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開辦銀行

視察完兵工廠,孫百里和軍部的隨行人員繼續餘下的行程,把蔡思強留在火炮分廠擔任技術翻譯臨行前,孫百里特意囑咐黃鎮要對蔡思強多加關心,爭取儘快把他培養成獨當一面的領導

清流的鎢砂礦是德國政府重點關注的項目,無論是設備還是技術人員,都是最好的,再加上福建省政府的全力協助,進展一直比較順利孫百里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後,又順路拜訪鎢砂部隊的兩位指揮官,魯大海和楊英傑,希望藉機說服楊英傑到政府任職然而,楊英傑和在福州時的態度一樣,堅決不同意倒是魯大海有點不安分守己的樣子,顯然在山溝裡悶壞了,孫百里悄悄記在心上,不露聲色地告辭離開

孫百里回到福州的第一件事聯絡德國大使館的克勞茨,詢問德國政府對中國政府接收猶太人的態度,克勞茨非常明確地答覆他,德國政府對此並不在意摸清了德國政府的態度,孫百里決定接收猶太人入境,爲了不給財政增加太大的壓力,他囑咐蔡思強要告訴猶太自同學,福建最多隻能接收五千人,除非有相當數量的財產作擔保

一九三六年四月中旬,兩百多名猶太人在蔡思強的同學帶領下抵達福州爲了不刺激德國政府,除了特意從龍巖趕來的蔡思強外,僅僅安排一名省政府的普通官員負責安置工作,孫百里和杜周南都沒有出面

這批猶太人基本上都是熟練的技術工人,是蔡思強的同學根據福建政府的要求特意挑選出來的,並且大都沒有攜帶家小,顯然帶有探路的性質

在福州稍事休息後,猶太人全部到龍巖的兵工廠工作爲了表明政府的重視,這些猶太人的工資是中國工人的兩倍,並且不用住在廠區,和德國工程師一樣住在龍巖市區,每天由班車接送上下班開始,孫百里還擔心德國工程師會反對和猶太人一起工作,沒想到的是,雙方合作的非常愉快,由此看來並不是每個德國人都支持納粹黨的種族政策有了這批生力軍的加入,兵工廠很快走上正軌,產量開始迅攀升,月產步槍3000枝,捷克式輕機槍 400挺,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90挺,迫擊炮彈 0000發,手榴彈0萬枚,子彈 50萬發,炸藥 00噸同時,火炮廠也終於生產出二十門迫擊炮,其他各種口徑的火炮有望在三個月之內開始投產

解決整編軍隊中的最棘手問題,孫百里非常高興,對猶太人也變得加大方起來,分別在泉州、漳州、廈門、福州等沿海城市劃出指定的區域給猶太人居住消息傳回德國後,猶太人紛至沓來,由於此時德國政府的猶太人政策相對比較寬鬆,依然允許猶太人攜帶財產離開,使大批資金跟隨着移民涌入福建到三六年底的時候,抵閩的猶太人總數已經達到六千餘人,遠遠過了預定的數量猶太人不愧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很快就融入福建的社會當中,發揮自己經商的天賦,大規模進入工商業

在第二批抵閩的猶太人當中有一個叫羅斯柴爾德的銀行家,他經過周密的調查後發現,福建省居然沒有自己的銀行,在這裡經營的基本上都是中央政府開辦的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等幾家外資銀行羅斯柴爾德敏銳地意識到這裡面所蘊藏的巨大機會,連忙到省政府拜會杜周南,希望能夠和政府合資開辦銀行杜周南知道事關重大,自己肯定做不了主,就帶着銀行家來找孫百里

得知孫百里精通德語,羅斯柴爾德喜出望外,立刻換掉蹩腳的漢語,用流利的德語又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這下他是方便了,孫百里不但要給杜周南作翻譯,而且自己的每句話要用兩種語言各說一遍,非常的彆扭

孫百里一邊聽他的介紹,一邊上下打量這個已經年過半百的老頭,暗想:“這些猶太人真是生意精,剛找到落腳的地方就開始想法賺錢了”

聽完之後,孫百里問道:“我們要銀行幹什麼?”在他看來,開銀行和放高利貸沒有什麼區別,對經濟發展沒有什麼益處

杜周南聽了他的外行話不禁啞然失笑,詳細解釋道:“銀行的功能簡單地來說就是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但是通過發放貸款可以幫助資金不足的人開辦企業,推進經濟的發展國家銀行則通過發行貨幣、債券等手段,實現對經濟的控制,通過利率的高低來調節發展的度當然,銀行本身收取利息,也可以產生效益”

羅斯柴爾德聽了孫百里的翻譯之後連連點頭,對杜周南的經濟知識非常佩服,居然能夠寥寥數語把銀行解釋的這麼透徹

孫百里還是不能理解,又問道:“我們以前沒有銀行,不也乾得很好嗎?政府直接把錢借給資本家,又不收利息,不是效果好嗎?”

