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今天爆字數

將外甥揍成個豬頭,又與山小同學進行了一番懇談,顏肅之終於有功夫跟老婆孩子閒話家常了。

先前兩天,又是宴請,又是安頓,顏肅之只來得及慰問姜辛苦,表揚顏神佑能幹,同時問六郎正式學習感覺如何。具體的細節,都沒時間問。現在將隨徵諸人放了三天假,留守諸人又要忙碌盤點接收戰俘等事宜。連大會都定在三天後舉行,顏肅之大清早跟李先生練完對眼神功,回來一家四口半一起吃完了早飯之後,開起了茶話會。

姜氏心裡,如今昂州無大事,一切都很健康向上,除了閨女不大正常——這個已經習慣了——以外,其他的都好。是以吃過了飯,漱過了口,緩啜一口茶,笑着問道:“郎君回來看到的,可還滿意?”

顏肅之連連點頭:“很好。”

顏神佑笑道:“阿爹纔回來呢,什麼都還沒見着呢,也沒看修的新城,就說很好。”

顏肅之正色道:“你阿孃是個可靠的人,她既不曾愁眉不展,倒是沒甚大事。無事便是好消息。”

顏神佑撇撇嘴,小聲道:“馬屁精。”

顏肅之伸手拍拍她的狗頭:“嗯,我是馬屁精,我還挺喜歡馬屁精的,來,多拍拍我,拍得你爹開心了,有你的好處。”

顏神佑陪着他玩,想了一想道:“唔,新城蓋好了一大半兒了,天氣雖暖,也結了點薄冰了。放他們過年,年後再有幾個月,阿孃都能在新房子裡坐月子了呢。”

顏肅之表揚道:“很好,發糖吃。”

六郎聽着這倆沒營養的對話,十分忍不住地吐槽道:“阿爹,糖也是阿姐給你的。”

姜氏掩面而笑:“我這輩子總算在家裡見着一個正常人了。”

顏肅之&顏神佑:……= =!

以上,只是玩笑話。

顏神佑翻了個白眼,等姜氏笑夠了,纔將宴上殷氏不對勁之處說了出來。姜氏道:“我也覺得有些個奇怪,只是不知道怪在何處。往常也不是沒見過有人誇,只是她誇得總是有些怪異,莫不是有甚事有求於京裡?”

顏神佑道:“咱們怎麼猜沒用,何必費那個神呢?”

姜氏問道:“你知道?”

顏神佑坦然答道:“不知道。只要盧家父子知道就行了。我當時就使阿圓去告訴盧家父子了,不多時,盧家父子便借醉告辭。想來不是什麼能說得出口的好事兒,我也懶得猜,我也懶得說。說出來怕要不好看。”

姜氏偏不能放下心來,在她看來,堂客們的事情連着官客們。皺眉想了許久,居然被她想到了:“莫不是?她想唔?這是看上阿雲了?”

顏神佑:“臥槽!”真的爆出口了,“有這麼蠢的外婆真的沒問題嗎?”

姜氏捧着肚子要揍她,被顏肅之小心地接住了姜氏的手:“夫人,息怒,息怒。不要氣壞了。”說着還轉過頭來對顏神佑一擠眼,其實心裡對顏神佑的話是頗爲贊同的。盧家父子都不錯,是個不錯的下屬,盧湛狡猾一點不假,大事卻不糊塗。盧慎更好,顏肅之對這小子也挺欣賞的。但是做親戚就免了吧,實在消受不了這種摘不開的豬隊友的。把閨女給這種婆婆當兒媳婦,父母不是眼瞎就是腦殘。

姜氏冷着臉道:“人手不夠使,你爲父分憂是盡孝,但若是因此學得粗魯了,趁早與我滾回來!旁的事寧願緩一緩,你的教養不能丟!”

