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舉薦事定

丹陽長公主府正接二連三迎來不速之客的時候,兩匹馬徐徐通過道政坊的西坊門,踢踢踏踏地來到某家食肆前。一個夥計匆匆迎了上來,隨手牽住一匹馬的繮繩,擡首一瞧,不由得愣了愣。卻見通體烏黑的高大駿馬上,坐着一個四五歲的小郎君。因日頭熾烈的緣故,他小臉曬得通紅,額頭上汗如雨下,一身上好的圓領袍也都洇溼了。饒是如此,他也依然是滿臉興奮之色,背脊挺得筆直,彷彿仍然沒有騎過癮一般。

夥計想了想,伸手道:“小郎君只管跳下來……”

“讓他自行下馬。”旁邊傳來的聲音立即打斷了他的話。一位戴着垂腳襆頭、身着淺青色圓領袍的年輕郎君利落地翻身下馬,似笑非笑地彎起嘴脣。聞言,騎大馬的小郎君嘿嘿笑了,彎下圓滾滾的身子,試圖從馬上跳下來。他的膽子確實很大,腳卡在馬鐙上就敢往下蹦,夥計看得膽戰心驚,那年輕郎君實在無奈,只能將他拎了下來。

“姑父,我再試一次,一定能跳下來。”小傢伙眨巴着眼睛,還想接着往馬上爬。

“你是捨不得下馬罷?知道什麼叫‘量力而爲’麼?”年輕郎君揉亂了他的頭髮,笑了笑,“這樣罷,若是你騎術練好了,我便送你一匹好馬,怎麼樣?”

“一言爲定!”小傢伙迫不及待地將小手伸過去,與他擊掌爲誓。

夥計將兩匹馬都牽去了一旁的馬廄裡喂豆料。那一大一小走進食肆之後,便覺得一陣涼風撲面而來,臉上都不由得齊齊鬆了鬆。“要個向北的雅間,上些冰鎮的烏梅飲。再上些點心鮮果、燻蒸鵝肉、魚鱠、炙羊腿、槐葉冷淘。”

順口便點了這家食肆最出名的吃食,這兩位客人接着隨在夥計身後上了樓。正經過某個雅間前時,門忽然打開了,一名頗爲眼熟的侍衛攔住了他們的去路,使了個眼色:“這不是崔郎君麼?真是太巧了。某家主人正差某去尋幾位朋友來飲酒呢,不想出來便遇着人了。”

“確實很巧。”崔淵有些意外,便對夥計道,“遇上了故友,將我先前點的吃食漿水都送到這裡來便是。”說罷,他帶着王旼走入雅間內。裡頭果然坐着一位再熟悉不過的舊識故友,獨自坐在窗前的晉王李治含笑看過來:“果然沒有聽岔,確實是子竟來了。咦,這孩子是?”

“這是內侄,近來在我家與阿實、五郎一起進學讀書。今日他們放假,阿實陪着他母親去宴飲了,我便將他帶出來四處轉一轉。”崔淵笑道,意味深長地瞥向窗外,“卻不想,居然能在此處遇見大王。”他確實並未想到,圍觀完武氏之後,晉王竟然心血來潮地來到了這裡。這家食肆之北便是丹陽長公主府的側門,往窗外看去,隱約還可望見裡頭僕婢們走動。晉王一直坐在窗邊,莫非便是想着或許能瞧見自己未來的晉王妃?無論如何,這都是件好事,說明他對未來晉王妃充滿了興趣。若是這位晉王妃確實與他性情投合,說不得便又是一位賢后了。至於武氏,或許也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罷。

李治輕咳一聲,挪得離窗戶遠了些,道:“晉陽、衡山都跟過來了,我擔心她們宴飲頑耍忘了時辰,便索性在這裡等着她們。”許是連自己也不相信這個藉口能唬得住人,他舉杯飲了一口酒,才又道:“……我也沒想到,居然來了這麼多人。”

崔淵走到窗邊,居高臨下一瞧,便見公主府內院與外院都停滿了車輛。光是幾位公主的鹵簿儀仗就已經足夠龐大,另外還有不少命婦乘坐的馬車、牛車,粗略一數,便有數百輛之多。他當然不認爲丹陽長公主會如此興師動衆。這場爲晉王選妃的飲宴,或許已經超出貴主們的預料了。

“這些人,可未必都是貴主下帖邀來的。”他慢悠悠地道,“大王,恕某多言一句——如此興師動衆,並非大王與貴主所願,更非聖人和皇后殿下所願。只是,利益驅使之下,總有人不甘心而已。”

李治垂目,眼角掃過街上浩浩蕩蕩行來的一隊公主鹵簿,低聲道:“我所求也僅止於此而已。不論是誰想逼迫我與姑母、阿姊,都不想再退,也不能再退。”聖人與皇后嫡出的幼子,又怎會甘心成爲他人的晉身之階?即便對方是高出兩輩的同安大長公主,也沒有任何不同。

