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古媽媽離去(下)

月瑤靠在黃花梨雕蘭花的拔步牀上,陷入了沉思。今天的事情很順利,順利得超乎了月瑤的想象。月瑤猜測着,祖母應該是知道了莫氏在惦記着二房的產業。

剛纔月瑤故意激怒古媽媽,用的是古媽媽的兒子來激怒的。有了這個傳聞,就算古媽媽在外面胡說八道什麼,也不用怕。可是去了一個古媽媽,身邊的人,又能保證將來都不背叛她嗎?不能。

咳,月瑤微微嘆氣一番。將來的日子,還不知道怎麼樣。祖母一旦過世,莫氏就是她的長輩。莫氏心腸毒辣,爲了錢財,可以不要臉面跟名聲,把庶妹嫁入商家,把侄女賣給商戶爲妾。這樣狠毒心腸的女人沒有下線。她想想就害怕。倚靠在牀上,摸着邊上雕刻的蘭花,想着她如何做才成。

正在月瑤胡思亂想,覺得前途茫茫之際。花蕾輕聲走進來道:“姑娘,正少爺吵着見你。”

月瑤這纔回過神來。車道山前必有路。再怎麼樣說,莫氏也只是伯母,不是父母。既然知道了她的真面目,只要防備得當也不怕。實在逼迫得急了。大不了撕破臉。父親那麼信任李伯伯,她相信李伯伯是靠得住的。有了李伯伯的庇護,就算出去也不怕被人欺負了去。更何況,真到了那步。她那位不管內宅的伯父,想必也會插手了。否則,不僅對大伯官聲有妨礙,兩位堂哥也不得好。

月瑤想通了這些,打起了精神。當下盯着花蕾問道:“爲什麼當日你沒告訴過我,奶兄過府求過一次恩典。”她是過了這麼多年,這些事情早就忘記了。可是花蕾不該不知道呀!

花蕾有些詫異道:“姑娘不記得了?”她以爲姑娘記得,所以才用的這個法子。因爲有過一次來求恩典,再來一次也不會很突兀。所以這個法子甚好。花蕾卻不知道,月瑤對這點事一點印象都沒有。

月瑤想了下後搖頭:“我不記得了,以後再有這樣的事,你提醒我一下。”二十多年前的事,她記憶再好也都忘記了。更不要說,她當年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抄寫經書。

花蕾從善如流:“好的。”

月瑤出門就見着正哥兒眼巴巴地看着她。月瑤捏了捏正哥兒的臉道:“可別偷懶,要是偷懶,姐姐不理你了。”

正哥兒忙說道:“沒有,姐姐,我又學了十個字了。姐姐要不信,我背誦給姐姐聽。”

月瑤點頭,看着正哥兒把新教導的十個字認全了,而且連帶之前學過的默寫出來,一字都沒錯。月瑤心下一鬆,資質雖然說很差,只要再勤學,一個能補差距。進士舉人暫時不想,只要努力下工夫,到時候再請名師,爭取考個秀才功名。秀才跟她爹的探花郎比天壤之別,上不得檯面,但總是功名不是白身。

古媽媽要被放出府邸的事,打了莫氏一個措手不及。莫氏一得了消息就問着道:“這是三丫頭不是說捨不得,爲什麼現在要把古媽媽放出去?”莫氏知道老夫人是早有將古媽媽打發出去了。只是因爲三丫頭自己捨不得。沒想到,這次三丫頭竟然答應了。古婆子放出去,就不可能再如往常一般給她確切的消息了。到時候又得收攏住三丫頭身邊貼心的人。可三丫頭如今身邊的兩個大丫環。花蕾雖然是家裡的家生子,但是卻不是她的人,當年馬氏對他們一家也有大恩,花蕾是決計歸攏不過來。巧蘭是買進來的沒什麼根基,身契也不再她的手裡,不可能聽從她的。

最麻煩的還是即將要回來的鄧婆子。鄧婆子是馬氏的心腹婆子,這貨要回來定然打亂她的計劃。有這老貨的干涉,她想要歸攏住三丫頭讓三丫頭將手裡的銀錢交給她保管,怕是相當棘手了。

莫氏心裡暗暗恨着老夫人,若不是她這橫插一竿,哪裡讓她這麼麻煩事,弄得她現在瞻前顧後,做事束手束腳的。

劉媽媽搖頭道:“夫人,下面的人都說是三姑娘說不忍心讓古婆子母子分離,所以放出去讓他們一家團聚。哭得跟個淚人似的。”