顏神佑一個哆嗦,乖乖答應了。

顏肅之對六郎道:“你去上課罷,想這會兒李先生打完了拳,罵完了天,也該準備好了。”

六郎爬起來,對父母姐姐一施禮:“我去讀書了。”

姜氏等六郎走遠了,才憂心忡忡地道:“雖則李先生在別處行爲放誕,教授六郎時卻嚴謹認真。只是李先生總是這個樣子,是一直心有不滿嗎?老先生固然是名士,放誕些是常態,可這個樣子……是不是有些不妥呀?”

顏肅之道:“他心中的戾氣,自然要發散(第三聲)發散。”

顏神佑道:“名士何嘗真是放誕愛清談呢?不得已罷了,這個不讓說,那就只好什麼都不說了。”【1】

顏肅之默。

姜氏想了一陣兒道:“我怕六郎染上這份憤世嫉俗。”

顏神佑啃了一下手指頭道:“還不至於。不過忠義二字而已,前朝於老先生有知遇之恩,他纔是如今這個樣子。我家在本朝,有何可激憤的呢?”說這句話的時候,顏神佑是萬萬沒想到將來會有應驗的這一天的。而且,用一種令她哭笑不得的方式去應驗。

姜氏道:“也是,我觀李老先生爲人,並不是心存邪念之輩。”

又商議一回過年往京裡送的東西,鹽糖兩樣是必備的,親友處或多或少皆有。本地若論特產,也就是這兩樣了,其餘的在京裡卻不甚受推崇的。姜氏道:“且不說四郎與阿昭、阿雲幾個,便是府內諸曹等,皆是從京中來,難道過年便沒有甚物事往京中去送遞了?不如與他們行一方便,叫他們搭車一同去。一樣一樣的寫了單子,寫了地址,到京代爲傳遞。”

顏肅之道:“夫人周到。”

又議進貢給皇帝些什麼好。這卻是約定俗成的,每地,特別是高級的官員,過年過節的,多少要額外給皇帝等人送些禮物。這就是貢品了。這些是在繳納每年的稅賦之外的,稅賦是義務,是給朝廷的。貢品是看官員對皇帝的態度的,是給皇帝私人的。

鑑於小皇帝對顏肅之的態度比較不錯,哪怕小孩子中二一點熊一點,顏肅之方面還是要照顧到他的面子的。於是除了一些甘縣令在時的奇怪水果之類的,此次進貢,顏肅之在考慮要不是給他進貢一些鹽之外,再加一些糖?

姜氏的疑惑卻是:“鹽糖二物,皆是使君家產呀!怎麼獻?!開了這個頭,以後就不好收了!”

顏神佑道:“他還能奪了怎地?”

顏肅之道:“是道理不對。唔,給多少呢?我再想想罷。給家裡的先準備着罷。神佑跟我來,收拾一下,過幾日他們到齊了,咱們得合計合計。”

因顏肅之出行的時候是顏神佑看家,現在回來了要開會,讓她彙報個情況,也是情理之中的。姜氏原想說什麼,又合上了嘴巴,只是道:“多帶上幾個侍女!”

父女倆乖乖地都答應了。

————————————————————————————————

家庭會議開完,顏肅之囑咐妻子好好休息:“四房也要往京中捎帶東西的,正好請四娘過來與你商量着辦,還好與你分擔些兒——與鬱伯父家的要豐厚些,我正想爲四郎從鬱家借一、二能用之人,至少給他做個都尉呀。”

姜氏便將這此當成一件正事來辦,鄭重派人請了鬱氏過來。派去送信的人還沒走出大門,顏神佑已經跟在顏肅之後面,到了她爹的書房了。

父女倆沒外人,顏肅之下巴一挑:“坐。”

顏神佑坐在他左手第一的位置,也不等問,就先說了:“京裡,只要不給咱添亂就成了。我看他們快要自顧不暇了,昂州歷來不是什麼重要的地方,別太耀眼就成了。至於鹽糖,給亦可,不給亦可,也不過這二年的事情了。”雖然現在已經有些出格了,好在底子依舊挺薄的,比起傳統的大州大郡,昂州只是佔了個發展比較迅速的便宜而已。

顏肅之心中頗覺怪異,甩甩頭,問道:“你有何根據?”他是預見將來會有一場亂的,現在看來五王都不是省油的燈,亂事可期,但是顏神佑何以能夠確定亂在當下?

