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外交風雲(二)

林軒毅半年多前平叛時中了兩箭,雖經御醫的精心調養,算是好得差不多了,可始終未能好個完全,每到變天的時候總是要犯上腰疼的病,今兒個是他輪值,原本還好好的,可近午時分,天陰了下來,他的腰疼病又患了,這會兒堅持着給胤祚請了安,早已有些吃不住勁了,額頭上不時地淌下虛汗,瞧得胤祚很是心疼,可問題是:林軒毅是雷霆計劃的主要制定者,這會議還真離開他不得,胤祚也只好狠狠心讓他堅持着議事,當然,於情於理胤祚都不會讓林軒毅站着。

“高年英,去搬張軟椅子來,給林中堂賜坐。”胤祚看了眼林軒毅,緊趕着吩咐了一句,高年英忙指揮着一起子小太監從殿外搬進了張加墊了軟褥的藤椅,小心翼翼地上前要扶着林軒毅落了座。

“臣謝主隆恩,臣慚愧……”林軒毅哽咽着要行禮叩謝,胤祚輕輕地擡了下手道:“愛卿不必如此,快落了座,朕還有許多處要用到愛卿,今兒個議罷了事,愛卿好生歇上一段時間,來日方長,等愛卿好徹底了再回來幫朕好了。”作爲雷霆計劃的主要制定者,林軒毅自然明白此次會議的重要性,也不再多言,虛弱地坐在了軟椅上,埋頭思索着。

“諸位愛卿,朕不瞞爾等,此仗終須是要打的,不過不是現在,朕需要時間,不多,兩年即可,到那時即便是英、荷不來,朕也會出兵的,現如今朕要爾等考慮的便是如何爲朕贏得這最爲關鍵的兩年時間,還不能失了我大清的體面。”胤祚見衆人光顧着埋頭苦思卻無人開口,只好自個兒先將會議的調子定下來,說來也是出於無奈,在場的諸臣搞政務都是好手,可一旦涉及到外交之時全都是睜眼瞎,唯一在這上頭有點能力的其實也就是曾當過海關總署署長的施世倫與林軒毅二人罷了。

基調定下來事情可就好辦多了。這幫子軍機大臣雖不懂外交,可畢竟都是人尖子,政務老練的人。個個心思靈活得很。首席軍機大臣率先站出來道:“臣啓奏皇上,臣有一字二策,一字爲拖:兩國使節現如今還在廣州,聖上可以讓他們緩行。拖上個半年再讓他們進京便是了,二策爲退:東瀛孤懸海外,我大清防守不易,不若就此答應開放東瀛市場好了,此爲利益均沾。兩國也無話可說。然我大清之口岸卻斷不能容化外蠻人入住,至於要我大清互通有無,則可酌情加以考慮,談判日久,這時間也就擠出來了。”

“不妥,不妥!”新晉軍機大臣良城可是個好戰分子,上一回打老毛子沒輪到他,這會兒他可不想錯過這場大戰地了,立刻出列道:“聖上。臣不同意馬大人的意見。臣以爲我大清皇皇上國,豈有容讓化外小國之理。臣以爲那些化外小國從無信義可言,臣以爲英、荷兩國既然要挑起倭國起兵,必然會圍繞着這一點上做文章,臣以爲我大清不妨將計就計,一來以重兵彈壓倭國之騷亂,二來趁機調動英、荷兩國之兵艦,給予迎頭痛擊,力爭全殲敵軍爲上,臣自願領軍出征東瀛。”

哎,這小子說到底還是個馬上將軍,完全沒有海上作戰的能力,竟然以爲海上打伏擊是件簡單地事情,唔,真是個沒頭腦!胤祚當初之所以讓良城進入軍機處除了因着良城地忠心和功勞之外,還有一層平衡八旗之意罷了,儘管胤祚早就知道良城並不是個合格的軍機大臣。這會兒見良城一力主戰,完全偏離了胤祚自個兒所定的基調,卻也不好說他什麼,只是笑了一下道:“愛卿有心破敵是好事,不過朕的京師更重要,愛卿還得幫着朕管好九門提督衙門,多用些心思纔是。衡臣,你對此有何看法?”

張廷玉略一遲疑,還是站了出來,恭敬地跪在地上道:“回皇上地話,臣以爲馬、良兩位大人所言都有理,臣對外務不熟,實不敢妄言。”

“朕向不以言罪人,衡臣有話但說無妨。”胤祚笑着虛擡了下手,示意張廷玉平身。

“聖上,臣以爲良軍門所言之化外蠻夷不守信義該是有理,但兵者國之大事也,不可不慎,現如今我大清大戰剛過,國庫雖還有盈餘,卻着實不應再輕起戰端,因此臣不敢同意良軍門之建議,但臣以爲一味退讓也不是辦法,須得有理有節方能顯我大清之堂堂威嚴。”張廷玉一番話說下來滴水不漏,可又沒什麼具體的內容,聽得胤祚直皺眉頭,但也不好發作張廷玉,畢竟老張同志既不懂軍事也不通外務,能說出這些東西已經算是難爲他了。

