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岩鹽

出來時,天已經黑了,丁志堅找了個避風的山坳,四人今晚就在山上住一夜,明天一早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辦。

秋夜明顯比夏天長了很多,這一夜睡的很沉,醒來時才發現渾身上下已經被露水打溼了,夜裡生的火也滅了。

其他三人也陸續都醒了,我叫了丁志堅在附近的落葉底下找出些乾草和樹枝,重新把火點上,先給馬建設餵了一顆回魂丹,拿出不鏽鋼的缸子放到火上燒了點熱水,扶着馬建設吃了點東西。看着馬建設的氣色和精神都好了很多,大家才把心放下來,吃了點東西。

老何看看馬建設,心有餘悸地說:“昨天多虧救得及時,要是再多耽擱十分鐘,屍毒進了臟腑,建設怕是要變成殭屍了。也虧了三甲帶着的回魂丹,才能恢復得這麼快。現在想想都後怕。”

馬建設一聽,再也憋不住了,放聲大哭起來。丁志堅一把抱住馬建設,心疼地撫摸着他的頭,安慰到:“不怕不怕,沒事了沒事了。”

沒想到鋼鐵漢子丁志堅也有柔情的一面!

馬建設哭聲漸漸小了,哽咽着說:“我不是怕,還在蘭州的時候我就說了,大不了一死,也比窩窩囊囊地活着強。我就是憋屈,我們下這麼大的辛苦,冒這麼大的風險,到底圖個啥?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那還有啥是可以的嗎?差點都變成殭屍了……”說罷,越發覺得傷心,哭聲更大了。

我和老何面面相覷,無言以對。雖然已經加入了項目組,也拿了兩個月的工資,可那點工資也就夠買點裝備,幾個人一路上的交通住宿、吃喝拉撒,花的還是我的積蓄。再這麼下去,別說馬建設了,我都扛不住了。可是……我爲難地看看老何:這開口子的話只能由他來說。

老何也明白我的意思,低頭沉思了好一陣子,才下定決心說到:“以後再下去的話,貼身的不能拿,比如項鍊、手鐲、手環、戒指、玉佩這些。其他的可以拿,但不能貪得無厭。莊稼由我和建設、志堅三人同時在場才能出手,糧食由三甲保管、分配。你們誰還有補充的?”

我趕緊插進話來:“我補充一條:凡是包含文字信息的不能當莊稼出手,最後都要交回項目組,比如現在在我們手中的這件聖旨。不管是多還是少,我們畢竟還拿着項目組的一份工資呢,我們的行動也都是打着項目組的旗號。你倆看合適不?”

馬建設和丁志堅聽了也無可辯駁,就點頭同意了。

意見統一了就下山,回到永濟市內,找家旅店住下。馬建設身體還很虛,要好好調養一番。我也抽出時間把這次在永濟和中條山裡的尋訪調查、進山歷險的經過和收穫寫了份詳細的報告。

下一站是米脂縣,這裡是李自成及大順軍諸多將領的老家。在西京建立大順政權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榮歸故里。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此時的李自成雖然還未稱帝,但建了大順的國號,改元崇禎十七年爲永昌元年,設立了內閣大學士,增設了六府尚書,實際上就已經是一個皇帝了。米脂縣爲了迎接皇帝還鄉,專門在米脂縣北的馬鞍山修建了行宮,還特意把馬鞍山的名字改爲盤龍山。而在山海關大戰之前的半個月,李自成就命吳汝義帶領一萬人,押送着超過一億兩的金銀,經由陝北返回西京。吳汝義剛到米脂,就得到了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的消息。由於軍情緊急,吳汝義原地駐守,用以防範清兵從北線而來夾擊西京。後來……史料中的後來就殘缺不全了,從此就沒有了吳汝義和那筆寶藏的消息,只記載着清軍將領阿濟格先是兵圍榆林,後又攻陷米脂,殺盡了李自成故鄉的男女老少。不過,有幾部野史都記載着吳汝義戰死於米脂城外。我現在對於野史的態度是:野史並非僞史,應該慎重對待。