顏神佑道:“給阿爹看樣東西。”說完,拍拍手,外面便有侍女應聲,顏神佑使她們將自己臥房內蒙了布的架子取過來。

侍女去取架子了,顏神佑道:“我奉阿爹之命留守,也不曾閒着,着手做了些事情,看歷年之資料,發現近年來亂民起事一年多似一年……”

你們都想着藩王了,可還記得苦苦掙扎的百姓嗎?

不多時,架子搬來了,挺沉的。鐵的,當然沉!三尺寬、六尺長一塊鐵皮,上面吸着徑寸的磁石做的小圓盤,沒錯,就是告示板。

顏神佑好歹沾了點穿越的光,給做了好多張簡單的統計圖表:格子樣的統計表,折線的、柱形的、扇形的統計圖。一目瞭然。

不用她解釋,顏肅之一眼望去就能發現,格子裡面橫是十三州的名稱,豎是年份。按照朝廷邸報等公開的數據,在先帝登基前的時候,類似起義是頗多的,後來少了些,近幾年又有猛增的趨勢了。

從扇形的統計圖上看,先帝登基之初,各州納賦基本上比較正常。近幾年來就異常多了,尤其是幾個藩王的領地,佔的面積只有以前的一半了。顏肅之知道,這幾年這些封地報災的、報匪的,就沒一年消停的。

折線圖、柱形圖等,無不顯示出了類似的問題。

簡單地說,老百姓快過不下去了。

顏神佑等顏肅之看完了,才補充說:“我訓了些斥侯,原是爲了防着阿爹與山郎領兵走了,地面不太平,好探聽些消息的。卻讓他們發現……昂州這樣偏僻的地方,已經有外地百姓往這裡來討生活啦。不多,到如今也就二、三百人。可放到以前,只有這裡的人往外走的,沒有外面的人往裡來的。”

顏肅之的表情就像他的名字,臉黑如鍋底,忽然道:“來了!叫他們都他孃的別休假了!都給老子滾過來!你!”一指閨女,“給老子過來,等會兒給他們講!”

封建社會不講人權呀!

才答應人家給休假的,就把人家從熱被窩裡揪出來開會了呀!

不過沒人有心情抱怨,顏肅之脫離中二期已經很久了,作爲一個靠譜的一州刺史、大家心目中默許的領頭羊,誰也不希望他突然又中二了。於是哆哩哆嗦又從熱被窩裡爬了出來,騎馬的騎馬、飛奔的飛奔,都跑了過來——開會。

先是刺府與歸義郡內,簡單地說就是路近的,能撈多少撈多少的官吏——都到了。行了,先開個小會吧。到了衙門口,正好遇上了受邀而來的鬱氏的牛車,鬱氏驚訝地聽說顏淵之也奔了過來,心道:“這是要出事嗎?”

當然是要出事啦!

鬱氏去見姜氏的當口,所有人——只要被點了名的——都被顏淵之拎到了外書房。到了門前就是一怔,這會兒站崗的不是什麼衙役了,居然是臉生但是衣服很有存在感的玄衣甲士!

大家的心不由都提了起來。

——————————————————————————————

進得室內,卻見顏肅之上首坐着,顏神佑就坐在他左手第一的位置。盧慎比較倒黴,回了家,跟他爹一合計,被派了來解釋,嘴還沒張呢,就被抓過來開會了。留着盧湛在家裡教育妻子,中心思想只有一個:那邊來的英俊少年你少想啦,刺史家閨女還沒嫁呢,你得等人家挑剩下了,別出頭了,你給我病着吧!

