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

剛過晌午,衆軍就吃了點乾糧,還沒來得及休整。忽見南城門開啓,兩騎輕兵馳馬而入,城門隨之匆忙關閉。不多時,就聽到城樓上傳來了大鼓“咚咚……”的奏響,郭紹周圍的將士都站了起來,擡頭觀望。但在城內只能看到牆上來往的周軍士卒,卻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軍中一個將校說道:“我去北城看看,諸位管住兵馬稍安勿躁,等主公回來。”

“喏!”另外幾個將領紛紛應答。

當是時,鼓聲大作似有軍情,城中不斷增派一隊隊的士兵上城,氣氛驟然緊迫。但大夥兒都還沉得住氣,毫不慌張,不過軍中漸漸興起了議論說話聲。

“不是傳言契丹兵只來了數千騎麼,總不會攻城罷!”不知誰一語道破了玄機。難怪城裡所有人都像不慌不忙的樣子。

又聽得另一個人說道:“別說數千騎,就是數萬騎也不見得什麼時候能攻下忻州城。”

這人倒沒說錯,傳言遼人不怎麼善於攻城,連守城也不行。

契丹人進入河北地區後,其實已不能算是純粹的遊牧民族,而是處於半牧半耕的狀態,連畜牧也很盛行,他們學到了很多農耕國家的東西。不過漢人善於經營發揮城市的軍事作用,遼國在這方面似乎並不注重。

但這回遼軍是要救晉陽,他們不拔掉忻州的話,去晉陽的路如何太平?

шωш ★тт kan ★℃ O

五代以來,遼國一直沒有放棄向南擴張侵吞中原王朝地盤的企圖,而且他們幹得也不錯。佔幽雲十六州,從東線河北打開了漢人核心地區的門戶;西線扶持北漢佔晉陽,此地高屋建瓴俯視整個河東地區,南下便可飲馬黃河,直逼中原腹地。局面上遼國等於兩隻腳都跨進了中原的門檻,而且盡佔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

於是晉陽對遼國非常重要,他們就算正值內亂也要湊出精兵來救。

而周朝則派重兵駐忻州,目的便是阻擊這支遼國援軍,避免他們威脅晉陽的圍城部隊。

……直至下午,前去北城看情況的武將回來了,大家便等着他回饋消息。因爲向訓部未得城防的軍令,將士都不敢動,呆在城牆裡面什麼也看不到。

在將領們的言談之間,郭紹這才知道那返回的將領名字叫張建雄。此人給郭紹留下了較深的印象,倒不是因爲他的相貌,而是由於他是郭紹來到北漢之後第一個交談的人。在晉陽問“步軍哪來這麼多戰馬”,在半道見史彥超濫殺無辜差點出去理論的人都是他。

張建雄言簡意賅地說道:“來了一股遼軍騎兵,可能有一千多騎,遊騎在城外瞎轉悠。衛王下令前鋒史彥超率馬兵出北門交戰,沒打多久,契丹人就抵擋不住,向北遁逃。史彥超又得衛王令,尾隨追擊而去。”

站在旁邊一個將領聽罷嘆道:“史彥超果然勇猛!”

張建雄一聽拉下臉:“我看多半是契丹兵故意佯退、誘敵之計,好叫史彥超輕敵冒進,讓這廝中計!”

那將領嘀咕道:“史彥超不是得了衛王令才

追擊的麼?”

張建雄脫口道:“衛王老了。”

衆將聽罷遂緘口不言,不便在大庭廣衆之下議論衛王。衛王符彥卿畢竟是忻州各路軍隊的統帥,又有那麼高的地位和威望,一衆中下層將領說他的不是、確不太應該。

就在這時,便見向訓與數騎自北面的中軸大路策馬而來。向訓回到軍中,便矯健地從馬背上翻身下來,將手裡的繮繩隨手扔給隨從。衆將也紛紛聚攏過來。

向訓先回頭望了一眼北面,纔開口道:“史彥超出戰,追到忻口,撞見了遼軍大隊。衛王擔心他兵力不足有什麼閃失,讓我率本部人馬過去接應,大夥兒都準備準備。”

郭紹、楊彪等人和向訓的部下不熟,一路都沒怎麼說話,但在忻州城來來去去也聽明白戰事軍情是怎麼回事了。這時郭紹心中非常納悶。

衛王符彥卿的任務目標很清楚,便是駐守忻州等地,堵住遼國援軍救晉陽;通常看來幹這種事最明白不過,消極防禦就行。就算沒法打敗遼軍,只要賣力經營防務,遼軍也別想拿忻州有辦法。反正遼軍想從這裡過去,不僅提心吊膽而且雞犬不寧,這就對了……這樣的情況下,符彥卿叫史彥超主動出擊,是何用意?

