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

“復興會組織起來好幾年了,看起來好像形勢一片大好,但是隻有我知道,這還遠遠不夠。工業的發展,社會的改造,仍舊像老牛拉破車一樣慢慢騰騰。”

“有人和我說,老王,復興軍已經有三萬人了。依着你現在的實力,平推全中國不在話下。”

“這種廢話我用得着別人告訴我麼。我自己難道就不知道麼。可是,就算我用跨時代的軍隊平推了全中國,可是之後的工作怎麼做呢。沒有足夠的幹部,沒有堅實的工業基礎,難道我要搞出一個蒸汽版的滿清王朝麼。”

“關鍵問題還是在幹部。不合格的幹部實在太多,年輕人的培養速度實在太慢。”

“我在前面當那頭老牛,累的我自己都要尿血了。可是呢,復興會裡的幹部們,卻像一輛破車一樣,盡幹些拖我後腿的事情。”

“實在是太煩躁了啊!”

——2010年.中央文獻出版社.《王書輝日記》

今年二十三歲的劉務實,是王書輝的第一批學生之一。他早在1619年就已經在王書輝的手下工作了。

原本是個陝西自耕農家庭長子的劉務實,在成爲流民後,逐漸的失去了自己所有的家人,成了一個孤兒。在被王書輝招攬到手下後,他受到了王書輝細心的照顧和關懷。在他的心裡,王書輝就是他的父親。

劉務實的工作經驗是相當豐富的。最早的時候,他就是教導營中的一員了。在1620年的時候,他擔任了新成立的復興軍的一個排的排長。1621年的時候,他調任了復興會情報中心的副主任。1622年,他被調到現在的工業處,當時的工業委員會擔任代表。1623年,他被調派到復興軍第九營擔任總教導。到了1624年,他正式擔任了新成立的復興會工作作風整肅委員會的主任。

因爲復興會是一個準軍事組織。所以,即使像劉務實這樣。目前從事黨務工作的幹部身上,也是有着濃濃的部隊風格的。

細心的陳立察覺到,即使剛剛塵土飛揚的幹了很長時間的活兒。劉務實的風紀扣也扣的嚴嚴的,武裝帶也扎的緊緊的。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劉務實的皮靴居然仍然是一幅閃閃亮亮,乾乾淨淨的樣子。

看到陳立給自己敬禮,劉務實的大眼睛中閃出些特別的神采。他使勁的一併自己的腳後跟。牛皮製成的皮靴跟在撞擊中發出了一聲響聲。然後,劉務實用一種特別乾爽有力的動作,漂亮的給陳立回了一個軍禮。

“實在是太帥了!”

年輕的陳立從心中讚歎道。劉務實的舉動,一下子就贏得了陳立的崇敬。是的,只有這樣幹練精神的軍人做派才能贏得年輕人的尊敬。

“在這個總部大院裡,能像你這樣乾淨、漂亮、標準的敬禮的人實在不多。不知道怎麼回事。行政部門的幹部敬起禮來,總是軟趴趴的。我覺得這些人是在努力的模仿王師尊敬禮的樣子。可是他們也不想想,只有王師尊纔有資格隨便的敬禮。師尊他老人家就是那樣敬禮,給人的感覺也蘊含着巨大的力量。那些行政幹部的東施效顰像個鼻涕蟲一樣難看。”

劉務實真的是軍人的作風。他心裡是怎麼想的,他就會怎麼告訴別人。他一點也不會顧忌陳立不過是個剛剛調來的年輕人。

聽到劉務實對於王書輝的稱呼,陳立就已經知道。這位首長是王書輝老師門下的第一批學生,是他們的大前輩。只有他們那批人。纔可以稱呼王書輝老師爲師尊。這是整個復興會都知道的一件事情。

陳立從這位大前輩的話裡,聽出了另一方面的意思。很明顯,這位大前輩和陳立自己一樣,對於行政幹部們充滿了不滿和鄙夷。

劉務實看了看陳立,對他說道:“我倒不是專門來接你的。負責接待你的是你們工業科的負責人趙文慧同志。我只是出來參加勞動的。你看,趙文慧同志已經在傳達室等着你了。”

陳立轉身朝傳達室看去。果然,一個同樣穿着藍色軍服的女幹部正在傳達室裡站着。

“去吧,和趙文慧同志打個招呼。到人事科報個到,領一身制服。再過十幾分鍾,就要開始出早操了。”

陳立再次給劉務實敬了個禮,然後就快步的向趙文慧走去。

劉務實沒有繼續站在那裡,他走到一顆樹下,靜靜的等待着十幾分鍾後的早操開始。

說實話,陳立並不是沒有見過女幹部。實際上。雖然不在一個排裡生活,但是和他們這些男學兵一起上課學習的人裡,也有不少的女性學兵。所以,看到一個女性幹部成了自己的上級。陳立並沒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

趙文慧看到陳立疾步向自己走來,大體上就猜到了這個剛剛在和主任說話的年輕人,就應該新分配到本單位的幹部。她的臉上慢慢顯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

輕輕的,但是乾淨利索的給陳立回了個軍禮之後,趙文慧就領着陳立朝肅委會的辦公地點走去。

春天裡的復興會總部大院裡,一樣是一幅春天的氣息。很多原本就在這裡的老樹,正在開着花。紅磚鋪成的地面上,一顆小草也沒有。很明顯,總部的工作人員把衛生工作做的很細心。

就在這一陣陣的香氣中,陳立忐忑的開口向自己的新上級趙文慧問道:“趙科長,咱們肅委會是做什麼工作的呢?”

