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家中生活

翌日清晨,王玫在一陣陣彷彿從遙遠之處傳來的輕微鈴聲中醒了過來。她略有些迷茫地望着陌生的青煙色垂帳,目光落在垂帳下方的團花蝴蝶銀球香囊上。一時間,她彷彿忘卻瞭如今的身份,又回到了一千餘年後。直到見到半透明的垂帳外,丹娘、青娘忙碌的身影,她才恍然回過神,脣邊勾起一抹淺淡的苦笑,而後又漸漸地消散了。

“九娘可是醒了?”青娘挽起牀帳,嬌俏的臉紅撲撲的,顯得極有精神:“時候不早了,九娘莫忘了,郎主昨日可是說了要一同用朝食的。”

“時辰可來得及?”王玫立刻清醒了許多,起身洗漱之後,便由得青娘給她好生裝扮了一番。她素來堅持不施脂粉,或者少用鉛粉,青娘拗不過她,只能淡掃了峨眉,略塗了淡色的甲煎口脂,眉間貼了梅花狀花鈿。一頭烏髮挽成了半翻髻,插着白玉鑲金步搖,又戴了火紅的石榴花,再配上秋香色小團花對襟窄袖薄衫、一襲齊胸石榴裙,妃色絞纈紗帔帛,自是病色全無、容光煥發。

隨意地看了一眼銅鏡中那張略顯消瘦卻仍然年輕昳麗的臉龐,王玫並沒有多瞧,便起身道:“阿爺阿孃怕也等得急了,這便去罷。”青娘隨在她身後,仍然對她不願意施脂粉的行爲表示不滿:“脂粉能讓九孃的氣色更好些呢!”

“那可不是真正的好氣色。”王玫只得如此道,“我倒想養出白裡透紅的好氣色,天天給阿爺阿孃瞧呢。”正說着,略有些憔悴的丹娘便迎了上來:“九娘,箱籠尚未歸置妥當,便由青娘陪你去內堂用朝食,奴帶着春娘、夏娘好好收拾一番。”

“十幾二十個衣物箱籠,另還有妝匣,有好些東西也一時用不着。”王玫想了想,也沒見自己的房間裡有衣櫃、收納盒之類的傢俱,便道,“將正房打開,暫時作爲庫房,再把不用的東西都裝了箱子,全都放進去。”

“奴再清點一遍,造冊之後再入庫。”

“你想得周到,我素來很是放心。造冊之後,拿來與我看看,也好教我知道,自己都有些什麼東西。”

“奴省得。”

眼下,王玫的大件嫁妝都由兄長王珂清點過了,全部裝入家中的庫房。庫房鑰匙她自己留了一份,母親李氏那裡也保留了一份。至於隨身攜帶的箱籠,如衣物、貴重首飾、慣用的小擺件等物,全都由穩重的丹娘保管。青娘則一手挑起了給她梳妝挑衣的重任。春娘與夏娘目前只能是打打下手,收拾擦洗寢房。仔細想想,她身邊有這四個人也夠了,總算是共患難過的,感情也更深一些。若是再添些人,便不免又多了煩雜,反倒容易擾亂眼下的平靜。

於是,王玫便只帶了青娘一人,去了第二進的正內院。

到得內堂時,崔氏早已經侍奉在李氏旁邊了。婆媳二人正挑着盛在瓷盆內的兩支杜鵑,一支豔紅如火,一支雪青淡雅。見王玫到了,李氏笑道:“玫娘簪的石榴倒也很是不錯,襯得血氣也足些。”她似是想到了什麼,又瞥了崔氏一眼:“石榴寓意好,你這些時日也別嫌它顏色太濃,多簪幾天,也好早日給二郎再添個弟妹。”

崔氏雙頰微紅,低聲道:“阿家……”聽起來竟像是女兒與父母撒嬌一般。

王玫也笑道:“若是再添了侄兒侄女,家裡便更是熱鬧了。”

崔氏輕輕地推了推她,目光裡含羞帶嗔,原本淺淡的眉眼竟也染了幾分嬌媚生動之色,令人看得有些轉不開眼去。

“十五娘面皮薄,不提這個了。若早日傳來好消息,我便再去廟裡捐些香油錢。”李氏拍了拍兒媳與女兒的手,讓她們都在自己身邊坐了:“玫娘昨夜睡得可好?”

