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鏖兵吳福(二)

鍾武說道:“這不是劉謙的建議嗎,難道真的這麼幹?說實話,以我們的實力,防守的話綽綽有餘,可是要去攻擊堅城,還是很困難的”

謝鼎附和道:“是啊,上次殲滅第九師團,連土坦克都用上了不過,好在出其不意,敵人沒有防備才僥倖得手,如果還用這種辦法來攻蘇州的話,恐怕有些困難”

孫百里看到衆人對自己的意見提出疑問,而不是隨聲附和,很是高興,說道:“你們的擔心是對的,我們的確缺乏有效的攻堅武器但是如果能夠保證戰役發起的突然性,未必不能突破日軍的防禦殲滅第九師團與其說是土坦克的功勞,還不如歸功於出乎敵人的預料,其實就算沒有土坦克,也同樣能夠解決戰鬥,只是傷亡較大而已”

廖啓榮問道:“可是如何保證戰役的突然性呢?一旦我軍擊破當前之敵,蘇州的守軍肯定會收到消息,提前做好準備”

孫百里仔細解釋道:“日軍投入淞滬戰場的兵力在20萬左右,除去防守上海及周邊地區的兵力,可以投入南京戰役的大概十六七萬日軍的作戰目的是迫使國民政府屈服,所以必定以殲滅國軍的精銳爲目的,需要包圍南京這樣一來,至少要把部隊分成兩路(沿太湖兩岸)以上才能達到目的,每路的兵力就不到0萬瞭如果沿京滬公路推進的部隊被我們死死拖住,無法前進,日軍就只有兩個選擇:第一,調集增援部隊,力求突破我們防線第二,重點進攻太湖以南地區,先驅南京,再從後面包抄我軍如果敵人採用前面的辦法,我軍可以逐次抵抗,慢慢向南京靠攏如果敵人採用第二個辦法,就必須從我軍正面抽調兵力來加強南線,不要忘了,南京衛戍部隊還有十幾萬人,日軍如果沒有兵力上的優勢,是很難達到圍殲的目的如此一來,在我軍的正面最多也就留下一個師團而已,卻要防禦數十公里寬的防線,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穿插何況我軍本土作戰,有地利人和之助呢”

廖啓榮不解地問道:“爲什麼你絲毫不擔心我們的陣地被敵人擊破呢?”

孫百里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鍾武就搶先說道:“怎麼可能呢?你知道這條防線有多麼堅固嗎?地堡裡面的鋼筋直徑都在30釐米左右,並且都是螺紋鋼,小鬼子就是用飛機來轟炸也很難炸得動咱們的步兵武器又不比他們差,怎麼可能守不住”

廖啓榮搖頭說道:“再堅固的防線也經不住連續的攻擊呀,咱們沒有空軍,敵人還不是想怎麼炸就怎麼炸”

劉謙接過來說道:“你難道忘了,我們還有一個高炮團呢淞滬會戰期間,軍長一直把高炮團雪藏,現在應該可以用了”

孫百里點點頭,說道:“淞滬會戰陰雨天氣較多,而且相當長的時間是在市區作戰,限制了日軍空軍的作用,故而沒有把高炮團投入使用,現在就不同了上面給我軍的命令就是堅守兩週,就不用再保密了,打下幾架飛機可以減少步兵的壓力,多堅持一段時間”

有了高炮團助陣,指揮官們的膽氣壯了許多,打消了心頭的疑慮,開始商議具體的作戰方案

孫百里提議道:“我建議採取堅壁清野的辦法,把防線前沿20公里以內的居民全部撤走,製造無人區,讓日軍不能就近得到糧食的補給,也沒有嚮導給他們帶路,增加其作戰難度和後勤的壓力”

李從文說道:“可是這樣對老百姓的傷害太大了,所謂故土難離,生活了幾代人的故鄉,哪裡是說走就走的”

鍾武反問道:“不撤退的話就要在日本人的統治下當亡國奴,豈不是傷害大?我贊成這麼做”

孫百里說道:“這裡的人煙不是特別稠密,需要轉移的老百姓不是特別多,可以先安置在錫澄線,再派部隊護送到福建去,不願意去的就給些錢,讓他們轉移到大後方去有些特別偏僻的地方,沒有任何軍事價值,就不用遷了,日軍未必會過去”

李從文說道:“這樣也好,如果他們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等打完這一仗還可以回來,有了錢就好辦了”

會議之後,向文彬和高山峻帶領匆忙編成的部隊轉進錫澄線,其中大約有4000多人要求加入十九路軍劉謙按照孫百里的命令,把這批人單獨編成一個補充團,由於武器不足,暫時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領到了半自動步槍,其他人都是用繳獲的日軍武器,不過,已經比他們原來部隊的要好了

十九路軍派出兩個團的兵力,把防線前沿20公里範圍內的居民全部遷走,雖然是爲了保衛國家,但是當老百姓扶老攜幼,揹着巨大的包袱,帶着成羣的家禽牲畜,哭哭啼啼地穿過陣地的時候,還是讓官兵們感到羞愧難當如果自己能夠打敗侵略者,還需要這些養育軍隊的人背井離鄉嗎?尤其是很多風燭殘年的老人,寧死也不願意離開,在他們看來,死在自己家裡是一種幸福,鬼子雖然可怕,又能夠把將死之人怎麼樣呢?

老百姓轉移之後,十九路軍的工兵部隊開始沿着公里前進,一直到距離日軍陣地幾公里的地方纔停下,然後調頭往回走,把沿途經過的橋樑全部炸斷,路標全部拆除同時,軍部直屬的特務營分成幾個小隊,在公路沿線活動,時刻準備伏擊小股日軍

月25日,謝長風率領的補充師抵達錫澄線,爲主力部隊帶來了急需的武器裝備,十九路軍完成了最後的部署

月27日,日軍的前哨部隊和十九路軍的偵察部隊遭遇,發生小規模的戰鬥,拉開了南京保衛戰外圍戰鬥的序幕

第38章 促膝長談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六)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120章 戰略轉移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386章 末日攻特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85章 義正詞嚴第399章 對德宣戰第268章 統一立場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64章 兵器研究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150章 武漢會戰(一)第107章 浴血南京(二)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37章 福州印象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一)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258章 激烈交鋒第193章 攻心爲上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76章 全殲敵軍第385章 破門之戰(上)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326章 鋼鐵較量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376章 南京起義(下)第374章 神兵天降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3章 初戰慘勝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37章 福州印象第318章 狹路相逢第58章 穀賤傷農第261章 金門之戰(上)第393章 關東精銳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64章 兵器研究第90章 猶太軍團第285章 御前會議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63章 新式武器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116章 浴血南京(十一)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181章 不擊堅城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81章 再殲日寇第46章 整編方案第338章 雪百年恥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14章 臨危受命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82章 日軍登陸第344章 致命誘惑第79章 借道租界第72章 血肉磨坊(三)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66章 喋血灘頭第360章 高瞻遠矚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4章 形勢惡化第305章 兵乎匪乎第131章 大夢初醒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42章 罷工事件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44章 致命誘惑第175章 前進坦克(下)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17章 主力對決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41章 一九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