盧慎因爲跟着顏肅之時間比較早,被委任做了長史。如今在右手第一的位置,這個位置他坐得壓力略大,直面變態什麼的,真不是常人能hold住的。再者,尼瑪山璞來了呀!人家是朝廷封侯了的好嗎?讓山璞坐自己下手嗎?這不坑爹呢嗎?

當然不坑爹,山璞直接坐顏神佑下手就好了嘛╮( ̄▽ ̄)╭

滿屋子大概也就顏神佑是不在朝廷序列的,但是也沒有人挑這個理了。因爲,顏肅之的表情,特別嚇人。按次序坐下了,愣是沒人敢開口。不是不能,是不敢。雖然顏肅之爵高職高,但是開會嘛,尤其在有親戚、有同學、有朋友、有名士的場合之下,在顏肅之擺明不開心的時候,敢開口的人,還真不多。

這種畏懼不是基於身份地位的,而是基於顏肅之的戰績的。真戰績。顏肅之帶着山璞武裝旅遊幾個月,斬首以千計,俘獲以萬計。這是建立在剝奪生命的基礎上的威嚴。正如同山璞在山民中、顏神佑在盧慎等歸義舊部中的話語權,無可替代。

還是顏肅之先開的口:“既然該來的都來了,那就開始罷。阿壽,將你先前與我說的,再說與諸君聽。”

顏神佑起身,掀開了幕布,落出了鐵皮上被磁石固定住的幾張帛書。帛書很整齊,線是用墨線彈出來的,眼神好的還依稀能夠看到墨線彈在帛上除了留下筆直的黑線之外,還有星星點點的黑色小墨點兒。字很工整,不好說秀氣,因爲……真的沒什麼綿軟的意思。而且,書法不是重點,重點是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內容。

顏神佑拿着根教杆,指着告示板上的圖形與數字,飛快地報出了一些等比增長、環比增長之類的古怪玩藝兒。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略呆一點的也是有經驗——比較顏淵之,當然,某位被親舅舅開了老大的後門搞過來保命的不在此列。徐昭不算笨,但也不算特別聰明,尤其……他的從政經驗,尤其是地方從政經驗很少。

所以,在別人都一臉嚴肅的時候,他正一臉猴急:艾瑪!看不懂哎!腫麼破,等下阿舅要是提問,我不答不上來,會不會繼續被兩個舅舅一起打呀?

左看右看,撲到了救星——山璞。

這就是一記吃不記打的二哈!

落座的時候他就仗着自己是裙帶黨,就粘着山璞了。這會兒證明,這個決定是相當英明的。徐昭果斷抱大腿,求解釋。

在這裡,也就山璞的地位最爲超然了。所以他耐心地、又有點擔心自己看到的不是全局地,向徐昭介紹了一下:“就是說,昂州雖好,但是天下局勢不妙。恐朝廷應接不暇,以致影響昂州。”也只有他的身份保駕護航,纔不會被氣場很陰鬱的顏肅之噴。

徐昭:……臥槽!局勢不妙我也知道啊!不用看這破布就知道了啊!看我舅的臉就知道了啊!你這有說等於沒有說啊!

對上徐昭迷茫的雙眼,山璞在衆人支持鼓勵的目光下,力圖鎮定地解說:“收成不好,朝廷又要錢,分攤到百姓頭上要繳的稅就多了。已經有人受不了造反了,照我看,爲了平亂,朝廷又要花更多的錢。這筆錢,又要尋個出處,只好加賦。百姓只會更受不了,如此往復,惡性循環。”

有對比才有鑑別。

所以會的不難,難的不會。顏神佑覺得畫張表,分分秒就能看明白的事情,而且確實畫得一目瞭然,她爹一看就明白了,別人一看,也都明白了。就以爲這是一件很容易說明的事情。現在有這個蠢表哥做對照組,她突然發現,包括自己在內,大家智商還是高於水平線的。很開心有木有?

