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祁縣

月瑤他們不趕時間,走得又比較慢,三天的路程走了四天。一直到第五天臨近中午纔到,幸運的是這四天都沒下雨,除了頭一天出了大太陽,其他三日都是陰天。

月瑤下馬車的時候,望着大門口掛着的牌匾:“連府。”兩個字筆力厚重,一看就是有幾十年的功力。

廷禮在邊上笑着說道:“三妹妹,這兩個字是老太爺寫的。已經有幾十年年頭了。”當年想求太爺的字的人很多,可惜就是出到萬金,都買不着的。

連家是在太爺手上達到輝煌的。也因爲太爺本事過硬,所以纔敢跟本家鬧分開。只是要再創輝煌就要靠後輩的努力了。

月瑤跟着僕從進了庭院,一層一層的院落,一道一道的門檻,越往內走庭院越發的幽深。

宅子也因爲久不住人,就算得了消息僕從打掃乾淨還是有一股淡淡的味,這股味讓月瑤很不舒服。鄧媽媽到了房間立即拿出香來薰屋子,倒騰了大半天才入住。

月瑤在庵堂的時候,洗衣縫衣打掃衛生都是自己做的。只是現在不一樣,她是不沾陽水的千金大小姐,這種粗活不可能讓她做的。她要是堅持只會越幫越亂。

月瑤很自覺地拿了一本書坐在院子裡去,今天是個陰天,在院子裡看書不怕陽光刺眼。

巧蘭端來了茶水。

廷禮過來的時候,就看見月瑤正在認真地看書,旁邊茶香嫋嫋,霧氣氤氳。廷禮看着心裡真不是滋味了,這麼勤奮好學的妹妹,爲什麼就偏偏不是個男兒:“妹妹在看什麼書?”

月瑤看資治通鑑只會在自己屋子裡看,這種書適合男子看不適合女子看。就是醫書月瑤也沒帶出來,要人看到她在鑽研醫書也不妥當;所以她現在看的是《大元地質圖》。

廷禮很驚訝,他以爲月瑤會看詩詞歌賦之類的書,竟然不知道月瑤在看這本書。《大元地質圖》主要是描繪大元朝的疆域,主要是詳細介紹省州縣的地理面貌、人口與土地等。一般女子很少看這樣的書,至少廷禮是第一次見到有女子看這樣的書。

月瑤會看這本書也是巧合,之前看介紹各處的水土風情的遊記,說到了州縣月瑤都不熟悉,所以拿出這地質圖來對照。可是幾回下來後月瑤發現自己見識太淺薄,連自己所處的國家都不清楚,於是閒下來都會認真看,認真記。

月瑤將書放在旁邊的桌子上,站起來:“大哥,你坐。”

廷禮過來是告訴月瑤,準備明日帶她去見本家的親戚。讓月瑤做好準備。

月瑤上輩子沒來過本家對本家半點不瞭解,但是在路上了解了一些。月瑤不認爲本家會接納他們,最多也就維持着面上的情份,想想當年太爺得勢就踢開了本家現在又想回宗族,天下哪裡有這麼好的事,能維持面上情份還是看在廷禮他們有出息的份上:“大哥,明日是我孃的生祭,我想先去給我爹孃上墳,然後再去拜訪各家的親戚。”正事先辦完,拜訪親戚的事往後說。

廷禮想了下點頭:“嗯,我也是準備明日下午去拜訪。”

月瑤仍然搖頭。到時候一副悲悲慼慼的模樣去見親戚不是給人添堵:“大哥,你有事就去辦。我跟正哥兒後日再去不遲。”心情得調整好去拜訪族中的長輩才成。本就關係不親近,再一副委屈的模樣上門,這不是示好,而是拉仇。

廷禮見着月瑤堅持雖然心頭不舒坦,但是還是隻能順着她的意了:“好,那你今天早點休息。”

月瑤點了下頭。可是到了晚上因爲不喜歡,月瑤碾轉反側難以入眠,翻身看着窗外。夜色寂靜空幽,清淺通透的月光透窗而入,如水般溼潤了整個屋子,

月瑤起身穿了衣物走到院子,這裡比京城要冷上許多,走到院子月瑤忍不住打了一個冷顫。

鄧媽媽並沒有催促月瑤進屋,而是吩咐花蕾去屋子取一件厚外套,她自己站在月瑤身邊。

月瑤望着清涼的月亮:“媽媽,你說爹跟娘回在天上看着我嗎?還是說他們已經投胎轉世了?”

