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在山東(10)

捱了大炮知道了復興黨的軍力。?收了好處知道了復興黨的財力。最終,東江鎮的最高領導者毛文龍決定對復興商社採取一種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的態度。

其實雖然沒有明確的提出和復興商社建立合作關係,但是在毛文龍的默許下,復興黨和東江鎮的貿易也早就開始全面開展了起來。

在正常的氣候條件下,渤海的冰期一般是從每年的十一月中下旬開始一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份左右。但是在明朝末年這個小冰河氣候的狀況下,渤海的冰期明顯的延長。從每年的十一月初開始,到第二年的四月份左右,整整六個月的時間裡,渤海沿岸地區,除了秦皇島和葫蘆島之外,都處於冰凍狀態。

復興黨第一艦隊和隸屬魯東根據地的武裝船隊,在1628年九月、十月兩個月的時間裡,通過人口換物資的手段,從東江鎮換取了三萬多的人口。

這些人在經過了全面的衛生處理和防疫治療之後,快速的就被魯東根據地的生產建設工作消化掉了。

從1628年年初開始,特別是在王書輝來到魯東根據地之後,整個魯東根據地的生產建設開始大規模的開展了起來。兩座年產鐵十萬噸,產鋼四萬噸的鋼鐵廠,在王書輝的主持下,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建立了起來。

除鋼鐵廠外,水泥廠,化肥廠,鹽廠,磚瓦廠等等各種工廠,在王書輝這個哆啦a夢的支持下,正在進行着全面的建設。讓明王朝非常頭痛的流民問題,在復興黨這裡根本就不存在。

復興黨魯東根據地現在不僅通過東江鎮跨海運人,更是在山東各地蒐集流民。

復興黨在魯東地區的大張旗鼓的建設工作,很明顯的刺激到了不少山東本地的勢力。不少在朝廷上有關係的山東士紳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向朝廷遞話。只不過,因爲目前朝廷上層還處於政權交接黨派鬥爭的混亂狀態下,所以山東地面上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朝廷方面的重視。

王書輝早就知道,復興黨在山東地區的建設肯定不會像在湖北地區那麼順利。畢竟在湖北地區,他腦袋上藩王女婿的名頭可以掩蓋很多問題。但是山東就不同了,在這裡復興黨是純粹的外來勢力。地方士紳對復興黨的反對會尤爲激烈。

王書輝也採取了一些辦法,儘量的讓復興黨在山東的存在獲得官方的身份。只不過前不久的那個威海衛指揮使的名頭,隨着復興黨魯東根據地的建設規模的擴大,明顯的開始壓不住陣腳了。

實際上覆興黨的參事會最近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京師運作登萊巡撫的新人選。

王書輝知道,在正常的歷史上,接替孫國楨繼任登萊巡撫的王廷試只是一個臨時性的過度式人物。他並不像後來的孫元化那樣背景深厚,關係硬實。

所以爲了方便復興黨魯東根據地的建設工作,王書輝命令參事會的人在北京推動早就已經被複興黨全面掌握的湖北布政使張宏,接替孫國楨的位置。

張宏這個原本的荊州知府,在復興黨的控制下雖然一直處以一種關押拘留的狀態,但是在正常的朝廷公文中,他可是先後平定了武昌兵亂和承天事變的強力文臣。明王朝上層對於張宏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能夠領兵打仗帶好隊伍的能臣的印象。不僅是一般的大臣如此,就是剛剛登上皇位一年多的菜鳥皇帝崇禎也知道湖廣地方有這麼個強力的文臣。

而且崇禎皇帝還知道,在幾年前各地都給魏忠賢修生祠的那場大風潮中,湖廣方面身爲布政使的張宏第一個上書反對來着。這給崇禎皇帝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

所以即使在衆多東林黨的官員攻擊張宏是閹黨的情況下,崇禎皇帝也絲毫沒有動搖。他非常堅決的把張宏安排到登萊巡撫這個不好乾的崗位上去了。

目前的崇禎皇帝雖然沒有像歷史上那樣任由東林黨對閹黨大開殺戒,把朝廷搞得個七零八落,但是目前朝廷裡也正處於一種“衆正盈朝”的混亂狀態。因爲崇禎皇帝沒有把魏忠賢這個閹黨領袖拿下,仍舊讓魏忠賢在司禮監的位置上主持着山西、陝西和河南地區的剿匪工作。

所以目前的朝廷裡,雖然各個部司的主要官員都換成了東林黨一派,但是他們的工作熱情都沒有集中到各自的本職工作上,反倒是繼續佔着朝廷重要位置大肆的撕逼黨爭,一心想要把魏忠賢徹底的搞死之後,踏上一萬隻腳。

崇禎皇帝親政一年多,身上的文青氣息也在漸漸的衰退。他也逐漸的感受到爲什麼自己的爺爺和哥哥都不信任文臣了。

他這麼重用東林黨人,可是他才當政一年,東南地區的稅收就縮減了一半兒。整個朝廷的財政收入就減少了三分之一。他通過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明確的瞭解到,那些在他面前大談不可與民爭利的文官大臣們,一個個的自家就是身家鉅萬的大商人大地主。

很明顯,朝廷減少的稅收,都是因爲農稅和商稅都被這羣人給撈到自己的腰包裡去了。

雖然仍然不信任魏忠賢,可是崇禎皇帝沒有像歷史上那樣繼續文青下去,而是向自己的哥哥天啓皇帝學習,開始培養自己的宦官班子。

比如說,崇禎身邊最得寵的王承恩,現在就坐上了司禮監秉筆的位置。而王承恩一直和枝江王府關係密切,復興黨參事會就是通過王承恩的關係運作登萊巡撫的事情的。

1628年12月,正在復興黨在魯東地區和當地士紳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原湖廣佈政使張宏獲得了的登萊巡撫的任命。

1629年1月,整個登萊地區的官員士紳都聚集在登州府等待迎接新任的登萊巡撫張宏。他們不知道的是,復興黨魯東根據地的四個營兩千名戰士和五千名生產建設兵,已經全副武裝的埋伏在登州城外了。

結果,這場登萊地區的官員士紳和武將們精心策劃的迎接行動,變成了復興黨魯東根據地的一場徹底全面的大抓捕活動。

不僅整個登萊地區的文官大臣全部被複興軍逮捕,就連駐紮在登州城內的三千登州兵也在第一時間內被複興黨解除了武裝,全部被關入勞改營。

登萊地區在迎來新任巡撫的第一時間裡,徹底的變了天。

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304章 終結者(1)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33章 理念(1)第382章 東改編1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78章 大練兵(2)第308章 終結者5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34章 理念(2)第2章 穿越(2)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6章 準備(2)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27章 開始(3)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305章 終結者(2)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3章 起步(7)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18章 起步(2)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