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醞釀的改制

無論是國界線還是行政區的邊際,凡是自然形成的,都少有筆直的。一般都是彎彎曲曲的,天然形成的大山、大河,乃至於沙漠等,便是天然的界線。這些,便是在長期的生活當中各種因素相互制約而產生的。

這是相當好理解的,等於是老天給劃定了地盤兒。四面的山河便是天然的屏障,戰時能抵得了數萬雄兵。

同理,如果想邁過這樣的邊界,也是十分吃力的。科技比較發達的時代,翻山越嶺尚且吃力,想通過不是打隧道就是盤山公路,還經常有生命危險。科技欠發達的年代,這些天險、天塹,就是天然的壁壘。

荊州與昂州這裡也是這樣的。

荊州在昂州西北部,與揚州相鄰的地方比較多,與昂州這裡接壤的地方,都是些大山。山裡有山民,屬於n不管地帶。便是歸義,原屬湓郡,與現湓郡之間,也是有一道矮山相隔的。不過因爲後期開疆拓土的關係,朝廷不重視這裡,歸義人口又少,就籠統劃到湓郡了而已。

而在這些大山大河之間,就是交通相對沒有障礙的地方了。也就是說,顏肅之的人馬,一旦找到了路,翻山越嶺地到了荊州,前面就是比較平坦的地方了。行軍比較容易,這是優點。

大家地圖環境共享,對於顏肅之來說,是進攻路線行軍比較方便。對於荊州方面來說,也是一樣的,人家反攻起來也方便。顏肅之這裡,後勤方面還要翻山越嶺,難度比較大。荊州方面呢,雖然郡與郡之間、縣與縣之間,也會有那麼一些山河之險,總體來說,可比跨越州界要方便得多了。

是以,如果顏肅之不想“前面打完搬師回家過年,年酒剛溫上就來急報說奪下來的城池又反奪回去了”,他就得在回昂州休整之前,至少奪下一個比較大的地盤,逼近一處比較險要的或山或河,又或是其他什麼的天然障礙,才行。

坑爹的是,這一點他和他的幕僚團們事先並沒有發現。無論推演了多少回,這些大型戰爭的菜鳥們,都沒有來得及發現這麼一個問題。自顏肅之而下,這些個男人們,都也以自己熟讀兵法,且還有人打過一些勝仗,雖然慎重,卻都有些指點江山的味道。

等打下了兩座縣城,按照原定的計劃,在荊州“打下楔子”作來年進軍的跳板、年前搬師回去的時候,突然就發現不對來了!

所以說,實踐出真知。

一羣大老爺們兒面面相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蠢。千算萬算,成竹在胸,挺腰凹肚,胸口被砸了個大鐵錘!全部都灰溜溜了。說來推演的時候,自上到下,個個指點江山,以爲江山在握。現在全都啞火了。

盧慎咳嗽一聲,打個圓場:“如此,這年就不好回昂州過了。只怕要拖到來看春天,昂州那裡,一冬一春的事兒,都要托賴小娘子了。”這項工作是不能讓丁號來做的,有士氣的時候丁號一開口,士氣也要沒了。何況現在遇到個尷尬局面?

顏肅之皺起眉頭來。

他不是不信任女兒,顏肅之從忠誠度到能力,他都是認可的。只是,作爲一個挺有責任心的中二病,還是十分擔心自己的家人的。再者,按照他的計劃,年前回去,士卒休整,他還要巡一巡州境的。這一仗下來,士卒的死傷並不少,他得安定民心。

現在要打仗了,糧草就尤爲重要。春耕工作,爲顯重視,他作爲刺史,也應該親自主持的。還有過年的各種儀式,抽調精壯來補充兵源,等等等等。

現在好了,全壓到留守的人那裡了。

顏神佑要是個男孩子,顏肅之還不至於這麼擔心。昂州風俗雖然不錯,有利於顏神佑留守。然而據顏神佑的計劃,還要招徠許多外郡的讀書人。士人比百姓要難討好得多,並且,是受一種“正統”思想的影響的。顏肅之長子雖小,可幼弟已過而立之年!且顏淵之也不是那等無能之輩,雖然比起顏神佑來,少些決斷,但是庶務上面還是不錯的。

這又是一樣愁。

又有昂州人越來越多,各種人際關係一類。

顏肅之不能不擔心。

可是就此回去?打下來的地盤兒,十有八、九要被奪回去,那他們來這一趟是幹嘛來的?

