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

“娘子!”個兒高高、面白的文官轉頭看向帳門,激動地喚了一聲。這年輕文官確實長得英俊,面目方正、皮膚白淨,濃眉大眼……個子也挺高,無論是什麼時代的人,都不會覺得這樣的男子醜。聲音帶着磁性和感情,郭紹估摸着對女人很有殺傷力。

而且不是那種娘裡娘氣的人,只能說是儒雅。一身儒氣,有板有眼的姿態還隱約有了官場上的氣度,乍看很清正。

文官白淨細緻的皮膚,一看就好像大城市保養很好的人;反觀郭紹,本來眉宇間還有英氣,但一比就好像一個幹工地的糙漢子,只有風吹日曬幹苦力的人才能曬成那樣,特別手掌又大又粗糙。

文官名叫李良友,便是白三孃的前夫。他一臉動容,走上前去,白三娘已經怔在那裡,一時沒回過神來。

李良友一臉懊悔的表情:“娘子,那年我冤枉你了!都怪我當年太年輕不知事,知道你竟然住在我好友家裡,一時衝動便誤會了你……”

他一面說一面搖頭,痛苦得幾乎要哭出來。

白三娘哪裡受得了這樣的情意,當下便道:“你終於明白了,我怎麼會揹着你偷人?絕不會做出那種事!”

郭紹看了一眼白三孃的表情,轉頭看向左攸,小聲嘀咕道:“看來做女人也不容易,沒頭腦的要吃虧。”

李良友道:“這些年,你是怎麼過來的?”

白三娘含着淚道:“不提了……挺不容易。夫君在成都還過得好嗎,那個大家閨秀,你別再辜負人家……”

李良友長嘆道:“當年我便是因爲與她有了夫妻之實,心想已經辜負了你,不能再另外一個人,只好讓你委屈了。如今我已悔之不及,也很痛心……現在我只能讓她做妾,元配爲妻,從今往後好好待你們。”

白三娘喜極而泣:“夫君說的都是真的嗎?”

李良友道:“可惜如今國家破滅,我身爲亡國之臣……就是不知還有沒有彌補的機會。”

白三娘微微一愣,擡頭看着郭紹道:“郭大帥……”

“清官難斷家務事,我能怎麼辦?”郭紹把手掌放在額頭上,他炯炯有神看着白三娘,“不過作爲……熟人,我還是得提醒白聖手,你

何不先仔細再想想來龍去脈?”

白三娘道:“浪子回頭金不換,無論什麼時候他都是我的夫君,無論做過什麼,我都原諒他。”

郭紹的手放到了下巴,目光垂了下來,似在思索。

白三娘正色道:“郭大帥,記得我們之間的承諾?嵐兒幫你的好友看病,你幫我找到夫君,現在找到了難道你要害他?將來郭大帥見到嵐兒,你怎麼和她說?”

這種破事,郭紹也不想浪費太多時間,當下便快刀斬亂麻,語速較快但吐字清晰流利:“功過的公平,主要是封賞文武。李良友沒有什麼大罪,有錯、你也原諒他了,在這種事上講點人情,是人之常情,我也不是鐵石心腸;所以我不會拿他怎樣,白姥放心罷。”

“謝郭大帥。”白三娘高興道,“郭大帥雖是武將,卻有仁義之心。”

郭紹又道:“李良友性命無憂,但你不能再做官了。即刻罷職不再錄用,帶着你的妻妾回家安生過日子吧。”

李良友驚道:“爲何……李昊也……”

郭紹彷彿不是對李良友說話,他回顧左右的大將道:“我需要的是靠本事、辦實事的人,更需要公平競爭的內部規矩,而不是鑽營的關係戶。否則會讓大周國力陷入泥潭,失去活力、積弊叢生,雖大而軟弱;遼國是強敵,咱們不能怪對手太強,而要自強!”