“大王所言甚是。”崔淵贊同道,“今日退一步,他日就會被迫退十步、百步。人心不足,大王不必犧牲自己去成全那些不相干之人。不過,長輩畢竟是長輩。有時候,以退爲進反倒更好些。”

李治彎了彎嘴脣,卻不知又想到了什麼,若有所思起來。

崔淵也不再多言,見王旼已經自得其樂地喝起了烏梅漿、啃起了炙羊腿,便又吩咐夥計送上清酒,舉杯邀李治共飲。李治神情微鬆,欣然答應了。兩人說來說去,又樂此不疲地提到了書道,還琢磨起了聖人手中的《蘭亭集序》。這般受推崇的名作,若不能親眼得見,兩人都覺得真是白活一世了。只是,聖人是王羲之的腦殘粉,視《蘭亭集序》爲舉世珍寶,又如何會輕易取出來讓他們這兩個小輩盡情欣賞呢?嘖,這便須得仔細籌謀一番方可了。

卻說那祁縣王氏小娘子出現之後,王玫與李十三娘均神色微變。眼見着那王氏在一羣小娘子旁邊立了半晌,一雙美目似怨非怨、似惱非惱,過了好些時候才徹底平靜下來。頑得正愉快的晉陽公主、衡山公主、崔芝娘發現她之後,立即像捉迷藏似的避得遠遠的,以免她叫破了她們的身份。而那王氏舉目四顧,終於走向正對弈的幾位小娘子,靜靜地站在她們身後觀看起來。

“如此難以掩飾內心情緒的性子,連平常的世家小娘子也比不過。”王玫嘆道。

“因她在大長公主身邊長大,嬌養得太過的緣故罷。”李十三娘道,“皇室宗室教養貴女,自然與尋常世家不同。”

王玫接道:“宗室貴女流着皇家血脈,再如何較勁自傲,只要不過分便無妨。區區祁縣王氏旁支嫡女,在這麼些家世出衆的小娘子跟前,空有美貌卻無才華,又憑什麼自傲?”王氏確實不是當皇后的料,別說宮斗的智商了,恐怕宅斗的智商都差着些。倒不如嫁一位上進的世家子,夫婦美滿,總也好過骨醉甕中的下場罷。

妯娌兩個又互相看了看,有些擔憂水榭裡頭的真定長公主與鄭夫人。以同安大長公主的脾性,諷刺挖苦必定是少不了的。這場飲宴聚集的優秀小娘子越多,王氏成爲晉王妃的可能性便越小。因此,她必定會想方設法攪亂了這場飲宴。畢竟是長輩,她其實也不必多做什麼,只須將侄女、侄孫女們都拘在身邊,不令她們去見那些個小娘子便是了。壞了這場相看,讓侄女、侄孫女們想舉薦也尋不出人來,她再奔入宮去,纏着聖人定下王氏,又斥責侄女、侄孫女們興師動衆、收受賄賂等,說不定還真能如願讓王氏成爲晉王妃。

只是,這位大長公主大概沒想到,侄女、侄孫女們事先還派了她們這幾個小輩出馬罷。若是幾位貴主不能親眼相看,那她們幾人對這羣小娘子的評分便至關重要,輕忽不得了。

“九娘……”李十三娘蹙起眉。

定了定神,王玫輕聲應道:“算上芝娘,咱們也有五個人呢。三個人便能頂一位諸葛先生了,何況五人同時看呢?”她完全能理解李十三娘此刻的憂心。原本她們只是負責初次篩選,由真定長公主等長輩再次篩選,也不必擔心看錯了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但如今初次篩選的結果大概便是舉薦的憑證了,壓力自然便大了許多。

聞言,李十三娘只能笑着接道:“也是。咱們也不是胡亂評的,只要將理由都說清楚,再令人去瞧中的那幾家細細打聽一番,便一定不會出什麼太大的紕漏。”

說到此,她們便又專心看起來。尤其新來的裴氏小娘子、楊氏小娘子,更看得格外仔細。不多時,丹陽長公主身邊的侍婢便悄悄過來報信,說是同安大長公主完全將幾位貴主拖住了。丹陽長公主不欲她們幾個與同安大長公主照面,便索性安排她們就在假山腹中用午食。小娘子們也在九曲迴廊中坐下用酒宴、行酒令,一時間鶯聲燕語,氣氛很是熱烈。

許是飲了幾杯酒的緣故,這數十位小娘子之間的氣氛時而緩和時而緊張。幾輪酒令行下來,不論作得好與不好,大家都至少說了一句。有才思敏捷的,還給旁人出了不少主意。另外又有自告奮勇將酒令記錄下來的,一手簪花小楷也頗爲不錯。

