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江北袁家

86江北袁家

“什麼!“袁太夫人和皮氏同時問道。

皮氏忙說道:“你血口噴人!不可能!”這話說出來,那就是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長子暗地裡策劃的,也不怪大家會這樣想,要是鎮北侯出了事兒,那最得利的可不就是鎮北侯的長子,直接就繼承了爵位。

袁太夫人深色難辯,心裡也是懷疑不斷,曾家的大爺發現了江老大的隱藏之地,然後要去圍剿,這個時候偏偏自己的大孫子要去阻撓,這不明擺着告訴人家,自己家裡和江老大是有關係的?而爲了證明清白,自己的兒子必須出面,結果就出事了。

“你給我閉嘴!別人都還沒有懷疑你兒子,你自己倒是懷疑上了,奶孃的兒子難道就不可以被別人收買了?”袁太夫人簡直是快氣死了,自己的兒子現在已經不能起牀了,這個兒媳婦還在添亂。

皮氏立刻不敢啃聲了,她怕的是,要是真是自己的大兒子做的,那這爵位就輪不到自己的兒子了。

袁太夫人覺得這事兒不能深究,不然到時候就成了家亂了,兒子已經這樣了,那麼最要緊的是怎麼善後。袁太夫人畢竟見識有限,要不然也不會讓兒子娶了皮氏這樣的兒媳婦了。如今的情況是,當家人已經倒下了。爲了自己的家業,必須得推出另外一個當家人。

鎮國公看了信,點了點頭,看來令宣要回來了。江北的事兒已經差不多完成了。鎮國公提筆給曾令宣寫了信,讓人快馬加鞭的送到江北去了。

皇上下旨,讓鎮北侯到京城養病,而鎮北侯的長子也請命,江北如今已經大爲清明,他們袁家也應當回京城了。

這事兒一傳出來,京城各世家都轟動了,畢竟這江北袁家可是一直盤踞在江北的,可以說江北是他們的根,如今竟然都要來京城了,那麼江北袁家就不能再叫江北袁家了。

而皇上竟然也允許了這個請求,並褒獎了鎮北侯和其長子,鎮北侯是引用殺敵才受傷的,所以另外加封了太子少保的官位。而鎮北侯世子的爵位也有孝順的鎮北侯長子得了。

袁太夫人又病倒了,這袁家離開了江北,那就是拔了牙的老虎,還有什麼用處?以前不懷疑自己的孫子的,現在倒是懷疑是自己的長孫故意使壞了,可是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而鎮北將軍曾令宣也跟着朝廷的人回到了京城。江北地段自然有兵部的人另外派人過去接管,以後就沒有這江北袁家之說了。

皇上這次打了一個漂亮的仗,心情一直很好。誰樂意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有個老虎在盤踞着?

皇上爲了江北這個地方下了那麼大的功夫,如今終於不費一兵一卒的給解決了,真是心情愉悅!

鎮國公看見給自己請安的大孫子,笑着摸了摸自己下巴的鬍子,“回來就好!”皇上既然不希望有個江北袁家,自然不希望有個江北曾家,所以令宣能請旨調回來,可是一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了,看看皇上一下子就准許了,說明皇上正有此意。

曾令宣笑道:“離開家裡這麼幾年,孫兒也該盡孝了。以後孫兒要在兵部任職了。”

“嗯,能到六部去歷練也是很不錯的。你這次在江北做的很好,祖父深感欣慰。”鎮國公滿意的看着自己的長孫。

曾令宣道:“也是祖父教導的好!”

“哈哈,咱們祖孫就不要相互恭維了,祖父說你是好樣的就是好樣的,記住,人可以上進,但是不要有貪慾,咱們這樣的功勳世家,首要的就是要忠君,只要記住這一點,那麼就會屹立不

倒。”

“孫兒記住了!”曾令宣點頭。

皇上因爲曾令宣立了功,但是又不好說出來獎賞,所以倒是多去了皇后宮裡,對皇后誇了曾令宣,是個好樣的。

皇后娘娘笑道:“再好,也是皇上慧眼識珠,如果沒有皇上的賞識,那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無用。以前令宣小時候,他祖父和我父親就說咱們這樣的世家子弟,首要的就是要忠君,令宣那時候就記得牢牢的呢。”

“哈哈,”皇上開懷的笑了,忠君可不就是忠於他?而曾令宣這五年所做的,可不就是忠君,替自己除了一個隱患,事後也不貪權,直接請求回京城,這樣的好臣子,是該好好提拔。

要說別人,皇上還不放心,而曾家,後宮無人,唯一有關係的皇后還是無子的,所以倒是不擔心他們以後幫着自己的皇子爭權奪利。鎮國公這個老頭倒是看得明白,知道自己府上有鎮國公這個爵位,唯一要做的,就是忠君。

