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

李從璟帶百戰軍一個指揮,並軍情處銳士,一路馬不停蹄,順道往東追去。

李繼韜跑得挺快,難見蹤影,百戰軍竟然拍馬也趕不及,李從璟不由得感嘆,人在生死之間爆發出的求生本能,真是不容小覷。

行至半夜,前方突然響起一陣廝殺之聲,有火光隱約透出。

在不少將士莫名其妙之際,李從璟已經大笑出聲,對左右道:“定是澤州守軍,依計抄李繼韜後路,這時候趕來攔在前面了,我等正好與裴約前後夾擊!衆將士,準備迎敵!”

衆將士呼喝一聲,刀出鞘,馬槊端起。

向前奔進一段,果然就看見安義軍正在與人廝殺,火把中,隱約可見那甲冑戰袍,正是澤州守軍服飾。

李從璟一邊策馬向前,一邊高聲喝問:“前方可是澤州裴將軍?”

跟在他身旁的親兵,立即重複他的話,聲音洪亮傳出去,好叫前面的人聽見。

“正是老夫!”前面的將士齊聲回答。

說話間,百戰軍已經奔近了,這下看得分明,安義軍正被澤州守軍圍殺。此番裴約出城,帶了八百人,對付一兩百安義軍,自然是手到擒來!

李從璟心中喜悅,當下帶百戰軍殺入場中。

安義軍抵擋不住,被李從璟等人殺穿了陣型,再也無法堅持,紛紛投降。

對面一位老將軍,火把下的面容十分剛毅,李從璟下馬上前抱拳:“在下李從璟,前面的可是裴將軍?”

裴約翻身下馬,哈哈大笑迎過來,抱拳道:“正是老夫!李將軍年少多謀,觀此陣仗,連李繼韜都已成喪家之犬,可知八千李董聯軍,已經敗於李將軍之手,老夫佩服!”

李從璟笑着謙虛兩句,看到一員年輕小將疾行過來,手中橫刀還在滴血,向李從璟拱手道:“李哥兒,別來無恙?”

卻是莫離。

李從璟大爲驚訝,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你怎生這般模樣?”

不待莫離回答,裴約已在旁笑道:“莫參軍可是儒將,上馬能殺敵,下馬能謀戰,老夫對他也是佩服得緊吶!”說罷,感嘆一句“後生可畏”,又道:“我大晉人才輩出,看來攻滅僞樑,已是指日可待!”

衆人相視而笑。

閒話可稍後再敘,李從璟急問道:“可逮着李繼韜了?”

裴約左右瞧了瞧,“天色不好,難以視物,倒是不曾見那李繼韜。”

這時有軍士來報:“將軍,一羣賊軍突出重圍,往東邊去了!”

“定是那李繼韜了。”李從璟一擊節,翻身上馬,“這廝倒是命大,先前讓他從鎖龍陣跑出來,這邊又讓他逃出生天。你我趕緊去追,萬不能讓他回到潞州,否則,以潞州之城防,加之李繼韜事先定然有的準備,要攻克不知要費多大力氣!”

衆人依次上馬,李從璟行在前頭,忽然問那來報告的軍士:“逃走的安義軍,有多少人?”

“約莫十幾人!”那澤州軍士道。

“十幾人撒開腳丫子跑,那速度可就快了。”李從璟皺了皺眉,看向衆人,“不能以大軍去追,否則趕不上他的腳程!”

裴約點頭道:“說得有理。”

李從璟當即分配各部,道:“不如裴將軍帶大部在後緩行,以遊騎聯絡,我自帶親兵前往!”

裴約自無不可。

當下,李從璟點了張小午等人,並莫離、桃夭夭等軍情處銳士,得二十來人,俱爲精銳中之精銳,從澤州軍士手中補充些乾糧和清水,每人再拉上一匹備用的馬,立即加速而去。

一路前行。

一兩個時辰後,人沒追上,張小午鬱悶開口道:“都指揮使,李繼韜這廝命可真大,頗有些怎麼都殺不死的意思啊!”

勁風拂面,李從璟笑道

:“凡上位者,俱有不小的勢運,勢運一日未去,輕易是不會死的。李繼韜到現在都沒死,只能說明他身上,還有些勢運罷了。”

張小午納悶道:“那咱們這趟能追上他嗎?”

