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

在20世紀初的清末時代裡修建一條兩百公里的京張鐵路似乎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偉大功績。但是在17世紀30年代的復興黨中國同樣修建這條鐵路,就沒有那麼了不起了。

從1629年復興黨爲了有效的轉化農業人口爲工業人口,大肆招納破產和無地農民組建生產建設兵團開始,湖北地區、山東地區和遼南地區爲了完成本地區鐵路網的建設,先是在本地區建立起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然後就依託本省的鋼鐵工業開始全面建設本省的鐵路網。

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當然不可能是一個一帆風順的過程。

人民羣衆從懶散的農民轉化爲紀律性和組織性極強的工人,對此感到不適應;主要工程機械從蒸汽機動力到柴油機動力,技術人員感到不適應;從按照復興黨中央設計局給出的全套的圖紙和規劃,到自己完成勘探、規劃和設計,復興黨地方上的工程設計人員也感到不適應。

樁樁件件的不適應,在復興黨的強力推動下,從不適應變成了適應。三個地區的七十多萬人民羣衆,從落後的農業社會的農民,變成了工業社會的產業工人。大批出自復興黨正規教育體系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與到了各地區鐵路的勘探、規劃和設計工作中,通過大量的實踐成了真正的掌握了各方面技術和知識的工程師和設計師reads;。

雖然在三個地區鐵路網建設完成後的統計中,三地區的復興黨員在這個過程中犧牲了一千多人,鐵路生產建設兵團的戰士犧牲了近兩萬人。可是七十萬得到了徹底的鍛鍊掌握了各方面技術的20世紀50年代水平的產業工人,和近兩萬名在一線得到了充分實踐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卻成了新中國最寶貴的財富。

所以當新中國建立後,無論是針對東北地區的兩橫兩縱鐵路建設,還是針對河北地區的三橫三縱鐵路建設,或者是針對陝西和山西地區的鐵路網絡建設,特別是作爲新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點建設工程的成武鐵路(成都到武昌)和京滬鐵路(新京特區到上海),都不再缺乏相應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建設人員了。

更主要的是,復興黨通過大力興建鐵路交通,一方面有效的把農業社會的人口改造成了產業工人,一方面因爲鐵路建設對鋼鐵和煤炭的需求,在全中國範圍內普及了鋼鐵工業和煤炭工業。

不誇張的講,1636年的中華人民民主帝國已經可以媲美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十九世紀初的英國了。

按照中央統計局的統計,截止到1636年7月,新中國(現代社會的四川、湖北、安徽、江蘇、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的八千六百萬人口中,專門從事工業工作的產業工人已經達到一千三百萬人左右。在從嫩江平原到漢江平原的無數國營農場中從事工業化農業生產的農業工人共有兩千四百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在復興黨掌握的北中國八千六百萬人口中,已經有三千七百萬人是純粹意義上的工業人口了。而剩下的四千九百萬人口中,還要刨去三十萬復興黨黨員,以及復興黨從自然和地理環境惡劣的各偏遠地區徵召出來的五十萬一線復興軍和兩百五十多萬主要承擔生產建設任務進行工業化培訓和實踐的二線部隊。

如果忽視工業化的水平的話,1636年的新中國已經是一個純粹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意義上的工業化國家了。

龐大的鋼鐵工業,發達的採礦工業,繁榮的機械製造工業,快速發展的石油工業,更上層樓的化學工業,已經完全變成了以對外貿易爲主導的輕工業,再加上不僅可以滿足北中國的八千六百萬人口的自身消耗,而且可以對南明地區進行出口的,專門化、專業化和機械化的工業化農業體系,說現在的中華人民民主帝國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都是一種比較謙虛的說法。

再強大的農業國也不是最落後的工業國的對手。現代中國有些缺心眼的專家胡說八道什麼遊牧文明的先進性,還弄出了什麼這圖騰那圖騰的瘋言瘋語,在復興黨的實踐面前顯得非常的可笑。

復興黨可能沒有詹天佑那樣的了不起的工程設計人員,但是復興黨可是有着兩萬名受過20世紀七十年代水平的中專教育,經過了大量實踐的一線鐵路勘探和工程設計人才的。更何況復興黨還有着別說20世紀初的清末沒有,就是在1949年以前的中國也沒有的幾十萬經驗豐富的鐵路工程建設人員了。