“真倒是想要獎勵一番曾令宣,只是有些事兒不好擺在明面上。”

“皇上,令宣是您的臣子,做任何事都是應該的,再說,以後還有皇上給他封爵呢,這不是最大的獎賞?”皇后娘娘說道。

“也對,朕心裡有數,且等着吧。”現在如果獎賞曾令宣,那就太引人注目了,還是等以後再說吧,只要忠君的,皇上從來都不會吝嗇獎賞的。

連鎮北侯那個人都賞了太子少保了,何況真正爲自己辦事的人?

袁太夫人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長孫,是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好好的基業就被你給毀了!既然你自己毀了,我還能說什麼?現在你父親也成了這樣了,以後這府上如何,你好自爲之吧。”袁太夫人覺得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白費了,如今就只能在京城度過餘生。

袁伯明開口說道:“祖母,你覺得我們在江北還能呆的下去?皇上爲什麼派了個鎮北將軍過去?是因爲皇上對我們早就不滿了我若是不這樣,咱們袁家早晚就會被抄家的,跟皇上爭,有什麼好處?”

“誰跟你說這些話的?”袁太夫人不相信自己的長孫能想出這些。

袁伯明道:“這不明擺着的事兒嗎?還用別人教我?祖母,你是內宅夫人,這外面的事兒,你就少管,只管頤養天年就成了,袁家以後由我支撐就好了。父親大人既然這樣了,那就好好的養着,孫兒告退了。”袁伯明說完,就起身離開了,把袁太夫人給氣的,什麼時候長孫這麼有出息了?可是都是和自己做對的。

袁伯清暗想,自己的祖母老是覺得自己不成氣候,而且還偏心,現在自己能獨當一面了,誰也不能說自己什麼了。

到了書房,叫了自己的幕僚阮先生,“阮先生,如今這樣是不是已經可以了?”

阮先生笑道:“恭喜公子得償所願。京城是繁華之地,只要好好經營,不比在江北的時候差多少。”

這幾天袁伯清也在京城到處逛過,京城果然是比江北那地方繁華,袁伯清也是貪圖享樂的人,這次又得了皇上的賞,眼看着爵位也都到手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以前在江北,他父親動不動就是要他勤學苦練,哪裡能享受的到?現在好了,這府裡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了。

袁伯清笑道:“如果不是父親太過於狠心,我也不至於這樣我正正經經的嫡長子,還比不上他外頭的女人生的兒子?竟然把什麼好東西都給了他,祖母那邊也只是看得到幼清,何曾把我看在眼裡的?既然這樣,我也該拿回屬於我的東西了。”鎮北侯一直不立世子,讓袁伯清很是不滿。

而鎮北侯除了他和袁幼清,在外面還有個女人生的孩子,對那女人生的孩子他可是千寵萬寵的,要不是自己發現了,還一直矇在鼓裡呢。

阮先生道:“既然公子已經得償所願了,那阮某就要和公子辭別了。家中老母也要某盡孝,這麼多年在外面實在是沒有盡到人子的責任。“

袁伯清忙道:“先生何不把令棠接到京城,那樣我也好照顧?”

“家母一輩子在家鄉,離不開故土。”阮先生說道:“如今公子這邊一切都安頓好了,阮某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人家要回去盡孝,袁伯清也不能說什麼,只能是放行,畢竟這是個推崇孝道的年代,阮先生因爲幫袁伯清,這麼多年都沒有盡孝,他要是還攔着不放行,那就說不過去了。

“好吧,先生想走,我也不攔着,以後先生有什麼爲難的事兒,就過來找我。”

阮先生收拾了東西,和袁伯清告辭了。清風樓裡,阮先生到了一個暗間,見到了裡面的曾令宣,曾令宣道:“阮先生過來了。”

“公子爺稱我爲先生,不敢當。這次是跟公子爺告辭的。”阮先生說道。

“好!先生一路順風。“曾令宸以茶代酒,送阮先生回鄉,這次如果不是阮先生在袁伯清身邊出謀劃策,江北的事兒還不能那麼順利的進行,這五年時間,曾令宣慢慢的佈置,利用了鎮北侯和袁伯清之間的矛盾,最終是土崩瓦解。如今功成身退,他沒有什麼遺憾的,只是這五年一次也沒有回來盡孝,曾令宣心裡是遺憾的,可是也沒有辦法,他們這樣的功勳世家,爲了家族,首先就是爲君上分憂,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家族長久下去,他是長子嫡孫,更是有這樣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