走在陳立前面的趙文慧今年也才二十歲左右,在合身的軍服的修飾下,在這樣花香四溢的春天裡,她的身材顯得特別的美好。陳立雖然心中忐忑不安,卻沒有辦法把自己的眼睛從她的背影上移走。

趙文慧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也沒有回過身來。她邊走路的同時,用一種好聽的但是非常堅定的語氣告訴陳立,“我們肅委會的工作,就是整肅幹部的工作作風的。”

陳立對於這一點並沒有什麼疑惑的。可是,怎麼整肅幹部的作風呢?用什麼樣的手段來整肅幹部的作風呢?這些問題他都急切的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不過。陳立第二句的問話,並沒有能夠反映出他的疑問。他用一種緊張的口吻繼續問道:“肅委會的工作難不難幹呢?”

щщщ● ttkan● c○

陳立的問話,讓趙文慧停下了腳步。她轉過身來,臉上帶着寬和的笑容,用她那雙棕色的眼睛盯住了陳立,然後輕輕的問他到:“復興會的工作,難道還有簡單的麼?我們復興會不就是不斷在各種困難中前進的麼?”

趙文慧的回答。讓陳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在初級少年營的新教導員。那位教導員面對着大家的叫苦和牢騷的時候,也常常會說出類似的話來。

是啊,復興會的工作,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復興會從來都是在困難中前進的。這樣的話,總能讓陳立心中生出一種強烈的戰鬥慾望來。

看到陳立臉上現出一種激動的表情。趙文慧笑了笑。她轉過身去,繼續領着陳立朝肅委會的辦公地走去。

肅委會的辦公樓。是一個三層的小樓。這棟小樓的對面是一個二層的小樓。肅委會的辦公樓前面有一塊寫着肅委會全稱,復興會工作作風整肅委員會的豎着的木匾。周邊的幾座樓房都一樣掛着這種樣式相同的木匾。只有肅委會對面的那幢小樓,像個普普通通的工人住宅樓一樣,沒有掛上任何的木匾。

趙文慧的眼睛很敏銳。她明顯的發現了陳立的疑惑。趙文慧笑着對陳立說道:“那是王老師和王師母的住所。王老師的辦公室就在那棟樓裡。一會兒出早操的時候,你就會看到王老師了。”

就現在來說,復興會上下,基本上人人都見過王書輝。就是絕大多數的基層工人和士兵。也都能認出王老師來。這倒不是因爲什麼別的原因。主要是因爲王書輝的身影可以說是遍佈整個復興會的各個角落的。

就陳立來說吧,三年前,他就親眼見到過王書輝,並把自己想要讓復興會給他報仇的想法,直接的告訴給了王書輝。而王書輝在以後的日子裡,也給大家上過很多次公共課和講座。所以,陳立沒有認不出王書輝的道理。

可是,一想到。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自己心中奉若神明的王老師。陳立心裡還是難以抑制的一陣激動。

肅委會工業科的辦公室在二樓。七個年紀都相差不大的年輕人,在兩個辦公室裡辦公。陳立一進房間,就習慣性的目測了一下辦公室的面積。辦公室大約有8米長,寬度不超過4米。四張辦公桌都靠在左側的牆上。辦公桌和靠在右側牆上的四個文件櫃之間,大約有着兩米不到的距離。

趙文慧把七個幹部介紹給陳立之後,陳立就從一個幹部手中接到了一套藍色的制服。從衛生間換完制服回來的陳立還沒有坐到自己的椅子上,一陣汽笛聲就響了起來。

很明顯。所有復興會統治區域內的復興會黨員和復興會治下的所有員工,都要開始進行今天的出早操了。

和自己科室的同事們排着隊列緩步的跑出肅委會大樓的時候,陳立用眼睛瞄了一下對面的大樓。他親眼看到,復興會主席王書輝老師和師母穿着和大家樣式相同的灰色復興軍制服。同樣以跑步的姿勢,從小樓的正門中跑了出來。

一個個從各個辦公樓跑出的隊伍,像一條條小溪一樣,逐漸的匯成一道洪流。王書輝老師那高大的身材,在這道洪流中是那樣的明顯。

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373章 在山東(8)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369章 在山東(4)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07章 終結者4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308章 終結者5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79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309章 終結者6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194章 武昌起義(4)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77章 大練兵(1)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5章 準備(1)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15章 立足(3)第16章 立足(4)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17章 起步(1)第2章 穿越(2)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267章 承天事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