顏肅之很有阿q精神地道:“總好過沒有想到便搬師回去,真個叫他們奪了城去。來來來,先來看看,咱們打到哪兒好。要是年後還回不去,本地的春耕,也要咱們操心呢。”

關於顏神佑的事兒,他沒有再提。衆人也會意,都去看地圖來研究。顏肅之已經打定了主意,呆會兒寫信回昂州,求老孃幫忙鎮一鎮宅,外面的事情,讓姜戎給顏神佑壓一壓陣。還要令方章全力配合顏神佑。

可用的人,還是太少了!

————————————————————————————————

顏神佑接到信的時候,也是一呆。

她以前不是沒留守過,時間也都不短。可是這種打亂計劃又事關重大的情況,還是頭一回發生的。今時不同往日,以前留守,看家就行了。現在還得供應着大軍的糧草,接待着投奔的士庶。確如顏肅之擔心的那樣,以前人心齊,移泰山而不覺難。現在人多了,各有各的小團體和小算盤,隊伍就比較難帶了。

再難,也得硬着頭皮幹下去!

顏神佑接到信,先去跟楚氏商議。不是信不過姜戎,而是覺得,姜戎畢竟是男子。遇到這樣的難事兒,估計會勸她分權。昂州的權,不能分,一分,就散了。顏神佑要是個男的,一切都沒問題。一個女子,一旦分了權,就再難拿回來了。世情如此。

楚氏那裡也接到了信,一見顏神佑來了,便知道其意。對顏神佑道:“有爲難的事?”

顏神佑道:“猶豫片刻,下了決心了。”

楚氏不語,等顏神佑的答案。

顏神佑道:“離過年還有些時日,我趁着這段時間,帶着人馬往四下裡走動走動。”

“哦?”

“此時不巡一巡,安定一下人心,怕有些不好呢。雖然不親自去也沒什麼大礙,終究還是出巡的好。阿婆或許不知,昂州以前,從沒死過這麼多的人。這一回,我還有旁的事要辦。”

“怎麼說?”

顏神佑頓了一頓,艱難地道:“先前打的仗都太容易了,死人極少,百姓還能忍得。如今已經傷亡數百,再打下去,只會死傷更多。我怕百姓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民心不可亂。”

“你預備怎麼着?”

“我想,就趁着出巡,每地都在縣城另立一座祠堂,單存放陣亡將士的牌位好了。又有,以前是我疏忽了,此後徵發,士卒衣衫上都須掛名牌,書籍貫姓名,不過動動筆的事情。便是死了,也好收屍回來。”

楚氏贊同道:“這個好。到時候又有軍冊可查……”

顏神佑道:“再者,開春之後,聽到風聲的士人,尤其是揚州那裡的,陸續也會到一些了。到那裡,若是荊州戰事拖得久了,說不得,還待我來安置他們。我卻是不能缺席的。”

所謂戰亂時期,就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南宮醒從京城派信使,還折損了三分之二。李彥與霍亥的書信,估摸着怎麼着也得兩三個月纔會有人來。等這些人來了,顏神佑就再脫不開身了。她得防着這些傢伙搞出來的內容不符合她的需求,不符合顏家的需求。

楚氏道:“可。去與你阿孃說一說,唉,還是帶上六郎罷。”

顏神佑道:“雖然昂州地氣溼暖,可畢竟是冬天,我想快馬前行的……”