莫氏聽了,面色一黑:“什麼叫一家團聚。三丫頭若真有心,怎麼會放了古婆子出去。這孤兒寡婦的日子怎麼過?”分明就是找了理由將古婆子送出去。

劉媽媽嘆口氣道:“誰說不是呢?三姑娘也太狠心了。”放了這孤兒寡母出去,在外面的日子定然是極爲艱難的。

莫氏雖然心裡暗恨,但是暫時也無法子。要反抗老夫人,她也沒那麼膽子。連大老爺一向以孝子自居,自詡第一孝順兒,對老夫人可以說是百依百順。反正不管任何事,他老孃說的永遠都是對的,媳婦永遠是錯的。這些年,爲此她受了多少的委屈。

古媽媽的兒子本來是不想跟着來京城,讓母親藉機求請離開連府。但是母親不願意,最後還讓他跟着來京城。他進了學堂,當時就擔心被人知道了他有一個當僕婦的親孃,到時候睡還能看得起他。當時擅作主張過來求了一次恩典。只是後來母親苦口婆心說了很多。他思考良久也就放棄了。

只是讓他心驚的是,她一個同窗不知道從哪裡得了這個風聲,問他親孃是不是在別人家裡當使喚婆子。他當時聽完後嚇得滿頭的冷汗,這要讓人知道他母親在連府給人當使喚婆子,他在學堂再無立足之地了。所以,這次他一定要讓母親離開連府。

他不敢直接去找母親,母親肯定不會答應。連家老夫人憐惜弱小,遠有善名,他只能直接去求着老夫人。只希望老夫人同意給了他們的恩典。這樣在不擔心以後人瞧不起他了。沒想到老夫人果然慈善,一口答應願意放他娘出去。

只是爲什麼等了這麼長時間,母親還沒出來。古媽媽的孩子在門外左轉右轉的等候。生怕連家又跟上次一樣,反悔了。

月瑤已經吩咐下去,古媽媽用的穿的,能帶走的全都讓她帶走。這麼一收拾出來,大包小包,有七八個箱籠個箱籠。由此可見古媽媽的家資還挺豐厚的。

院子裡的丫鬟是拿不動,月瑤特意去叫了幾個粗實婆子過來幫着將東西送到外院去。

月瑤不僅如此是,還當着屋子裡幾個丫頭的面,給了古媽媽三百兩銀子。另外還送了一些金銀首飾。這麼一通下來,合計起來就有五六百兩銀子。

蘭溪園裡內院的丫鬟都是月瑤從江南那邊帶回來的。莫氏因爲忌諱老夫人,暫時也沒插人到蘭溪園裡進來。也正因爲對月瑤都是一心一意,對於古媽媽當時叫責罵月瑤不是人的話非常憤怒了。如今再瞧着姑娘還賞賜了這麼多的東西給古媽媽,看向古媽媽的眼神都閃過不屑。衆人心裡都覺姑娘太大方了,爲這樣的人不值當。

古媽媽是有苦難言。這些銀子,她在府邸裡幾年就盡賺夠了。可是現在拿到手,以後就再沒有了。

古媽媽要走了。老夫人厚恩,賞賜下來四十兩銀子,莫氏也隨了份送來了二十兩銀子,還送了一些布匹等物。上下零散加起來,有七八百兩銀子。在平頭百姓之中有七八百兩銀子,也是中等之家了。

外院的人看到古媽媽的東西,都心裡嘀咕着,三姑娘可真大方。再聽到三姑娘另外還給了上千兩銀子,更是感嘆三姑娘不知世事。

月瑤這麼做其實是故意的,這種行爲帶有點炫富的意味。月瑤這麼做要讓連府的人知道,她是有錢的人。只要讓人們都知道她有銀錢,而且她出手大方,相信以後下面的人就決計不會再說她是靠着大房養活的。

月瑤沒想到的是,因爲她這一行爲,連府裡的丫鬟聽到說三姑娘的院子裡還差了使喚丫鬟,都找着關係想要進蘭溪園。

月瑤暫時沒準備要丫頭,她準備等鄧媽媽回來後再說。到時候是挑選府邸裡的丫鬟或者買丫鬟,她讓鄧媽媽挑選。畢竟鄧媽媽跟着母親這麼多年,幫着孃親打理中饋。經驗老道,看人更準。