羅斯柴爾德急忙解釋道:“這裡面有很大的區別:政府有自己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大筆的貸款很容易造成財政赤字;沒有利息的貸款會導致資金的利用效率低下,甚至有人會把到手的貸款轉手給別人,自己再從中收取利息銀行的存款是吸納民間的閒散資金,對政府的財政沒有任何影響,同時利息的支付也間接使社會分享到企業的效益另外,根據銀行的存貸款情況可以清楚地瞭解經濟運行中的情況,幫助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

杜周南進一步解釋道:“南京政府之所以能夠保持對地方勢力的絕對優勢,擁有健全的金融體系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使它能夠隨時動用大筆資金購買物資裝備通過發行貨幣,把銀元等硬通貨控制在自己手裡我其實早就想成立我們自己的銀行,但是苦於沒有經驗,所以一直沒有提出來,現在既然有羅斯柴爾德這樣的專家,可以考慮合作”

孫百里說道:“雖然我還是不太明白,不過,既然杜先生都認爲有這個必要,那就辦個銀行”

羅斯柴爾德喜出望外地說道:“既然孫將軍同意了,那我們談談具體的合作事宜”說着從口袋裡掏出一份早就擬好的合同遞了過來

孫百里接過來纔看了幾行字就連連搖頭,說道:“羅斯柴爾德先生,我不可能答應這樣的條件”

杜周南連忙問道:“什麼條件?”

孫百里解釋道:“合同規定銀行爲股份制,總投資額爲五百萬元,他出資百分之七十,我們出資百分之三十,但是在分配利潤的時候,我們可以分四成,他只要六成”

杜周南驚訝地說道:“這個條件很好呀,爲什麼不能答應?”

孫百里說道:“我雖然對銀行的作用不是特別瞭解,但是聽了你們的解釋後,也知道肯定非常重要,肯定要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羅斯柴爾德看着他們兩個在一起商量對策,急得團團轉,但是苦於不懂中文,一句話也插不進去

孫百里和杜周南統一了意見,對羅斯柴爾德說道:“我們一定要持有不低於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這是合作的前提條件”

羅斯柴爾德問道:“爲什麼呢?難道我的條件還不夠優厚嗎?”

孫百里誠懇地說道:“你的條件相當優厚,我非常感謝但是,因爲我們十九路軍是地方勢力,銀行關係到福建的經濟命脈,所以必須掌握控制權你剛剛來到中國,對這裡的情況還不太瞭解,以後時間久了,就會明白在中國做生意所必需要遵守的潛規則”

羅斯柴爾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謝謝你的提醒我答應你們的條件,希望能夠合作愉快”

孫百里爽朗地大笑着說道:“肯定會合作愉快的猶太人精明的頭腦加上我們雄厚的經濟實力,銀行肯定能夠成功的”

隨後,孫百里和杜周南與羅斯柴爾德開始商量合作的具體細節問題,福建的第一家銀行即將成立,從而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81章 再殲日寇第186章 正面交鋒(下)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4章 形勢惡化第25章 還鄉地主第59章 一兵難求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五)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95章 千夫所指第291章 賊心不死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35章 政策對比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44章 以身犯險第111章 浴血南京(六)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69章 駐防吳村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293章 左右逢源第33章 正式收編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80章 新式戰法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208章 優劣之勢第25章 還鄉地主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4章 形勢惡化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32章 生死一線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139章 深入敵後(三)第224章 突發奇想第32章 生死一線第94章 鏖兵吳福(三)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9章 議政準備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50章 開辦銀行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229章 反攻潮安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4章 形勢惡化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62章 中國國籍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359章 暴起發難第134章 情愫暗生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41章 一九三五第328章 轉折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