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四省攻鄂(3)

不管是現代戰爭還是古代戰爭,只要是打仗那就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

魏忠賢一心想要幫助天啓皇帝當好大明朝這個家。所以,他站在國家這個高度上,就必須把所有的問題進行統籌考慮。

武昌兵亂這個事情,因爲楚王府的覆滅,發生了楚藩滅絕這樣的嚴重事件的原因變得重要了起來。可是,這件事情放在國家這個高度上,仍舊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公元1625年整整一年內,對於大明王朝最重要的事情仍舊是東虜的進攻,遼東的戰事。

所以,無論是正在執政的閹黨也好,還是那些沒徹底清除乾淨的東林黨也好,他們這一整年都是在忙活着黨爭和遼東的事情。

1626年正月,著名的,被後世史學家稱之爲“寧遠大捷”的大明王朝和後金女真的寧遠之戰正式的落下了帷幕。

這場讓袁崇煥在後世被塑造成英雄人物的,著名的,被稱之爲大明和女真之間首次勝利的偉大戰爭中,作爲勝利方的大明朝儲存在右屯的三十萬石(兩萬噸左右)儲糧給後金當了見面禮。寧遠以東,全部屯、堡的“房谷”都成了一片灰燼。河東堡、筆架山、龍宮寺、覺華島的糧食全部被焚燬一空。覺華島上的上萬軍民被殺戮。

作爲戰敗方的後金方面,除了不到五百人的戰損之外,僅僅死掉了遊擊二人、備禦兩位。

從此整個遼東地區,實實在在的把握在大明朝手中的,只剩下寧遠錦州等幾座孤城。周邊其他的地方都成了後金女真的地盤了。

封建王朝這個東西能夠在中國的土地上綿延兩千多年,並且在原本的歷史上,還繼續往後延續了三百年左右的時間。這就說明,封建制度這套東西就像《赤色黎明》裡的“陳主席”說的那樣,它背後是有一套合理性的東西在支撐着它的。

今天的人看封建制度,或者說今天的持科學社會學理念的人來看待封建制度,大家會覺得封建制度這個東西其實是一套謊言體系。

封建統治者用一套和儒家思想相結合的封建倫理,加上妖魔鬼怪佛祖神仙等封建迷信向被統治階級灌輸謊言。封建統治階級內部,互相之間用禮義廉恥等經過充分篡改的儒家學說互相忽悠。

低級別的封建統治者向高等級的封建統治者撒謊,高等級的封建統治者對低級別的封建統治者忽悠。總之,整個封建社會,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套謊言基礎之上的。

對於封建社會的那羣統治者來說,他們做了什麼不重要(這一點也確實不重要,在長期停滯的生產力水平下,怎麼折騰也就那麼回事兒),重要的是怎麼撒謊,怎麼把謊言說的比較真實,怎樣能夠讓這個謊言在整個封建社會的謊言體系裡面能夠自圓其說。

袁崇煥明顯就是此間高手。他在撒謊問題上已經達到專門化、專業化、藝術化的層次。以至於在你死我活的封建權力鬥爭中,他居然可以左右逢源,在閹黨和東林黨之間同樣的如魚得水。

(袁崇煥一邊給魏忠賢修生祠,一邊又可以冒充東林清流,兩邊得利。確實是高手中的高手。)

魏忠賢這個人不是個糊塗人,他雖然沒有在成團成團成坨成坨的全面謊言中看到真相,但是他看待事物的眼光是現實角度的。

在魏忠賢看來,這次所謂的“寧遠大捷”,肯定又是遼東軍事門閥和遼東文官集團一起忽悠朝廷的產物。對於魏忠賢來說,他不需要費力氣去了解戰爭的細節。他只需要瞭解遼東那邊的開銷就足夠他進行判斷的了。

打仗前,朝廷給遼東撥了不少的糧食和物資。打仗中,朝廷仍舊給遼東撥了不少的糧食和物資。打完仗了,遼東反而向朝廷要更多的糧食和物資。

魏忠賢又不是沒有處理過打仗的事情。1625年朝廷平定了奢安之亂。朝廷當年對西南地區的軍事支出就出現了大比例的下降。那可是動不動就剿滅成千上萬叛賊的大戰。現如今呢,遼東那邊說是打了打勝仗。可是打完了這場殲敵實際上還沒有五百人的大勝仗之後,遼東方面卻像瘋了似的向朝廷要求調撥軍糧。

這幾年朝廷往遼東調了多少糧食,魏忠賢心裡可是有數。就是所有的,加上有的沒的,各種空額空餉的賬面部隊,不超過十五萬人的遼東軍隊就是打上十場這種規模的大仗,都不應該出現軍糧緊缺的情況。

而且,如果真的打的是大勝仗的話,現在遼東方面向朝廷要的應該是銀子和封賞,而不是疾馳火燎的向朝廷要糧食。很明顯,這幫混賬東西打的這場“大勝仗”,把朝廷幾年來撥給遼東的幾十萬石的糧食給打沒了。

封建制度這套謊言體系的特徵就是,所有處於這套體系的人,都必須爲體系內所有的謊言負責。魏忠賢就是知道真相,心裡爲了大明朝,爲了木匠天子的家當遭受損失而感到實實在在的心疼,他也沒辦法揭露這個謊言。

更讓人鬱悶的是,魏忠賢不僅不能揭露這個謊言,作爲目前明帝國的掌舵人,他還不得不幫着這羣混賬東西圓謊,幫着他們擦屁股,和他們一起忽悠不是那麼缺心眼兒的至少有六級工水平的木工,大明朝的法人代表天啓皇帝朱由校。

朱由校在本職工作(木匠)之餘,也是比較關係國家大事的。他聽了打勝仗這樣的消息,自然是非常高興的。

他興奮的頒下旨意說:“朕覽塘報,賊攻寧遠甚急。當被城中道將諸臣協心設法炮打火攻,賊營少退,危而得安,且運焚寺中糧米,不爲賊虜之資,遍鑿近岸堅冰,潛消過河之患。”

“袁崇煥血書誓衆將士協心運籌師中,調度有法,滿桂等捍禦孤城,矢心奮勇,雖未盡殲逆虜,然已首挫兇鋒。似此忠勞,朕心嘉悅。今特賜獎諭,仍著該部從優升敘,照舊供職。戶、兵二部發銀十萬兩爲犒賞之資,用鼓戰氣。”

“其經督鎮道諸臣還要大家倍加細心料理,相機接應,以爲寧遠聲援,以固山海保障,務在萬全,期奏膚功,切不可以小勝自滿,仍銳意滅賊,全復疆土,庶仰雪三朝之恥,慰朕宵旰之懷。兵部馬上差人前去,銀隨後解到。欽哉!特諭。”

第10章 婚事(2)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309章 終結者6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39章 妖僧(3)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5章 立足(3)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200章 連鎖反應1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17章 起步(1)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33章 理念(1)第305章 終結者(2)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13章 立足(1)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40章 妖僧(4)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384章 東改編3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462章 必須進步必須改造第393章 光復遼南8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21章 起步(5)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