楚氏眯着眼睛道:“帶他一道去,不吃點苦頭,是立不起來的。十年之後,哪怕不能天下大定,咱們也該穩操勝券了。那時候,他還未弱冠呢。創業的苦沒吃到,就會有許多的麻煩。只有什麼事都經過見過了,才知道他合適不合適,才能開闊心胸和眼界。對他,對大家,都有好處。”

顏神佑道:“我還有一個想法兒,不知道妥是不妥。還請阿婆爲我剖析。”

楚氏道:“你只管問。”

顏神佑道:“是丁先生。”

“哦?”

“丁先生有遠見卓識,做學問時沉靜弘毅,然而我觀其行事,一旦議政,又有些跳脫……”

楚氏撇撇嘴:“男人麼,一旦摸上了權力的邊兒,骨頭都輕了。”

顏神佑有點尷尬,小聲道:“我看李老先生就挺穩重。”

楚氏道:“他是經得多了,又上了年紀了。丁號還是個書生,書生這個東西,骨子裡都帶着輕狂。所以便有‘狂生’一說。你待要將他如何處置?”

顏神佑道:“是這樣的,昂州事務漸多。然而兩府(州府、幕府)僚屬只有這麼多,再想安插,也沒有名目了。我想,既然朝廷管不着了,是不是……動一動人員編制?”

楚氏道:“這個事情有點大!”

“所以要讓他回來,我只擔心,丁先生的性情,到了戰場上,浮躁可不大好。此次阿爹未能如期歸來,何嘗不是紙上談兵的書生引發的缺陷呢?丁先生長久以來,出力甚多,萬一折損了,我心不安。他的長處,原就在經史……”

楚氏問道:“這與勘刻石經有些干係了,卻又與官制有何關聯?”

顏神佑道:“我想,是這樣的,文武不相統屬,絕不許文官染指兵權。今番的事已經能看出來了,書生空談,縱大略無錯,執行的時候還是漏洞百出的。什麼都能讓步,唯有這一條不能讓步。沒有軍權的國君,是亡國之君。趁着如今制度草創,亂人還沒有來,將一切都先定下個大模樣兒來。等他們再來,再想指手劃腳,也已經晚了。”

軍政必須分家!也必須提高軍戶的待遇,得到他們的忠誠。

楚氏道:“還沒說到正題呢。”

顏神佑道:“武階我懂得並不太多,現在在戰時,不好輕動的。只要在咱們手裡,一切都好辦,哪怕要改,也要等荊州事定之後,趁機再改。文官這裡,我想,權分六部。”

“怎麼說?”

“州府本就有六曹,朝廷裡,相等處亦如是。本州又不好設九卿!然而事情又越來越多,原有的這些個人,如何管得了這麼許多事?建制必是要變上一變的。”

楚氏被逗笑了:“也對。只是,要如何分?”

顏神佑胸有成竹,當然是有底氣的,六部制等,她當年考試背過的!至少官制理論是沒有問題的,至於實際工作中的微調……顏神佑表示,她現在的實踐經驗不要太多!

楚氏又細問了一些問題,聽顏神佑說了“吏、戶、禮、兵、刑、工”一類,又說丞相不獨設,要分相權,也表示出了滿意:“這樣甚好。這麼說,丁號要做禮部了?”

顏神佑反問道:“怎麼不是做宰相呢?”

楚氏笑而不語。

顏神佑也笑了:“正是,禮部,目下還要領同文館。”

楚氏道:“同文館?就是屬文了?”

顏神佑道:“正是。”

“則誰人可爲相?”

