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

一棵榆樹,不過是因爲老百姓對於它能夠結出的,可以用來當成是救命的糧食替代品的榆樹錢十分的寶貝,派了個少年人進行看管,就引來了一場無妄之災。

現在的吃的飽飽的老百姓聽了這事兒,十有八九會感覺非常的可笑,把這件事情當成是茶餘飯後的笑談,隨便說說就完事兒了。

可是在明朝末年那個環境裡,一切現代人看起來極爲荒誕的事情,都是極端現實的事實。

房大壯作爲一個半獵戶少年,從十歲開始,就和他的父親和哥哥在大山裡和各種野獸搏鬥了。可以這樣說,他雖然沒上過任何的學,可是他卻在現實生活中接受了最深刻的弱肉強食的進化論教育的。

對於房大壯來說,人和畜生其實是一種東西。大家無非就是憑藉着各自的本事生存。你的力氣大速度快,你就能在大山裡留下一條命來。你的力氣沒有我大,你的速度沒有我快,那麼你就老老實實的接受死亡的命運吧。

對於房大壯來說,人類社會當中實在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說,明明城裡的糧店裡有很多糧食,糧店裡的人加上掌櫃和夥計也才四五個人。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明知道那裡有糧食有吃的,可是卻寧可自己活活的餓着甚至餓死,也不知道結成團體打倒那些掌櫃和夥計,從糧店裡搬糧食吃。

這種事情在房大壯看來十分的不可思議。

房大壯也是在親戚的教導下慢慢的接受了現實的。

他也知道了開糧店的就是本州的知州大老爺,知州大老爺手下有不少的兵士。知州大老爺上面還有知府大老爺,知府大老爺手下有更多的兵士。知府大老爺上面還有什麼巡撫大老爺,巡撫大老爺手下有更更多的兵士。乃至於,巡撫大老爺上面還有皇帝大老爺,皇帝大老爺手下就是天底下所有的兵士。

通過一個簡單的聯繫,房大壯認識到,天底下的糧店背後都靠着皇帝大老爺,皇帝大老爺手中有無數的兵士,所以老百姓纔不敢從糧店裡不花錢就搬東西。

雖然房大壯心裡總有個“天底下只有一個皇帝大老爺,但是吃不飽飯的老百姓卻千千萬萬,明明老百姓的人多勢衆,憑什麼要害怕一個人?”的疑問。但是他也知道了,不花錢就想搬走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道理。

可是道理這個東西往往總是會和現實相沖突。明明榆樹是親戚家的,但是信陽知州的兒子,卻能什麼也不給就搶走親戚家的大榆樹。這樣的道理和現實的衝突讓房大壯對於那些親戚教導他的,本來他就不怎麼理解的道理,徹底的不相信了。

房大壯重新撿起了他原本的弱肉強食的價值觀。在思想簡單幼稚的他看來,除非信陽知州的兒子比自己的力氣大比自己的速度快,射箭比自己射的準,他才能把自己看守的大榆樹白白給他。

就這樣,在信陽知州兒子的小妾,那個揚州瘦馬坐着傳說中的千年神木的大榆樹做成的馬車招搖過市的時候,一支做工很粗糙的箭射穿了她的脖子。這個四百多年前的四奶或者說不知道是幾奶的從良技女,就那麼在一個半獵戶小子的箭下“香消玉損”(我呸!)了。

對於信陽知州也好,對於信陽知州的兒子也好,一個有技術的女人,對於這些人來說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頂多也就和家裡養的小貓小狗一樣,喜歡的時候稀罕稀罕,不喜歡的時候踢兩腳,這都是常見現象(這個比喻對不起汪星人和喵星人了,請你們往死裡撓和咬那些封建官僚們吧)。

可是從另一個方面講,一個小妾,一個有技術的女人的死活固然不重要,可是她的生死必須操控在這些人自己手中。別人把他們家的有技術的女人殺死了,這就相當於臉對臉的當場扇了他們一個大耳刮子一樣,是不承認他們的高貴地位,不承認他們的特權身份,是不給他們面子的表現。(技女相當於官僚們的臉面,呵呵。)

就這樣,信陽州城裡,因爲知州兒子的一個有技術的小妾的暴亡,掀起了一場大搜捕。房大壯就是這樣從一個投靠親戚的半獵戶小子變成了一個逃亡在外的逃犯的。

在房大壯的逃亡生涯中,他又從一個逃犯變成了一個跟隨着流民隊伍四處流浪的小流民。直到他二十歲的時候,他才結束了自己的流民生涯,從一個流民變成了復興軍的一份子。

山林中活生生的自然教育,再加上人類社會裡的不幸經歷,使得房大壯在復興會學習唯物主義的的理論知識的時候非常的快,對這些知識理解的非常深刻。

他在復興會裡迅速的成長,從一個普通戰士被提拔成了班長,又從一個班長被提拔成了一個教導長。用了不到六年的時間,這個原本的半獵戶的小子完成了復興軍全部的軍事、政治和文化考覈,成了一個復興軍的總教導,負責一個營幹部戰士的思想政治和行政管理工作了。

復興軍對於黃州衛指揮使司的處理工作做得非常迅速。

在將黃州衛指揮使房東以下的所有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衛鎮撫(從五品),經歷(從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從九品)、倉大使、副使等等官吏被複興軍一網打盡之後。

在一些主動“投效”總兵大人(他們把這件事情當成是新任湖廣總兵王書輝對黃州衛的處理)的官吏的帶路和指認下,黃州地區的各個千戶所和百戶所等等各級軍官,都被複興軍一個不漏的抓捕了起來。

房大壯是個吃過苦,知道老百姓的過得是什麼日子的人。在他眼裡,對付那些不是官員的普通衛所軍戶,根本就用不上覆興三式步槍。

他深刻的知道,對於和奴隸差不多,過得連個普通百姓都不如的衛所軍戶來說,饅頭和烙餅可是比銅殼子彈和開花彈大炮對他們更有殺傷力。

在可以隨便吃,能夠全家一起上陣大吃大嚼吃到飽的條件下,黃州衛所屬的上千戶軍戶迅速的歸順了復興軍。

至於誰是湖廣總兵,他們的頂頭上司爲什麼被抄家,那些官員的家眷爲什麼也會被逮捕,這些問題他們都不關心。他們關心的只有一個,這種能夠把糧食隨便吃到飽的日子到底能不能像那些大人們(復興軍的幹部戰士)說的那樣,天長地久的過下去。時空之門1619

———————————————————————————————

第100章 王書輝下鄉記4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27章 開始(3)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80章 大練兵(4)第22章 起步(6)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27章 開始(3)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章 穿越(1)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321章 混亂與平靜(2)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11章 婚事(3)第80章 大練兵(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20章 起步(4)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2章 穿越(2)第3章 穿越(3)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284章 新的開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