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準備雪恥

“不在?”王珂雙目微動,眉頭攢了起來,“既然不在,那我改日再來拜訪罷。”以崔淵崔子竟坦率隨意的性情,惱怒便是當真惱怒,不至於也沒有必要避而不見。既然老管事說他不在府中,想必便是出門去了。至於是爲何而出門,料想與那幅畫也脫不了干係。

“王七郎君可有什麼話需某代爲轉達?”老管事崔順又問。眼前這位是四郎的未來親家舅兄,他自然很清楚四郎對王家諸人的重視,也瞭解自家郎主對王七郎的欣賞,言行舉止之中便透出了幾分自然而然的親熱勁。

“那便煩勞老管事帶一句話,讓他得空便去我家一趟,帶上他自釀的桂花酒。”王珂道。他心中已是憂心焦急之至,面上卻是半點不露。縱是老練如崔順,也不曾瞧出任何不對勁來,笑着目送他策馬離開了。

出了勝業坊後,王珂面色微沉,撥馬便往崇義坊而去。因元十九的緣故,他已經有好些年頭不曾去崇義坊了,如今卻不得不走這麼一遭。當初出手教訓元十九的是崔淵,他相信這一次他也絕對不會放過他。只是,他心裡仍然有些不放心,擔心他會遷怒於九娘。妹妹一時錯愛,誤信此畜生,失去的已經太多了。但若是這樁婚事因此蒙上陰影,讓她日後不得安寧,那他寧願她能忍下一時之痛,就此斷絕這門姻緣。

就在崇義坊坊門附近,一名大漢瞧見他後,突然便往前幾步,攔在了他的馬前。

“你是什麼人?”王珂有些冷淡地問。這大漢雖是身着平民袍服,也僞裝得很憨厚,但那雙眼睛裡卻透出了彪悍之色,明顯並非尋常百姓,而是哪家蓄養的部曲。是元家的部曲?將他當成了敵人來防範?或是崔淵手下的部曲?

大漢呵呵一笑,拱手行禮道:“某何老六,奉家中郎君之命,在此等候王七郎君。郎君言道,可惜今日出來得急,不曾帶桂花酒,只能暢飲外頭的好酒了。只是,這崇義坊也沒什麼出名的酒肆,倒是旁邊的平康坊什麼都不缺,更適合一聚。”

王珂挑起眉,會提起桂花酒的應當也沒有旁人。沒想到,情急之下他們皆想到了一處,都將桂花酒拿出來做了暗號。“帶我去見他罷。我很少去平康坊,還須你領路了。”

何老六便熟門熟路地領着他往回走,由平康坊西坊門而入,向東快步行去。平康坊最出名的自然不是什麼食肆、酒肆,甚至也並非裡頭住着的達官貴人,而是坊東三曲那些看起來與尋常宅院毫無二致的妓館。尤其是中曲、南曲的都知娘子們,只有那些士子、豪門紈絝才能見上一見,尋常平民百姓便是準備了再多財帛,也很難覓得芳蹤。

何老六便帶着王珂走進了中曲一座不起眼的宅院裡,立即就有僕從過來將馬牽到馬廄中照顧。王珂也曾逢場作戲,與一些自命風流的文士來過這種妓館,自然不陌生。只是,一想到未來妹婿竟然也出入這種尋歡之地,他心裡就多少有些不喜。

然而,何老六帶着他匯進一羣談笑風生的士子當中之後,腳步卻一轉,悄悄地穿過了這座宅院,從後門走了出來。一番七折八彎後,他們就離開了坊東三曲,又進了附近的一座兩進小宅子。宅子雖小,佈置卻精巧得很,只是行走在其中的卻是些勇猛大漢,令人頗有種實在不太匹配的異樣之感。

到得裡進的正堂前,何老六便稟報道:“四郎君,王七郎君來了。”

“快請進來。”裡頭傳來崔淵的聲音。

王珂便推門而入。正尋思着自己該就今日之事說些什麼,他擡起眼,卻突然怔住了,本能地將門猛地合上了。然後,他立在門邊,眯着眼睛打量着屋內唯一的人。那是位昂然而立、虎背熊腰的大漢,滿臉鬍鬚,雙目炯炯有神。無論怎麼看,他也很難將昔日那位俊美非凡的佳公子與眼前的魯莽漢子聯繫在一起。

