姐她,唉,大姐她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她讓我轉告先生一個字:等。^^^^”

蕭遙轉頭看向了窗外紛飛的大雪。面上的紅暈慢慢淡去,長長地出了口氣,緩緩地說道:“二爺,決勝的時候到了,聖上佈局之深令人歎爲觀止啊。”

“嗯,今年六月就該是本貝勒與大哥之間決勝地時候了。”弘揚平靜地說了一句。

蕭遙看了看弘揚,突地笑了起來道:“呵呵,二爺怕是想得淺了些,今年不單是二爺與大阿哥之間的定奪,實際上也是聖上乃至我大清興衰的關鍵時刻。”

弘揚明顯沒想到這一層。頓時愣住了,疑惑地看着蕭遙道:“先生何出此言?”

“二爺今兒個進宮拜年想必也聽到了一些消息了罷。”蕭遙晃了晃手中那疊子邸報,笑着說道:“今日一早,內廷發出了一堆的詔書,三爺、十三爺都得了大彩頭,十四爺奉命調軍廣東,這其中的意味很深啊。嗯,對了,聖上昨日可曾跟二爺談起過什麼?”

弘揚自然聽說了允祉、允祥的兒子們受封的消息,不過並沒有太放在心上,此時聽得蕭遙說得如此慎重,再聯想起自個兒與聖上的交談,心中頓時若有所悟,點了下頭道:“原來如此。本貝勒算是看到了一點端倪了。嗯,昨日本貝勒只是跟皇阿瑪提起過技術官員的待遇問題,再有就是皇阿瑪讓本貝勒今年六月中旬必須完成技術評估之事,要求本貝勒連同技術官員的待遇問題之解決方案一併提交,難道……”

“嗯,這就對了,本來某隻有六成把握,現在可以說有八成把握下定論了。”蕭遙眼光灼灼地看着弘揚道:“大阿哥地戶部差使到三月也就該差不多收尾了罷。接下來就是全面實施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之策了,此二策雖是利國利民之舉,不過,對於士大夫、財主老爺們可就不是啥好事了,呵呵,聖上改革兵制,整頓武備。除了對抗外敵。大體上還是防着國內動亂的成分居多,我華夏之地素來以士大夫爲尊。若是他們的利益受損過巨,這大亂雖談不上,小患只怕會不斷,聖上怕是早就看出了此點,除了武備之外,就指着二爺手中的那些東西來轉移矛盾了罷,唔,再有就是用十四爺的一場大勝來穩定人心,聖上好大的手筆啊。”

“先生所言極是。”弘揚想了想,咬着脣道:“賞十三叔是爲了穩住內閣,賞三伯是爲了平衡,至於調出十四叔,除了要一場大勝來穩定人心之外,怕還有不願十四叔攪合其中地意味在內。這些本貝勒都能理解,只是……,只是,唉,只是本貝勒到如今對手中的東西還一無頭緒,輸給大哥倒是小事,就怕誤了皇阿瑪的大事,若如此,本貝勒就是萬死也難辭其咎了。”

“二爺能認準此點着實不易了,也不枉聖上對二爺的栽培之苦心。”蕭遙笑着說道:“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二策一旦實施,地多者稅重,官宦人家也受損不輕,如此一來,土地兼併之風必然陷於停頓,可財主們手中的錢財總得有個去處罷,現如今由於戰事將起,海外貿易必然會受影響,雖說從長遠來看,海外貿易的潛力還巨大得很,但就眼前來說,並不是最佳的投資方向,要想平息財主、士大夫們心中的不平之意,關鍵就在於要讓他們能看到賺錢地機會,只要大家都有錢賺,誰也不會因土地稅重了些而有太大地怨言的。民之所需不外乎衣食住行罷了,二爺不妨多從這方面考慮一下,當可加快資料評估之進度,也好騰出時間來做最後的準備。”

“最後的準備?”弘揚愣了一下,一時間沒想明白還有什麼東西是最後的準備,試探着問道:“先生指的可是八旗商號之事?”

