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偏心不偏心

81偏心不偏心

“九姑姑!”暉哥兒跑了進來,懷陽縣主道:“都這麼大了,還是一點兒也不穩重。”

“暉哥兒哪裡不穩重了?我知道他懂事着呢。”曾令宸替侄子辯解。

懷陽縣主搖搖頭,對身邊的媽媽說道:“看看,這姑侄兩個,我都不能說了。”

曾令宸看暉哥兒滿頭大汗的,忙拿了帕子替他擦了,“姑姑,你不是說帶我去馬場的嗎?現在可

不可以去?”這小子是記着要烤肉了,曾令宸忙道:“等你七姑姑出閣了再說吧。”

本來說好的是今年開春就出嫁的,只是田大人的族親裡有個人過世了,這就拖了一段時間,如今又過了幾個月了,這日子算是定下來了。

“姑姑們是不是都要出嫁啊。”暉哥兒問道。

暉哥兒的奶孃在一邊說道:“那是,姑娘們到了歲數,可不就是要出嫁了?”

“那九姑姑是不是也要出嫁?我不讓九姑姑出嫁!誰都不能搶九姑姑!”

懷陽縣主笑得不行,這小子,怎麼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簡直是,不過姑侄兩個人感情好,也難怪會這樣。

“姑姑,你要是不出嫁,以後誰欺負你我就幫你打回去!我和大哥都商量好了,一個人打不贏,我們就一起上!”

這怎麼又關係到勖哥兒了?這兩個小子都是怎麼想的啊,曾令宸也不好說什麼,畢竟要當姑娘家害羞,說什麼嫁人不嫁人的話,真的是臉皮厚了。

好不容易把暉哥兒給哄好了,奶孃帶他下去換衣服了,曾令宸道:“三嫂,宮嬤嬤那邊還辛苦不辛苦?”

懷陽縣主笑道:“宮嬤嬤現在手裡有人□,不知道多高興呢,你不用擔心,保證讓他們幾個乖乖的。”聽說那魯家的幾個姑娘都有些受不住了,想着要離開府上呢,只是魯家的那幾個人怎麼可能答應呢,這裡有吃的有住的,還有人伺候着,不知道多愜意呢。

要懷陽縣主說,真的應該多拿出幾個人磋磨磋磨幾下他們,讓他們知難而退纔是最好的呢,只是知道那樣也不現實,只能在心裡想一想罷了。

七月的時候,鎮國公府七姑娘出嫁,這個天可真是熱,曾令宸和八姑娘,十姑娘來七姑娘的屋子,昨天的嫁妝都已經擡走了,現在屋子裡空蕩蕩的,七姑娘已經在喜娘的巧手下,裝扮一新,大紅色的嫁衣,一個姑娘一輩子只穿一次的,姐妹們都私底下添了妝,所以今天就陪着七姑娘等會則接親的人來。

七姑娘本來想和九姑娘說,她不在家了,要是有空幫着照看一下齊姨娘,只是想着自己也沒有這個資格開口,然後齊姨娘也是個性子平和的,只要不惹事,就能過的很好,把到嘴的話又給嚥下去了。

所以說,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這人生就不一樣。八姑娘看着被接走的七姑娘,突然想着下一個就是自己了,有些心慌,姑娘家在孃家的日子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周圍的人都是自己的親人,去了婆家,全部都是陌生人,脾性習慣都不知道,真的想着就恐慌。

齊姨娘高高興興的把七姑娘送走了,只是回到自己的屋子還是無聲的哭了一場,畢竟只有這一個肚子裡出來的,十幾年的感情,一下子成了別人家的人了,這能不痛苦嗎?在外面都是強撐着,哭了一場好多了,讓丫鬟給自己整理了妝容,吳姨娘過來串門了。

吳姨娘說道:“唉,你現在知道我的心情了吧,七姑娘還是在京裡,時不時的還能見到,我們二姑娘這都嫁過去那麼幾年了,我一次都沒有見過了,也不知道她是胖了還是瘦了,有沒有人欺負她。”

吳姨娘是來找共鳴的,當然如果能讓齊姨娘的同情心起來,那就最好了。

不過齊姨娘只是共鳴了一小會兒,就想起二姑娘以前沒出閣做出來的事兒,現在這樣,那能怪得了誰啊。

“等二姑爺金榜題名了,吳姨娘就能見到二姑娘了。”齊姨娘說道。

“那還得等多久啊,我都這一把年紀了,說不定一輩子都見不到面了,可憐的二姑娘啊。”吳姨娘這次是真哭了。親骨肉這麼多年不見面,能不傷心嗎?

齊姨娘說道:“二姑爺不是挺好的嗎?還是太夫人做的媒,吳姨娘你別這樣,不然傳出去了,就不好說了。”

“唉,我也不是說二姑爺不好,只是到底太遠了,要是能到京城就好了。我不求別的,只要能見一見二姑娘一面,我死而無憾了。”當孃的都心疼自己的骨肉,齊姨娘雖然心軟,但是到底不敢多邁一步,不然連累到七姑娘就不好了。

吳姨娘見齊姨娘油鹽不進,真是心裡惱火的不成,原以爲自己哭訴,然後求齊姨娘和自己去求求夫人,讓夫人把二姑娘接到京城住一段時間就好了,但是現在竟然只是自己在唱獨角戲,她還專門挑的是七姑娘出閣的日子,這一天齊姨娘的心肯定最容易被打動的,如今看來,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這齊姨娘也不是個善茬。