“阿孃看我如今的氣色,自然是睡得好了。”王玫回道。

三人說了幾句話,晗娘與昐娘也到了。隨後不久,王奇領着王珂、王昉、王旼都氣喘吁吁地走了進來。王家崇文尚武,最是推崇上馬能拉弓殺敵,下馬便能揮毫撒墨。自一家之主王奇往下,每日男丁們都會去外院的小演武場中練習一個時辰武技。

“趕緊先擦了汗。”李氏命侍婢端上銅盆與軟巾,親自替王奇拭汗。崔氏也給王珂遞了軟巾,又把二郎王旼摟進懷裡替他擦乾淨滿頭大汗。

接着,侍婢們便將食案都端了上來。這回,王玫、晗娘、昐娘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獨自用朝食。食案上擺放的吃食也完全不同——王玫還不能進太多油膩之物,古樓子、羊肉湯餅之類的自然與她無緣。不過,魚片粥、鮮花蒸餅以及幾樣蒸熟蘸佐料吃的小菜她都覺得味道不錯。

用過朝食之後,王奇趕緊穿上襴袍去了皇城內的少府監官衙。他雖然職官位卑,又並非常參官,平日不必上朝,但官衙點卯考察也一向甚是嚴格。中午官衙提供午食,直到傍晚他才能趕回來。

接着,王珂也領着王昉去了外院的書房。因王旼年紀尚小,便留在內堂裡與兩位阿姊頑耍。

“中午便不必讓七郎、大郎過來了。”李氏對崔氏道,“我雖然也想時時多見他們幾面,但畢竟他們有事忙着,只管把午食送過去便是。”

崔氏自是答應了,想了想又道:“昨日聽七郎說,欲試一試貢舉。進士科縣試約莫就在五月中下旬,兒去打聽打聽須要備些什麼東西?”

李氏略作沉吟,頷首道:“恐怕我們交好的世家裡也沒什麼人去考貢舉,喚僕從去那些鄉貢舉子聚集的地方打探一二便可。七郎既然已經下了決斷,便由得他去罷。”她說着,將二郎王旼摟過來,道:“原本還說早日讓二郎搬出你們倆的院子,去與大郎住。這些時日先讓他與我同住罷,免得一時不習慣,反倒成天纏着七郎不放。”

聽了她們的交談,王玫覺得母親與嫂嫂對兄長去考科舉似乎並不算太擔心,這也讓她不由得放下了心。而且,想到兄長之前交好了一羣寒門士子,想必早就有所打算,她便也對兄長此次下場產生了有些盲目的信心。不過,既然說到王旼搬院子的話題,她想到自己空落落的大院子,遂提議道:“何不讓晗娘與昐娘也搬去與兒同住?兒一人孤零零地住在第四進,也沒什麼人說話解悶呢。”

李氏笑了起來:“哪有讓姑姑和侄女擠在一處的道理?花園裡也不是沒有別的院子,收拾出來便可讓晗娘、昐娘住進去了。不過,昐娘如今還小,還是與晗娘住在一起更放心些。十五娘以爲如何?”

“阿家說得是。”崔氏輕輕地揉了揉兩個女兒的頭髮,“九娘若是覺得悶了,隨時都可去找我。我若不是侍奉在阿家身邊,便必是在自己院子裡管教孩子呢。”

“你也可以多來陪陪阿孃。”李氏道,“整日讓你陪着我也沒趣,從我這裡把你兩個侄女兒帶出去逛一逛也不錯。”她說着,將圓滾滾的王旼放下來,興致勃勃地道,“不如現下就去花園裡瞧瞧,讓晗娘、昐娘選一處院子?先收拾着,該修葺的好生修葺一番,待七郎縣試之後,便搬進去。”

“正好也走一走消消食。”王玫道,牽起了二郎王旼的白嫩小手。

王旼對這位昨晚給他櫻桃畢羅的姑姑顯然很有好感,衝她燦爛一笑:“姑姑,我帶你去。”小傢伙手勁大得很,竟拉着她便蹬蹬蹬地跑將出去。

王玫不得不加快腳步跟着他,青娘和王旼的乳媼、侍婢提起裙子隨在他們後頭。

他們繞到迴廊外時,李氏、崔氏剛帶着晗娘、昐娘出了內堂。

王玫只依稀聽見李氏笑道:“可小心些!別摔了!”崔氏接着又像是說了什麼,但因他們已經奔進了第三進的垂花門,卻是聽不清楚了。

跑了這麼一段路,王旼也有些累了,身體尚未完全養好的王玫更是氣喘吁吁。小傢伙精力旺盛,走了幾十步之後,又撒歡地跑開了。這一回,又跑進了第四進的垂花門。垂花門前的小徑分了兩條,左邊通向西側的花園,右邊通向東側的薰風閣。

王旼拿那雙圓溜溜的黑眼睛好奇地看着王玫,指着東側:“那裡是姑姑住的地方?”

