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同心同力

崔家諸人在宮中足足待了一整日,才被依依不捨的衡山公主、晉陽公主放了出來。待真定長公主車駕駛出宮城門時,也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嫉妒恨。消息靈通些的,已經得知崔家獻上了一羣道醫、佛醫爲皇后診治,只恨自己怎麼不曾想到這主意;消息不靈通的,只見鄭夫人帶着崔蕙娘也入宮了,又發散聯想了一番,氣急交加,暗地裡將真定長公主並崔家諸人狠咒了一通。

回到別院後,真定長公主與鄭夫人便吩咐李十三娘、王玫去歇息,明日再過來侍奉不遲。於是,崔淵、王玫帶着崔簡向長輩們告退。一家三口回到自己的院落裡洗去一身疲憊,披着微溼的頭髮坐在一起低聲說話。

“叔母生辰時,未曾得見太子妃與魏王妃。今天一見,覺得兩位都是溫良賢淑之人。”太子妃蘇氏與魏王妃閻氏幾乎日日入宮侍疾,今日也不過是比崔家到得晚了些,便錯過了道醫、佛醫們診治的時候。經晉陽公主、衡山公主說明,她們便立即滿面感激地向真定長公主道謝,不愧是名門之後,應對十分得當。不過,王玫對閻氏更熟悉些,因她的叔叔便是大畫家,時任刑部侍郎的閻立本,她的父親工部尚書閻立德的畫技也同樣聞名。

崔淵微微一笑:“閻氏之父爲工部尚書,叔父爲刑部侍郎,仕途看起來比蘇氏更通達,卻無能支撐門庭的子弟。而蘇氏之父爲刺史,叔父爲十八學士之一,子侄均十分出衆,復起指日可待。不過——”他略作沉吟,搖了搖首:“蘇氏叔父身爲南昌長公主駙馬都尉,卻是魏王之人。據說是他建議魏王主持編著《括地誌》,功勞不小。”

雖說宗族上下一心才容易成事,但王玫十分理解蘇家的選擇。已經摺了一個女兒給太子,眼見着太子卻像是個扶不起來的。聖人又十分寵愛魏王,何不試着向其示好,至少保留一脈富貴榮華?只是,太子妃蘇氏的立場卻尷尬得很了。

崔簡昂着小腦袋,忽然道:“聖人與晉王都很親切,太子、魏王……”他雖然年紀小,但也知道不能妄議諸皇子是非,於是抿了抿嘴脣,才道:“見着生不出親近之心來。”今日本來聖人、晉王說得好好的,阿爺、世父也都談笑自若,當太子、魏王過來後,氣氛明顯就有些不對勁了。如他這般敏感的孩童,自是察覺出了這三位皇子之間的奇怪氣氛。

崔淵失笑,毫不留情地揉亂他的頭髮:“諸皇子又何須親近誰來?雖說論來論去都是親戚,畢竟隔了幾層呢。君待臣,以禮法而言,如此便已經足夠了。不過,諸皇子畢竟只是皇子——咱們崔家欲得的,是聖人的信重。”

崔簡想了想,又道:“如果現在都不能信重臣子,日後當了聖人又怎麼會信重他們呢?”

王玫心中微微一凜,崔淵卻是怔住了。小傢伙確實早慧,然而,就連兩位家長都不曾想過,他竟然敏銳如斯。這還沒過六週歲呢!王玫看了崔淵一眼,見他眯起眼睛已經開始走神了,於是柔聲問道:“阿實怎麼想到這句?”

崔簡便道:“就像我與傅母一般。如果我現在不能信任傅母,就算長大之後也不可能信任她。”小傢伙只是推己及人罷了,又想起王昉曾給自己講過的一些前朝故事,便又道:“君主待臣子好,臣子自然敬重君主;君主待臣子不好,臣子就不會敬重愛戴他了。”

“‘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所以聖人與諸公相得。”崔淵勾起嘴角,“阿實說得是。無容人之量、親小人而遠賢臣之君,又怎麼值得臣子全心全意侍奉?”時人都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禮法,既然太子爲嫡長,大多數人便會支持太子登位。覺得太子不堪造就者,便覺得魏王有文采,投了魏王。太子文不成武不就,性情陰鷙不假;魏王驕矜,有奪嫡之心卻不加掩飾,比之太子又聰明幾分?這兩位登位,於崔家、於朝廷、於天下萬民又有何益?崔敦固然是一家之主,但他又何必等着長輩做出決定再行動?如他這般性情的人,若九五之尊並非明君,他也不屑於爲其效忠。