“聖上,臣以爲張大人所言有理,現如今國庫僅存白銀三千萬兩,若是戰端一開,海外貿易必然受損,經濟蕭條之下,恐有大患,臣以爲若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失爲善之善者也。”軍機大臣、戶部尚書施世倫也出列贊同張廷玉的話。

“什麼?三千萬兩?怎麼回事?”胤祚回來的這半個月時間始終忙於處理軍務及老八的案子,一直沒時間過問國庫地存銀之數。按胤祚地想法,儘管西疆戰事打得時間長,花費的銀子不在少數,可原本出征前國庫裡還有八千萬左右的存銀,外加海外貿易的稅收源源不斷,怎麼着這國庫的存銀也不會低於五千萬兩白銀的,這一會兒一聽國庫只剩下這麼點銀子,胤祚的臉立時沉了下來。

施世倫跟從胤祚日久,知道胤祚的秉性,此時見胤祚拉下了臉,卻也毫不驚慌,冷靜地說道:“回皇上的話,西征軍費累計五千四百二十一萬三千二百一十二兩白銀:其中糧草、輜重共計所費四千三百萬兩銀子,撫卹及賞銀累計一千一百餘萬兩銀子;按聖上詔令投入天津槍炮局、上海造船廠之所費爲四千三百萬兩銀子,一年來海關歲入爲三千三百萬兩銀子,各省財稅爲三千一百萬兩銀子,累計政務支出爲二千五百萬兩銀子,劃撥重修太和殿、聖上之陵墓營造爲六百萬兩銀子,修繕熱河行宮爲五百萬兩銀子……”

靠!這錢還真他媽地不經花,跟老毛子這一仗虧大了,娘地。等老毛子的使節來了,怎麼着都得從彼得那小子身上拔下層皮來!嗯,不對啊。海關歲入怎麼少了這麼多?胤祚皺着眉頭想了想。看着施世倫道:“施愛卿,朕記得前年海關地歲入是四千五百餘萬兩,爲何去年只剩下三千餘萬兩了?”

“回皇上的話,爲着此時。臣曾向海關總署何總長質詢過,也曾派戶部郎官去查過帳,海關歲入並無虛假,概因海外貿易額自去年起便逐步下滑所致,今年估計還會有所減少。臣不敢隱瞞。請皇上明鑑。”施世倫恭敬地答道。

唔。這也難怪,老子只出少進,那幫子歐洲國家看來被壓榨得夠嗆了,購買力下降了罷。奶奶的,真要是將來打了起來,短時間裡海外貿易必然大受影響,至少在沒佔領整個亞洲之前,海外貿易這一塊怕是靠不住了,唔。要想打仗沒錢咋成。看起來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都得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媽的。啥屁事都參雜在一塊兒了,罷了,這些事日後再說了。胤祚心思動得飛快,皺了下眉頭讓施世倫先退下,輕咳了一聲道:“施愛卿所言朕已經知道了,今日先不談國庫的事情,就先議一下外務便是。”

“啓稟皇阿瑪,兒臣以爲英、荷兩國之所以敢向我大清提出此等苛刻之條款,不外乎仗着其船堅炮利及戰事經驗豐富罷了,我大清水師雖不遜於彼,然此時並不是開戰之機,但一味退讓反倒失了我大清之威,古人云:虛者實之,實者虛之,我大清的戰船大炮遠在此二國之上,不妨演習一場以振我國威,而後答應兩國一些無關緊要地條件,換取暫時的和平共處以待時機。”弘揚是胤祚諸子中唯一瞭解過雷霆計劃之人,知道大清水師與英、荷兩國之間的差距所在,此時見諸位大臣都舀不出什麼太好地主意,便站了出來,冷靜地說道。

嗯哼,示敵以強,而後稍作退讓以示誠意,這法子不錯!胤祚心中一動,卻沒有因此而說些什麼,看了眼跪在地上地弘揚,接着掉頭看向坐倒在軟椅上的林軒毅,笑了一下道:“歷河,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回皇上的話,微臣以爲二阿哥之言應該可行,只是這談判地人選卻不好定。”林軒毅仔細地想了想道。

嗯,這始終是個問題,林軒毅身體不好,其他諸臣都不明白雷霆計劃的真意,而弘揚的年紀又太小了些,這還真是件麻煩事兒。胤祚點了點頭,也沒接口,只是看了看在場的諸位軍機大臣,暗自尋思着該派誰去主持談判事宜。

“皇阿瑪,兒臣以爲此事不若交給三伯去辦好了,以三伯的穩重想來是不會失了我大清地威風地。”一直沒說話的弘曆站了出來,朗聲說道。

老三?嘿,咋忘了這貨,哈哈,老三向來就不肯吃虧,海外貿易他可是有着不小的份額的,這事情交給他辦倒也說得過去。胤祚早就知道老三在這回京師之亂中在保持沉默之餘,也沒少默默地幫着弘曆做事,自然明白老三早已對大位死了心,再者老三原本就一直負責禮部,讓他去主持外務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嗯,朕看可以,這事就交給誠親王去辦理好了,弘揚你也跟着去,幫着你三伯一些,若有什麼不解之處可以來問朕。諸位愛卿以爲如何?”胤祚笑了一下道。