只有寥寥幾位小娘子,卻是扮演着轉圜者和評論者的角色。三言兩語化解了矛盾衝突,既巧妙地突顯了自己的才華,又並不搶着出風頭。而她們對其他小娘子的評語,很快也傳到了假山山腹之中,化爲了好些個圈圈及註釋。

待到酒宴結束,王玫與李十三孃的表格中也都畫滿了圈叉,還在旁邊密密麻麻地寫了不少繩頭小楷作爲解釋。兩人交換着看了評價,發現幾乎完全一致,便釋然地笑了。不多時,晉陽公主、衡山公主、崔芝娘也趕了過來,填完了她們的評價表。五人再一對,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出入。

衡山公主忍不住快言快語道:“先前阿孃還說,不想讓九阿兄選妃一事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因阿爺說姑祖母薦的那王氏女不錯,便想幹脆定下她就是了。我氣不過,在阿爺跟前鬧騰了許久,他才答應再看看。今日看了,果然如此。九阿兄性子那般好,什麼貴女配不得,偏只能娶一個僅能贊‘賢惠’——也不知是真賢惠還是假賢惠的祁縣王氏族女?咱們瞧中的幾人,比那王氏女不知好了多少呢!”

晉陽公主搖了搖首,低聲勸道:“既然王氏女已經不成了,就別想着她了,免得你又生了滿腹悶氣。接下來便只管交給姑母和阿姊便是。”

王玫接道:“因同安大長公主在,也只能委屈兩位貴主和我們一起暫時待在此處了。”

“這裡倒是涼爽得很。”衡山公主道,“我也不想去見姑祖母,咱們便一起聊聊天罷。”

於是,直到飲宴徹底散了,同安大長公主帶着她那寶貝族孫女離開了,她們才得以從山腹中出來。真定長公主、丹陽長公主、衡陽長公主、長樂公主頗爲心疼她們,給了她們好些禮物作爲撫慰,這纔將她們評價的結果拿去瞧了。一邊看細白麻紙上的符號與註釋,一邊聽她們分別說自己觀察到的細節,公主們很快便確定了人選。

一位蘭陵蕭氏女,一位弘農楊氏女,一位河東裴氏女,一位京兆韋氏女,一位京兆杜氏女。這五位小娘子幾乎是無可挑剔,只須再查清楚她們的家庭情況,便可進一步篩選了。就着初選的結果,真定長公主又親自寫了一封信,詳細地敘說了前前後後的情況,讓晉陽公主、衡山公主帶給長孫皇后。又說待進一步篩選完之後,她再上表,正式呈交給聖人。當然,信中也免不了爲晉王李治說話。如,晉王妃之事鬧得這般大,也並非晉王的過錯,而是某些人人心不足的緣故。若因此胡亂給晉王定個王妃,反倒是委屈了他之類。

晉王妃人選舉薦一事,至此初步告捷。雖說並未徹底改變歷史,但王玫也稍稍鬆了口氣——至少,王皇后是不會出現了。至於蕭淑妃,想來此蘭陵蕭氏女也並非彼蘭陵蕭氏女罷。而且,這五位小娘子中的任何人都能擔得起晉王妃之位,聖人與皇后絕不可能委屈她們去做孺子。

夜幕降臨,真定長公主的鹵簿終於離開丹陽長公主府。不知不覺中,兩匹馬便悄悄來到翠蓋朱輪車邊。“阿爺!”崔簡雙目大亮,牽着崔韌來到車簾邊。今日這場飲宴,只有他和崔韌兩個小郎君,實在沒什麼趣味。且母親、姊姊轉眼就不見了,他們只能一直跟在祖母、叔祖母身邊,似懂非懂地目睹了一場難以理解的交鋒,更沒什麼意思。

崔淵笑了起來,側身一撈,便將崔簡放到王旼那一頭的馬背上,自己帶着崔韌:“走罷。”

翠蓋朱輪車內,有些疲憊的王玫眉眼彎彎地倚在隱囊上,心中徹底安定了下來,不過片刻間便睡着了。

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5章 和離之因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66章 坦誠溝通第6章 再見前夫第99章 崔家認親第81章 閨中之客第36章 高人支招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6章 王家夜談第89章 除夕之夜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54章 嫁妝經營第59章 續絃之意第93章 七郎省試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57章 久仰大名第70章 王十七娘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65章 吹皺池水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83章 納吉之禮第90章 共度元日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65章 吹皺池水第39章 七夕之日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93章 七郎省試第46章 宴飲邀請第63章 心悅君兮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91章 相約上元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1章 路過潼關第41章 暫時告別第87章 崔郎報復第91章 相約上元第27章 解困之恩第54章 嫁妝經營第62章 堅持己見第81章 閨中之客第38章 訪客探望第32章 尚無對策第43章 崔氏一門第45章 道門歸家第48章 來是他第107章 相約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