顏神佑道:“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咯。方章似可做戶部呢。”要她說,其實李老先生很適合做宰相的。而盧慎同學,一則年輕,二則……決斷力也是不大夠的。

楚氏道:“且毋自專,說與你阿爹。照我看,丁號也是該回來了。開春後便有許多書生到來,李、霍輩份太高,丁號正相宜。與他一官,名氣上壓得住,又不顯得墮了威風。”

顏神佑道:“正是。”

楚氏道:“這是個機會,我恐你主持不來。也須你阿爹來主持纔好。你先將章程擬好。待你阿爹回還,自然水到渠成。”

顏神佑見楚氏支持,倒好放了一大半的心,她就是怕這個建議會被否決。如果楚氏否定了她的計劃,她就只能放棄了。楚氏的知識與判斷,顏神佑是非常相信的。這位老太太的鬥爭經驗之豐富,對於權謀的敏-感,也不是顏神佑現在能比的。

楚氏說得相當明白:“官兒多了,做官的機會就多,他們會樂意的。”六部尚書之外,又有侍郎,又有郎中,又有員外郎等。嘩啦啦,添了這麼多的編制,如何能令人不喜?又說,原九卿的位置,可酌情保留。

顏神佑開心道:“那我就去再添添料。”近期能辦,那是最好了。

得趁着現在,一切都還在草創階段。說什麼是什麼,大家形成習慣了,事兒也就成了。等到一切都穩定下來了,地盤也建立了,再想動……抱歉,那就由不得人了。現在,顏家人說一不二,等到集團擴大了,他們會有虞喆面對羣臣的感覺——對面是一座撲面而來的五指山。

不過,顏神佑想了又想,還是將三省六部之“三省”,拿出來問了楚氏。可以說“封駁”之權,是對君權的限制。從顏家的角度來說,這種限制權利的東西,真不太想讓它存在。然而這又是有必要的,不可以拋棄的東西。絕對的權利是沒有好下場的。

楚氏看了顏神佑最終拿出來的完整版,沉默了很久,最後滿眼遺憾地看了顏神佑一眼。千言萬語,最終只化作一聲嘆息:“這樣真是極好極好的啊。”卻又再一次囑咐顏神佑,再忙,再累,哪怕累死了,也得跟六郎好好相處。

一次兩次的,顏神佑便明白,楚氏說的“要與兄弟好好相處”和一般女性長輩說的這句話,是有着本質的區別的。顏肅之將來的發展道路,大家都是知道的。與六郎好好相處,可不是指望着兄弟撐腰的意思,是極有可能涉及到日後權利的分配問題。

顏神佑知道,自己現在所追求的東西,在正統人士眼裡,幾近癲狂。一着不慎,她便要粉身碎骨。顏肅之是她爹,疼她寵她,能包容她。兄弟們也是骨肉至親,可是會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未必會像父母那樣包容。尤其……她的行爲在觸碰到了權勢的時候。

顏神佑明白楚氏的意思,也鄭重地答應了。

楚氏又添了一句:“這世上的人,不怕聰明不怕傻,就怕自作聰明的,六郎不能傻,就讓他做一個真正眼界開闊的人好了。”

顏神佑一怔,繼而給了楚氏一個大大的笑容。楚氏便知道,顏神佑這是真的明白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思想,也是這樣的。與其讓六郎從一些奇怪的人那裡得到一些“奇怪”的思想,不如讓他接觸得更多。虞喆父子做皇帝不合格,究其原因,還是眼界不夠寬,姨太太思維太濃。

想來楚氏先前加大了與六郎接觸的頻率,表現出了對六郎的重點關照,便是在默默地執行着這個策略。

這邊祖孫倆正在“心意相通”,正房那裡,姜氏也在身體力行。身爲六郎和顏神佑的母親,她是最不願意見到兒女生份的人。因着母親的身份,姜氏在不間斷地對兩個兒子進行洗腦。

中心思想“我就生了你們幾個,你們是一母同胞,這世上最親近的人,以後是要相伴一輩子的”、“你娘以前很不容易的,吃了很多苦,你們大姊頭陪着我吃了很多苦,你們一定不要辜負了”,諸如此類。