左攸高興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孟子言,五百年必有聖人出……”

“過了過了。”郭紹揮手道,“你們都散了。等進城的兵馬集結完畢,進城受降是正事。”

……郭紹坐在一張木板拼鑲的粗糙案板前,撓了撓後腦勺。只覺得權力大了還是挺不省心,提起筆在自己的小冊子上寫了幾個字:治理的理念,認同大周。

理念是定下了,他認爲這是最明智的方向。但是具體怎麼實現,還是一頭霧水;得等回朝之後,讓那些經驗豐富的宰相出謀劃策。

而佔領的前期,郭紹想了一番,寫道:減少蜀地因戰亂造成的破壞。稅收等各方面先保持原狀,切勿輕舉妄動;武力佔領方面選擇能約束將士、有仁心的武將。

接着他又從布口袋裡翻出了一大疊紙,見左攸正在

旁邊瞧着卷宗,便遞過去道:“這些各軍、各指揮的請功奏報,你幫我整理一下。”

左攸接過來說道:“是,主公。卑職儘快瞧瞧。”

郭紹道:“整理出一張條目來,要簡單清晰,讓不認識字的將士都聽得懂。先公示各部在各次作戰中的功勞、傷亡,先不用決定怎麼封賞,讓大夥兒都知道究竟立過什麼功。

然後我去各部轉轉,要是有人覺得有言之不實處,再修改。”

左攸笑道:“主公計較那麼細,恐怕將士們也不會那麼計較的。”

郭紹道:“只要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一定要公平。咱們得作出姿態,只要奮力作戰、拼殺才能得到應得的獎賞,咱們這支軍隊纔有鬥志。否則怎麼做都是一樣的待遇,誰想衝前面去送死?”

左攸所有所思:“這麼說來,史彥超功勞挺大的。”

郭紹道:“所以他好好的很逍遙,軍職暫時沒法升了,回朝後給些兼領的可以多領俸祿的官職。”他說罷罵了一句,“還把我的坐騎贏去了,娘|的。”

他雖然罵罵咧咧,但心裡還是憋着一口氣:打遼國!遼軍也不是刀槍不入,更不是鉅艦大炮的列強,有什麼不能動的?

幽雲十六州,但凡稍微懂點歷史的現代人,已經一千年了,無不覺得是一塊永遠的傷疤!別說在一千年裡叫人扼腕嘆息,就是古人也一直惦記着。比如雄才大略的柴榮就一門心思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因爲那是一塊能叫世人激動的地盤,誰能拿回來,必然被奉爲神靈一樣的人物,地位遠超一般的國君。

那麼問題來了:要是國力、戰力都不如遼國,怎麼收回來?光嚷嚷有用嗎?

郭紹按捺下心中熊熊燃燒的野心,暫時忍了。

就在這時,盧成勇走了進來,俯首在郭紹耳邊悄悄說道:“更蜀國使臣一起來的一個宦官,讓京娘叫到她的帳篷裡去了。

郭紹道:“我知道了。不用過問,我信得過她。她應該會自己來告訴我,若不來,也必然有她的理由。”

郭紹想起以前,趙匡胤找京孃的事,京娘也主動告訴自己了……相比當時矛盾日夜激化的趙匡胤,已經亡國的蜀國宦官有什麼好計較的?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口之役(1)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動第一百零三章 高下立判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口之役(1)第六百九十六章 津六堡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四百一十章 敵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一百零三章 高下立判第九章 高平(3)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八十二章 等你很久了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一百二十九章 龐大的橐駝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七百三十四章 設身處地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四百三十三章 采石之役(2)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戰意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四百五十七章 驚喜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盞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四百九十二章 想要更多第二百五十八章 銅雀春深鎖二週第三百七十五章 金甲與佳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六百八十六章 喜慶第八百一十一章 狼藉的戰場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口(6)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八百五十二章 複合之信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四百五十四章 犧牲(8)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點酒罷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七百三十三章 頭陣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