“阿實,這些話不能隨意外傳。之後,你便將它們埋在心底,誰也不說,可否做得到?”王玫橫了他一眼,低聲安撫小傢伙。

崔簡點點頭:“母親放心,我一定誰也不說。”

待用過夕食之後,崔簡便回了自己的房間練字。王玫將崔淵拉進寢房中,命丹娘、青娘等在外頭守着,低聲道:“阿實還小呢,你怎麼能在他面前說那種話?”小傢伙好奇心強,說不得便會翻書看他阿爺所說的那句話出自哪裡了。以他的聰慧,推理一番,沒過兩年大概就懂得其中深意了。

“他小小年紀,便能想到這些,我這做阿爺的倒是被世俗禮法給捆住了。”崔淵嘆道,“時也勢也,命也運也,九娘以爲呢?”他曾覺得九娘想奪嫡之事想得太多了,但如今來看,想得多些也未必不好。想得多,未必要做得多;做得多,又未必都須顯露出來。

“你先前所說,也很有道理。”王玫認真道,“咱們力量微薄,於奪嫡之事暫時沒什麼影響。如今不偏不倚,也就夠了。不過——與晉王相交,卻是意外之喜了。”她此刻已經毫不掩飾自己比較看好晉王的事實。

崔淵勾脣淺笑:“原本與晉王相交,便沒存什麼心思。就算如今生了心思,也不妨且順其自然就是。”以聖人對皇后殿下的尊重,也必定不可能捨嫡子而立庶子。除了太子與魏王,也就是晉王了。且不提其他,至少晉王擅忍,且性情較爲平和,很懂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至於自家阿爺是否有什麼念頭,他只管看準時勢,多勸一勸就是了。五姓七家之類的世族不比其他根基不穩的高門,無須太過冒險,掙得什麼從龍之功。不過,若有機會與未來聖人君臣相得,當然也應該牢牢把握。累世公卿之族,若無看人的眼光與識相的眼色,也便到了該敗落的時候了。

王玫便又道:“元十九投了太子,不妨推着崔泌投魏王。待大局定時,便是他們身敗名裂、身死族覆之時。”有時候,復仇也不需自己絞盡腦汁髒了手。推着對方站錯隊,看他們萬劫不復亦是十足大快人心。

崔淵忍不住伸手擡起她的下頜,細細端詳她的神色,笑道:“真是心有靈犀。崔泌那一頭,想來也不會有別的選擇了。”他如今在京中廣揚名聲,又有真定長公主作爲後盾,不得罪太子、魏王任何一派。崔泌若不想讓崔泳被他徹底碾壓下去,只能另闢蹊徑了。如今魏王日漸勢大,不投魏王提一提自家聲望,又更待何時呢?“只是,在大局定之前,我也不想讓他們過得太舒服。”

王玫依偎進他懷中,又問:“你上午曾說發現一件趣事,可是與元十九、崔泌有關?”

崔淵笑得甚是輕快:“這些時日我一直拿他的文卷看,又請鍾十四郎、八郎替我試探了幾回。你猜,我發現什麼了?”

王玫擰起眉,認真地想了許久,冷不防道:“難不成他這狀頭是舞弊得來的?”說文卷,又說試探,那必定就是元十九名不符實了。只是,少年才子得了狀頭,當年想必也有許多人與他對答,怎麼卻無人發覺真相?