姜氏是個外柔內剛的人,平素相處極不具侵略性,一派慈母風範,潤物細無聲。洗腦須趁早,何況是親媽親自上陣來?只要雙方不出極品,和睦友愛的未來指日可待。

六郎雖然是個不大愛說話的孩子,姜氏的話倒是聽得進去,何況顏神佑待他也不壞。於是,姐弟倆就這麼相親相愛地結伴出行,顏神佑的客女親衛們隨行,後面是烏壓壓一片玄衣。

顏神佑還在跟六郎說着什麼整軍之法一類。如果不計較談話內容裡的暴力部分,這個隊伍猛一看上來,還真是蠻和諧蠻溫馨的。

————————————————————————————————

昂州這裡其樂融融,荊州那裡卻是各種便秘。

且不說荊州城裡,河間派與荊州派聽說顏肅之提兵入侵之後的手忙腳亂。便是正在痛揍河間與荊州聯軍的鬱陶,日子也不太好過。

事情還要從頭說起。

先是,鬱陶接到李今的消息,整個人都不好了。顏肅之要真反了,他兒女、女婿、孫子、外孫都在昂州,說他沒摻和,鬼都不信!不不不,正人君子或許不信,但是虞家肯定會信。作爲伴隨着虞家一路混到至尊之位的人,沒有人比鬱陶更瞭解虞家的風格了。

要說,現在頂好是他能一氣把荊州給拿下來。然而他帶着的是與阮梅僵持許久,又分過兵的疲憊之師,現在連糧草都要掐他的命門,萬一路上有個好歹,這邊攻城,那邊沒糧了,還打個p?!

長嘆一聲,只好緊閉寨名,固守不出。開始尋思着……怎麼樣纔好攢點糧草,然後找個安穩的地方,順便,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家眷從京裡給偷渡出來。顏肅之肯定不會這麼搞!哪怕顏肅之中二了,楚氏還到了昂州呢,那位“阿嫂”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怎麼會因小失大、爲人作嫁?單從聯姻的角度來看,這門婚事就不划算!

想了一想,鬱陶還是寫了個摺子,給顏肅之辯解一二。他是覺得,顏家不會這麼蠢。同時,也是對虞喆失望了。鬱陶自混,雖然是個武夫,卻很羨慕士人的生存方式,是以對妻子也頗爲敬重。他按照士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忠於高祖,忠於先帝,也忠於虞喆。只是士人之忠心,它經不起折騰,士人忠誠的最高標準是仁,不是哪一個人。它不認人的。士人求的是道,不是爲某個人而活。

他們相信“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相信朝代是會更替的,相信德衰則鼎移。以鬱陶對虞家的感情,他不會拼命攔着別人不去搞死作死的虞喆,但是會盡力在事情結束之後,保住虞家一絲血脈。【1】

既存這麼個心,鬱陶對接下來的各種消息便都淡定了。

什麼“門桓被誅,越太常全家被蔣廷尉咬死了,越太常及其十六歲以上子獲誅,籍沒其家”,什麼……“虞喆被廢了,趙王登基”,什麼“趙忠死了”,又或者“糧草改爲半月一支”。鬱陶統統很淡定了。

這個皇帝他舅挖元勳之墳的荒誕年代,還有什麼不能發生的?正是這一件事情,徹底寒了鬱陶的心。因爲流言,就讓功臣曝屍荒野,鬱陶也是人,也會想,“萬一這事兒落我頭上,那……”

所以,他只是靜靜上表祝賀新君,卻又提出,虞喆還是得“奉養”的。然後就默默地……接見了南宮醒。

見了鬱陶,南宮醒也嚇了一跳——顏肅之上一回派去的信使,鬱陶根本就沒見着。估計,半路上可能就折了。

與此同時,濟陽王打出了正義的旗號,要“匡扶社稷”,說京城這些貨,你們妄行廢立實在是太可惡了,趙王是“僭位”,濟陽王他要來“反正”。京城這裡,日盼夜盼,等着鬱陶回師呢!這才發現,好像是被昂州給忽悠了……