蕭遙笑了一下道:“那只是一個方面的問題罷了,聖上給大阿哥的是道吏治地千古難題,給二爺的同樣是道從古至今未曾有過的難題。聖上想要的是以商立國,以技術強國,而不是那些儒家學說裡所稱的道,呵呵,這道與術之爭自古以來便已有了定論,想要一朝改變談何容易,聖上苦心佈局了二十多年,就是爲了這件事在做準備,二爺面臨的難題有四:一是如何啓動市場。\\\二是如何解決八旗商號一家獨大的局面,三是體制問題,四嘛,就是輿論之爭。前三者都非易事,一個不小心就是天下大亂,不過某已經有了些眉目,再給某一些時間,當可解決,只是最後這道題卻不是那麼容易能繞得過去地,某也只能盡力籌謀一二了。”

“嗯。先生所云甚是。”弘揚苦笑着搖了搖頭道:“一旦市場啓動,爭論定起,該如何引導纔是關鍵,嘿,空談每多誤國是,偏生世人尚空談。如之奈何?”蕭遙面對此局也只能苦笑着搖頭不語……

遠卓八年正月初八,奉旨提調第一艦隊地勇郡王允等不及過元宵節,拜別了太后,匆匆出了京,趕往青島海軍基地,遠卓八年正月十八日,準備就緒地第一艦隊百餘隻大小戰艦揚帆啓航,前往廣東。自遠卓七年底。各種戰略物資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地發往廣州原第二艦隊所在地。並在汕頭建設了相關訓練設施,計有仿單馬錫、馬六甲之城防、炮臺之建築,也有相關之街道模擬建築。遠卓八年二月二十日,抵達廣東地第一艦隊沒有多加調整立刻投入了相關的演習之中,一派戰前忙碌的景象。遠卓八年三月二十日,第一艦隊會合了奉命趕來支援的二十艘滿載各種戰略物資的“八旗商號”之大型海船,總計大型戰艦三十一艘、中型戰艦四十八艘,小型戰艦五十二艘。===運輸補給艦三十艘,全軍總計七萬三千四百餘人在廣州碼頭誓師出征,目標直指馬六甲海峽。

遠卓八年三月初一,主管戶部事宜之雍親王允縝、大阿哥弘曆上表稱各省之田畝丈量及統計工作已完成,請求全面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二策,上大樂,準之。並明詔天下。從即刻起原有之各省虧空全免,所有丁稅一律廢除。全面開始實行新稅法,此詔一出,民間叫好聲四起,然一股逆流卻在暗中涌動着----《京師紀事報》接連收到不少民間來稿,對此二策不滿之聲開始響起。

遠卓八年正月二十日,大清禮部突然一反溫吞水的作風,不再與英格蘭大使就黑島海戰之賠償問題進行談判,宣佈與英格蘭斷交,並處於戰爭狀態,要求英格蘭大使在三日內離京,委派禮部官員押送英格蘭大使歸國,同時向英格蘭安妮女王遞交宣戰書,並召回大清駐英格蘭倫敦之大使。與此同時,大清通告各國大使,凡在遠東範圍內給予英格蘭幫助的即是與大清爲敵,大清保留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反應的權力。

遠卓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大清禮部就荷蘭再次違反兩國協定,暗中爲英格蘭遠東艦隊提供港口及補給一事向荷蘭大使提出抗議,並明確要求荷蘭割讓單馬錫、馬六甲以及整個蘇門答臘島作爲補償,與此同時,大清同意進一步放開對荷蘭的貿易限額,同意荷蘭商船在大清廣東、福建各口岸停泊作爲交換條件。荷蘭大使拒絕了大清禮部官員地要求,並請求覲見大清皇帝,但這一請求被大清禮部官員直截了當地當場回絕。其後,荷蘭大使幾經周折,花費代價無數,總算是見到了主管禮部的誠親王允祉,在被允祉好生盤剝了數次後,總算得到了明確的信息---大清皇帝將於遠卓八年三月十八日接見荷蘭大使。

荷蘭大使迪克斯特拉?範德拉克是個職業外交官,四十出頭,滿頭飄逸的金髮,身材壯實,看上去一臉的純樸,可一雙眼卻顯得太靈活了些,此人曾參與過《中荷密約》的簽訂,來華數年,已經能說一口流利地漢語,不過覲見大清皇帝卻還是頭一次,在一起子小太監的帶領下,迪克斯特拉一路走一路看,被大清皇宮的雄偉和壯觀震驚得無以復加,到了養心殿,整個人還陷於迷茫和感嘆之中,若不是邊上的小太監喝令他跪下,只怕他沒意識到那個高坐在上首,一身明黃服飾的人就是大清的皇帝。

“外臣迪克斯特拉?範德拉克叩見大清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秉承荷蘭使節的慣例,迪克斯特拉恭恭敬敬地對着胤祚行起了三叩九拜的禮儀。

“罷了。”胤祚任由迪克斯特拉行完了禮,纔不鹹不淡地說了一句:“爾一定要見朕究竟有何事,說吧。”