聽她說到舞弊,崔淵有些詫異,道:“你怎麼猜着了?倒也不算是舞弊,只是有人替他參謀罷了。那人之才,遠遠在他之上,替他籌謀,最終卻落得被他不喜,鬱郁而亡的下場。”

王玫更是驚訝,睜圓了眼睛:“你……莫不是說他的元妻鄭氏?”她對元家之事頗爲了解,左猜右猜也只能是那位嫁了表兄卻早逝的表妹了。

“是。我遣人打聽過了,那位鄭氏女,有謝道韞之才,只是不欲揚名,所以不爲衆人所知而已。”崔淵一嘆,“原本若輔助夫主一路青雲,倒也不埋沒其才。元十九卻是個心胸狹隘之人,容不得內人之才猶在他之上。真是可惜了。”

王玫也禁不住覺得惋惜。能夠輔助元十九獲得狀頭,這位鄭氏於史書、時務策上肯定造詣非常深,或許確實是一位不世出的奇才。但她卻又哪裡能料到,所謂的表兄,竟卑劣如斯——明明得了好處,卻不願承認自己比不上妻子。元十九口口聲聲說婚事不諧,想必他要的是一位對他俯首聽從宛如奴婢的妻子,而非一位才華橫溢遠超過他的妻子。所以,他才又回過頭去糾纏原身,想從原身那裡得到尊崇,藉以恢復自己的男性自尊?

“此事畢竟已經過了許久,鄭氏又早就亡故,尋不出證據來。四郎打算如何做?”

“那鄭氏被元十九逼死,鬱郁而亡,自然有父兄替她討回公道。”崔淵回道,“若無滎陽鄭氏作爲元家後盾,將他們家推倒便是頃刻間之事。免得你還擔心他會跟着太子狐假虎威,爲難舅兄。”元十九的名聲已經很差了,再差一些,便是他再誠心,太子一派也懶怠理會他,想保住校書郎之職也已毫無可能。至於他叔父,蒲州司馬之職有的是人想做,連帶着參上一本拉下來也不難。

“只是……”到時候就不能在太子謀逆之事爆發的時候,徹底報復他們了。不過,王玫想了又想,覺得以元十九的能力,即使太子果真謀逆了他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牽連進去也不會罰得太重。且若是太子沒來得及謀逆,只是奪嫡失敗,那便又會生出變數來。想到此,她也覺得還是速戰速決,借鄭氏孃家——元十九親舅家的怒火來徹底摧毀元家比較合適。

“安心罷,鄭氏亡故,元家、鄭家已經離心了。此時不過是再給他們火上澆些熱油而已。”崔淵道。他早就暗自發誓,必要讓元十九身敗名裂、衆叛親離、嚐盡苦楚,方能解恨。如今,也不過是逐一實現罷了。

奪嫡、元十九、崔泌之事,其實都並非他們生活的重心。將這些事議論清楚了,兩人都是一般心思,便又各自忙碌去了。

崔淵要做的事,當然並不是準備縣試那麼簡單,而是準備府試、省試,保證府試之解頭、省試之狀頭都納入囊中。這時候,他也沒忘記刺激刺激崔泌。於是,隔三差五便將崔泳請過來,論了幾回時務策,就徹底收服了這位本性純良的少年郎。

崔泳甚至主動提出辦文會,繼續替他揚名:“書畫詩賦三絕又算什麼?子竟阿兄便是稱書畫詩賦策論四絕,也是當得的。”崔淵聞言淺笑,當然毫不猶豫地謝絕了。崔泳越發欽佩他,便奔回家去向着自家阿兄好生誇讚了一番他的風骨。崔泌本是帶着慣常的微笑傾聽,到得後來,連笑臉都聽得僵住了。

崔淵也並未閒着,又找人給魏王的幕僚旁敲側擊,替崔泌說了許多好話。魏王正謀奪嫡,求賢若渴,一聽是崔相之孫、素有文名、人品貴重,自然不捨得放過如斯人才。於是,幾番盛情邀請之下,崔泌也便半推半就,成了魏王一派的人。崔泌、崔泳兄弟兩個,在魏王不遺餘力的造勢中,陪着魏王於長安城裡又大出了一番風頭。因崔泳連連稱讚崔淵的緣故,連帶着他也接着名氣高漲了一回。

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58章 互相試探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4章 王家七郎第2章 放妻之後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98章 喜結青廬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72章 王大婚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9章 洛陽坊市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8章 東都洛陽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39章 七夕之日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96章 親迎之禮第46章 宴飲邀請第9章 洛陽坊市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84章 終成密友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72章 王大婚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39章 形形□□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45章 道門歸家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章 大唐棄婦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章 大唐棄婦第3章 長秋尼寺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46章 宴飲邀請第91章 相約上元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9章 端陽來臨第85章 波折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