原本以爲那趙姨娘是最不省事的,如今和齊姨娘比起來,真的是不值一提了,七姑娘如今還嫁的好,自己的二姑娘,還在鄉下受苦呢。

這也太不公平了!吳姨娘只知道埋怨,可是卻不想想二姑娘當初做的事兒,要是想起來了,也不至於覺得二姑娘受了苦了。

李氏房裡,聽了來人的稟報,李氏讓她下去了,吳姨娘想讓二姑娘回來?只要二女婿有那個本事來京城趕考,她立馬給安排的妥妥當當的,現在那田家都沒有主動來信,肯定是連舉人都沒有中呢,要不然早就過來京城找門路了。

二姑娘嫁的是太夫人胡氏庶妹的孫子,夫家也是姓田,和七姑娘的夫家不是一脈。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家。

李氏覺得年紀大了,很多事兒辦起來就有些勞累了,想着這個家以後還是要交給大兒媳婦的,如今幾個兒媳婦都娶進門來了,讓他們幾個幫着分擔分擔吧,一個人管幾處地方,也免得到時候交給錢氏的時候出現矛盾。

一家獨大的做法是很不好的,尤其是這一家還不是以後的當家的。

懷陽縣主,裴氏和嚴氏都恭聲答應了,李氏道:“我這也該享享清福了,以後就帶着孫子孫女們,別的都不管了,你們三個,縣主是長嫂,有什麼不懂的問她。”三個管了,還得有個頭兒,不然就會亂套。

三兒媳是縣主,剩下的兒媳婦也會給面子的。

不過曾令宸私底下也問道:“娘,你把管家的事兒,給三個嫂嫂,不怕三嫂心裡有芥蒂嗎?”畢竟如果長嫂不在跟前,那應該是嫡次子媳婦管家。

李氏道:“就算是有芥蒂,娘也要這麼做,不然你大嫂回來,就是你三嫂痛快的教了管家權,可是依附她的下人們不會省事,不如把權利分成三份,到時候你大嫂也可以好管一些。”人心易變,不是她不相信自己的兒媳婦,而是管家管長了,會對手裡的權利着迷,“還有個原因,我是信任你三嫂的,她不是那種多事兒的人,也是爲了給你大嫂以後好接手的,你想,到時候你三嫂都痛快的把管家權教出來了,那麼你四嫂和六嫂還能說什麼,也是無形中給你大嫂樹立威信呢。”畢竟連縣主都能拱手讓權,這說明什麼?說明縣主對嫂子的絕對尊重。

“你三嫂巴不得有人替她分擔一些呢,絕對不會心存芥蒂的。你今天能問道這個問題,娘很高興。看問題不能看面上,一個國公府多大?下人們也是又好又話,娘當家這麼多年,還不是出了許多錯?都說下人忠心,可是有些下人也恨不得你多出錯,別看他們表面上對你恭敬的很,背地裡陽奉陰違,甚至下絆子的,都多的是。咱們不怕出亂子,就是看你有沒有能力好好處理這些亂子。當然,最好的是,不出亂子,可是這可能嗎?”

李氏也想通過分派事情這件事,看看兒媳婦們到底是如何想的,要是真的有抱怨,那她也不怕,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她一個當婆婆的還怕什麼?

說不得兒媳婦還能看清身邊的人到底是誰真的爲她好,誰是挑撥離間的呢。那些挑撥離間的人,就會說自己這個當婆婆的不放心兒媳婦,所以纔要三個一起管家,讓兒媳婦心生埋怨,而那真正爲他們好的,則是勸她們好好的把差事辦好了。

言之有理啊,娘就是高明!一件事兒能到達這麼多目的,果然不愧是當了這麼多年的家!

沒過多久,懷陽縣主那邊就攆出去了幾個人,看來這幾個人肯定是在三嫂的耳邊說了什麼難聽的話了,三嫂倒是利索,直接就趕出去了。

李氏把懷陽縣主找過來,對她說道:“下人如果缺了,你自己在府裡填補,不用跟我說了。”

懷陽縣主一直都看得很清楚,雖然最開始對婆婆要把管家權分出去兩份覺得有些委屈,但是也只是認爲婆婆是不是覺得自己能力不夠才這樣的,絕對沒有想過是要分自己的權,而她奶孃也開解過她,從她嫁過來,這婆婆對她多好多好,從來沒有爲難過她,也不給自己房裡胡亂塞丫頭,過的都很順心,別因爲夫人的這個舉動就對夫人存了芥蒂,那樣對雙方都不好。

“縣主,這個家早晚是大爺的,您現在替大爺和大奶奶管着,以後大奶奶只會急着您的好,可不能覺得夫人偏心,都是夫人的兒子,夫人能偏心到哪裡去?長公主也說了,千有萬有不如自己有。三爺和大爺還是嫡親的兄弟呢,您這裡管好家了,和大爺們的關係不是更好了?”

懷陽縣主道:“奶孃,你不用說,我哪裡不明白?我自己手頭上有嫁妝,我貪心不屬於自己的幹什麼?對婆婆這樣安排,我倒是覺得挺不錯的,婆婆也是爲了以後和睦相處呢。”

“縣主能這樣想,奶孃就放心了。”十個指頭還有長有短呢,夫人這樣的婆婆已經是很好了,就怕縣主想左了,到時候婆媳關係弄壞了,就麻煩了,如今見縣主黑清醒,那真的是沒有什麼擔心的了。

當然也有一些人借這個機會說了些挑唆的話,比如夫人就是不放心縣主,怕縣主貪了公中的東西,所以才讓三個兒媳婦共同管家的,還比如說夫人心裡只有大爺一家子,這話只要被聽見了,懷陽縣主立刻就給打發出去了,倒是清靜了不少。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肯定還有人在休假啊,這幾次放假都可以用上年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