鄧媽媽被月瑤的問題給定住了。

月瑤並沒有要鄧媽媽回答,自言自語道:“其實我希望爹孃已經轉世投胎,這樣他們又用了新的人生。”

鄧媽媽張了幾回口,卻不知道如何說。這時候花蕾取了外套,正準備月瑤披上,月瑤卻是搖頭進了屋子。也不睡,只是讓點了蠟燭,拿了書本看。側身道:“待會我若睡着了,你們別動。”月瑤這話是提醒他們到時候不要動她手上的書,一動就得弄醒她。

花蕾忙點頭:“好。”

月瑤看了半個時辰左右,果然側着頭睡下了。花蕾看着自家姑娘頭歪在枕頭上,一雙玉手握着書在水藍色的被子上,極爲不雅。可是想着月瑤的吩咐,也沒去收拾,由着去。

花蕾也是知道自家姑娘總是難以入眠,特別是換個地方更是難以入睡。上次去舅老爺家也是半夜沒睡。花蕾輕輕嘆氣,自從老爺夫人過逝,姑娘就沒開懷笑過。

第二天一行人去上墳,擡了幾大箱子經書到了目的地。連家的祖墳有專門的僕從看守,一般人是不準進去的。月瑤他們來也是提前打了招呼,看墳的人領了他們過去。

上墳,燒香擺放祭品,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月瑤看着爹孃的墳,咬着下脣強忍着不哭。她從箱子裡一卷一卷地將經書取出來燒,月瑤要親手燒了這些經卷給爹孃。上輩子沒做成的事,這輩子她要完成。

看墳的人見着那麼多一卷一卷的忍不住問道:“這是什麼東西?”

跟隨來的趙春說道:“這是我們姑娘爲二老爺二夫人抄寫的經書。姑娘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日以繼日地抄經書,今兒個是二夫人生祭,姑娘特意過來將這些經卷送過來燒給老爺夫人。”

守墳的人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事:“三姑娘真孝順。”這可是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下來,沒有毅力是做不到的。

一卷一卷的經書焚燒,火光都灼紅了月瑤的臉。月瑤透過火光,眼前又浮現出父母慈愛的面容,腦海之中浮現出上輩子那些如噩夢一般的經歷,月瑤再忍不住,眼淚撲哧撲哧掉:“爹,娘,爹,娘……”叫得周圍的人也都紅了眼圈。

跟着月瑤一起燒經書的廷正也是眼淚汪汪:“爹,娘,我跟姐姐來看你們了……”

最後一卷經書化爲灰燼,月瑤也暈厥過去了。

大夫過來給月瑤診脈,過了半響道:“姑娘這是悲痛過度。好好休息別再讓她傷心,若不然會落下病根的。”大夫知道是父母雙亡才哭暈,只感嘆一聲可憐了。

月瑤醒過來,見着廷正已經成了兔子眼。

廷正見到月瑤醒過來,歡喜地叫着:“媽媽,姐姐醒了,姐姐醒了。”大夫說姐姐醒過來就好了。

月瑤摸了一下廷正的頭,這一輩子重新來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不會再有這樣的噩夢了,不會再有了。

下午的時候,廷禮還是帶着廷正去拜訪了本家的長輩。廷正在李家這大半年被李翰帶着膽子也大了一些。面對長輩的提問,也不怯場。當然,回答問題的時候有些勉強。

提問的是連家本家七房的老太爺,本來廷正的長相挺招人喜歡,再有這態度也讓人滿意,只是廷正的回覆讓他很不滿意。

廷禮反倒是心裡暗暗驚了一下,要知道這孩子可是才學半年,又頂着草包的名頭,面對長輩的考校竟然也能回答大半。可是面對本家七老太爺的不滿,廷禮也沒敢解釋,越解釋越糟糕。

結果,廷禮自己卻說道:“太爺,先生說我啓蒙太晚,要慢慢來。急了反而不好。”

七老太爺連益瞪着眼睛道:“你啓蒙太晚?什麼時候啓蒙的?”

等知道廷正是啓蒙還不到一年,當下吹鬍子瞪眼睛:“連家子嗣三歲就開始啓蒙,這孩子今年都六歲了,半年前啓蒙。這是怎麼回事?”一聽就知道這裡面有貓膩。

見廷禮回答不上來,七老太爺問廷正:“你來說?爲什麼半年前才啓蒙,是不是之前偷懶不願意學?”

廷正睜着一雙無辜的桃花眼:“沒有,我很勤奮的。姐姐說,只有勤奮苦學才能成才。”

七老太爺聽了以後重重嘆氣:“改日將那丫頭帶過來讓我瞧瞧。”無父無母的孤兒哭暈在爹孃墳前,也不知道這連棟方是如何照看這對孤兒的。

出去的時候廷禮一頭的汗,望着一副懵懂無知的廷正,廷禮暗暗想着應該是巧合。

七老太爺搖頭道:“連承當年心高氣傲受不住委屈脫了宗族,結果兒孫卻沒一個立得起來的,這一輩也不知道撐不撐得起來。再撐不起來怕是要敗落下去了。”

旁邊的隨從也不敢接話,只是看着他們太爺重重嘆氣。

月瑤休息了半日才緩過來,當天晚上除了練半個時辰的字,其他時候聽郝媽媽跟她說下本家的事。鄧媽媽對本家不大熟悉,可是郝媽媽在連家呆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前太爺還沒過逝呢!