那漢子眼中浮動着笑意,摸了摸鬍鬚,滿意地道:“連明潤兄都認不出我,想必也沒幾個人能認得我了。”當然,九娘是例外。說不定,她瞧見他這般模樣,還會覺得十分親切呢。

王珂心中一動:“你想親自動手?”若不是想着親手教訓那元十九,也不必如此喬裝打扮罷。“這鬍鬚,怕是蓄上幾個月方可罷。”能長得這麼亂糟糟的鬍鬚,倒也不多見,“你這是拿什麼貼上去的?”

“不是我的鬍鬚,自然就是旁人的鬍鬚。”崔淵道,笑着大喝了一聲,“張大、張二,還不趕緊帶着人出來見一見明潤兄?”

他話音方落,便從門外走進一列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士子。他們或剃光了鬍鬚,或留着精心打理過的短鬚,穿着成衣行裡買來的蒼青色、紺藍色圓領窄袖夾衣,顯得十分精神。然而,也只是乍一看上去很精神而已,臉上刷牆似的塗滿的鉛粉撲簌撲簌往下掉。每個人也都有些無精打采,滿面豔羨地看着崔淵那些幾乎遮住整張臉的鬍鬚——某人的鬍鬚都是從哪裡來的,已經顯而易見了。

見此情狀,不知何時,心中隱藏的憂慮已經一掃而光。王珂彎了彎嘴角,實在忍不住笑意:“原來你並未失去理智。我還以爲你已經魯莽到了想單槍匹馬衝過去的地步。”

“明潤兄實在太小瞧我了。”崔淵道,滿是鬍鬚的臉上瞧不出表情,話語中也聽不出情緒起伏,“越是憤怒,便越應清醒。不然,這滿心怒火又如何能尋着發泄之道?只是,我本想將那險獠留給明潤兄出氣,如今卻不能放過他了。皮肉之苦、前程盡失之苦、名聲淪落之苦、衆叛親離之苦,皆須得一一讓他嚐盡,方能一解心中之恨。”

“確實。只讓他一死,實在是太便宜他了。”王珂道,“只是,我胸臆間那口怨氣比你還憋得久一些。這些好事也不能都教你佔了去,須得給我留幾分纔好。”他想了想,解恨的心思終於佔據了上風,有些勉強地道:“可還有能供喬裝所用的鬍鬚?”作爲一位時時視儀表風度爲禮儀的世家子弟,做出犧牲形象的選擇並不容易——當然,崔淵崔子竟,絕對是五姓子當中的異類。

“明潤兄何須勉強自己?”崔淵失笑道,略作思索,“也罷,我正想尋張帖子,照着筆跡寫上一份,引那險獠出門。讓明潤兄來臨摹他人筆跡,應當不在話下罷。”

“此事交給我便是。”王珂微微一笑,十分自信,“不過,也不知什麼樣的帖子才能引蛇出洞?”送出兩幅畫,徹底得罪崔家與王家之後,元十九再如何洋洋得意,再如何暗喜於心,也不敢在這時候出門了罷。畢竟,他想徹底毀掉王家,王家也便不必再瞻前顧後,如何報復他都不算過分。

“呵。”崔淵笑了一聲,頗有幾分寒涼之意,“魏王在文士之中素有威望,若是那險獠得了他心腹幕僚的帖子,你說他會不會出門?”元十九此人,在校書郎上也熬了四載,馬上便要到考評遷轉的時候了。身爲少年狀頭,他自是不甘願才能被埋沒。只是元家、鄭家一時都尋不着合適的門路,無法保證他的仕途一路順順暢暢,於是便又打起了續絃的主意。嘖,此時此刻,若能搭上魏王,別說如今他的腿腳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便是剛摔斷腿的時候,爬也得爬過去罷!

