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

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中,馬老人家在西元1853年的《紐約每日論壇報》發表了一片名爲《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中,馬老人家難得的用一種比較大衆化的詞語指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那就是,“市場的擴大趕不上工業的增長”。

“市場的擴大趕不上工業的增長”會導致什麼情況呢?

一旦市場的擴大趕不上工業的增長,就會出現產品的銷售出現停滯。產品的銷售一旦出現停滯,產品的製造商,無論是資本家還是全民所有制的國營企業都會出現盈利下降乃至不盈利的狀況。

那麼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情況就很明顯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可不會爲工人負責,他們會解僱自己的工人,關掉自己的工廠。

可是和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的工廠不同,作爲採取全民所有制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帝國是不會讓自己的工人失業下崗,關掉自己的國營企業的。

然而,在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或者說在17世紀復興黨領導的中華帝國藉助着超常的外時空的幫助下進行的超常速度的工業化發展,造成的”市場的擴大剛不上工業的增長”的現象,要比自然情況下的資本主義工業化發展嚴重的多的多。

在1620年左右,復興黨對荊州地區實現了工業化之後,光是一個湖廣地區作爲復興黨工業產品的市場就已經很勉強了。

到1625年前後,復興黨控制了整個湖廣地區的長江沿岸地區,建立了荊州和武昌兩個工業化基地之後,別說整個湖廣地區了,就是加上週邊的幾個省份,作爲復興黨工業產品的市場都非常的勉強了。

到1630年前後,復興黨控制了湖北、魯東和遼南之後,即使隨即開展的復興黨對整個北方中國的解放工作大量的消耗了復興黨工業體系生產出來的工業品,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復興黨已經不能不把市場擴大到整個中國之外的地區了。

在中華帝國建國之前,國際貿易沒有全面展開的整個東亞地區作爲復興黨的工業品市場,都是非常的狹窄的。

到了這個時候,復興黨不得不把目光轉向東南亞地區,一方面使用武裝力量全面的消滅了盤踞在東南亞的西方殖民者,佔有了他們原本的殖民地作爲自己的工業品市場。另一方面,中華帝國又打一派拉一派。在堅決的打擊西方殖民者的囂張氣焰,恢復中華帝國的宗藩體系的同時,又主動和葡萄牙、荷蘭等,這些在國際貿易上表現的相對積極的殖民者建立相對良好的關係,爲中華帝國的工業品找出路。

然而,中華帝國的外交政策的落實,遠沒有中華帝國的工業增長的速度快。

還沒等掃清了整個東南亞重新建立起中華宗藩體系的中華帝國理順自己和西方殖民者的關係,重新全面的打開對西方各國的工業品銷售的路徑呢,因爲新中國的建立,因爲整個復興黨中國的快速工業化,在現有的條件下,包括東亞地區在內的整個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地區的市場就已經進入飽和狀態了。

這還是在中華帝國全面打開了對北方草原的市場,以及西域地區的市場的情況下。

到了這個時候,別說領導中國的復興黨已經發現了經濟發展出現問題了,就是中華帝國的普通國民們都發現,隨着國際市場的飽和,中華帝國工業體系內的內部競爭開始越來越激烈。

舉個簡單的例子,1620年復興黨在枝江建立起第一個暖水瓶廠的時候,暖水瓶在整個中國還是一種利潤非常大的奢侈品呢。當時,在江南地區,復興黨生產的竹殼兒暖水瓶,一個要賣到二十兩銀子左右。就是這樣的高價,暖水瓶銷售還經常出現斷貨的現象。

當時江南地區的商人圍堵在枝江工業區的各個企業周圍,像瘋子一樣爭搶復興黨各個企業的產品的景象,一些中華帝國工業系統裡資格很老的工人們現在還都津津樂道呢。

可是到了1634年以後,復興黨在全國各地區用複製的方式建立起了大量的工業企業。到了這個時候,用薄鐵皮作爲外殼,上面裝飾了各種各樣漂亮圖案的暖水瓶,出口價格已不到三兩銀子了。

放在中華帝國國內的話,哪怕就是剛剛上班成家的青年工人,哪個家裡面沒有個三四個暖水瓶的。

就這樣,僅僅十多年的功夫,在復興黨國營企業獨立覈算利潤的制度下,在復興黨鼓勵企業間競爭的政策下,在整個中國快速全面的實現工業化的大前提下,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暖水瓶這個產品自己就主動的實現了更新換代。

可是到了這一步,不管怎麼努力,在暖水瓶的生產工藝沒有進一步的突破性的創新出現之前,這個產品的市場潛力也就是這樣了。

在復興黨常年不懈的進行全民教育的努力下,在報紙和廣播的全面普及的情況下,暖水瓶企業的工人們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想要讓自己的企業保持盈利,想要讓自己的工資和分紅進一步的增加,那麼就必須進一步的擴大暖水瓶這個產品在世界範圍內的市場。

由暖水瓶推廣到所有的工業製成品,整個中華帝國的工人們都變成了帝國主義者。

在他們看來,中華帝國政府要爲自己生產的產品找市場找銷路,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只要這個國家和地區存在阻礙自己的產品銷售的因素,那麼復興黨領導的中華帝國,就必須要使用一切手段,消除這些阻礙自己的產品銷售,影響自己的工資增長和分紅增加的不利因素。

這就是爲什麼在得知中華帝國的海軍艦隊和中華忠勇軍,對一直大搞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中華帝國的工業品在倭國的全面銷售的德川幕府的軍事行動獲得成功的消息以後,大部分的中華帝國的工人們,都自發的組織了性高彩烈的慶祝活動的原因。