因此我決定:下一站就到米脂,去拜訪一下這位大順國的押寶先行官。

米脂縣,號稱美人鄉,傳說中三國美女貂蟬就是米脂人。更令米脂人驕傲的,卻是一位大老爺們兒——李自成。

縣城北邊的盤龍山上,李自成的行宮依山而建,雖然不大,但設計精巧,修建的倒也漂亮。不過我關心的卻是吳汝義和那筆寶藏的下落。

經過幾天的多方打聽,終於從一位年過百歲的老者口中打聽到一個傳說:傳說在米脂某處的地下,有一座冰雕玉砌的宮殿,藏着山一樣的金銀,能夠買下整座紫禁城。宮殿內有一條銀龍和一條玉龍鎮守,還有三千雪狼護衛在殿外。正當我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旁邊一個八、九十歲的老漢的一句話倒是點醒了我:“哪來的什麼冰雕玉砌?哪裡有什麼宮殿?只不過是挖鹽的鹽洞罷了。”

“我靠,又是礦洞?!”雖然說再次聽見“礦洞”兩個字有些反胃,但仔細一想,這傳說也不會是空穴來風。

當天晚上,我去了縣城裡的一家網吧,查了有關於米脂縣鹽礦的資料。原來米脂的地下有豐富的岩鹽資源,開採歷史更有上千年之久。

第二天,我去了縣文化館,拜訪了方館長。我拿出工作證後自稱是首都某大學歷史系的副教授,這次是來調查研究米脂縣岩鹽開採歷史的。王館長給我介紹了米脂縣岩鹽歷史:米脂縣地下有着非常豐富的岩鹽資源,其儲量居世界前列,純淨度世界第一,沉積層厚,最厚能達到二百米。十幾年前縣裡組織人力對古礦洞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絕大部分礦洞都有繼續開採的條件,也都恢復了開採。只有掛馬溝附近的一個鹽礦被徹底封死了。我問爲什麼單單要封死這一個鹽礦,方館長告訴我說:縣上本來對這座巖礦是寄予厚望的,因爲這是開採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座鹽礦。但先後有三批超過五十位調查人員進入礦洞中就再沒有出來。後來縣裡怕再出事,就索性把這個礦洞的洞口徹底封死了。說罷也給我講了那個民間的傳說,只不過方館長版本的傳說裡沒有金銀,只有寶藏,那寶藏自然指的是鹽啦。

告別了方館長,回到旅館,對老何、馬建設和丁志堅講述了方館長的介紹。商量後一致決定:三天後,進掛馬溝,下鹽礦洞。

有了前幾次的經驗教訓,這一次就提前做足準備:每人配一把殺牛的長刀,找了個私人小煤窯的老闆買了幾管炸藥,補充了繩索、引火之物、醫用繃帶、食物和水,整理好露營的帳篷和登山的工具,看了看帶來的藥品,還算充足。

馬建設的身體也已完全康復,四人打起精神,出師掛馬溝。

掛馬溝可謂山大溝深,地表的黃土被雨水沖刷出了一道道深溝,溝壑縱橫,從空中望去,支離破碎,不忍直視。上百米厚的黃土層下面是堅硬的砂岩,掛馬溝鹽礦的洞口就在這砂岩的山崖之上。可以看出洞口很大,但已被石塊砌牆封死。旁邊還立着一塊鏽跡斑駁的鐵牌子,畫着一個骷髏頭骨,兩根骨頭打了個叉,底下寫了兩個字,“危險”,跟着三個巨大的感嘆號。

