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君若揚塵妾若泥

“你怎麼了?”他擡起眉,微微詫異着。

“我……”她嚅喏,蒼白的面龐上泛起一抹微紅,猶豫了很久,還是忍不住問道:“你是……在哪裡找到我的?”

他深凝着她,目光閃爍:“在泉語山莊。”

她雙肩微顫,眼前頓時一陣暈眩,無力地將頭靠在了枕上。他輕嘆一聲,側過頭來湊近她的耳畔低語:“放心吧,什麼也沒有生……即便生了什麼,我也不怪你。”

他口中噴吐的氣息撩動着她的鬢,讓她的耳根微微泛起潮紅。她心頭狂跳,擡起頭來盯着他,忍不住熱淚盈眶。

他用手指細細地揩拭着她的眼角,脣邊漾起的寵溺彷彿春日的薰風,足以消融一切冰雪。

“都快做孃的人了,還這麼好哭……”

她一愣,呼吸頓時亂了,思緒盪漾,頭腦中一片混亂,只知道擡起頭來傻傻地盯着他瞧。

他摟緊了她,眉眼飛揚,笑得十分歡暢:“霽兒,我們有孩子了。知道嗎?你和我的孩子。”

她盯着他閃亮的眸子,心依舊撲騰撲騰地跳着,一時間驚喜交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驀地,他俯下頭吻住她的脣,呼吸急促、胸脯劇烈地起伏,縱然隔着衣服,依舊可以感受到他肌膚的灼熱。

良久,他擡起頭,雙眸彷彿被水洗過一般清澈明亮。伸出手去,他輕輕撩開梅雪霽額前的碎,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的眉眼:“呵呵,我的霽兒要做娘了,要做娘了呢……”

她在他的呢喃聲中羞紅了臉,把頭藏進他的懷中偷笑着,只覺得甜蜜與幸福充滿了胸臆。

金鑾殿上瀰漫着緊張的氣氛。

身着各色朝服的官員們肅立無聲,一個個低頭斂目,大氣也不敢出。

昨日裡,聽說天啓朝未來的皇后娘娘,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梅小主在雲隱寺忽然遭人擄掠,御林軍們四處搜尋卻是蹤跡全無。急得在濼丘軍營觀看三軍演練的皇帝陛下衣不卸甲,率隊狂奔數十里,親自趕赴雲隱寺救人……後來,幸得澄親王救下小主,將她送交陛下,一場風波才得以平息……

不過,看眼下御座上年輕君主那張陰沉莫測的臉,好像事情並沒有這麼輕易了結……

“惠明大師,”齊雲灝瞥一眼跪在階下的雲隱寺方丈,聲音中透出刺骨的冰冷,“昨日生的事情,你打算如何給朕一個交待?”

惠明面色晦暗,蒼老的容顏上帶着難掩的憔悴:“貧僧慚愧無語。無論如何,小主在敝寺遭到意外,敝寺便有了脫不得的干係。不過,事之時,貧僧也曾敲響佛鐘,召寺中僧衆集會。當着林大人的面一一清點,並無一人缺席。”

齊雲灝冷笑:“如此說來,你雲隱寺的僧衆們便沒了嫌疑?”

惠明不答,只是俯唸佛不止。

玉階下,忽然傳來淡淡的聲音:“陛下,臣有本奏。”

齊雲灝擡起眼,卻見齊天馳已然跨出一步,對着他躬身施禮,手上捧着一本湛清色的錦面奏折。

齊雲灝微微點頭:“呈上來。”

劉謙益跨下玉階,從齊天馳手中接過奏摺,回身遞與齊雲灝。齊雲灝展開,略略地瀏覽了片刻,身子猛地一顫,擡頭向齊天馳道:“澄親王何出此舉?”

齊天馳垂下眼,目無表情:“臣決計休妻,望陛下恩准。”

一句話,彷彿巨石投海,在金殿上掀起了萬千波瀾。原本靜聽無言的羣臣面面相覷,紛紛交頭接耳,議論不絕。

齊雲灝依舊面沉如水:“愛卿們有何見解,不妨大聲地說出來,讓朕和澄親王都聽見。”

紛雜的議論聲嘎然而止。良久,從羣臣隊列中站出了一人,長眉微須,氣質清雅,正是禮部尚書馮正清。

“陛下,臣以爲萬萬不可。若今日澄親王要休的是普通女子,臣等不敢有任何非議。然而,他娶的卻是爲了兩國修好而遠嫁天啓的多穆爾公主。數月前聯姻結盟之約尚在耳畔,豈能輕易背盟毀約?”

