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御前會議

94年月8日,風塵僕僕的圓谷英二剛下飛機,就被汽車接到防衛森嚴的皇宮,參加由裕仁天皇親自主持,由首相兼陸相東條英機、海相島田繁太郎、參謀總長杉山元,教育總監山田,外相重光等巨頭參加的御前會議

圓谷英二在老河口會談結束之後立即用電報把談判的細節詳詳細細地向大本營做了彙報,但是與會的日本統帥部成員還是讓他又說了一遍,等他結束口頭彙報之後,裕仁天皇開口說道:“圓谷卿,辛苦了”

圓谷英二急忙躬身說道:“謝陛下”臉上帶着受寵若驚的表情——以大佐身份參加御前會議的,他還是第一個

裕仁輕輕點了點頭,然後把目光轉向東條英機,問道:“東條,你認爲重慶政府有和談的誠意嗎?”

首相兼陸相東條英機畢恭畢敬地回答道:“陛下,臣認爲重慶政府有停戰的意圖,但是卻沒有和談的誠意”

裕仁天皇眉頭一挑,微笑着問道:“東條,你的結論似乎自相矛盾啊”

東條英機解釋道:“中國第9集團軍的臺灣軍團已經被我臺灣派遣軍團團包圍,隨時可以將其殲滅;華北派遣軍以強大的兵力對晉綏軍和第8集團軍施加巨大的壓力,已經佔據了主動權;華中和華南的態勢也基本穩定另外,由於蘇聯壓力的減小,關東軍至少還能夠抽調四個完整的師團投放的中國戰場,使中國軍隊根本沒有機會反擊中國軍隊目前已經出現窮於補給的跡象,英美的援助完全依賴一條狹窄崎嶇的滇緬公路,根本無法滿足大規模作戰的需要,而日益嚴重的糧荒問題也威脅到國統區的穩定,重慶政府迫切需要時間來恢復生產,避免其國民經濟陷入崩潰的境地,故而有停戰的意圖”

接着東條英機話鋒一轉,說道:“重慶政府不知道帝國即將對英美開戰,妄想可以憑藉兩國的援助在戰場上獲得勝利,所以很難有談判的誠意,這一點從對方談判代表的級別和所提條件的荒謬體現出來”

圓谷英二看到包括裕仁天皇在內的與會者全部被東條英機說服,沒有提出疑義,急忙起身說出自己的不同看法:“陛下,臣以爲重慶政府有和談的誠意”

東條英機沒想到無名小卒居然敢在天皇面前否定自己的看法,把眼睛一瞪,厲聲問道:“圓谷大佐,你有證據嗎?”

圓谷英二急忙回答道:“我剛纔曾經提到過,重慶政府的談判代表中有一名少校,按理說,他的級別應該比外交部的司長要低得多,何況又是進行外交談判,自然應該以外交人員爲主,可是我發現那個姓曹的司長似乎對姓陳的少校言聽計從,很值得懷疑”

東條英機追問道:“你懷疑什麼?”

圓谷英二回答道:“能夠參加如此機密的談判,這個人的位置一定非常重要,可是第軍的情報顯示,在第六戰區司令部裡並沒有這個人存在,所以我懷疑他用的假名字”

裕仁天皇不動聲色地問道:“那麼你知道他是誰嗎?”

圓谷英二從容答道:“我懷疑他就是重慶政府的軍令部長陳誠”接着他解釋道:“陳誠的字是辭修,個子比較矮,說話帶有浙江口音,與那個少校的特點非常符合”

他的話音剛落,除了東條英機外的與會者臉上都露出信服的神色,連裕仁天皇都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大佐非常賞識,連聲稱讚道:“圓谷卿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果然不虛此行啊”然後吩咐東條英機道:“東條,會議結束立即電令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和第軍司令部,務必查清陳誠在月5日前後的行蹤”

東條英機馬上躬身答應

重光外相帶着喜悅的神情說道:“既然重慶政府有談判的誠意,帝國應該立即派出高級別的代表,展開外交談判,使陸軍早日從中國戰場這個泥潭中脫身,在東南亞大展身手”

東條英機非常贊同重光的觀點,他說道:“蘇德戰爭爆發之後,德軍勢如破竹,已經推進到莫斯科城下,估計只要再花上一至兩個月時間,就能夠徹底粉碎蘇軍的抵抗,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從而成爲歐洲的主宰大日本帝國作爲軸心國的重要成員,如果僅僅侷限在中國戰場,放棄對亞洲,乃至太平洋地區的征服,不但無法向盟友交待,而且有可能在未來的世界權力分配當中失去說話的權力因此,必須加快與重慶政府談判的步伐,使陸軍能夠抽調儘可能多的部隊到東南亞戰場,在最短的時間內佔領上述地區,然後在近東與從土耳其而來的德軍會師,會攻蘇聯”