“是,你想去瞧瞧麼?”王玫笑着回道,立在原地平復氣息。

“下回再去。”王旼搖了搖小腦袋,拉着她又要往西走。

“二郎,等等祖母和你阿孃、阿姊。”王玫從侍婢手中接過軟巾,蹲下來給他擦汗,“姑姑想同她們一起逛逛花園。若你願意在這裡等,午食之後,姑姑給你一個櫻桃畢羅作爲獎賞,如何?”

聽到櫻桃畢羅,王旼眨了眨眼睛,顯然很是心動。小傢伙用力地點了點頭,認真地想了想,又提出一個條件:“悄悄地給,不讓阿兄看見。”

王玫忍俊不禁,答應了:“等大郎下午去了書房,我再給你。保管不讓他看見。”

姑侄兩個又你問我答地說了幾句話,便顯得異常親暱起來。待李氏、崔氏與晗娘、昐娘走近了,不免有些詫異:“二郎今日怎麼變得這般乖巧了?以前若聽說去花園裡,必定是在前頭跑得沒影的。”

“他的乳媼、侍婢每日也跟得很是辛苦。兒還想着,乾脆直接從部曲、奴僕中挑幾個性子穩重的六七歲男童,陪着他一同頑耍。”崔氏接着道,“最好能陪着他一起舞刀弄槍,每天也好耗耗他的精力。他天生氣力大,格外適合從武。”

“這倒是個好法子。”李氏頷首道,“你不必操心這件事,不如——交給大郎去挑。”

崔氏雙眸微微一動,似是有些感慨:“阿家說得是。”

一行人便繼續朝花園而去。王家這四進宅子前後三進大小俱很相似,唯獨第四進因多了個花園,顯得格外軒闊。花園中央挖了個小湖泊,湖中植有兩色芙蕖,此時正巍巍地吐着或雪白、或粉紅的花苞。繞湖種了些婀娜多姿的垂柳,在柳蔭下漫步,涼風習習,暗香浮動,也很是愜意。

花園四周則又是花木扶疏,竹林、桃林、杏林、梅林成片,又雜有牡丹、芍藥、海棠、石榴等。園子雖小,但照料精心,一年四季均有時令花開放,王家女眷頭上簪的花也隨時令而換,出門飲宴時也每每頗得讚譽。

“這竹林、桃林、杏林、梅林中都各有座小院落,本來便是想着給女兒、孫女兒住的。”李氏道,“只因之前人口少,便一直空置着。晗娘、昐娘,你們倆仔細瞧瞧,喜歡哪座院子便住哪座。”

這四個小院落自然不比得王玫的薰風閣寬敞。每個院落也均是回字形,該有的建築一個不少,只是房間少了些也小了些罷了。當然,住兩個小姑娘,卻也是綽綽有餘了。晗娘與昐娘都看過一遍後,都說住哪裡都使得。

兩人如此乖巧,自然讓李氏又是好一番心疼。崔氏與王玫再三讓她們細細挑選,晗娘便選了竹林小院,覺得幽篁深處寧靜;昐娘挑了桃林小院,覺得桃花開得熱鬧。由於昐娘確實年紀小,李氏、崔氏便讓姊妹倆都暫時住在竹林小院中。王玫又主動許諾每日晨昏定省都帶着她們一起走,平時也多顧着她們。搬院落的事便算是說妥了。

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8章 東都洛陽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6章 再見前夫第55章 中秋之節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8章 母女交心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6章 王家夜談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2章 崔氏父子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87章 崔郎報復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6章 再見前夫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84章 終成密友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8章 東都洛陽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6章 王家夜談第82章 遣媒提親第62章 堅持己見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74章 登高相會第61章 盧十一娘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31章 惡人求親第70章 王十七娘第47章 王家宴會第64章 心中糾結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6章 王家夜談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38章 影響王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22章 芙蓉之宴第90章 共度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