“臣複議。”劉奉臺也出列,立在馮正清的身側:“臣以爲事關兩國結盟,已非澄親王的個人家事,須得謹慎對待。”

“臣複議”

“臣亦複議……”

好幾位大臣站了出來,與馮正清他們立成一排。

齊天馳擡起眼,朝他們冷冷一瞥,脣邊勾起了一彎譏嘲:“各位阻攔本王休妻,口口聲聲爲了兩國聯盟,道是我天啓不得背盟毀約,貽笑天下。然而,若是本王告訴各位,昨日設下詭計,派人擄掠我天啓未來的皇后的,便是那多穆爾公主殿下,不知各位作何感想?”

“譁……”

金殿之上,霎時又掀起了一層驚濤駭浪。驚呼、議論之聲此起彼伏,原本出列的官員們紛紛縮身而退。

齊雲灝目中寒光一閃,擱在龍案上的手不由捏緊:“澄親王此言,可有憑據?”

齊天馳擡起頭,目光陰沉似海:“昨日,她已然當着臣的面,親口承認是她所爲。”

齊雲灝點頭,脣邊溢出一絲冷笑:“果然不出朕之所料……”他擡頭將目光投向殿外,“來人,宣多穆爾公主鳳凰上殿。”

“是。”劉謙益低喏着跨前一步,“陛下有旨,宣多穆爾公主鳳凰上殿。”

玉階下愕然佇立的臣子們聽得皇帝宣召的不是澄王妃,而是多穆爾公主,心中都霎時明瞭……看來,陛下已然決計恩准澄親王的休妻之請,放棄與多穆爾的聯姻結盟了……

馮正清低頭思慮再三,終是按捺不住,跨前一步道:“臣懇請陛下及澄親王三思,休妻事小、背約事大……”

齊天馳回過身,冷冷地朝他一瞥,嘴角牽起了一個譏嘲的弧度:“馮大人克己復禮,堪謂誠摯君子。然而大人可曾想過,那多穆爾公主設此毒計之時,可曾顧忌到了兩國盟約、顧忌到我天啓的尊嚴?本王以爲,是他多穆爾背約在前,怨不得我天啓翻臉無情!”

從來溫潤如玉的澄親王,忽然間言辭犀利,面容冷峻,一下子驚呆了很多人。金殿之上,霎時間又是靜寂一片。

良久,忽聽殿外傳來一聲通稟:“啓奏陛下,多穆爾公主鳳凰奉旨晉見。”

齊天馳聞言身子一滯,忙擡頭向齊雲灝望去,卻見他微微挑了眉,雙目間瞬間流過一絲陰冷。

“準她上殿。”

劉謙益跨前一步,向着殿外高聲道:“陛下有旨,宣多穆爾公主上殿!”

片刻之後,聽得殿外傳來嬌柔的聲音:“臣妾遵旨。”

“叮噹,叮噹……”悠揚清脆的腳鈴聲迴響在殿外的丹陛間,漸次地近了,卻見一個窈窕的身影一步一步登上階梯,跨進殿門。

風,吹起她火紅的衣襟和裙襬,那襟上金絲細繡的孔雀金碧生輝,耀得人不由眯起了眼睛。如瀑的青絲披垂在腰際,束額的金色帶上,一顆碧色的貓眼幽幽地着瑩光。幽幽的,如同她那雙湛碧如水的眸子,那樣迷濛莫測,仿若……罩了一層淡淡的煙霧。

“臣妾,澄親王妃鳳凰叩見陛下。”她盈盈下拜,裙襬舒展開來,如同一朵嬌豔盛放的紅色牡丹。

齊雲灝坐在髹金九龍御座上,居高臨下地望着她。此時的她微微擡起頭來,嫵媚如花的面龐上恍惚帶着一抹倔強的微笑。

齊雲灝眯起眼,心中掠過了一絲複雜的意味……當日在鳳儀閣前第一次見到這個女子,她就是這一付妝扮,披赤足、腳鈴悠揚,讓後宮的女子們好奇萬分。然而自成婚之後,她便挽了髻,改成漢裝。釵鬟珠翠、繡履明璫,除了那雙碧色的眸子,看上去與天啓的女子一般無二……如今,她又穿回多穆爾的服飾,莫非,在她的心裡,也有了一番決絕與捨棄?