“皇上聖明,臣等並無異議。”一起子軍機大臣見胤祚已經舀定了主意,自然不會再出言反對,各自恭敬地稱頌不已,即便是出了主意卻沒有撈到差使的弘曆也是如此,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之處。

胤祚掃了眼弘曆、弘揚兩兄弟,微笑了一下道:“從即日起,弘曆、弘揚都跟着上朝聽政好了,朕乏了,方先生留下,爾等跪安罷。高年英,安排軟轎送林中堂回府。”胤祚發了話,一起子朝臣們立馬各自磕頭請了安,散了去。

“方先生,朕的安排沒什麼不妥罷?”待得衆人退出了大殿,胤祚看着方靈皋問道。

方靈皋雖不是雷霆計劃的制定者,可也曾詳細地看過那份計劃,對其中地戰事部分雖不太瞭解,可大體上還是知道地,此時聽胤祚發問,方靈皋笑了一下道:“聖上,臣不通軍事,也不懂外務,聖上這是問道於盲啊。”

扯,這老方也真是的,明知道咱問地根本不是雷霆計劃之事,而是弘曆此舉的目的何在,這老兒卻故意偷換概念。胤祚皺着眉頭道:“朕問的是什麼靈皋先生心裡有數,還是直說好了,朕不想猜謎。”

“臣暫時還看不透,不過想來跟國庫歲入有關罷。”方苞攤了下手道。

“嗯?”胤祚立時皺起了眉頭----跟國庫歲入有關那自然指的是政務,可弘曆怎知道咱一準會派弘揚去協助老三,從而給他自己留下個參與政務的機會,還有,弘曆又如何能知道咱一準要開始清理政務了呢?

話說小六剛得了個女兒,正得意地跟手下吹噓着,突地聽到曹春燕一聲獅子吼:“洗尿布去!”小六哭喪着臉道:“朕是皇帝,何來洗尿布之說。”曹春燕大喝一聲:“忙乎了半天就那幾張月票,還不去洗尿布更待何時?”

小六高聲吶喊:“兄弟們快給月票成不?朕不想洗尿片子啊!”

第269章 誰是黑手?第215章 快刀斬亂麻第333章 東陵起風波(一)第316章 亂起(五)第221章 給老四一悶棍(二)第58章 初次交鋒第22章 一地銀票第298章 破局(下)第321章 艱難的抉擇(一)第370章 上兵伐謀(上)第135章 王爺微服私訪記(一)第79章 “友好”拜訪第268章 獵狐行動(二)第103章 朝堂論戰(下)第344章 老爺子的決斷(上)第435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509章 帝駕南巡第365章 路在何方第291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64章 衙門失火案(四)第260章 兩道聖旨第280章 衆生相第463章 弘揚之煩惱第39章 大風起兮雲飛第283章 風漸起(上)第九十七 縱橫三第341章 西北起刀兵第43章 昭莫多之戰(上)第202章 給老四添點堵第332章 監國親王第442章 萬言書事件(三)第92章 十里秦淮河第263章 相見歡(下)第31章 青衣林軒毅第143章 老四出招了第31章 青衣林軒毅第441章 萬言書事件(二)第203章 打劫(上)第473章 誰與爭鋒(二)第19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77章 秋狩第329章 倒礽行動(四)第351章 天要黑了(上)第123章 海運第一案(上)第286章 二王聯手第147章 木蘭圍獵(下)第351章 天要黑了(上)第256章 上朝第106章 上書房決議第144章 看熱鬧?第341章 西北起刀兵第353章 密謀第402章 風捲殘雲(二)第455章 開局(五)第234章 戰長崎(一)第107章 隆中對第252章 阿哥們的反擊(二)第233章 出征第121章 各有算計(下)第394章 釣到魚了第32章 望月樓風波(一)第104章 各念各的經第33章 望月樓風波(二)第492章 落日(上)第285章 風漸起(下)第489章 大戰前夕第259章 老爺子當了董事長第283章 風漸起(上)第356章 大幕拉開第457章 燃燒的大洋(中)第四百三十九 仗勢欺人下第359章 較量(三)第190章 年關第76章 耍你沒商量第488章 京師潛流(三)第450章 風雲之舞臺(四)第96章 縱橫(一)第226章 雷霆計劃之風起太平洋(一)第348章 老十四的壽禮第27章 暗戰(下)第481章 喋血之戰(三)第206章 交易失敗第136章 王爺微服私訪記(二)第509章 帝駕南巡第328章 倒礽行動(三)第379章 強國先強軍(中)第350章 午門疑案第429章 外交風雲(二)第376章 契機(中)第151章 老八的反擊(下)第157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中)第270章 錯綜複雜第453章 開局(三)第327章 倒礽行動(二)第386章 潛流(上)第91章 高層會議第147章 木蘭圍獵(下)第282章 上書房菜鳥第4章 獻策毓慶宮第305章 佈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