我用盡可能少的炸藥在石牆上炸鬆了幾塊石頭,用力一推,露出一個能讓丁志堅輕鬆進出的洞口,四人依次進入。

洞內很寬敞,空氣也非常乾燥,稍微有點嗆人,一進洞來,難免幾聲乾咳。

我拿出雪蓮定神丹給大家含在舌底,繼續前進。

地上散落着幾根巨大的木頭。看樣子是修建什麼設施用的。

走了沒多遠,就看見一副井架一樣的東西,這肯定就是以前把開採的鹽從底下往上運輸用的,現在還東倒西歪的立在那裡,不知道還能立多久,反正我們是不敢碰,就怕一碰就塌。

洞口有三根垂下去的繩子,看來就是方館長所說的,十幾年前分三批下去的人們留下的。

老何拿出一個裝着一隻鴿子的鐵籠,繫上繩子,從洞口緩緩往下放。放下去將近一百米,才感覺落在了地面上。稍微等了一會兒,再把籠子提上來,看見鴿子無事,這才垂下繩索,四人依次下降到洞底。

萬萬沒想到,洞底居然這麼漂亮,傳說中說冰雕玉砌,現在看來一點也不爲過。眼睛能看到的一切,都是潔白如雪,瑩潤如玉,純淨如冰,人在此處,彷彿置身童話世界。頭頂,腳下,目之所及,潔白中還隱隱透着微藍,那是鹽礦純淨至極的特徵。

馬建設趴在地上,用舌頭舔了一下,咂叭着嘴,點頭說:“真的是鹽,好鹹啊。”

行走在這童話世界般的鹽的洞廳裡,心情好了許多。

洞廳很大,高有五六丈,寬有十幾丈,一直向遠處延伸着,竟看不出這洞廳究竟有多深。

頭燈的光束照向洞廳的深處,遠遠看去,似乎有一片水面在反光。走近了一看,果真有好大一片水面,竟有足球場般大小。神奇的是,水面的顏色竟然隨着光柱的移動和光線的強弱變化而變化着:或淺黃色,或橘黃色,或粉紅色,或深紅色,顏色不斷的抖動着,變換着,美極了!

這是鹽湖裡的藻類,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呈現出的不同顏色反應。可這離地面一百多米的地下,鹽湖是怎麼形成的?水是從哪來的?答案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地下水,順着岩石的縫隙,穿透了鹽殼,滴落而下。我擡頭看向洞頂,果然見幾處原本平整的洞頂上有深陷的大坑,那是地下水滴落的過程中溶解了洞頂的鹽留下的痕跡。

過了地下鹽湖再往前走,看到的一幕卻把我們原本還不錯的心情全部驅散了:地上三三兩兩的躺着幾十具乾屍!身上的衣物保存的非常完好,一看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人們的穿着打扮,從顏色和款式上也能分辨出這些乾屍中有男有女。

難道這就是方館長所說的消失的那五十多個人嗎?他們是怎麼死在這兒的?這些乾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蜷曲着身體。看樣子臨死之前正經歷着巨大的痛苦。

馬建設數了一下,三十五具,沒有腐爛變成白骨,就像是用鹽醃過一樣不會腐爛。但又像是被鹽醃過的肉長期暴露在空氣中風乾成臘肉一樣,他們全部變成了乾屍。是什麼原因讓這幾十個人如此痛苦的死去,而且即使離得這麼近,互相之間也不能救援。能在同一時間讓這麼多的人,以同樣一種痛苦的方式死去,唯一的解釋就是集體中毒。可這鹽礦洞裡面有什麼毒呢?爲什麼沒有在剛下來的地方中毒,而是在這鹽湖邊中毒?恐怖,詭異,霎時間就充滿了這原本還童話般美好的潔白世界。我的大腦此時也顧不上緊張害怕了,正飛快地轉動着,企圖從這亂如麻團的諸多信息中理出頭緒,找到答案。

“鹽礦?鹽湖?鹽?……氯化鈉?!氯氣?!”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可又不敢確定。因爲要是真的像我猜想的那樣,還會有——氫氣。

“氯氣……氫氣……強光……爆炸……整件事情應該還有新的劇情啊!”