海相島田繁太郎補充道:“我們海軍部此前因爲擔心陸軍不能提供必要的兵力,所以制訂空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珍珠港的計劃,如果兵力充裕的話,就可以在徹底摧毀夏威夷的海空力量之後登陸,既能切斷美國與澳洲的聯繫,也可以把這裡作爲轟炸美國的前進基地在徹底肅清太平洋地區的美國海軍之後,帝國海軍將西出印度洋,策應德意在北非的戰事,陸軍則可以在完全控制東南亞之後登陸澳大利亞,這樣一來,英美在全球的勢力範圍將所剩無幾,陸軍在美洲本土登陸,德軍攻佔英倫只是時間問題”

參謀總長杉山元信心十足地說道:“我認爲在佔領東南亞之後,一直困擾帝國的橡膠、錫、鎢、煤、石油和大米等戰略物資問題將迎刃而解,帝國陸軍完全有能夠同時在北方向蘇聯發動攻勢,把廣闊的西伯利亞便成帝國的版圖”

教育總監山田看到衆人都沉浸在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之中,急忙潑上一盆冷水,他說道:“諸位,如果完全滿足重慶政府的條件,勢必失去在中國的駐軍權力,我想中國派遣軍司令部肯定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同時,也無法保證通往東南亞的航路安全,畢竟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是相當強烈的,中國政府隨時都有可能採取敵對行動,何況英美等國還會極力拉攏”

裕仁天皇點了點頭,說道:“山田卿說的很對,我們必須防止出現養虎爲患的情況雖然孫百里不是親英美的派系,但是抗日的態度卻非常堅決,現在和帝國談判只是迫於形勢,一旦情況稍微好轉,會做出什麼舉措就很難說了”

東條英機連忙打消天皇的疑慮,他說道:“我可以向陛下保證:中國派遣軍絕對不會提出反對的意見重慶政府想利用停戰的機會積蓄力量,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中國亟待解決的問題多不勝數,即使沒有戰爭的干擾也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時間,如果要達到和大日本帝國分庭抗禮的地步,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時間,而我們卻最多隻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就可以征服東南亞,從而具有壓倒性的人力和物力,再以空前強大的兵力再戰中國,絕對能夠一舉擊潰中國軍隊,實現完全征服亞洲的目標”

參謀總長杉山元建議道:“我們還可以在從關內撤軍之前,最大限度地武裝南京政府的軍隊,給中國留下內亂的隱患到目前爲止,南京政府的軍隊總數已經接近百萬之衆,其中相當數量是直接從重慶投降過來的正規軍,只要嚴加訓練的話,和重慶軍隊還是有一戰的實力另外,如此規模宏大的撤軍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我們可以故意把這個時間延長,最好能夠等到南進部隊進入緬甸之後,這樣一來,就可以直接轉入反攻,打對方措手不及”

東條英機從杉山元的建議中得到了啓發,他說道:“到目前爲止,重慶政府還沒有承認外蒙獨立,帝國可以採取必要的手段使中蘇兩國交惡,相互牽制”

裕仁天皇對巨頭們的態度非常滿意,讚許地說道:“衆位臣工思慮縝密,處事周全,甚慰朕心請東條首相和重光外相立即部署對華展開高層對話,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突破性進展你們也知道,帝國和美國政府的談判進行的異常艱難,成功的機會渺茫,爲了獲得維持大東亞聖戰必須的戰略物資,和美國一戰已經在所難免,必須儘快做好一切準備”

天皇的話音剛落,包括東條英機和重光在內的與會者全部起立,齊聲稱是

裕仁天皇看到事情已經商量的差不多了,就站起身來準備離去,在經過圓古英二身邊的時候突然停住腳步,親切地問道:“聽說你和重慶政府的行政院長是帝國大學的同學,這是真的嗎?”

圓谷英二急忙點頭稱是

裕仁天皇點了點頭,然後頭也不回地說道:“重光卿,朕以爲圓谷卿完全能夠勝任對重慶政府的談判任務,就不用再另外挑選人手了圓谷卿現在的職務不是很合適,你們酌情安排一下,要能夠和他的任務相適應”

說完之後,裕仁天皇緩步走出會議室,讓統帥部的巨頭們去商量談判的細節問題

第41章 一九三五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52章 密令截擊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01章 宣而不戰第185章 敵進我退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37章 福州印象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337章 四國峰會(中)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88章 退守吳福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201章 燃情狙擊第139章 深入敵後(一)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261章 金門之戰(中)第249章 千里湘川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396章 鹿島登陸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二)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69章 駐防吳村第296章 軍備計劃第280章 欲擒故縱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69章 駐防吳村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261章 金門之戰(中)第78章 血氣之勇第37章 福州印象第213章 勇克堅城(上)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92章 鏖兵吳福(一)第141章 重整旗鼓(中)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139章 深入敵後(一)第260章 近海防禦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14章 臨危受命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88章 退守吳福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21章 曙光初現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347章 封閉攻擊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65章 七七事變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52章 密令截擊第32章 生死一線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167章 決死反擊第10章 平定叛亂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21章 鷹隼試翼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349章 決死南寧(上)第188章 噩耗頻傳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176章 兵臨城下第56章 兩廣事變(下)第50章 開辦銀行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07章 殺一儆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