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

成都的城樓上,王昭遠左手拿王命,右手拿鐵如意,揮灑之間指揮自如,不斷下達各種軍令。翹首迎風躊躇滿志地看着大批援軍陸續出城,向東面大路開拔。

城牆內外,圍觀的鄉親百姓非常之多。周朝大軍攻蜀的消息已經逐漸在成都擴散,百姓們同樣非常關心蜀軍的勝敗,都紛紛涌上街頭打聽……蜀國國君和禁軍大部分人,都不是四川人,後唐時期從北方南遷的。但是他們入蜀已經幾十年,川人已經習慣了其統治。

蜀國政權也不是特別仁厚,同樣盤剝百姓,幹過一些叫人們怨聲載道的事,比如銅錢不夠時徵用百姓的鐵器拿來鑄錢、大量收集民間女子充後宮等等。不過總體上他們幹得並不太過分,最重要的是保證了長期的太平安穩……所以蜀人大多都還是希望孟昶的軍隊打贏。

王昭遠帶着鄉親們殷切的希望,準備大幹一場好衣錦還鄉。

當然最掛念戰爭的還是大臣們,一個個在蜀國既有良田家產又有官位,身家財產都靠蜀軍保護。來送別的官員非常之多,一個個都眼巴巴地看着王昭遠。

王昭遠揮了揮鐵如意,在前面從容地說道:“諸公勿慮也!東路無非就是三峽與夔州,本官必保國門萬無一失。”

一個官兒問道:“王副使所言非虛?”

“哈哈……”王昭遠大笑道,“張相公,你也未免太看不起我臥龍了。憑險地而守國門,這等容易的事我都做不到,如何敢稱臥龍?”

王昭遠在鬧哄哄之中寬慰了衆人一番。很多人仍然很不看好他,但這並不要緊,他只待立下大功回來又可以借題發揮囂張一陣。

就在這時,只見城下一個長袍襆頭的老頭搖頭嘆息,王昭遠眼尖,認出是李昊。王昭遠見狀,正從容自得的心情有點添堵。

離開城樓後,一個下屬官兒上前來悄悄說道:“李昊剛纔拿主公和趙季札比。”

王昭遠頓時大怒!趙季札何許人也,當年秦、鳳之戰,此人自

告奮勇毛遂自薦主持秦鳳成階四州兵權,先在成都自吹一番;結果周軍一到嚇得屁滾脲流,匆匆逃回了成都。皇帝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一問三不知……這等毫無見識才能的草包,王昭遠最鄙視的人,李昊居然拿他和自己相提並論!

“主公息怒,現在咱們不比與他計較,先設法保障東路纔是最要緊的事。”幕僚勸道。

王昭遠出征在即,確實沒工夫和李昊計較。當下把一口惡氣吞下去,強自冷靜下來,從容道:“北面、東面各派一個使者密行出川,帶我的書信聯絡北漢、南唐,一起對付周朝,先從大局上爭取優勢。”

幕僚道:“二李(李重進、李繼勳)反叛時,北漢也不敢出兵,恐怕不太容易;南唐國已經堆周朝戰戰兢兢,可能沒有膽子。”

王昭遠道:“我知道,但試試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萬一不行就算了。舉薦兩個口舌麻利的說客去……如果蜀國有險,長江上游就落入周朝之手;南唐全靠長江,他們沒有願意見蜀地被中原佔據的道理。北漢是周朝宿敵世仇,也有爭取的可能。”

幕僚聽罷拜服:“主公言之有理。”

又有下屬急忙附和道:“王副使胸有大略,有勇有謀,李昊此子竟然以趙季札來污衊,用心歹|毒。”

王昭遠冷哼道:“我早有定策,東路必穩如泰山!”

……

長江江面上,郭紹站在一艘樓船船頭,正看着寬闊的江面。此時船隊已經到達、羅彥環部也接手了荊南防務,攻蜀大軍水陸並進,已經向西開拔。四下裡依然是一片平原,江水在這邊寬闊,水流平緩、藉着東風張帆,艦隊航行十分順利。

“臥龍先生?”郭紹有些詫異|地轉頭看着京娘。

京娘和白仙姑等人安排了一些細作、包括利用沈陳李商幫的一些人,早早就向蜀國各地派遣了奸細。

一旁的左攸開口道:“夔州節度使是高彥儔,並未封招討使等差遣;王昭遠從成都派去爲‘前

營監軍’。照規矩王昭遠掌兵權和決策,蜀國、南唐都是這麼個規矩。”

郭紹沉吟道:“臥龍不是諸葛亮麼?這王昭遠竟然有臥龍之稱,能耐如何?”

左攸道:“我以前沒聽過此人,他估計就是在蜀國有名吧?”

京娘不以爲然道:“什麼臥龍,聽說是他自己取的名號。”

左攸頓時露出了個笑容,見郭紹看着自己,他便說道:“我忽然想起蜀國另一個人來,因此發笑。趙季札同樣也是自視甚高,當年在秦州卻跑得飛快,致使秦鳳蜀軍臨時無法協調被各個擊破。”

“好像還有點印象……”郭紹道,“不過咱們在細節上不能輕敵,尊重對手也是尊重自己。蜀軍東路守邊,無非就是夔州;王昭遠到夔州做監軍,掌兵權,他是這一戰最重要的對手。”

郭紹對京娘說道:“再派一些人去夔州,想辦法打聽王昭遠此人,只要是和他有關的都記錄下來。做過什麼事、說過什麼話,甚至喜好什麼、厭惡什麼、興趣愛好……喜歡怎樣的女人,只要能打聽的都打聽清楚。”

京娘隨口小聲道:“阿郎對他,比對自己親朋好友還關心。”

“我聽過一句話,最瞭解一個人的,通常是他的敵人。”郭紹微笑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哩。”

郭紹說罷,擡頭看時,發現明淨的天幕邊緣,遙遠地天邊已經出現了黑乎乎的影子,如同天邊的烏雲、一重壓一重……那是遠方的山脈,只有在晴天才看得見。平原已經快走到頭了,進山的日子指日可待。

周圍的人隨着他的目光也跟着眺望,郭紹看了一陣,有些感嘆道:“咱們平坦的地方不呆,非得往山裡鑽。所爲何物?”

左攸道:“過了這一片山,蜀國腹地也是好地方。”

郭紹點點頭,若有所思:“逐鹿的遊戲,玩的是一個淘汰賽,勝出者只有一個。所以咱們不能因爲蜀國此時沒有威脅到大周、就原諒他們。”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魚腥味第五百一十九章 朦朧燈火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九章 高平(3)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盞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七十九章 跑得飛快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二百六十九章 哀愁(1)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九十五章 天下沒有對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2)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五百零五章 葉子戲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五百零四章 皇子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四百一十章 敵人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門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有什麼能給予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八百一十一章 狼藉的戰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於射箭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六百八十三章 紅痕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十二章 武訖鎮(2)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六百八十三章 紅痕第二百五十七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級浮屠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引子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石頭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八百一十四章 嚐嚐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