李從璟正兒八經道:“這廝先是從鎖龍陣中走脫,後又在八百澤州軍截殺下脫身,他能有多大的勢運,經得起如此折騰?依本使看,李繼韜勢運已經用的差不多,該到了快死的時候了。”

“原來如此。”張小午恍然大悟。

身邊的人被逗笑,莫離見張小午一臉認真,不忍他就此被李從璟的戲言糊弄,好心點破,“李哥兒逗你玩兒,別當真。”

張小午愣了愣,表示不信,他那神情,又引得衆人想笑。

“小午你什麼都好,就是把李哥兒太當神了,他說什麼你都信!”莫離搖頭而嘆。

張小午當即反駁道:“都指揮使本來就很神,不神能一把火燒掉八千賊軍?”

李從璟都被他逗得噴飯,沒好氣道:“你這是誇我,還是罵我?”

衆人笑一陣,不再費力氣說話,加緊趕路。

追擊的人辛苦,逃跑的人更辛苦,不僅辛苦,心境也會不同。

及至黎明,李從璟等人終於瞧見了李繼韜的身影,兩相隔的不遠,約莫一兩裡地。

兩邊的馬速都挺快,就這樣又過了兩個時辰,李從璟等人已經開始換馬,並且喝水。不多時,李繼韜的隊伍中,有戰馬悲鳴一聲,口吐白沫,倒在路邊,將馬上的騎士摔下來。

李繼韜等人回頭看了一眼,卻沒有人停下。

李從璟等人是一人雙馬,李繼韜等人可就沒那麼好的條件,畢竟逃命過程中,生死一線之間,沒可能有功夫給自己再備一匹馬。

李從璟等人從安義軍戰馬旁奔過,那騎士早已跑開,只不過氣力不濟,沒跑多遠,一名百戰軍戰士挽弓,一箭射在他後頸。那安義軍慘叫一聲,倒在地上。

安義軍中有了第一個掉隊的,不長的時間內,就有第二個,同樣是戰馬累死。

這一回,李繼韜頭也沒回,只是身子抖了一下。

第三個掉隊的安義軍騎兵,卻是騎士在昨夜戰鬥中已受傷,來不及細細包紮,失血過多,從馬上栽倒下來。

十幾人的隊伍,本就不長,接連丟了幾個之後,一名安義軍崩潰的大吼一聲,對李繼韜喊了一句話,調轉馬頭,揮舞着橫刀,向百戰軍殺來。

李從璟長槊出手,乾淨利落將他從馬上刺下。長槊奪走對方生機的那一刻,李從璟看到那安義軍的眼神中,竟然有解脫之色。

最後一個掉隊的安義軍,是自己勒着馬繮繩,主動脫離李繼韜,跑向了田野裡。戰馬經不起田地裡坑坑窪窪之地的折騰,跪倒下去,那安義軍軍士,摔了一嘴巴的土,手腳並用爬起,哭號着埋頭往前跑。

因爲隔得稍遠,沒有百戰軍去理會他。

前方出現一個小村子,李繼韜帶着剩下的人,進了村。

低沉了半日的天空,突然有水滴落下,驟然間,大雨傾盆。

這是一個窮破的小村子,或者稱不上村,只十來戶人家,房屋緊疏無度,茅草爲頂,壘土爲牆,竹木爲欄。一條瘦成皮包骨頭的土狗,被戰馬驚到,慌忙跑到田地裡。

李從璟等人進村的時候,衣衫落魄的村民,倉皇逃出,看到百戰軍,又尖叫着,連滾帶爬避開。

衆人到了一間稍大的土屋前,看見院外停着沒有人的軍馬,馬沒栓,可它們也沒什麼力氣再亂跑。

大雨如注,拍打在戰馬身上,引得戰馬嘶鳴、響鼻不斷,馬蹄亂踩,頗爲不安。

土屋有圍欄,近十個安義軍扶刀站在院子裡,被雨水淋成落湯雞,低眉默默盯着李從璟等人。

“下馬。”李從

璟說了一句,從馬背上下來,將繮繩交給身後的軍士。

院中有口井,郭姓隊正坐在井沿,一手放在膝蓋上,撐着稍顯前傾的身子,一手握着橫刀,立在身側,他沒看百戰軍,埋頭看着院中的泥土。

雨水打溼泥土。

李從璟負手站在院外,衆人站在他身後。

屋中傳來一陣沒有規律的大聲響動,李從璟數了數人頭,一個不差,在屋裡整出動靜的,應該是李繼韜。

雨落盔甲,沖洗着上面的血跡,變成紅色,順流而下。

李從璟看了一會兒面前的安義軍,道:“解除兵甲,你們可以走。”