“尊敬地皇帝陛下,鄙人謹代表荷蘭國王威廉四世向您表示敬意,請容許鄙人向皇帝陛下陳情。”迪克斯特拉站了起來,躬着身,很是恭敬地說道。

“陳情?爾有何可說地?朕問你,你們荷蘭人跟我大清可是有條約的,我大清已經提醒過爾等很多次了罷,英格蘭是我大清的敵人,給英格蘭提供幫助就是與我大清爲敵,這一條你不會不知道吧?嗯?”胤祚面無表情地說道:“別告訴朕說你不清楚此事,若說去年四月前的事情算是誤會,那麼自打我大清向貴方提出抗議以後,貴方又是如何做的呢?哼!貴國要求加大相互貿易額度,朕也準了,可貴國又做了些什麼?去年十月至十一月,停靠在單馬錫的艦隊是哪個國家的,嗯?”

“尊敬的皇帝陛下,這完全是一場誤會,是誤會,只因消息傳遞延誤地緣故,單馬錫方面尚未接到我大使館的通知,所以……”迪克斯特拉沒想到胤祚一上來就將此事端了出來,絲毫不留任何的餘地,不禁有些慌亂了起來。

“誤會?好一個誤會。”胤祚冷着臉道:“朕最不喜歡的就是誤會,今兒個叫你來,朕是要明確通知你,由於貴國違反了雙方彼此間的約定,按歐洲國家外交慣例,朕在此對大使先生宣佈,我大清將對貴方進行處罰,沒收單馬錫、馬六甲、蘇門答臘島作爲對貴方違約的賠償金,此令即刻生效。”

第338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上)第19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39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中)第462章 真正的考題第297章 破局(中)第496章 弘揚的決定第180章 驚天霹靂(下)第一百六十四第一百六十五章第501章 拍賣風波(上)第104章 各念各的經第57章 欽差王爺第113章 京師亂(五)第51章 好事總是多磨的(上)第286章 二王聯手第383章 諜報的價值第360章 較量(四)第255章 霧鎖京師第99章 縱橫(五)第490章 大戰起兮第325章 導火索第401章 風捲殘雲(一)第404章 風捲殘雲(四)第47章 幸福的煩惱(下)第88章 各懷心機第12章 朝堂奏對(中)第348章 老十四的壽禮第498章 打鐵就得趁熱第143章 老四出招了第21章 尿褲子縣令第337章 月黑殺人夜(下)第403章 風捲殘雲(三)第488章 京師潛流(三)第322章 艱難的抉擇(二)第324章 艱難的抉擇(四)第9章 武當弟子第162章 忽悠老爺子第57章 欽差王爺第249章 八旗提案第470章 艱難的征程(上)第72章 都是窮人?第428章 外交風雲(一)第404章 風捲殘雲(四)第352章 天要黑了(下)第380章 強國先強軍(下)第255章 霧鎖京師第198章 好事總是成雙的(中)第365章 路在何方第432章 宦海起波瀾(下)第84章 騙幾把劍用用(上)第191章 海關風波(上)第59章 禮物(上)第263章 相見歡(下)第52章 好事總是多磨的(下)第161章 海外貿易的發端第495章 大決戰(下)第47章 幸福的煩惱(下)第29章 潛第92章 十里秦淮河第130章 滅門血案(三)第251章 阿哥們的反擊(一)第334章 東陵起風波(二)第169章 劫婚第415章 八爺的憑仗(上)第495章 大決戰(下)第249章 八旗提案第500章 今日之因第四百三十九 仗勢欺人下第190章 年關第505章 鐵路第412章 輸贏之間(二)第85章 騙幾把劍用用(中)第442章 萬言書事件(三)第389章 部署第400章 誘敵深入(下)第252章 阿哥們的反擊(二)第173章 國策(下)第509章 帝駕南巡第506章 官場地震(上)第326章 倒礽行動(一)第22章 一地銀票第127章 八爺的禮物第171章 英格蘭使節(下)第153章 打草驚蛇第6章 上書房考課第225章 請君入甕第13章 朝堂奏對(下)第395章 同類項第104章 各念各的經第347章 紛來迭至第314章 亂起(三)第190章 年關第23章 仗你們打,錢咱自個兒賺(上)第187章 殺戮之夜第495章 大決戰(下)第205章 打劫(下)第407章 收網(一)第124章 海運第一案(中)第462章 真正的考題第361章 較量(五)第64章 衙門失火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