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

春光明媚的金祥殿,精雕細琢的窗櫺、與成堆的案牘之外,在風中輕輕搖曳的綠樹爲一切增添了幾分活力和溫情。

京娘走過書房,見左攸等大臣微微擡頭看了她一眼,相互無言,她默默地往裡走,來到了裡面的“密室”。這間房間被宮裡的人戲稱密室,是因爲沒有較大的窗戶,又放了一些皇帝的私人物品。

門沒關,郭紹似乎在等着要見的人。

京娘跨進門檻,正想執禮開口,便見他正坐在一副全身板鎖鎧面前,竟然在親自拿手帕在擦拭那鎧甲的肩甲……畢竟宮裡有太多人幹活,皇帝着實沒必要做這等瑣事。

京孃的禮節話到嘴邊沒說出來,忍不住看着郭紹。

這房間就只有一扇小窗,位置很高,採光便不好。一縷光線從小窗裡透進來,光線彷彿一團霧一般,讓這幽靜的木屋子裡好似籠罩在光暈霧沉沉之中。

牆上掛着一幅五顏六色的大地圖,大許控制的版圖用黃色染過,圖旁邊的桌案上擺放着一隻南漢人進獻的木蘭艦木模。此情此景,郭紹擦拭盔甲的場面、讓京娘驟然感受到這個漢子燃燒的野心……哪怕在如此安靜的小木屋中。

京孃的心下一緊,彷彿被什麼觸動。其實她對大許朝有多大的地盤連一丁點興趣都沒有,在京娘心裡,皇室的財富已經花不完、榮華富貴達到極致,她甚至難以理解爲何皇帝對擴張進取還有如此熱情!

但是,充滿野心的郭紹卻讓她有點癡迷,完全不知道原因,或許是他那專注的眼神、那看着曾經披上馳騁戰場的盔甲的眼神罷,京娘從他身上感受到某種情懷。她對什麼情懷沒有興趣,確實懷有那樣東西的男子很有興趣。

“京娘。”郭紹轉頭看了她一眼,拿手裡剛擦過盔甲的手帕按在嘴邊,輕輕咳嗽了一聲,然後塞進袖袋裡。

京娘這纔回過神來,動作有點慌亂,忙抱拳道:“妾身奉詔覲見,拜見陛下。”

郭紹點點頭,指着桌案旁邊的一條鋪着蒲團的腰圓凳:“坐罷。”

京娘遂依言上前,忍不住小聲道:“陛下身體不適?”

郭紹微微皺眉道:“不過是有點小小的不舒服,但人便是如此,只要一個地方有點不適,就會影響整個身心心情。”

就在這時,一個身穿高壯的宦官走到了門口,京娘常在宮廷對內侍省的宦官很舒服,認出是楊士良。

“奴婢叩見陛下。”楊士良進來就跪拜磕頭,這舉動讓京娘覺得自己的恭敬遠遠不夠,有人背地裡說壞話說她恃寵而驕、似乎並不完全錯。

“起來,起來。”郭紹隨口道。

楊士良爬起來躬身侍立,沒叫他坐絕不敢坐,郭紹也似乎懶得多費口舌。

京娘和楊士良都姿態恭敬地呆在這小小的屋子裡,沉默了一會兒。這時郭紹沉吟片刻,開口道:“剛纔朕與京娘說到一處不適、全身不適的事兒。皇朝同樣如此,一出有問題,整個帝國都

會被牽累。”

楊士良捧起拂塵道:“陛下所言極是。”

郭紹的目光從京娘臉上掃過,他神情肅然,眼睛充滿着堅毅;不過一顆心時刻都注意着他的京娘,卻從那堅定的眼睛裡看到了一絲微妙溫柔的東西。

京娘大概明白了自己心絃偶爾顫動的緣故,這個充滿野心的男人、手握生殺大權和暴|力機構的男人,卻並不暴戾,他常常露出溫和的一面。

她側耳傾聽那厚重音色裡的磁性低沉的溫和:

“所以朕想要一條言路,讓朕知道究竟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哪怕是小問題。”

京娘和楊士良此時仍舊不太明白皇帝的聖意,但他們都沒急着問,而是沉住氣再聽聽。

小窗口裡透進來的光灑在他的臉上,汗毛和白色裡襯領子上料子紋理都清晰可見,京娘恍若第一次如此細緻地看郭紹。

郭紹神情沉靜,眼睛裡彷彿一潭很深的水,繼續說道,“朝廷有御史臺、各種名頭的言官,但是這些人並不一定會全說實話。因爲利益牽連……”

他想了想,又比較具體地說,“諸如御史臺、樞密院或許與六部沒有職權牽扯,誰也管不了誰,不過如果一個樞密院事的兒子和一個六部侍郎的侄子是同窗,又或者某兩個官員之間爲世交呢?甚至說到一些國策時,文官、甚至文官武將的家族都利益一致,那便會一個鼻孔出氣……這世上,最難做的是人情。”

郭紹頓了頓,“朕要一個機構,不能交給樞密院管,想來想去,只能託付給內侍省。”

楊士良小心問道:“奴婢斗膽,陛下想要這個衙署爲陛下做何事?”