難道是見史彥超首戰獲勝,衛王想趁機攻佔忻口?一路上向訓不斷找當地官吏百姓詢問忻州地形地勢,郭紹也瞭解了不少,這忻、代盆地是北方進入晉陽地區的要道,而忻、代之間又有羣嶺阻隔難以翻越;唯有忻口鎮前面有兩處交通孔道可以通行,險要的孔道,就如忻州地區向外面通氣的鼻孔一般。

如果周軍佔領忻口,派兵阻塞就近的兩個孔道,則遼軍想南下、恐怕就只有變鳥才能飛越重山峻嶺了。若是這般打算,符彥卿的主力還在忻州幹甚?早該趁史彥超猛將衝前,大軍全數掩背跟上,不計代價一舉將遼軍驅趕出忻口才是……但目前卻只叫向訓這點人馬去接應,實在是看不懂是何玄機。

向訓帶來的這點兵馬,數量有兩千之衆,但真正可以乾硬仗的就只有三百多輕騎兵。這樣的增援,讓史彥超前鋒與遼軍主力決戰?還是接應史彥超趕緊往回跑……那麼史彥超追出去作甚?

一時間郭紹覺得這衛王的前後戰術策略,簡直是缺乏基本的邏輯關係。不過也不好說,符彥卿家到底是三代封王的軍閥,這種高位者總是應該有非常人的智慧,也許人家有什麼深謀遠慮,並不是郭紹這種十八九歲後生能揣測的。

不過事關自己和二十個長途跋涉走路過來的兄弟的身家性命,這時郭紹也顧不得許多了,一改之前很懂規矩不多嘴的作風,瞅準機會便開口問道:“向將軍,咱們是去救史前鋒回來,還是接應他繼續作戰?”

向訓轉頭看了一眼說話的郭紹,淡定地迴應道:“衛王沒說。”

郭紹遂無言再問。

就在這時,張建雄便破口大罵起來:“娘|的!史彥超這廝一點顏面都不留給主公,想起就來氣!還叫咱們去救他?他這麼能,就讓他一個人把遼人打回去得

了!”

郭紹一聽,也想到了半路村子邊的那事,張建雄話裡“不給臉面”恐怕就是說的那茬。

當時史彥超殺那些被劫掠的無辜婦女,張建雄差點出面,後來被向將軍作勢制止的。當時郭紹還以爲張建雄是個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好青年,不過現在聽他單單罵史彥超不給向訓面子,驟然醒悟:張建雄這廝的不滿,根本不是因爲同情那些無辜的婦女,而是對史彥超在主公面前的態度感到氣憤,替主公向訓打抱不平。

五代這幫武夫,恐怕壓根就沒把那幾個被屠殺的女子當人看。

那時,向訓剛一見史彥超,就用官家的命令把史彥超教訓了一頓,說得都是道理。合情合理的道理恐怕叫史彥超很難反駁……但史彥超心裡應該也不爽,被一個他看不起的武將教訓,憑什麼?

所以史彥超根本不和你口頭上講理。不是要問怎麼處置麼?按照向訓的意思,應該是放走無辜婦女,懲罰不守軍紀的亂兵。但史彥超很乾脆,全給殺了,你能把我怎地?

他不是在殺人,而是成心要當衆和向訓過不去,要扇向訓的臉,出口悶氣。

只不過可憐了那幾個無辜的女子,什麼都沒做錯,被人當出氣的道具一樣砍了。郭紹多少還是有點現代人的主流價值觀,對於這種漠視生命的做法當然不敢苟同……但他也沒覺得在五代十國這種世道、站出來爭個對錯是什麼明智的做法,所以也做了一個冷漠的旁觀者;關鍵是當時史彥超壓根不知道你是誰,又在氣頭上,見你一個小將,一言不合就拔劍砍過來怎麼辦?是要和周朝第一猛將在內部就分個輸贏死活,還是被殺了之後等着誰來給自己討公道?況且兵荒馬亂的地方,各種慘劇何止這麼一件,不是一個凡人能管得過來的。

……大家都對史彥超很不滿,七嘴八舌在向訓面前罵了幾句。

就在這時,向訓擡起手製止衆將的議論,不緊不慢地說道:“史彥超是有些傲氣,不過他是殺了咱們的人、或是做了什麼不義之事?都沒有!那你和他置什麼閒氣?都是大周的將帥,別爲了一點小事就非得計較個長短。”

張建雄憤憤道:“就怕咱們去救他,他還不領情,怪咱們多事。”

向訓道:“史前鋒不是不明恩怨的人。要以大局爲重,切勿意氣用事壞了戰局。你們休得再說了,號令各部兵馬,輕裝出城!”

衆將這才消停下來,紛紛領命。

郭紹也招呼自己的人牽好馬帶上兵器出發。羅猛子問道:“俺們的東西就丟在這地方?會不會被別人撿走了……”

郭紹還來不及回答,楊彪就劈頭蓋臉罵道:“說得好像腰纏萬貫一般,你仔細搜搜,除了馬身上的東西值幾銅錢!”

羅猛子這才作罷,又嘀咕道:“俺對史彥超也沒啥好看法,那幾個婦人,還不如等亂兵搶走好了,說不定被軍士搶回去還能過得好些。”

楊彪也冷冷道:“史彥超就不是個東西。”

(本章完)

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豔手段第二百零四章 誘敵深入第五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5)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口(6)第八百一十一章 狼藉的戰場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五百五十五章 虛情假意第二百八十四章 輕盈若仙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六百九四章 可記得醉紅樓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不如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爭烽煙味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三百三十六章 雪中沉寂的野心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八百零三章 不測風雲第九百零一章 知人善用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五百八十一章 勸降與對峙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可阻擋第三百九十五章 溼腳印第九章 高平(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七百二十章 孤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涼意(2)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