月瑤的這一做派,自然是落入了老夫人跟莫氏的眼裡。老夫人點頭:“三丫頭真的開竅了。”有了這大張旗鼓的送行,誰也不能說三姑娘不知感恩的話了。有這些錢,正常花用,就夠古老婆子養老了。

莫氏卻是對月瑤這麼大手筆心下鬱悶。一個乳孃走,就送了近千兩的銀錢。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連府數代書香門第之家,各方面都特別講究。越是講究其實越是燒錢。進項有限,開支越來越大,她這些年是想盡辦法纔將府邸的開支持平。本以爲二老爺沒了,老爺去了一趟江南會帶回來一筆銀錢填補家用。可是這些銀錢全都進了老夫人的手裡。她連邊都沒摸着。現在月瑤這麼大手筆的花錢,就算她手裡有金山銀山也早晚會被她敗盡。真正的敗家女。

月瑤等古媽媽走了就去見老夫人了。也沒有說古媽媽的事,就陪着老夫人說說話。

老夫人對於現在月瑤的懂事貼心很欣慰。祖孫兩人正說着話,外面走進來一個人回話說郝媽媽回來了。

月瑤聽到郝媽媽,這才記得這郝媽媽不就是上輩子送到她院子裡的管事媽媽。時間太長她都忘記了。

老夫人拍着月瑤的收背笑道:“郝媽媽是我給你挑選的管事媽媽。她前一段時日出去辦事了,不在京城。三丫頭,郝媽媽這幾年在我身邊當差,勤懇踏實,爲人穩重,也忠心不二的,做事更是沒出過差錯。我把她給你了,有她在身邊祖母也放心。”

月瑤聽了老夫人的話,想也不想跪在地上,匐在地上道:“祖母,孫女不孝,到現在還要祖母爲孫女才老。祖母,月瑤真是不孝。”說着說着眼淚刷刷地掉下來。她哭不是做戲,而是真的愧疚了。

老夫人哭笑不得,趕緊拉了她起來:“傻孩子,我不爲你打算還有誰爲你打算。如今你也知事了。祖母很欣慰。”

月瑤真心實意地說道:“祖母放心,我一定不會讓祖母失望的。”她再不會跟上輩子一樣,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肉。

正說着,郝媽媽進來了。

月瑤除了知道郝媽媽有些古板,而且行事有些嚴厲,其他的都沒多大印象了。當年的她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知道抄寫經書。對於郝媽媽的事情,她已經沒多大印象了。月瑤認真瞧着郝媽媽,看着三十出頭,容長臉,眉毛顯得比平常人濃些。

郝媽媽恭敬地給月瑤磕了一個頭:“老奴見過三姑娘。”

月瑤趕緊走過去將人扶起來,言語謙和:“媽媽不要多禮。以後月瑤還要仰仗媽媽諸多。”

郝媽媽心裡有些吃驚,在她聽到的傳聞裡,每個人都說三姑娘恃才傲物,心氣很高。今天能親自扶她,還能說出這樣的話真是意外。

老夫人見着月瑤的模樣,心裡不由點頭。

月瑤給老夫人唸完一段經文以後,本來還想要多陪陪老夫人。老夫人讓月瑤回去:“你回去陪着正哥兒吧!祖母這裡很好。”教導正哥兒是正經事。

月瑤走後,老夫人對着鄭媽媽道:“三丫頭確實長進了。知事就好,我也能少操一份心了。”

鄭媽媽自然順着老夫人的意,誇獎了三姑娘。不過,卻是說道:“老夫人爲什麼不讓三姑娘多陪陪,有三姑娘在,我覺得這倚鬆院都熱鬧了幾分。”

老夫人搖頭:“不用她多陪。不過倚鬆院確實太安靜了。以前覺得靜些好。但現在我一個老太婆子住着,悶得慌。”聽着月瑤清脆的聲音,她心情也舒暢了不少。但是她不想放月瑤在身邊。那孩子到底才八歲,心思單純。現在知事了一些,但以後還要倚靠老大跟莫氏。

鄭媽媽是老夫人的心腹,自然知道老夫人這是在爲三姑娘打算了:“老夫人,你若是覺得三姑娘不合適。還有大姑娘二姑娘。”對於老夫人的忌諱,她都知道。三姑娘不成,那可以挑選大姑娘跟二姑娘。至於四姑娘,她什麼都忘記了,不能放在老夫人身邊的。