在幾千裡之外的倭國行政中心江戶城裡,德川幕府的領導者德川家光不知道中華帝國的工人們正在性高彩烈的慶祝着自己的失敗。

在極不情願的和中華帝國外交委員會的一位隨軍而來的副主任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華帝國和倭國宗藩友好條約》之後,德川家光立即忙不迭的開始做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以最快的速度把整個倭國僞天皇的全部族人都抓捕了起來,然後把這羣很可能將會被德川幕府的反對勢力利用起來的傀儡們,一個不剩的都塞進了中華帝國的軍艦裡。

到了現在這一步,天皇這個東西已經不再是德川幕府的一個招牌了。在非常理性的德川家光看來,自己領導的德川幕府在《中華帝國和倭國宗藩友好條約》上一簽字之後,天皇一族,就成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不穩定因素。

德川家光非常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在《中華帝國和倭國宗藩友好條約》一簽字,自己這個德川幕府就成了倭國的一個沒有了法理依據的政權。

到了現在這一步,天皇已經不再是德川幕府統治倭國的法理依據了。現在的倭國已經是一個非常純粹,非常赤果果的,沒有了任何虛詞掩飾的,誰的拳頭大,誰的實力強,誰就說話好使的狀況了。

所以對於德川家光來說,不光是天皇本人,一切在倭國國土上的有着天皇血統的人,都成了對於德川幕府對倭國統治的潛在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德川家光甚至暗示中華帝國的外交人員,最好讓天皇全族都人間蒸發。

在中華帝國的外交官員給出了明確的拒絕之後,德川家光甚至暗暗的向漫天神佛祈禱中華帝國運送天皇家族的輪船最好能在大海上失事。

不過對於德川家光來說,在條約簽訂之前,天皇在倭國的存在還是他力爭的事情。但是在條約簽訂之後,德川家光卻覺得中華帝國還是非常的支持德川幕府在倭國的統治的。畢竟從客觀上說,天皇家族被全部逮捕到中華帝國,這對德川幕府來說絕對是個好事情。

除了天皇的問題之外,德川家光更加操心的則是中華帝國在條約簽訂的過程中向他許下的好處。

這些好處主要是,中華帝國將會幫助德川幕府訓練出一批相對先進的軍隊來,幫助德川幕府維持他們在現在的倭國(本州島)的統治。

親身體會到了中華忠勇軍的強大作戰能力之後,德川家光對中華帝國的軍火是非常垂涎的。

中華帝國之所以發起這個“亞洲共榮”計劃,之所以執行這個“亞洲共榮”計劃的倭國部分“本州解放”計劃,也不是真的就對倭國貧瘠的土地有什麼想法。

中華帝國發起這個軍事行動的根本原因,也是爲了全面的打開倭國的市場。

而對於中華帝國來說,一個穩定,被順從的僞政權統治的倭國,纔是一個比較好的中華帝國的工業品市場。

更何況,幫助德川幕府訓練軍隊,這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產品銷售的機會。一萬人的武器裝備,一萬人的服裝鞋帽,一萬人的營房建設,一萬人的訓練消耗。不管是槍支彈藥,服裝布匹,生活用品還是建材磚瓦等等,這些東西可不是中華帝國無償提供給德川幕府的。德川家光是要用真金白銀來支付這些產品的。

當然了,目前階段的德川幕府可能拿不出足夠的錢來購買這些“物美價廉”的產品。不過沒關係,不能付錢,“還可以用喜兒抵債”。

倭國的青年男性可以作爲中華帝國開拓東南亞熱帶雨林的消耗品,倭國的青年女性可以作爲中華帝國未婚男性的妻子。

除此之外,中華帝國新成立的帝國銀行,還可以非常貼心的爲德川幕府提供利息“合理”的金融服務。把關稅拿出來作爲抵押品,把銀山金礦拿出來作爲抵押品,就行了。

“只要998,燧發滑膛槍,拿破崙鐵炮,黑火藥手榴彈拿回家”。

在實實在在的利潤刺激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首批德川幕府訂購的武器和物資就運抵了江戶。

隨之而來的,還有中華帝國貿易部領導的一大批中華帝國各大企業的銷售負責人,以及負責監督這些銷售人員工作的各企業的人民代表。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還沒等到德川幕府的首批三千名幕府新軍完成初步訓練呢,倭國新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和倭國各地的主要城市的商鋪裡,就已經被中華帝國的各種物美價廉的工業品鋪滿了。

國家資本主義也是資本主義。人民帝國主義也是帝國主義。馬老人家告訴我們:

“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捲到文明中來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文明,即變成資產者。”

“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爲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在兩百多年後,倭國人不能抵抗美利堅國的堅船利炮。現在,倭國人同樣不能抵抗中華帝國的鉅艦大炮。

在強大的生產力面前,在強大的工業化國家的絕對實力面前,根本就沒有建立起萬里長城的能力,和滿清帝國差不多反動和落後的倭國,就像一切野蠻民族一樣,被迫的捲進文明中來。

在後世,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全球化”。

西方商人驚歎於中華帝國商品的物美價廉,認爲“買什麼東西都能賺錢”。

然而他們沒有看到的是,在這些物美價廉的商品背後,是無數國家,一切生產力水平沒有中華帝國的水平高的國家和民族,他們的落後的,使用簡單機械或者根本就是進行手工生產的民族工業的全面毀滅。

對於這一點,剛剛簽訂完《中華帝國和倭國宗藩友好條約》不久的倭國,很快就要感受到了。

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35章 理念(3)第310章 終結者7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383章 東改編2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30章 日常(2)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304章 終結者(1)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308章 終結者5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373章 在山東(8)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0章 妖僧(4)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37章 妖僧(1)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134章 入學風波3第1章 穿越(1)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0章 起步(4)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20章 起步(4)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