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準備(1)

王書輝對於整個世界的認識是在工業文明的基礎之上的。對於這一點,他心知肚明。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你可以問問被現代智人當食物吃掉的尼安德特人,你也可以問問在西方殖民者火繩槍和天花病毒下,幾乎被種族滅絕的印第安人。像科幻大神劉慈欣在《三體》裡寫的不同宇宙文明的關係一樣,不同等級的文明之間即使在宇宙環境下,仍然遵循着叢林法則。

在王書輝眼裡,農業社會的人,也僅僅是需要改造和教育的對象,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意義。

所以在考慮怎麼在明朝末年進行改革的辦法的過程中,王書輝更多的考慮的是農業的問題,工業的問題,科技的問題和思想文化的問題。

短短的一夜時間,王書輝並沒有時間考慮的太詳細。但是他知道,在農業社會裡,農業問題一直是第一問題。所謂無農不穩,不論進行什麼樣的計劃,沒有穩定充足的糧食供給的情況下,都是不行的。而解決明末的糧食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推廣抗旱抗寒的高產作物。在小冰河惡劣氣候條件下,也能保證高產的耐寒作物,主要就是玉米、地瓜和土豆、南瓜這些東西。它們的特點就是,即使在落後的古代農業技術水平下,也能保證較高的產量。

王書輝瞭解的,玉米在東北地區的畝產大約在一千斤左右,這是在大田種植,不能進行精耕細作條件下的產量。當然,化肥農藥也是要搞的,灌溉也要比較到位。

地瓜的畝產就比較誇張了。在精心耕作的條件下,畝產一般都超過四千斤。一些高產的品種,畝產過萬斤是很普遍的。那種在房前屋後隨便種一種的,沒有化肥農藥的情況下,畝產也超過一千斤。

土豆的產量也很高,在東北地區的畝產普遍在三四千斤左右。作爲南瓜大省的黑龍江人,王書輝對於南瓜的產量可是很清楚的,南瓜畝產普遍在兩千斤以上。如果進行吊種,也就是搭了杆子讓南瓜往上長,充分利用空間的話,畝產超過五千斤是很正常的。

不過王書輝也知道一個很簡單的常識,這些作物之所以高產,是在農業科技大發展的條件下實現的。按照王書輝瞭解到的情況,這些作物之所以高產,也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國家在農業科技上的投入,使得很多作物得到改良,產生了很多高產的優良品種。

王書輝當然知道,在明朝末年的環境下,這些作物是不可能有這麼高的產量的。這個時期明朝本土的作物,玉米和小麥、水稻的產量差不多,也就是在五十公斤左右,地瓜土豆的產量比較高一些,大約能達到兩三百斤。南瓜好些,也不會超過三百斤。

但是王書輝不會有着金手指而不用,他肯定是要從現代買種子到明代耕種的,無論是什麼作物,他都準備到農業科技部門買產量最高的品種。他在乎的是產量,好不好吃,他是不會考慮的。在明末的條件下,有的吃已經是邀天之幸了,明末的土著們是不會在乎食物的口感如何的。

王書輝既然準備到明末去創造一番事業,那麼身份問題就要得到解決,不過這倒不是什麼大事情,在現代隨便找一家小印刷廠,按照網上的明代度牒材料,弄個和尚度牒簡單的很。這之後,讓朱由梓幫忙,在枝江縣弄個戶籍也是件簡單的事情。

另一方面,王書輝還要把可能會逐漸縮小的穿越門掩飾起來。他的計劃也很簡單,在現代找到園林部門把嶽園的一塊地租下來半年,弄一個大工棚,把穿越門隔絕起來。在明末那頭,他準備運過去一個大集裝箱,把穿越門框進集裝箱裡,集裝箱的兩頭,就變成了穿越兩個世界的簡單通道。

當然,這也要保證朱由梓父女不會起疑心。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穿越門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逐漸的變小,甚至有可能最後消失,在這段時間裡保證穿越門的保密就可以了。

王書輝家附近就有賣活動板房的小企業,一個二手的集裝箱也不過兩三萬塊錢。他花了些錢買了幾個二手集裝箱。

除了這些東西以外,王書輝也要考慮潑迫在眉睫的自保問題。不過這些還好辦,通過一些手段買一些護身的槍械還是比較簡單的。關鍵是在以後建立武裝勢力的時候,讓士兵們使用什麼武器是個很大的問題,這些他還沒有仔細考慮。他知道,當務之急是要把穿越門保護起來。

第二天一早,王書輝就聯繫了園林部門,當天上午就以極低的價格把嶽園的東半部分以露天貨倉的名義租借了下來。管理部門爲了拉關係,居然同意了事後付款的條件。他先用一個活動板房,把穿越門框進板房裡,又通過一個小施工單位,在板房外面建了一個很大的建議框架廠房,之後租借了一輛叉車,把買來的二手集裝箱運進明代。就這樣,一個以集裝箱兩面爲通道口的穿越通道就簡單的完成了。

枝江王別園在枝江縣的郊外,地理位置上是相當的荒涼的。面積很大的莊園,建在一座不矮小山前面,周圍都是荒地。本來這些土地也屬於枝江王府,但是即使王府的爵位被奪,土地也被官府收回,因爲是距離長江不遠的荒地,也沒有人在上面耕種。周邊兩三裡地,居然都見不到人煙。所以,王書輝的小叉車和搬運集裝箱過程產生的噪音,除了朱由梓父女兩人,根本就沒有人聽到。

王書輝本人不太善於撒謊,而朱由梓父女除了比較關心生計,對其他也不怎麼上心。對於王書輝正在煉製爲朱由梓治病的丹藥的說法,朱由梓父女很輕易的就相信了。而且對於那個破敗的後花園,兩人也非常的忌憚。王書輝倒是很理解這種情況。明朝的時候,湖北地區的巫道之風是很興盛的,著名的道君皇帝,就是出自湖北安陸的。所以明代的湖北人,多多少少的比較相信鬼神之事。

王書輝把僞造的度牒交給朱由梓,請他幫忙落籍。雖然是落魄的王族,不過這點面子,朱由梓在枝江縣衙裡還是有的。王書輝以煉丹閉關爲藉口,從朱由梓那裡拿了幾套瓷器,這是他準備作爲在現代採購資金,要在現代變現的寶貝。

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76章 大豐收(2)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14章 立足(2)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0章 妖僧(4)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79章 大練兵(3)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11章 婚事(3)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39章 妖僧(3)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第375章 在山東(10)第2章 穿越(2)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21章 起步(5)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