有人留下,但更多的人選擇離開。

最後剩三個安義軍,腳邊是凌亂的盔甲、兵器。

郭姓隊正突然仰起頭,面對天空,任由雨水擊面,不顧雨大,睜着眼睛。

李繼韜出現在門口,摘下了頭盔拿在手裡,盛放着清水,一隻手捏着一塊不成模樣的餅,靠在門框上,對李從璟笑了笑,吃喝不誤。

李從璟靜靜看着他,沒有出聲,沒有動作,等着他吃完喝完。

他不着急動手,是因爲他知道,李繼韜今日必死。李繼韜一死,澤州之困永遠不復存在,潞州旦夕可下,這澤潞局勢便大定下來,李從璟此行也就完成了李存勖交代的任務。

謀劃多時,精細布局,今日得果。李從璟心情不錯。

吃喝終有盡時,李繼韜最後喝了一口水,一把將頭盔丟掉,抱着雙臂,依舊靠在門框上,對李從璟道:“你似乎很有耐心?”

李從璟笑笑,用當初回答過李環的話,來回答他:“對待將死的人,我總會尊重些。”

李繼韜呵呵一笑,一寸寸拔出腰間橫刀,卻沒有殺向李從璟,而是舉在面前細細打量。半響,道:“多好的刀,剛硬、鋒利,削鐵如泥。可惜,還未讓世人看見他的鋒芒,就要折斷,悲夫,悲夫!”

他又看向李從璟,“時也,命也!今日敗在你手裡,我本沒什麼好說的,時運不濟,勢運到頭罷了。可我不甘,你一介未及冠的小子,憑什麼贏我?”

李從璟想了想,認真總結道:“昔年未出道時,我花卻十年時間,寒窗苦讀,打磨武藝。冬寒夏暑,不曾有一時懈怠,雖世道繁華,然萬紫千紅不入我眼;出任百戰軍都指揮使之後,我日夜勤于軍務,應對各方關係,處理各種事務,如履薄冰,但有欲行之事,莫不事先百遍推演,以求盡善盡美。我的整個生命,都用在了我的基業上,雖有佳人在側,不曾多看,雖有美人在懷,不曾意動。”

說完,李從璟看着李繼韜,認真問道:“這些,夠不夠我贏你?”

他問這話的時候,沒注意到桃夭夭瞟了他一眼。

李繼韜張了張嘴,怔了好半響。末了,苦笑一聲,“原來我的對手,竟然不是人,而是個怪物!”

說罷,他揚天大笑起來。笑聲良久不絕,似要撕裂雨簾。

他指着李從璟,笑彎了腰,“怪物,怪物,怪物,哈哈哈哈……”

李從璟微笑的看着他,並沒有生氣,伸手製止了想衝上去剁了他的張小午等人。

終於,李繼韜笑夠了,他停下來,又直視着李從璟,“好,李從璟,你夠狠!我服了,我沒輸給庸人,不丟人。輸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一條命而已。李繼韜人頭在此,你夠資格拿去!”

李從璟向他抱了抱拳,深深一拜,“多謝。”

李繼韜橫刀在脖側,最後看了一眼這雨中的昊天。

手臂一輪,血涌如泉。橫刀離手,掉落在泥水地裡,他的身體,靠着破落的門框,緩緩倒下去。

李從璟呼出一口氣,似嘆似歡,目光落在李繼韜的屍體上,“你的生命結束了,我的纔剛開始。”

(本章完)

章六十一 火攻章五 神仙山(4)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四十八 劫道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三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6)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四十七 序幕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五十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5)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十三 有人西樓殺宰相(2)章六十九 名將章六十一 火攻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二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6)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一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二 鬼斧十手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十六 決心章九 他的屠刀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亂離人 無人憐顧影自憐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一 王於興師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三十八 踏營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