所以,投入了三百名工程師和六萬多新老鐵路生產建設兵,依託着新建成的秦皇島鋼鐵基地每年三十萬噸的鋼鐵產量和1633年完成建設的范陽機械製造廠提供的大量鐵路工程設備,鐵道部第六工程局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1636年初,就完成了從新京特區到察哈爾新區的京張鐵路的建設工作。

面對呼嘯而來的火車,蒙古人的表現並沒有比在十八、九世紀同樣面對着火車的印第安人更加英勇和無畏。

能夠在察哈爾地區和喀爾喀地區把多爾袞率領的後金各部和科爾沁蒙古部落打的落荒而逃的林丹汗,聯合了十三個部落,組織了三萬多蒙古“大軍”,悍然向張恆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reads;。

可是,面對着用復興六式步槍(莫辛甘納步槍)、復興四式機槍(馬克沁機槍)、火箭筒、多管火箭炮和75毫米野戰炮(施耐德75毫米野炮)全面武裝起來的,實現了連級無線電通訊(手搖式發報機)的五千復興軍一線部隊,林丹汗遭遇了可恥的失敗。

特別是當簡易版的,裝載了機槍、火箭筒和火炮的裝甲列車,和復興軍騎兵旅的裝甲馬車配合,一次性殲滅了兩萬多蒙古士兵之後,林丹汗直接派遣了自己的繼承人,拿着傳國璽帶着白馬和白駱駝到達了新京特區,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新皇帝王書輝本人表達了徹底的臣服。

現在的京張鐵路沿線上,已經“重新回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蒙古地區羣衆以及到張恆地區進行貿易尚未回到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蒙古牧民們,看到呼嘯而過的火車立即五體投地的怪異舉動,已經成了京張鐵路沿線上一道特殊的風景了。

坐在農業部畜牧總局第三分局的專列上,無論是跟着林雨澤上任的察哈爾專區的機關工作人員還是畜牧總局第三分局的幹部和技術員們,他們都能都透過列車的車窗,欣賞到了這一特殊的風景。

安吉斯部是察哈爾蒙古部落中一個非常小的部落。從這個部落的名字“安吉斯”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和一般的蒙古部落不同,這個用耕犁命名的小部落是一個以農業種植爲主的部落。

要是有人認爲蒙古人完全的不進行農業生產,那就是胡說八道了。遊牧民族可不是因爲他們喜歡遊牧才遊牧的。完全是因爲落後的生產力水平以及極端的外部環境限制了他們向農業文明的邁進,所以他們纔不得不選擇了遊牧的生活。

任何物種都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種羣的繁衍和擴大,遊牧文明本身對於人口的承受能力是非常脆弱的,所以遊牧民族當然希望可以通過農耕手段獲得穩定的生存資料從而發展和壯大自己的種羣。

只不過農業生產活動雖然幾乎沒有任何的技術難度和門檻限制,但是農業生產也是一個需要一個民族成百上千年的積累才能全面掌握的生產技術,所以就像自己的學生後金女真掠奪中原人民爲他們種地一樣,蒙古人這個老師,纔是開創了掠奪漢人爲奴隸的先河的。

從明朝中期就已經開始出現的板升,就是一個明證。

漢族人民通過種植土地就可以穩定的獲得生存資料。對於這一點,蒙古人民是非常的羨慕的。自然而然的,他們就會從被掠奪到草原上成爲農業奴隸的漢族人民手中學習到相應的農業生產技術。

只不過在廣闊的蒙古草原上,需要大量水資源的農業生產並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進行的。

安吉斯部的祖先就是在板升生活的蒙古人。他們學會了在草原上進行農業生產的技術後,一直傳承着這一生產技術。所以即使這個部落的戰鬥能力不強,可是強如察哈爾部這樣巨大的蒙古族部落,還是對於他們非常的優待的。

然而不幸的是,優待並不代表安吉斯部落就可以免除他們對於察哈爾部落的首領林丹汗的義務。在1636年初林丹汗的“作死大戰”中,只有三百人的安吉斯部也被抽調了一百多個戰士隨同部落首領追隨林丹汗作戰。