郝媽媽對本家的事也不是很清楚,當年她入府的時候連家已經跟本家鬧翻了:“姑娘,如今跟本家關係最爲親近的就是七房了。七老太爺跟我們太爺是堂兄弟,是血脈最爲親近的一支。”廷禮跟本家這些年的走動緩和了不少,但是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現在連家在走下坡路,本家如何真心願意與連家多走動。這也多虧了七老太爺在族中德高望重,顧念這與連承的兄弟情誼,若不然連這點面子情份都不存在了。

月瑤點頭:“其他的呢?”

郝媽媽搖頭:“沒有了。”當年到底因爲什麼事而讓太爺跟本家鬧翻,因爲一直比較隱匿到現在還是個謎。還有當事人差不多都走了,估計得成爲永遠的謎題。

月瑤笑了笑:“本家現在這樣的態度,已經算好了。”當年太爺位高權重沒有扶持本家,反而摒棄了本家,這已經犯了大忌。現在連家處於下坡期,本家的人自然不會有好臉色。月瑤想着本家能維持面子情份一來是看在七老太爺的份上,二來也是看在廷禮上進好學又甚有才名的份上了。

第二日月瑤就去本家各房拜見長輩,大房出來一個不管事的媳婦過來應對。月瑤也極爲有眼色,說兩句就告辭了。其他幾房也都是走了一個過場,只有七房態度親熱一些。

七老太爺今年八十有三了,耳不聾眼不花身體也很極好,聽到月瑤過來特意見了月瑤一面。七老太爺連益見到月瑤的模樣,不由地皺着眉頭。這丫頭小小年齡竟然憂患於心,這可是短壽的徵兆。七老太爺道:“丫頭啊,你父母雙亡更該放寬心好好活下去。平平安安地長大才對得起你父母的在天之靈。”七老太爺會寬慰月瑤,一來月瑤抄寫經書孝順;二來也是廷正的話在七老太爺這裡落下個好印象。

月瑤由衷地鞠躬感謝:“謝謝太爺關心,我會愛護身體的。”

七老太爺到了這個年齡已經是人老成精了,是真心還是假意哪裡能逃過他的眼睛,一眼就看得出來。七老太爺見着月瑤誠懇的道謝,很欣慰:“是個好丫頭。”

七太夫人早就過了,老夫人也早就不管家了,現在是連夫人在管家。按照輩分月瑤該稱呼爲伯母。

連夫人見着月瑤知禮,誇讚她懂事孝順,見着廷正笑着誇讚了兩句。態度不熱切也不冷淡,讓人挑不出錯來。

月瑤應對也很妥當,沒有什麼不當的地方。對於本家這樣的反應月瑤也沒過多的感觸,人都是這樣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太爺種下的因,她們這些子孫就得承擔這個後果,沒什麼可抱怨的。其實本家能有這樣的態度,已經非常難得了。

鄧媽媽有些不滿:“這些人真是,姑娘,以後我們還是不要與他們走動爲好。”這些人看着姑娘沒有依靠就慢待,太過份了。

月瑤笑笑:“無妨。”

第441章 波折(下)225 掃把星變福星第444章 廷正定親(中)第539章 歸來第82章 事泄280 火了第11章 正哥兒第546章 提親(下)第565章 前世今生(下)第41章 清風書局277 鄉村日子314 再見安之琛193 威脅492 相求第10章 謀劃第541章 說媒314 再見安之琛416 新婚第171章 妥協267 後續第37章 表姐妹509 蘇州下361 婉拒223 真相下405 重禮248 深談下314 再見安之琛185 不合第160章 嘲諷253 一千二百兩第52章 出糗第122章 福緣502 相聚上第45章 舅家事(下)268 認錯第136章 女護衛315 勸說263 生辰宴下斐哥兒番外中第103章 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上)432 早產301 退親下第444章 廷正定親(中)417 回門第140章 珂玥第465章 太子薨第71章 廷正上族譜209 信任第108章 事落事起251 比賽上554 拒第90章 田間第462章 洪災第70章 老夫人病倒第68章 廷正的進步227 主意第48章 禮物第134章 大雪329 明珠的婚後生活319 小小的心思307 人選196 借錢第567章 底牌第472章 夫妻失和(中)432 早產第36章 求助第13章 古籍第453章 九皇子360 相談240 明珠來投奔上第462章 洪災第37章 表姐妹第513章 開仗(下)357 月冰出嫁356 安逸第462章 洪災239 山中歲月下第168章 變故246 良苦用心401 闢謠下第14章 老夫人的心思第540章 平陽伯斐哥兒番外下第30章 各有成算第57章 先生事落415 洞房花燭夜288 文成翔來訪273 白易受罰281 不甘第65章 殘酷的現實377 相救下第145章 綵緞第123章 月盈下山第515章 牛陽暉升官(下)第17章 耐心、恆心177章 小先生第452章 廷正受傷373 裝傻第548章 宴會(下)第48章 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