顏神佑對山璞點點頭,其餘人等也給山璞一個贊同的眼神。山璞不大好意思地輕輕咳嗽了一聲。有那麼一瞬間,顏神佑和山璞的眼神交匯在了一起。山璞已不是以前的山璞,顏神佑也不是那個爲姨媽血腦充血的顏神佑了。兩人都經歷了很多,都在紛至沓來的突發事件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此時一個做、一個說,配合(大霧)得十分默契,連當事人都有一種詭異的和諧感了。顏神佑一直知道山璞是個小帥哥,現在看來,他帥的不止是臉。而且,她欣賞山璞這種負責任的態度,不是因爲他讓利與昂州,而是因爲頭腦清醒,不是“見到地盤見到人就兩眼放綠光、一點也不考慮佔了之後能不能搞好、先佔了再說、弄不好以後再扔也不遲”的衝動型收養動物者。

山璞……山璞就覺得自己眼光真tm好到家了!被顏神佑看過來,他覺得呼吸都急促了,好像拿刀砍掉仇人頭的那一瞬間,心都要從嗓子裡跳出來了!臉也紅了那麼一下下。

顏神佑不知道爲什麼,看到山璞臉紅了,她的臉也紅了,恨恨地想,臉紅也會傳染嗎?!太不科學了!

顏肅之看在眼裡,閻王臉更沉了:老子看好你,不代表允許你大庭廣衆勾引我閨女,知道不?!

只有徐昭不大在狀況,兩眼蚊香,看看錶妹,看看山璞,覺得自己似乎是在智商上被排斥了。

學霸的世界,學渣永遠不懂。

多麼痛的領悟!

顏神佑覺得,自己要再說話,很可能嗓音會不太對。在徐昭崇拜地望向山璞的眼神裡,走到自己那張矮几前,從小几上取了個壺。顏淵之菊花一緊,生怕她拿這玩藝兒給徐昭開瓢。

顏神佑現在表現得相當高知,又取了只杯子,當衆往空杯內注水,晶瑩的水流緩緩注入。好吧,她應該不會做無聊的事情,大家也認真地看,直到杯子滿了,水往外流,洇溼了地上翻的草蓆,顏神佑還是沒停手。心裡在想:這樣看不看得懂呢?

繼續,繼續,直到壺裡空了,地上溼了一片,顏神佑的裙角也被打溼了,這才停手。

山璞不得不又當起瞭解說員,對徐昭道:“當是先時早有積弊,朝廷能承受的,就是杯子,越多越多的麻煩就是壺裡的水。只因開始杯子是空的,還能裝得下。日積月累,如今卻是再也裝不得了,可壺裡還有水不,比杯子給裝的多得多。”

賓果!他看明白了!

徐昭縮縮脖子,這會兒明白了,咳嗽一聲:“原來如此!”

尼瑪這個破壞畫風的小王八蛋可以拿去銷燬嗎?!什麼?他是刺史的親外甥?好吧,那就是不能了……衆人心裡狂奔一通草泥馬,連姜雲都不得不鄙視一下徐昭:兄弟,別一見好看的男人就掉智商,行嗎?

顏神佑放下水壺,舒了一口氣,回到位子上坐下,然後就傻眼了——媽蛋!裙子溼了呀!尼瑪還是跪坐!臥槽!

她還得裝得很從容,山璞看在眼裡,很是心疼,趕緊對顏肅之道:“既然情況緊急,年後就得加緊了。新年一過,便召起士卒,再次南下,先桑亭、再密林。”

顏肅之點頭。

盧慎道:“還有海賊。先時使君只清了歸義一地的海賊,搗毀其巢穴。如今昂州比歸義大了四倍,這沿岸海賊——”

顏肅之罵道:“王八蛋,就會添亂!”

丁號這纔不疾不徐地道:“使君可不要忘了,過了正旦,就要改元。嗯,年號倒不錯,大正?哈,新君得開始營建山陵了吧?”

