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視察軍工(下)

視察完兵工廠,孫百里和軍部的隨行人員繼續餘下的行程,把蔡思強留在火炮分廠擔任技術翻譯。臨行前,孫百里特意囑咐黃鎮要對蔡思強多加關心,爭取儘快把他培養成獨當一面的領導。

清流的鎢砂礦是德國重點關注的項目,無論是設備還是技術人員,都是最好的,再加上福建省的全力協助,進展一直比較順利。孫百里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後,又順路拜訪鎢砂部隊的兩位指揮官,魯大海和楊英傑,希望藉機說服楊英傑到任職。然而,楊英傑和在福州時憚度一樣,堅決不同意。倒是魯大海有點不安分守己的樣子,顯然在山溝裡悶壞了,孫百里悄悄記在心上,不露聲色地告辭離開。

孫百里回到福州的第一件事聯絡德國大使館的克勞茨,詢問德國對接收猶太人憚度,克勞茨非常明確地答覆他,德國對此並不在意。摸清了德國憚度,孫百里決定接收猶太人入境,爲了不給財政增加太大的壓力,他囑咐蔡思強要告訴猶太自同學,福建最多隻能接收五千人,除非有相當數量的財產作擔保。

一九三六年四月中旬,兩百多名猶太人在蔡思強的同學帶領下抵達福州。爲了不刺激德國,除了特意從龍巖趕來的蔡思強外,僅僅安排一名省的普通官員負責安置工作,孫百里和杜周南都沒有出面。

這批猶太人基本上都是熟練的技術工人,是蔡思強的同學根據福建的要求特意挑選出來的,並且大都沒有攜帶家小,顯然帶有探路的性質。

在福州稍事休息後,猶太人全部到龍巖的兵工廠工作。爲了表明的重視,這些猶太人的工資勝人的兩倍,並且不用住在廠區,和德國工程師一樣住在龍巖市區,每天由班車接送上下班。開始,孫百里還擔心德國工程師會反對和猶太人一起工作,沒想到的是,雙方合作的非常愉快,由此看來並不是每個德國人都支持納粹黨的種族政策。有了這批生力軍的加入,兵工廠很快走上正軌,產量開始迅速攀升,月產步3000枝,捷克式輕機 400挺,馬克沁水冷式重機90挺,迫擊炮彈 10000發,手榴彈10萬枚,子彈 50萬發,zha藥 100噸。同時,火炮廠也終於生產出二十門迫擊炮,其他各種口徑的火炮有望在三個月之內開始投產。

解決整編軍隊中的最棘手問題,孫百里非常高興,對猶太人也變得更加大方起來,分別在泉州、漳州、廈門、福州等沿海城市劃出指定的區域給猶太人居住。消息傳回德國後,猶太人紛至沓來,由於此時德國的猶太人政策相對比較寬鬆,依然允許猶太人攜帶財產離開,使大批資金跟隨着移民涌入福建。到三六年底的時候,抵閩的猶太人總數已經達到六千餘人,遠遠超過了預定的數量。猶太人不愧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很快就融入福建的社會當中,發揮自己經商奠賦,大規模工商業。

在第二批抵閩的猶太人當中有一個叫羅斯柴爾德的銀行家,他經過周密的調查後發現,福建省居然沒有自己的銀行,在這裡經營的基本上都是中央開辦的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等幾家外資銀行。羅斯柴爾德敏銳地意識到這裡面所蘊藏的機會,連忙到省拜會杜周南,希望能夠和合資開辦銀行。杜周南知道事關重大,自己肯定做不了主,就帶着銀行家來找孫百里。

得知孫百里精通德語,羅斯柴爾德喜出望外,立刻換掉蹩腳的漢語,用流利的德語又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這下他是方便了,孫百里不但要給杜周南作翻譯,而且自己的每句話要用兩種語言各說一遍,非常的彆扭。

孫百里一邊聽他的介紹,一邊上下打量這個已經年過半百的老頭,暗想:“這些猶太人真是生意精,剛找到落腳的地方就開始想法賺錢了!”

聽完之後,孫百里問道:“我們要銀行幹什麼?”在他看來,開銀行和放高利貸沒有什麼區別,對經濟發展沒有什麼益處。

杜周南聽了他的外行話不禁啞然失笑,詳細解釋道:“銀行的功能簡單地來說就是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但是通過發放貸款可以幫助資金不足的人開辦企業,推進經濟的發展。國家銀行則通過發行貨幣、債券等手段,實現對經濟的控制,通過利率的高低來調節發展的速度。當然,銀行本身收取利息,也可以產生效益。”

羅斯柴爾德聽了孫百里的翻譯之後連連點頭,對杜周南的經濟知識非常佩服,居然能夠寥寥數語把銀行解釋的這麼透徹。

孫百里還是不能理解,又問道:“我們以前沒有銀行,不也乾得很好嗎?直接把錢借給資本家,又不收利息,不是效果更好嗎?”

