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

“老師,後面炮兵連出了些岔子,大炮陷在坑裡拉不出來了。”

一個看起來只有十三四歲,身高比他身後的背步槍高不了多少的年輕士兵,騎着馬飛奔而來,向王書輝彙報了一個新情況。

王書輝沒有辦法,只好從身邊的警衛員手裡接過繮繩,翻身上了馬,朝隊伍後面跑去。

復興會前不久進行的階級教育運動,是非常有成效的。在復興會內部完成了階級教育之後,復興會的幹部們,組織了工業部門、農業部門、軍事部門的所有復興會的員工們,分批次的觀看了兩部電影。在此之後,所有的人,都認真學習王書輝的那篇《論階級》的講話。

階級的意識,逐漸的在大家的頭腦中鮮明瞭起來。

到了最後,陳朝偉和蔡奇被拉出來批鬥並最終被吊死的時候。普通的工人和戰士們,認識到了復興會確實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而復興會的各級幹部們,也開始明確了復興會紀律的意義。畢竟,死並不可怕,可像陳朝偉和蔡奇這樣,被指認爲人民的敵人,最後被千夫所指之後而死,那就太可怕了。

王書輝藉着這次的事情,推動了一個他一直以來,都想要在復興會建立的制度,那就是工人委員會,士兵委員會和人民代表會的制度。這三項意義重大的制度,被王書輝藉着這股東風,建立了起來。

在復興會的工廠裡,工人蔘加管理(工人委員會),幹部參加勞動的制度得以全面的貫徹。在復興軍裡,一直不見起色的部隊民主工作,因爲士兵委員會的建立被全面鋪開。

普通工人和普通戰士,因爲工人委員會和士兵委員會的建立,主動的參與到工廠和軍隊的管理中。幹部們的工作,被全面的監督起來。特別是財務工作,工人工資和福利的發放,士兵工資和福利的發放,都被工人和士兵自己選舉出來的工人代表和士兵代表承擔了起來。

整個復興會內部,空前的團結了起來。

當然了,復興會的一些幹部,對此產生了相當大的意見。不過,一方面,他們本身的出身,就和普通的工人和士兵差不多,絕大多數人能夠理解大家的想法,支持王書輝的政策。另一方面,王書輝現在已經不是很缺乏相應的幹部了。不想接受這個現實的人,王書輝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把這些人清出復興會的隊伍。

所以,除了幾個出身比較好,原本家裡有些田地的幹部,像錢大寶的工廠裡的那個會計那樣的傢伙,因爲賺足了錢,不想受氣,直接走掉了之外。大部分的幹部,都接受了王書輝這次推行的這個新政策。

說實話,階級意識被樹立起來之後,大家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對於權力的看法,變得鮮明瞭起來。工人和士兵們覺醒了自己的階級意識之後,對於自己的管理者和領導者,變得有了更多的想法。他們開始意識到,什麼東西都不會平白的從天上掉下來,不進行鬥爭,什麼也不會有。

其實,王書輝深刻的知道,他一直想要在復興會內部推動的平等意識的難處在哪裡。你不讓所有的人都掌握權力,不讓大家認識到自己掌握了權力,平等就是一句空話。

就以復興軍爲例吧。王書輝早就察覺到,很多基層軍官,很喜歡讓士兵們給自己提供私人的服務。雖然目前都是些小事情,比如讓士兵給自己洗腳啊,讓士兵給自己洗衣服啊之類的。但是,王書輝對於這種苗頭是很警惕的。

士兵委員會被建立起來之後,王書輝明確的告訴士兵,士兵委員會的成員,全都是士兵自己選出來的,任何干部都不準干涉。士兵委員的工作,就是要監督幹部們,有沒有欺負大家,剋扣大家,委屈大家的事情的。而且王書輝爲了表達自己對士兵委員會的支持,他還以總政委的身份,擔任了復興會士兵委員會大會主席。

正是因爲王書輝的這個舉動和士兵委員會制度的建立。整個復興軍的風氣爲之一變。其實,士兵們對於幹部們的要求真的不高。不隨便的欺負人,不隨便的剋扣大家的工資,只要滿足了大家這兩個條件,士兵根本就不會藉着由頭和幹部們作對。

實際上,部隊的訓練,還是相當的辛苦的。但是,體罰和關禁閉這樣的極端的懲罰,士兵們也都覺得沒什麼不應該的。應該說,人民的覺悟還是比較高的。

好在目前復興會的總規模還不算太大。復興軍目前只有十二個營六千多人。

復興會下屬的農場只有七處。養殖場多些,也只有十一處。下轄的農業工人和養殖工人有四千多人。

復興會目前的工廠也實在不多。

鋼鐵廠兩家,其中一家還是王書輝領導老廠工人和技術人員,複製出來的一家小型的實驗性的鐵廠。在王書輝看來,新工廠就是幾個放大了版本的土高爐。不過因爲原材料能夠達標,練出來的鐵錠還算合格。連同老廠,兩家鋼鐵廠的人數是最多的。達到了五千多人。

