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政策對比

滿載着鎢砂的獨輪車、汽車絡繹不絕地從長汀城門經過,然後直接進入十九路軍在城裡的臨時倉庫,原本空空蕩蕩的高大房間裡隨即被黑色的礦物填滿

孫百里望着倉庫裡四五米高的小山,感到非常高興,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回到指揮部後,一直陪同在身邊的楊英傑不解地問道:“孫百里,你們十九路軍的控制的地盤比我們紅軍大多了,你們軍隊的人數也比我們少多了,按道理說,你們的財政狀況應該要好得多區區幾十噸鎢砂,怎麼就讓你這麼高興呢?難道你們十九路軍還會缺錢用?”

孫百里反問道:“你們紅軍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什麼?”

楊英傑回答道:“在根據地創始階段,蘇區的財政主要是靠打土豪沒收和跟中央軍作戰中的繳獲來維持在土地革命完成後,蘇區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積極開展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的建設,開展對國民黨控制區的對外貿易這時候,蘇區的主要財政來源是農民繳納的公糧,企業的產品稅和交易稅作爲補充”

孫百里說道:“福建雖然地方比蘇區大,但是我們十九路軍非但不可能採用打土豪分田地的辦法來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反而要支付大量的金錢來從地主手中贖買土地,再分配給無地或者少地的農民,只這一塊就是個沉重的負擔我們十九路軍進入福建兩年多的時間,雖然也大力推動工商業的發展,但是畢竟時日太短,還沒有看到明顯的效果這就是我們雖然地盤大,軍隊少,反而比你們缺錢的緣故”

魯大虎不屑一顧地說道:“贖買土地那一套,註定是不能成功的要想真正解決農村的土地問題,只有用革命的暴力手段纔是最直接有效的”

孫百里說道:“但是這樣做的話勢必連累到一些中間階層其實你們有沒有想過,中央軍的基層士兵幾乎都是由農民的子弟組成的,爲什麼在圍剿紅軍的時候表現的這麼積極呢?”

魯大虎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當然國民黨對我們共產黨進行醜化宣傳的結果,底層的士兵不瞭解我們黨的政策,完全被矇蔽了”

楊英傑看着孫百里,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問道:“孫將軍認爲不是這個原因嗎?”

孫百里回答道:“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但是百里認爲還有主要的因素我們都是老於行伍的軍人,應該知道實際上每支軍隊都是掌握在中下級軍官的手裡中央軍的軍官主要是黃埔軍校的學生,這些人在入伍以前多是愛國的知識青年在目前的中國,如果家裡沒有點錢的話,怎麼有機會讀書呢?我想這些青年在農村的家庭即使不是地主,也是富農,正是你們的革命對象,爲了自己家族的切身利益,他們肯定會奮勇作戰的”

魯大虎說道:“我們和這些人不是同一個階級,肯定要拼個你死我活而你這種中間路線,就怕兩邊都不討好”

楊英傑也說:“孫中山先生當初提出三民主義的時候,正是基於這種理念,但是已經被實踐證明行不通了,你想這樣幹,成功的希望的確十分渺茫啊”

孫百里說道:“福建政府確實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我們在努力解決困難的同時,也在積極地探索好的辦法楊先生介紹的蘇區經濟建設的經驗對我就很有啓發,不過剛纔說的過於籠統,可不可以詳細地介紹一下?”

魯大虎笑着說:“你是不是希望加入我們黨?我個人認爲你還是有希望的,只是需要再考驗一段時間”

楊英傑詫異地看着孫百里,說道:“十九路軍雖然和中央軍不是同一條戰線,但是畢竟也是國民黨的一個派系,你怎麼會對我們黨的政策感興趣呢?”

孫百里回答道:“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嗎我是希望借鑑一下”

楊英傑點了點頭,開始向孫百里詳細介紹蘇區的經濟、文化、軍事和政權等各項政策在經濟政策當中他着重介紹了土地分配政策和農村的合作社組織在軍事方面突出地強調了游擊戰和運動戰的戰法在文化方面則詳細說明了利用組織劇團的形式,到田頭地角、機關學校和醫院部隊演出,鼓舞民心士氣的做法在政權方面,楊英傑逐一介紹了蘇維埃政府一系列法令和法規

這些紛繁蕪雜的政策,楊英傑介紹起來條理清楚,脈絡分明,如數家珍,顯示紮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孫百里聽的非常認真,不停地做着筆記,遇到感興趣的地方就出言詢問,直到完全搞清楚後才繼續進行

楊英傑介紹完之後,孫百里佩服地說道:“楊先生真是個人才居然把這麼多政策居然都能記的爛熟於心我想,你的身份不應該是赤衛隊的政委這麼簡單?”

魯大虎大聲說道:“開玩笑,他做赤衛隊政委早已是陳年舊事了共產國際的那幫老爺到蘇區以前,他就是政治保衛局的處長了要不是反對肅反運動,怎麼也不會到清流去當赤衛隊政委哪像我,赤衛隊長一干就是五年”

楊英傑說道:“你要不是脾氣不好,最少也是正規軍裡的團長了不過,我以前的脾氣也好不到哪裡去”

聽了他們的對話,孫百里終於找到了自己這段時間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兩次圍剿之間,紅軍的表現判若兩人,忽然變得不會打仗了連忙問道:“這個共產國際是什麼組織,爲什麼你們一定要服從它?”

楊英傑就把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詳細介紹了一遍,最後說道:“如果主力部隊能夠順利突圍的話,我想再也不會聽從那些老爺的指揮了,中國的革命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中國人自己來解決”

孫百里深有同感,說道:“是啊,如果沒有這些外來的和尚,我們十九路軍也不會險些全軍覆沒”接着把陳銘樞在福建的所作所爲講了一遍

相同的經歷把三個人的距離立刻拉近不少,氣氛融洽了許多,孫百里乘機說道:“楊先生對蘇區的政策這麼熟悉,到福建後能否和我們的財政廳長杜周南交流一下,幫助我們檢討前期的政策?”

楊英傑回答道:“只要對福建的廣大工農羣衆有利的,我一定會竭盡所能來幫助你們”

孫百里連忙說:“肯定有利我是中間派嗎,只會選擇對兩邊都有利的事才做”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第71章 血肉磨坊(二)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27章 心事泄露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20章 泉州起義第176章 兵臨城下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60章 英傑獻計第103章 最後嘗試第86章 拔刀相助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156章 經濟作戰(下)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248章 長沙市民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150章 武漢會戰(七)第315章 國軍歸來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47章 蔡氏父子第352章 新年攻勢第344章 致命誘惑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219章 海上長城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62章 中國國籍第333章 初見端倪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349章 決死南寧(下)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36章 肅清地方第391章 橫山入甕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29章 百業俱興第319章 九里山前(上)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221章 鷹隼試翼第264章 盾堅矛利(上)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351章 橫空出世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38章 促膝長談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198章 怒海爭鋒(下)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6章 停戰協定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316章 輕取商丘第138章 覆巢之下(上)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一)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288章 脣槍舌戰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265章 形勢逼人第186章 正面交鋒(上)第347章 封閉攻擊第129章 功虧一簣第65章 七七事變第205章 金蟬脫殼第373章 鏖戰叢林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32章 生死一線第37章 福州印象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50章 開辦銀行第99章 鏖兵吳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