“問得好。”郭紹稱讚了一句,似乎覺得楊士良這個宦官頭腦很清晰,“衙署可稱‘內廠監’,曰本國石見銀山從開礦、粗煉、海運、精煉,到鑄造成錢幣,以及究竟鑄造了多少錢幣,環節較多。朕必得派出自己的人監視這些環節,避免錢幣的流失。

明的、暗的都要安插人手,畢竟擺在明處的眼線,很容易被人嚴防。所用之人不限於宦官宮人,可以培植一些細作臥底。”

郭紹又不動聲色道,“從鑄錢到海貿錢莊,皇室內庫是佔股最大的一份,朕有足夠的理由派人監管……而且樞密院、政事堂、內閣輔政等大臣,私人在海貿錢莊也有佔股;可是,他們又不能插手這些事務,於是無法掌控自己的收益。如果朕出面約束控制、監督,保障錢莊的正當收益,這也是大臣們樂於看到的事。”

他若有所思道,“與己利益一致的作爲,人們常常願意樂見其成。”

楊士良一本正經點頭,恭敬稱道:“陛下高屋建瓴,運籌帷幄!”

京娘終於忍不住開口道:“陛下言下之意,想監視石見銀山到內庫、錢莊的各處……那與‘樞密院的兒子、六部侍郎的侄子’有何關係?”

楊士良聽到如此直白的話,忍不住側目,神情愕然。京娘卻十分淡定地坐在腰圓凳上。

果然郭紹並無責怪之意,他看起來十分慎重,沉默了片刻才沉聲道,“‘銀監’只是一個切入點,一個理由。‘內廠監’所承擔的職責不止於此,你們可知樞密院兵曹司在做什麼,用什麼法子在做?”

京娘等聽罷不約而同地如同雞啄米地點頭,片刻後楊士良似乎纔回過神,這樣不合禮儀,又趕緊道:“回陛下,奴婢明白。”

郭紹的目光變得更加明亮,看着他們道:“便是做那等事!不同之處在於,你們的目標不是國外,而是內部!各種各樣的人、各個地方……各個行業和層面。”

他停頓片刻繼續道:“這個衙署不必讓樞密院等任何官署插手,包括賬目也不必公開,只需向朕和內侍省稟奏。”

京娘聽罷,不經意間發現楊士良的神色異常緊張、肅穆,這時京娘也意識道:所謂“內廠監”恐怕比兵曹司更加危險、更加暗藏兇相。因爲內鬥往往比戰爭更殘酷。

京娘問道:“若需要從別人口中掏出消息時,可對目標進行緝拿審訊?”

郭紹聽罷想了好一會兒,才道:“內廠監只能打探消息收羅證據,無刑訊之權。但是……”

京娘和楊士良都側耳聽着。

郭紹拿起一本小冊子翻開,不動聲色道:“但是你們可以在大理寺、刑部安插人手,若需口供,借大理寺刑部之手達到目的。若大理寺和刑部都不能羈押之人,恐怕內廠監也不能輕易動了。”

二人神情凝重地執禮道:“遵旨!”

“譁、譁!”郭紹從冊子上撕下幾頁紙,放在桌案上,“朕寫了一些想法,你們可以參照看看。別的事,便由你們先部署操辦了。朕所慮之事甚多,無法親自辦這件事。”

楊士良道:“奴婢等定當竭盡全力爲陛下分憂。”

郭紹擡起袍袖,輕輕向外側揮了一下,二人便適時地抱拳鞠躬道:“奴婢等告退。”

京娘退至木門外,轉身離開時,側目向裡面再看了一眼,見郭紹正一手按在牆上的地圖上,一手拿着毛筆在上面描繪着什麼,他的臉在京娘眼睛裡一閃而過。

或許女人畢竟心細,京娘此時偶然地察覺郭紹眼睛裡似乎隱隱有一絲鬱色。而且,他的作爲也似乎與以前不太相同,以前的郭紹更加自信,他認爲能掌控全局,而現在設立什麼內廠監、本身就是在用權術輔助掌控的手段了罷?

在京孃的見識裡,而今的郭紹帝位更穩固、權勢威望更大,戰功和皇位上的積威讓他的威信登峰造極……以前大勢所趨、只得到國內大臣的被迫認可,而今皇帝的武功更得到了四方外國番邦的承認。

可他爲何反而對內有些憂慮了?

京娘穿過書房出來,想了許久還是想不明白,她猶自搖搖頭,毫無意思的動作好像是要將疑惑甩到腦後。

(本章完)

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二百六十六章 霸道的婦人(1)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九百零三章 月光第二百九十一章 興亡盛衰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點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爲烏有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戰意第四十六章 官家的秘密第六百一十六章 涼意(2)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六百章 風聲漸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朦朧燈火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石頭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六百章 風聲漸起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七十二章 軍中無戲言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龐大的橐駝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石頭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說好商量第四十九章 傻笑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擊(4)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二百二十二章 只是什麼都不願做第九百零一章 知人善用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三百四十八章 號子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三百五十八章 舊城暗香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九十九章 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