心中微微一動,他將目光轉向齊天馳。只見他默默立於玉階之側,脊背挺直、面無表情。目光斜穿過太和殿的大門,投向遠方湛碧無垠的天空。自始自終,他都沒有向面前的鳳凰瞧上一眼……

金殿之上,瀰漫着長久的沉默。

年輕的君主目光沉鬱,端坐無語;澄王妃悄然長跪於地,脣邊勾着冷笑;佇立一旁的澄親王更是仿若石雕一般的漠然冰冷。

列於兩側的羣臣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貿然打破這一份尷尬的靜寂。

劉奉臺擡起臉來,朝着立於御座之畔的劉謙益使了一個眼色。劉謙益會意,小心翼翼地湊到齊雲灝身旁,輕聲道:“陛下讓她跪着,還是……”

齊雲灝這才如夢初醒,揮了揮手道:“平身吧。”

“澄王妃謝主隆恩。”鳳凰磕了一個頭,緩緩地站起身來。

齊雲灝凝視着她,口中噙着一彎冷笑:“鳳凰公主,這澄王妃三個字,從今後或許與你無關了,澄親王已然當着羣臣向朕呈表,懇請休妻。”

第四十七章 折桂一枝先許我第八十五章 霜薄冰輕葉未調第二十九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第十一章 採得心香入藥來第十一章 採得心香入藥來同來何事不同歸第二十八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三十三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二章 自在飛花輕似夢第四十九章 相思始覺海非深雲路招要回綵鳳釋疑一寸相思一寸灰第五十章 芳心對人嬌欲說飲盡冰霜玉骨寒癡念第二十章 不及林間自在啼第五十三章 樂意相關禽對語第五十八章 新聲北里回車遠渺茫第七十二章 良夜迢迢玉漏遲第三十四章 紅消香斷有誰憐回首武陵春色好雲母屏風燭影深第二十章 不及林間自在啼只應離合是悲歡小樓一夜聽春雨第七章 無邊絲雨細如愁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十九章 相思始覺海非深第四章 東風日暖花解語第二十六章 牆裡鞦韆牆外道第十二章 悠然一覺華胥夢第十三章 屈指西風幾時來長河漸落曉星沉鐵馬冰河入夢來一別生死兩茫茫第一章 千工牀第十八章 悵然回首無歸路第六十九章 此恨綿綿無絕期第四章 東風日暖花解語第二十三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此心到處總悠然第八章 晴空無奈風雲起嗟餘隻影系人間失落第五十一章 往事堪嗟莫回首第二十二章 翩翩公子來是誰第二十九章 此時此夜難爲情第四十一章 一曲清逸齒猶香第九十六章 郎如石佛本無心第七十章 相思樹底說相思第九十四章 疏影橫斜水清淺昨夜星辰昨夜風第四十九章 相思始覺海非深第六十七章 乍臨風霜愁客路芳魂一縷空遺恨芳草不迷行客路第十八章 悵然回首無歸路第十九章 衣袂翩翩因風舞第四十一章 一曲清逸齒猶香第七十二章 良夜迢迢玉漏遲誰念西風獨自涼第六十七章 乍臨風霜愁客路第三章 流芳溪畔閒院落況誰知我此時情多情自古傷離別第七章 無邊絲雨細如愁蠟炬成灰淚始幹雲母屏風燭影深第八十一章 感君恩愛一回顧第六十五章 直道相思了無益第九十八章 羣芳落盡始爛漫第八十三章 爲伊消得人憔悴第四十五章 兩情若是久長時一寸相思一寸灰第十九章 衣袂翩翩因風舞第七十一章 綺羅散盡何所依第三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五十四章 風動香盈惱回眸飲盡冰霜玉骨寒第七十八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第八十章 恨如芳草倚危亭第四十一章 一曲清逸齒猶香入骨相思知不知碧海青天夜夜心春初早被相思染芳草不迷行客路第九十五章 暗香浮動月黃昏第五章 無端春夢總無痕已是黃昏獨自愁第三十八章 坐看牽牛織女星第二十五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鐵馬冰河入夢來父母三生誰念西風獨自涼第九十章 人生自是有情癡第八章 晴空無奈風雲起第二十三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