所有人:臥槽!還忘了有這一出了。

這會兒給自己營建山陵,那是真的自己挖坑埋自己了呀!原本財政就吃緊,你還拿三分之一的收入去修墳?這不是……自掘墳墓嗎?各種意義上的!

山璞道:“事不宜遲,還有諸郡,不如促他們速來商議。”

顏神佑這會兒鎮定了一些,接口道:“正是,我怕過了新年,流民更多,秩序混亂。也得先拿出個章程來。各郡都缺幹活的人,看看怎麼個分法兒。還有,也不好什麼樣的都收,什麼違法的都要。”

顏肅之道:“你去擬個章程來。諸位,將各自手上的事情加快,古工曹,新城如何?”

古工曹拍着胸脯保證:“明年三月,上己之後,必能好的!”

顏肅之又命各曹各部,七日內自查、上報數據。一揚下巴:“除原本簿冊,都做出折線、表格兩種圖來上繳。”衆人稱是。

丁號又不緊不慢地(想快也快不起來)道:“使今年上貢陛下,怕是要多繳些,而後上一表,請明年暫緩入京。”

對的,刺史與縣令、郡守都不一樣,你管着人家幾分之一的地盤兒,土地人口歸你管了,你就不理皇帝了,怎麼可以?每年老實彙報工作去吧!

顏肅之道:“今日且到這裡,望諸君努力。”一時衆人皆散去。

臨走時,顏神佑也不知道自己發了什麼瘋,就問山璞一句:“山郎的人馬,可有折損?要如何補齊?”

顏肅之又犯二了,忽然覺得這俊男美女的場景不順眼了起來:“我早說了要補給他了,讓他去挑。你瞎操的什麼心?去後面看看你娘和四娘去,阿昭是個傻大個兒,也得幫他備一份兒年禮。”

顏神佑嘟着嘴,往後面去了,她也不知道爲什麼要嘟着嘴。

顏肅之故意對山璞道:“我把她慣壞了,山郎見笑了。”

山璞忙說:“不見笑,不見笑。”

顏肅之一挑眉:“呵呵。”

山璞:……

————————————————————————————————

不幾日,因老婆下屬都比較靠譜,往京裡的禮物、貢品都收拾妥當了。當即發車,連着給各自親友的信函,以及給皇帝的賀表等。顏肅之望着進發的車隊,鬆了一口氣,轉身給郡守們施壓去了。

郡守們經歷了顏肅之的鐵腕之後,都十分識相。聽了顏神佑的解說之後,更加識趣了。他們與丁號等人猜測的差不多:使君養了個變態閨女。顏肅之一直在外,大家是知道的,顏神佑一直留守,大家也是知道的。兩個人裡,只有顏神佑有這個功夫去分析這件事。而能分析出這件事兒來,本身就是一件很讓人覺得恐怖的事情。

別說人家爹了,連人家未成年少女都幹不過,還是老實窩着吧。有這樣的領頭人,好處也是多多的,至少,如果真的亂起來,跟着他們走,生命安全是有保障的。說不定,還能有更大的發展。

三郡守打定了主意,一致向顏肅之表忠心。永安郡保證:“絕不令他們再翻身!”這是說的豪強。

桑亭、密林郡則保證:“願爲使君馬首是瞻。”

顏肅之滿意地道:“我意年後初三日便出發,率兵先往桑亭再往密林,既決冤獄,且平海賊。”

兩郡大喜,都知道顏肅之說的“冤獄”不是挑剔他們判案,乃是借案生事,打擊豪強。

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比較坑爹的是,沒等桑亭郡收拾行李回去給顏肅之年後工作做準備,桑亭先來的消息,告訴他:親,內線消息,海賊要趁過年的時候來收拾咱了。歸義收拾了一撥海賊,其他海賊都警覺了,不敢到歸義來,聽說你們比較軟柿子,要來捏一捏。大過年的,戒備鬆懈,好打個空襲,搶了就走。