作者有話要說:【1】其實孟子說魏齊而放棄周天子,與儒家的學說並不是相悖的。肯定有周天子已經失勢的原因在內——周天子同意了也沒用,諸侯不鳥周天子。但是吧,儒家的學說裡,君之上,還有天。

《孟子·萬章上》——

(第五)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

曰:“天與之。”

“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第六)萬章問曰:“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有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

孟子的思想裡,透着一股濃濃的“君主也不是老大”的民本思想,卻又藉着“天意”來表達。天讓你下臺,你就該下臺。

孔孟之道,沒那麼狹隘來的。以前多有誤解。真正的儒家,是相當實用的。 只是後來漫長的歷史中歪解的人太多了……後來說的儒教,跟原本的意思,越離越遠。大家反的孔教,未必就是孔孟的本意,反的更多的是後世腐儒的擅自更改。

說起來,孔子是宋國的貴族,宋國是子姓,始祖是商紂的哥哥微子。孔子是微子的弟弟微仲的後裔。照這麼算,孔子跟周王室還有那麼點世仇。

孔孟之徒追求的是仁者之道,是禮,是秩序。所以有的時候,朝代更替,很多人都會平靜的接受。

當然,如果遇到清兵入關,剃髮易服那樣的,反抗得不要太激烈,殉國的人也是相當多的。又比如崖山之戰,殉國者衆多,文天祥國滅了也不肯降。包括朱棣靖難的時候,雖然不是異族統治,他也是對禮法文明的破壞,所以纔會遇到士人那麼激烈的反抗。

但是,放到隋末,楊廣這個熊皇帝沒把握好全局,天下一起反他,反了也就反了(……),誰叫他沒有治理好國家呢?李家因爲是舊臣,所以被挖了祖墳,這個……陰某人手段狠了點,倒也是一種立場。同時,兵變殺掉他的宇文化及,因爲是楊廣的大臣,家族受楊廣之恩甚多,還是被視作反賊的。連李家都將他們家當成逆賊。

連《三字經》裡都說,“君則敬,臣則忠”。

這個事兒怎麼說呢,如果本朝亡了,像李彥這樣不仕新朝的,大家肯定敬佩。但是,如果是前朝自己作死,大家爲新朝建設大好河山,保證人民安居樂業,這也不是什麼德行有虧。如果顏肅之什麼委屈也沒受,就是看着朝廷要完蛋,立馬扯旗自立了, 這纔是人品出了大問題。