我正在胡思亂想,胡亂聯繫的時候,就聽老何在前面大喊一聲:“三甲,你快過來看看!”

我暫時停下了思緒,急忙跑到老何身邊,順着老何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地面上雜亂地堆着無數巨大的鹽塊,鹽塊下是十幾具被砸斷軀體、砸碎腦袋的乾屍,細細一數,十七具!加入剛纔的三十五具,一共五十二具!正好應對了方館長說的不少於五十人!我擡頭看看洞頂。鹽殼已經脫落,露出了外圍的岩石。

這就對了!爆炸也找到了,就在這裡!

我興奮的把老何、馬建設、丁志堅叫到一起說:“我找到方館長說的那五十多個人了,他們全死了,包括剛纔那三十五個和現在這十七個,一共五十二人,全部殉職了。一共有三批人,死亡原因只有兩種,第一種是死於氯氣中毒,第二種是死於氯氣和氫氣混合氣體的爆炸。”

老何疑惑的問:“這地下一百多米,哪來的氯氣和氫氣呀?”

我指了指鹽湖的方向說:“只要有鹽有水,就有可能產生氯氣和氫氣。具體過程太複雜,我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但這五十二人全部死在這裡,只有這一種解釋。”

老何聽了還是將信將疑,就又聽見馬建設驚呼:“你們快來看,這鹽裡有人!”

第十四章:董卓的後人第二章:壯丁第十章:古怪陰沉木第十二章:撈紙工第十九章:淨鐵虎膽第二十一章:黑色狼王第二十四章:幹糉子第十九章:淨鐵虎膽第十一章:古玩一條街第二十二章:礦洞第二十四章:幹糉子第二十五章:岩鹽第八章:金鑲玉第二十二章:礦洞第十章:古怪陰沉木第二十七章:壁畫第五章:我叫黃三甲第二十三章:屍蠱血池第十章:古怪陰沉木第七章:半張聖旨第二章:壯丁第七章:半張聖旨第二章:壯丁第三章:藏巫邪煙第五章:我叫黃三甲第九章:寶藏的線索第二十一章:黑色狼王第二十章:李公子墳第十八章:何必愁第十三章:何老六第二十五章:岩鹽第十七章:項目組第九章:寶藏的線索第二十四章:幹糉子第十八章:何必愁第一章:引子第二章:壯丁第四章:黃金 手鐲第二章:壯丁第二十六章:押寶將軍第三章:藏巫邪煙第五章:我叫黃三甲第一章:引子第一章:引子第十五章:鬼魈第十三章:何老六第十三章:何老六第十四章:董卓的後人第十九章:淨鐵虎膽第二十章:李公子墳第十三章:何老六第二十四章:幹糉子第四章:黃金 手鐲第七章:半張聖旨第六章:初探祁連山第十九章:淨鐵虎膽第六章:初探祁連山第二十七章:壁畫第十八章:何必愁第十一章:古玩一條街第三章:藏巫邪煙第十一章:古玩一條街第二十四章:幹糉子第二十一章:黑色狼王第一章:引子第二十一章:黑色狼王第一章:引子第二十章:李公子墳第十六章:蘄侯谷大成第十章:古怪陰沉木第十二章:撈紙工第三章:藏巫邪煙第十六章:蘄侯谷大成第二十七章:壁畫第二十七章:壁畫第七章:半張聖旨第六章:初探祁連山第二十六章:押寶將軍第二十一章:黑色狼王第十五章:鬼魈第十六章:蘄侯谷大成第十三章:何老六第十三章:何老六第二十七章:壁畫第五章:我叫黃三甲第二十二章:礦洞第八章:金鑲玉第十三章:何老六第二十一章:黑色狼王第六章:初探祁連山第十三章:何老六第二章:壯丁第二十六章:押寶將軍第十六章:蘄侯谷大成第十九章:淨鐵虎膽第十四章:董卓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