老夫人沒應鄭媽媽的話。心裡卻是在想着也許是個不錯的主意。倚鬆院熱鬧了,沒那麼冷清,她看着也舒心。

月瑤帶着郝媽媽回了蘭溪院。衆人心裡其實已經有底了。這應該是新來的管事媽媽了。

月瑤換了一身衣裳。再出去的時候,將衆人都聚齊了:“這是郝媽媽,以後就管着院子裡大小事宜。你們都要聽從郝媽媽的吩咐。”跟衆人見過面後,月瑤就讓郝媽媽自行行事。

她回了裡屋,沒坐穩,就有丫鬟送來了一個小小的紅色匣子。月瑤打開一看,匣子裡放的是巧蘭與郝媽媽的賣身契。

經歷一世才知道,這東西有多重要。握着它們,就是握着這些人的生死。當年莫氏給她的那些人,她都沒有她們的賣身契。那些人真正效忠的是握有她們身契的莫氏,而不是她。正因爲如此,她纔會吃那麼大虧。

月瑤將賣身契小心地鎖到她的朱地黑漆浮雕小匣子裡面。匣子裡的東西,可是她的**。也是她與正哥兒賴以生存的東西。鎖好後,又將它鎖到自己的那紅木箱子裡。鑰匙貼身帶着。

月瑤對郝媽媽知道的消息不算多。所以,特意叫來了巧蘭,問了一些郝媽媽的詳細情況。

從巧蘭的訴說裡知道郝媽媽之前是嫁過人,本有一兒一女。不過被她丈夫納的小妾給弄死了。郝媽媽什麼都沒要,只要求與他丈夫和離。和離了後,也不知什麼樣的原因進了連府裡當差。不過她以前的丈夫與小妾都死了,怎麼死的月瑤不得而知。

月瑤對於郝媽媽與對巧蘭一樣,也都是在觀望之中。雖然說祖母賜下的人不會有不妥當。但是,總是要觀察才能放心。

莫氏很快就知道,老夫人將郝媽媽給了月瑤。之前她也鬧不清楚老夫人的脈。現在知道了,感情一直等着這個人。

月瑤對郝媽媽的底細不知道,但是她卻很清楚。郝媽媽得了老夫人的大恩,對老夫人忠心耿耿,只聽從老夫人的話。前段時間郝媽媽去了外面,至於做什麼她也不清楚。現在將這麼一個人放在三丫頭身邊,老夫人什麼打算莫氏已經猜測到了。

莫氏心口憋着一口惡氣。先是一個巧蘭,現在又來了一個郝媽媽。以後還有一個鄧媽媽,老夫人這是在防備她。防備她對三丫頭不利了。莫氏咬碎了一口牙,老夫人萬分防備她,可是她這麼做,爲的還不是連家。竟然還防備着她。

《世家》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475章 湯氏改嫁第437章 有喜婉婷的番外上第5章 仇191 無恥581 廷正再娶上第80章 小馬氏第488章 朝堂風雲219 入住馬府上378 相左360 相談第146章 小住第546章 提親(下)第579章 過繼風波(下)第22章 出手第37章 表姐妹312 廷正歸來第129章 融洽524 海亂第60章 李家(下)584 大結局第131章 釋然293 誇讚558 凶兆354 避第118章 昭華寺340 廢寢忘食第437章 有喜211 長姐如母294 魯國公府249 發怒502 相聚上522 小糰子定親上第551 囍事521 先生難請第98章 程氏離京228 病癒352 驚嚇上第17章 耐心、恆心第14章 老夫人的心思371 再次被擄第442章 明珠的鬱悶317 喜事連連第569章 妻妾鬥492 相求387 綠腰第167章 得償所願411 添妝277 鄉村日子522 小糰子定親上366 家鬥第147章 作畫557 風起第93章 認親298 名揚天下347 李國荇歸來上505 畫展上165章 考覈上359 提親下232 兄友弟恭斐哥兒番外下第108章 事落事起第579章 過繼風波(下)236 去除心結380 青樓女子第12章 姐弟第112章 不喜499 下江南258 從武中第567章 底牌235 塞人263 生辰宴下第56章 馬鵬下定第58章 小廝200 花蕾離開明珠番外第20章 又見穿越(下)400 闢謠上斐哥兒番外中第549章 廷正受傷第568章 事落可馨的番外下第144章 冷漠第576章 和離(中)第78章 三元及第第118章 寺院生活385 海口震動中旭哥兒番外上494 感動第544章 糾結326 拒親風波下第563章 失望第122章 福緣335 回京308 賞賜254 撕破臉上第118章 昭華寺第437章 有喜第471章 夫妻失和(上)375 冷漠以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