一般朝代更迭得比較快的時候,大家的節操就……相反,大一統王朝的被取代就讓人比較難以接受。

正常的朝代更替,是要善代前朝皇室的,前朝皇室,在八議之內,嫡支行前朝之禮儀,前朝廢帝上書不稱臣。

感謝投霸王票的親們=3=

半透明sushi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08-18 22:43:01

珠媛玉潤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08-18 22:10:55

儀一兮扔了一個手榴彈投擲時間:2014-08-18 22:01:54

儀一兮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08-18 22:00:34

多多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08-18 21:54:56

雨絲瀰漫14322763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08-18 21:08:30

maxtristan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08-18 18:40:56

儀一兮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08-18 09:28:21

儀一兮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08-18 09:26:51

感謝澆花的親們=3=

讀者“tmeowmeow”,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23:51:34

讀者“洋菓芓、dian”,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20:54:27

讀者“妖月兒”,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9:42:58

讀者“妖月兒”,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9:42:46

讀者“玉螭龍”,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9:33:36

讀者“珠珠”,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9:26:45

讀者“珠珠”,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9:26:45

讀者“揚烈殘櫻”,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9:08:56

讀者“揚烈殘櫻”,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9:08:54

讀者“揚烈殘櫻”,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9:08:50

讀者“bandie”,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8:47:38

讀者“bandie”,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8:47:36

讀者“洛陽邯鄲”,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8:21:05

讀者“洛陽邯鄲”,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8:20:55

讀者“洛陽邯鄲”,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8:20:48

讀者“半緣君”,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8:17:24

讀者“yvonne”,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8:14:14

讀者“一貓”,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4:08:16

讀者“艾菲璐”,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2:39:03

讀者“艾菲璐”,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2:39:03

讀者“艾菲璐”,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2:38:59

讀者“艾菲璐”,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2:38:53

讀者“白白白白白白白白白眼兒媚”,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1:57:31

讀者“白白白白白白白白白眼兒媚”,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1:57:27

讀者“白白白白白白白白白眼兒媚”,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1:57:24

讀者“白白白白白白白白白眼兒媚”,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1:57:21

讀者“白白白白白白白白白眼兒媚”,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11:57:18

讀者“路漫漫”,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09:21:43

讀者“慢慢的兔子”,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08:33:19

讀者“願落”,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07:58:37

讀者“茉莉清雅”,灌溉營養液+12014-08-18 07:17:52

第217章 燙手的山芋第77章 顏肅之卜卦第66章 沒那麼簡單第39章 賀壽起風波第220章 將軍下揚州第243章 神獸的野望第132章 朝廷窩裡鬥第148章 不太平的年第110章 有令沒有城第234章 混亂的臨安第146章 暴走的變態第87章 小變態當家第32章 真是高手呢第104章 誰纔是傻子第81章 找到好藉口第39章 賀壽起風波第36章 都是錢鬧的第87章 小變態當家第174章 厲害的女人第19章 新年回孃家第114章 提前的道歉第251章 女王的訓誡第42章 繼續發盒飯第272章 大王來巡山第128章 新年大熱鬧第67章 準備回家咯第46章 打了也白打第188章 躺着也中槍第301章 思想的隔閡第304章 舞弊的懷疑第234章 混亂的臨安第162章 人口多起來第257章 姐夫是好人第122章 丁號的建議第316章 真正的女王第282章 一同去郊遊第257章 姐夫是好人第37章 舅公要回來第268章 僵持的局面第166章 最後的面試第251章 女王的訓誡第189章 大幕拉開了第92章 晴天一道雷第23章 皇帝的心思第153章 神秘的丁號第77章 顏肅之卜卦第62章 小魔頭當家第163章 腹黑的中二第129章 虎走山不空第125章 逼瘋老神仙第279章 忙碌的公主第279章 忙碌的公主第84章 鹽鹽鹽鹽鹽第175章 一去成永恆第43章 愉快的新年第153章 神秘的丁號第173章 突來的刺殺第57章 小弟弟來啦第249章 你快登基吧第18章 窩裡放橫炮第268章 僵持的局面第131章 變態真可怕第284章 又遇奇葩事第165章 女王的檢閱第163章 腹黑的中二第36章 都是錢鬧的第238章 山璞的計劃第311章 事態在擴大第148章 不太平的年第123章 好處到手了第278章 神獸的先手第212章 顏肅之傷重第198章 學霸見學霸第217章 燙手的山芋第29章 顏老孃其人第136章 樸實的表白第252章 中二做皇帝第313章 一代腦補帝第182章 告密的禍害第275章 兩章 合一章第218章 不能讓他來第241章 做戲做全套第63章 舅媽的念頭第21章 楚夫人出手第144章 想得太美了第209章 又出鬼主意第37章 舅公要回來第16章 壞事二人組第267章 後補的徼文第54章 艱難的蛻變第310章 拉快進度條第176章 長遠的建議第96章 有來必有往第152章 識相的二郎第284章 又遇奇葩事第236章 對比太傷人第246章 不安份的人第19章 新年回孃家第275章 兩章 合一章第56章 又一場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