羅斯柴爾德急忙解釋道:“這裡面有很大的區別:有自己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大筆的貸款很容易造成財政赤字;沒有利息的貸款會導致資金的利用效率低下,甚至有人會把到手的貸款轉手給別人,自己再從中收取利息。銀行的存款是吸納民間的閒散資金,對的財政沒有任何影響,同時利息的支付也間接使社會分享到企業的效益。另外,根據銀行的存貸款情況可以清楚地瞭解經濟運行中的情況,幫助制定相應的政策。”

杜周南進一步解釋道:“南京之所以能夠保持對地方勢力的絕對優勢,擁有健全的金融體系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使它能夠隨時動用大筆資金購買物資裝備。通過發行貨幣,把銀元等硬通貨控制在自己手裡。我其實早就想成立我們自己的銀行,但是苦於沒有經驗,所以一直沒有提出來,現在既然有羅斯柴爾德這樣的專家,可以考慮合作。”

孫百里說道:“雖然我還是不太明白,不過,既然杜先生都認爲有這個必要,那就辦個銀行吧!”

羅斯柴爾德喜出望外地說道:“既然孫將軍同意了,那我們談談具體的合作事宜吧!”說着從口袋裡掏出一份早就擬好的合同遞了過來。

孫百里接過來纔看了幾行字就連連,說道:“羅斯柴爾德先生,我不可能答應這樣吊件!”

杜周南連忙問道:“什麼條件?”

孫百里解釋道:“合同規定銀行爲股份制,總投資額爲五百萬元,他出資百分之七十,我們出資百分之三十,但是在分配利潤的時候,我們可以分四成,他只要六成。”

杜周南驚訝地說道:“這個條件很好呀,爲什麼不能答應?”

孫百里說道:“我雖然對銀行的作用不是特別瞭解,但是聽了你們的解釋後,也知道肯定非常重要,肯定要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羅斯柴爾德看着他們兩個在一起商量對鉑急得團團轉,但是苦於不懂中文,一句話也插不進去。

孫百里和杜周南統一了意見,對羅斯柴爾德說道:“我們一定要持有不低於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這是合作的前提條件!”

羅斯柴爾德問道:“爲什麼呢?難道我吊件還不夠優厚嗎?”

孫百里誠懇地說道:“你吊件相當優厚,我非常感謝!但是,因爲我們十九路軍是地方勢力,銀行關係到福建的經濟命脈,所以必須掌握控制權!你剛剛來到,對這裡的情況還不太瞭解,以後時間久了,就會明白在做生意所必需要遵守的潛規則。”

羅斯柴爾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謝謝你滇醒!我答應你們吊件,希望能夠合作愉快!”

孫百里爽朗地大笑着說道:“肯定會合作愉快的!猶太人精明的頭腦加上我們雄厚的經濟實力,銀行肯定能夠成功的!”

隨後,孫百里和杜周南與羅斯柴爾德開始商量合作的具體細節問題,福建的第一家銀行即將成立,從而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304章 肘腋之患第100章 兵退錫澄第5章 夜戰敗敵第217章 衝冠一怒第17章 主力對決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239章 穩固後方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354章 惡毒計劃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259章 軍政統一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267章 絕密情報第287章 山本變計第227章 土堡建功第350章 特種部隊第148章 一個交易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104章 統一立場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101章 何去何從第232章 大局爲重第364章 日落大洋(下)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267章 絕密情報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68章 馳援上海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124章 魂兮歸來第146章 捷報飛來第341章 領袖歸來第242章 臺灣快運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19章 廈門攻防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121章 我死國存第345章 跨島攻擊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299章 中美會談第26章 另類問題第9章 發展方略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291章 賊心不死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38章 促膝長談第322章 黔驢之技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83章 兵敗如山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109章 浴血南京(四)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232章 大局爲重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368章 猛虎出柙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136章 先進理論第173章 第五縱隊第283章 高層會議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176章 兵臨城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371章 半壁江山第175章 前進坦克(下)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333章 初見端倪第327章 美軍反攻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98章 鏖兵吳福(七)第114章 浴血南京(九)第28章 合作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