“魏王幕僚的帖子?恐怕不容易得罷。”王珂皺起眉。

崔淵望向他,朗聲大笑:“明潤兄莫非忘了?我崔子竟在文士當中,多少也有些名氣。何況貴主又是我的叔母,不論誰主持的文會,自是從來不會落下我。”只是,他總是隨手就將那些精緻的帖子都扔進了火盆裡,懶得去罷了。記得前兩天剛接到一個魏王幕僚的帖子,他還沒來得及焚燬,正好能用得上。

王珂擡了擡眉毛,首次意識到,眼前的崔淵崔子竟,確實是那位傳說中的狂傲之士。只憑着他的書畫之才,他便已經有足夠的資格這般狂傲了。不過,若想一直這樣狂傲下去,光有才能卻是遠遠不夠的。“不會牽累到你罷?” 利用魏王底下的人,若是日後牽連出來,恐怕誰也落不得什麼好處。畢竟,魏王可是當今聖人的愛子。若只論受寵,連太子都略有不及。

“明潤兄安心便是。時間上略錯過一些即可。我又不會擾亂他們的文會,借地方一用而已。”崔淵早便已經胸有成竹了。

當王珂開始臨摹帖子的時候,作士子模樣站了半天的張大、張二等人苦着臉,悄悄擡首望了望心情似是好轉了不少的崔淵。

張二終於忍不住道:“四郎君,某等都是些粗魯軍漢,便是換了這一身衣裝,也半點不像那些個吟詩作對的士子。到時候恐怕一照面,便會露陷吧!!”他刻意擡起手臂,捏了捏上頭鼓鼓囊囊的腱子肉。

雖說此時的士子都是文武兼修,不過生得像他們這般大塊頭的文人也確實罕見。何況他們常年風裡來雨裡去,臉上都曬成了黧黑色,好不容易借了婦人的脂粉遮上一遮,又哪裡經得住細看?

崔淵瞥了他一眼,其他幾人自然也忙不迭地附和。連走起路來都須得束手束腳,裝文人士子什麼的,對他們而言,實在是太難熬了。就算心裡清楚,這便是四郎君對他們辦事不利的懲罰,他們也希望能換一種懲罰更好些。

“看起來確實有些不像。”崔淵不得不承認,這羣傢伙實在是太壯實了。他須得裝扮得虎背熊腰,裡頭墊了好幾層衣衫才撐出了這般效果。但要讓他們這羣真正虎背熊腰的裝扮成身形修長的文人,光是靠着減衣衫卻是遠遠不夠的。

於是,崔四郎君眯起眼,有些漫不經心地道:“那就淨餓上幾日罷。到時候,不需你們假裝,走路也輕飄飄的了。”

“……”張大、張二等人頓時欲哭無淚。

對於每一頓都能吃掉好些個蒸餅、半隻羊的他們來說,餓一頓已經足夠可怕了——餓上好幾日,那簡直就是酷刑!!

“離那文會還有三四天,應該來得及。”王珂擡首瞧了他們一眼,皺着眉加上一句,“光是餓着可不夠,那些文士之間的禮節,還須得好生教一教纔好。”

“此事便交給明潤兄了。”崔淵接道。

王珂彷彿審視一般緩緩巡睃着這十幾名壯漢,頷首道:“放心罷,保管讓他們脫胎換骨。”

張大、張二等人心中爆發出了無聲的吶喊:兩位郎君就放過他們罷!他們一點也不想脫胎換骨!!將他們的蒸餅和羊肉還來!!將他們那把引以爲豪的大鬍子還來!!

崔淵:這打扮也挺新鮮的……

王珂:沒有你新鮮。

崔淵:只要九娘不嫌棄就行。

王珂:……

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78章 曲踏秋第53章 心有所動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78章 曲踏秋第68章 告知親人第7章 兄妹深談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86章 準備雪恥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2章 崔氏父子第13章 回到長安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79章 天命不違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39章 七夕之日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9章 端陽來臨第66章 坦誠溝通第4章 王家七郎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72章 王大婚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32章 尚無對策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64章 心中糾結第7章 兄妹深談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3章 長秋尼寺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63章 心悅君兮第158章 一波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