這倒不是說復興會的鋼鐵廠規模有多大,完全就是因爲技術原因,很多生產環節完全是依靠的人力堆砌。

其次是復興會的機械加工廠,總人數達道了四千人。不過這主要是因爲兵工廠和蒸汽機廠,都設在機械加工廠內部。

第三大廠則是復興會的造船廠,總人數三千人。目前造船廠也開始有了新的進展,倒不是他們已經造出大鐵船來了。目前他們還只是能夠生產小火輪船。不過這些小火輪船和木質的蒸汽風帆兩用船,已經能夠做到全部本土化了。

第四大廠,則是兩座紡織廠,共有工人兩千多人,大部分是女性。

再次就是罐頭廠,用的人也很多,有一千多人。

之後像採礦廠,煉焦廠,水泥廠,磚瓦廠,捲菸廠,印刷廠,造紙廠,火柴廠等等,規模都不算太大。採礦場和煉焦廠主要是因爲枝江商盟填補了很大的空白。而其他的工廠,則是因爲本身的規模就不算太大。

雖然整個復興會直轄的人口也沒超過四萬,還沒一所省級綜合性大學的人多呢。可是,這個人口規模在明朝,也差不多是個下級縣了。

所以,這次王書輝挨單位挨單位的去檢查新制度在各單位的建立工作,也用了他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等到他最終完成了全面檢查之後,一個突然的消息,打破了他想要休息一段時間的打算。因爲湖廣地區的長江中斷地區,爆發了大旱災。

實際上,因爲小冰河氣候的影響,從萬曆時期開始,湖廣地區就開始經常性的出現各種規模的自然災害。其中,湖廣地區主要是兩種災害,一種是全國範圍內都不罕見的旱災,一種對於氣候相對溫暖的湖廣地區非常致命的寒災。

在史料上有明確記載,萬曆年間湖廣地區的自然災害就有,“三年八月,湖廣德安、黃州、嶽州、荊州、武昌、漢陽六府‘旱乾不雨,禾稼枯槁,秋成無望’”;“十二年冬十月湖廣湘鄉縣‘久旱不雨,苗稼災傷’”;“十八年,‘雨暘愆期,收成寡薄’,至十九年‘恆暘肆虐,禾苗盡槁’,‘菽麥無收,窮困極矣’。”

這些都是王書輝從現代蒐集到的,萬曆年間的大型的自然災害。

不過,按照王書輝蒐集到的湖廣地區的自然災害情況上來看,整個湖廣地區,在天啓年間並沒有什麼大規模的自然災害。

後來王書輝纔想明白。可不是麼,能上史書的,肯定都是像萬曆年間的那種,動不動就涉及七八個州府,連續兩三年的大型災害。像他突然遇上的這種,涉及幾個縣城,但是還沒出荊州府一個府地界的災害,肯定是不會上史書的。

復興會對於周邊幾個縣的大旱災還真的是有點反應遲鈍。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復興會在各個村,已經連續進行了三年的農田水利建設在發揮作用。

過去,這些地方種植的主要作物只有水稻一種。這些水稻還都是本地的水稻。產量低不說,既不抗旱也不抗寒。動不動就會出現減產絕收的情況。

現在,這些基地村則完全不同了。

首先,他們種植的是王書輝從現代帶過來的優質良種。而且還都是王書輝根據小冰河氣候專門選擇的抗旱抗旱產量高的品種。水稻還不是主要的。除了個別一些冥頑不靈的老頑固堅持種植水稻之外,大部分基地村都已經開始玉米,地瓜和土豆輪種了。這些作物的產量那是很驚人的。

其次,復興會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在各個基地村組織大家進行農田水利建設了。去年的時候,因爲復興會對鍋駝機的仿製成功。每個基地村都至少建立了一個蒸汽磨坊,和一個蒸汽提水站。用水泥修整的水渠,配上燒什麼都可以的蒸汽提水機。就是真的發生了旱災,各個基地村可能也沒有感覺。

就這樣,一直拖到了1622年的八月份,因爲周邊幾縣的流民開始出現在荊州府地區,駐紮在荊州地區的原張家土地上的農場幹部,才把這個情況報了上來。復興會情報部門又用了幾天時間進行了調查,才發現出現了旱災的情況。

王書輝原本還想坐在枝江縣吸引流民就可以了。但是,一個特別的情況讓王書輝採取了更加激進的策略。

可能是時空門吸納了足夠的金屬,積累了足夠的能量的緣故吧。原本好像一個固定物的時空門,在王書輝腦子裡想着的“這玩意要是能變成隨身門就好了”的念頭下,突然變成了一個手鐲大小,死死的扣在王書輝的手腕上。

時空門,終於和王書輝結合在一起了。一個人形哆啦a夢誕生了。

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18章 起步(2)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23章 起步(7)第12章 婚事(4)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65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1)第78章 大練兵(2)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16章 立足(4)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372章 在山東(7)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10章 婚事(2)第310章 終結者7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28章 開始(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384章 東改編3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358章 建設新湖北(1)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369章 在山東(4)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80章 大練兵(4)第367章 在山東(2)第35章 理念(3)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305章 終結者(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373章 在山東(8)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239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1)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224章 四省攻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