真的非常不幸。就像草原上的所有弱小部落一樣,作爲炮灰而存在的安吉斯部的“勇士們”,在對復興軍的第一輪進攻中,瞬間就被複興軍的火炮炸成粉碎。安吉斯部的首領和首領的繼承人,他的小兒子,都在戰鬥中化成碎塊兒reads;。只有在後方負責驅趕牛羊的後勤工作的幾個安吉斯部的老牧民,纔在這場地獄般的戰鬥裡倖免於難。

幾乎損失了所有青壯年的安吉斯部遭遇了滅頂之災。然而比較幸運的是,幾個成爲復興軍俘虜的老牧民被放了回來。隨着他們的回來,只剩下老弱病殘和十來個青壯年的安吉斯部獲得了新生。

他們得到了復興軍的允許,可以在距離張恆不遠的復興軍西灣子軍馬場附近,爲復興軍提供後勤服務。

安吉斯部之所以能夠得到復興軍的庇護,原因是安吉斯部那幾個被複興軍俘虜的老牧民中,有一個叫做哈日瑙海的老牧民會說漢語。

對於復興軍來說,用武力消滅蒙古人幾乎不存在任何的難度,但是掌握了漢語和蒙古語兩種語言,能夠爲復興軍提供翻譯服務的人才卻是非常難得的。

正因爲哈日瑙海會漢語,能夠作爲翻譯幫助復興軍和蒙古俘虜溝通,所以哈日瑙海所在的安吉斯部纔會被複興軍安置在了西灣子地區。

誰也沒想到,會漢語能夠成爲一個讓自己的地位迅速上升的技能。

在林丹汗的三萬蒙古“大軍”灰飛煙滅之後,北撤到北蒙地區察哈爾各部,開始瘋狂的尋找會漢語,能夠說點漢話蒙古人。要知道,實力大減的察哈爾部能不能在即將到來的蒙古各部和多爾袞女真部落的攻伐下生存下來,完全要看中華朝廷對林丹汗的臣服是否滿意,會不會在之後對察哈爾部落進行冊封和扶持了。

在這種情況下,受到復興軍庇護的安吉斯部成了察哈爾各部的香餑餑。

急需和中華朝廷拉關係表忠心的察哈爾各部,以及一些開始對林丹汗的前途比較不看好的原本臣服於察哈爾部的蒙古部落,開始頻繁的和安吉斯部聯繫,希望能夠和復興軍進行有效的溝通。

不過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復興軍對於他們的積極靠攏唯一的反應就是,全面的開放了張恆地區對草原各部的貿易活動。

蒙古人缺乏什麼?可以這麼說,除了牛羊馬等等牲畜之外,蒙古人什麼都缺。在一口鐵鍋都可以換取一匹戰馬的時代裡,復興黨強大的工業能力,對於蒙古人來說簡直就是長生天的福音。

在復興黨全面開放了張恆地區的貿易之後,不僅察哈爾部,除對復興軍無比忌憚的多爾袞女真各部和科爾沁蒙古部落之外,所有得到消息的蒙古部落都牽着牛羊馬匹從各個地方來到張恆和復興黨進行貿易。

這些蒙古人發現,現在的漢人似乎和過去的漢人截然不同。他們不再對馬匹非常的喜愛和關心了,反倒是對牛羊這些過去他們並不是非常喜歡的東西喜歡了起來。

他們發現,只要有足夠的牛羊,就能在張恆換到他們需要的任何東西。甚至於過去從來也不能從漢人手中買到的刀劍等兵器,只要用牛羊他們就可以輕鬆的從漢人手中換到。

不過他們同時也發現,現在的漢人變得無比的強硬和暴力起來。

那些在市場裡不能夠遵守漢人規矩的人,會在第一時間裡被那些穿着奇怪衣服的大兵們吊死在絞刑架上。

而在一個來自車臣汗治下的小部落進行了反抗,隨後在第一時間裡就被這些可怕的大兵用火鏈槍(機槍)全部殺死並且用他們的死人頭在集市外壘起了一座人頭山之後,所有的前來進行貿易的蒙古人都變得比漢人還要遵紀守法起來。

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1章 穿越(1)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306章 終結者3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311章 終結者8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38章 妖僧(2)第14章 立足(2)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34章 理念(2)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18章 起步(2)第32章 日常(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10章 婚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