於是顏肅之連年都沒能在歸義過,火速召了正在修整的士兵,二選一,有父子同在的,父歸,兄弟同在的,兄歸,獨生子歸家。反正吧,給你家過年留個男人。然後帶着人,帶着先前從海賊那裡剿的船作班底發展起來的水師,海陸並進,去桑亭收拾海賊去了。

整個昂州,這一個年過得都不好。當然,昂州的不好,只是相對於閤家團圓來說的。昂州的氣勢很足,除了暫時不能團圓,倒沒什麼遺憾。好歹顏肅之到了之後就沒失過手,大家不認爲會輸,都在算着啥時凱旋呢。

千里之外,虞喆這個年過得,就真不太痛快了。他從年前就開始不痛快,五王上表賀新年,表章必要在正旦前到的。趕在封印之前,賀表就遞到了虞喆眼眉前,無一例外地問,您生了嗎?

虞喆怒掀桌!五份表章,跟商議好了似的,都不是一天到的!虞喆以每天一張御案的速度,連掀五天,正旦的時候,已經快氣成只青蛙了。

作者有話要說:【1】清談最早出現的時候不全是爲了裝x,是因爲談政治太危險了。魏晉清談,起自曹魏後期,那個時候大家懂的,政局很亂。談政治也可以,被殺的不少。最後沒辦法,只好說得特別隱諱,乃至於發展到完全不談政治了。開始講哲學之類的。

第93章 善解人意帝第310章 拉快進度條第276章 天下一統了第205章 神獸犯錯了第71章 潑八盆狗血第178章 河間王求婚第183章 又一份盒飯第40章 中二病痊癒第20章 滿意不滿意第187章 豬隊友再現第29章 顏老孃其人第129章 虎走山不空第49章 出奔的姬氏第198章 學霸見學霸第294章 天助自助者第312章 戰鬥的友誼第276章 天下一統了第272章 大王來巡山第251章 女王的訓誡第169章 不滿的世家第134章 皇帝耍賤招第47章 親爹的見識第294章 天助自助者第一□□會第293章 唐儀的哲學第96章 有來必有往第260章 女人的誓言第74章 奔赴新地第56章 又一場葬禮第126章 捱揍的外甥第50章 我家是土豪第171章 中二的報復第63章 舅媽的念頭第126章 捱揍的外甥第54章 艱難的蛻變第187章 豬隊友再現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第129章 虎走山不空第28章 顏啓心裡苦第98章 父母的妙招第90章 變態第三發第10章 中二好病友第65章 萬萬沒想到第203章 計劃實施中第37章 舅公要回來第259章 狡猾的姐姐第131章 變態真可怕第75章 初到歸義縣第167章 終於造反了第91章 變態嚇到人第250章 小變態出關第33章 兒女都是債第98章 父母的妙招第194章 京城風雲變第15章 中二好弟弟第161章 未來的難題第128章 新年大熱鬧第304章 舞弊的懷疑第274章 好多的盒飯第181章 禍害遺千年第112章 顏肅之支招第212章 顏肅之傷重第84章 鹽鹽鹽鹽鹽第121章 小變態製糖第314章 諸女齊謀劃第151章 回到根據地第278章 神獸的先手第249章 你快登基吧第155章 女王的來信第152章 識相的二郎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第150章 麻煩變大了第145章 苦逼的虞喆第58章 女王啪啪啪第57章 小弟弟來啦第107章 中二在行動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第222章 複雜的舊賬第53章 又被教育了第264章 萬事皆有始第233章 坑爹的阮梅第126章 捱揍的外甥第114章 提前的道歉第13章 兩姐妹抓週第37章 舅公要回來第318章 林瑤番外一第203章 計劃實施中第70章 抄書與回京第152章 識相的二郎第28章 顏啓心裡苦第243章 神獸的野望第57章 小弟弟來啦第14章 叛逆中二病第271章 夫妻檔會師第32章 真是高手呢第106章 顏肅之返京第280章 開明的親戚第301章 思想的隔閡第7章 外婆神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