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王於興師

時至八月末,河東的天氣已經漸有轉涼之勢,初升的日光灑在草木枝葉的露水上,晶瑩剔透。飽戰之地河東,曠野一如往常荒涼,田地上雜草橫生,莊稼稀少。

一隊黑衣短甲的騎士在官道上策馬如飛,約莫二十來人,鞍邊皆懸臂旅短弩,腰間橫刀隨戰馬起起伏伏。這些騎士個個面容堅硬如鐵,眼神冷毅,渾似沒有半分感情。戰馬奔過,路邊野草上的露水紛紛掉落。

隊伍中一名甲士偶然一偏腦袋,正好看到旭日爬上山頭,和煦的霞光打在他臉上,讓這位俊朗的年輕後生,雙眸看起來分外明亮;端正的五官上稚氣還未褪盡,但已有剛毅之色。他身材修長,如一柄新打磨好的長槍。

日頭紅得滴血。希望是個好兆頭,李從璟心想。

李從璟,本是一名二十一世紀的普通青年,在一所二流大學混完了自己最青春的時光,畢業後尋不到好工作,只能做起了電話營銷,打着銀行的幌子忽悠客戶買保險。這樣一個平凡的小銷售,某日一覺醒來,卻發現好端端的自己,來到了五代。

如今是天佑十九年,十五年前,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生命走到盡頭。眼下是被稱爲五代十國的亂世,天下諸侯林立,彼此混戰不休。其中勢力最大者,便是雄踞河北河東的晉王李存勖,和稱霸中原的後梁皇帝朱友貞——朱溫的後人。

而李從璟這一世的身份,是晉王麾下一員大將的子嗣。

他這具身體原名李從審,因日前隨晉王北上征伐契丹有功,被賜名“璟”——李從璟。

李從璟收回望向紅日的目光,提起精神,繼續在奔行中觀察周圍環境。

昨日,樑晉兩軍斥候在小河村一帶遭遇,短暫交鋒,樑軍斥候盡數被誅,晉軍斥候唯餘一人。這名斥候回去向晉王李存勖通報了情況後,也力竭而死。爲進一步探聽樑軍虛實,晉王李存勖隨即挑選軍中精銳,趕往小河村。作爲晉王親軍從馬直的一員,李從璟主動請命,成爲這些精銳中的一個。

爲首的隊正驟然擡起手臂,整個騎隊逐漸慢下來,從減速到立定,不過五息時間,二十來人動作整齊,沒有一絲雜音。

“已到昨日斥候遭遇地帶。”隊正李榮咧開嘴,低沉的聲音具有非同一般的穿透力,“下馬。”

李從璟和衆軍士齊齊滾落馬鞍,動作乾淨利落,他的心跳在此時微微有些加速——卻不是因爲緊張,而是有些許亢奮。

衆人取下臂旅短弩,馬匹被拉進路邊林子隱藏起來,留下一人看守之後,李榮帶着李從璟等人向前摸去。

進行不久,視野裡出現一個小村落。村落顯得破敗不堪,安靜異常。李從璟知道,這便是小河村。地處交戰前線,村裡的人怕是早已逃得乾乾淨淨。

李榮領着衆人穿過村落,確定村中無人,又往前行了一段不小的距離,復停下來,隨即命令兩名軍士繼續前行放哨,其他人等開始在官道上做些簡單佈置,一切妥當之後,所有人都隱藏在官道兩側的緩坡上。

所有人執行軍令時都無聲無息,沒有任何異議,不

管他們是否能夠理解其中的奧義。

李從璟伏着身子,把自己丟在草木間。他本身不是斥候,看了身旁同樣伏着的老斥候李榮一眼,想了想,他不動聲色的問:“隊正,我們在此作甚?”

李榮動也不動,“等。”

“等什麼?”

“等樑軍。”

“等他們作甚?”

“等他們來送死。”李榮習慣性咧嘴露出一抹笑容,有些殘忍的味道。

李從璟不再言語。他知道,接下來,他將再度面臨,自己在這個的時代又一次生死考驗。說起來,這早已不是第一次。前些日子跟隨晉王北征契丹,李存勖在契丹軍中殺得四進四出,戰鬥進行的異常慘烈,作爲其親衛,李從璟就差點死在亂軍之中。

日頭升得又高了一些,陽光從樹枝間透下來,打在李從璟冰冷的柳葉甲上,他摘了一條草莖叼在嘴裡,慢慢咀嚼,心頭漸漸靜如湖水。

李從璟不知道在今日接下來的戰鬥中,自己會不會死,但他知道,自己要想在這個時代活下去,唯一的方式,就是不停的戰鬥——要麼踩着別人的屍骨活下來,要麼戰死成爲他人的墊腳石。因爲,這裡,是亂世。

自打一覺醒來,莫名其妙來到五代,轉眼間,李從璟在這個時代已經生活了整整十年。

十年彈指一揮間,所有的不適應也都早已適應,十年如白駒過隙,李從璟看起來還是一個平凡人,沒有手握千軍萬馬,刀之所向,大軍奔馳。所謂一穿越就憑藉過人智慧,把歷史人物玩弄於股掌之間,天下唾手可得的美夢,都是如此不切實際。

最簡單的,一個人都不曾殺過的雛鳥,怎麼戰勝那些在沙場摸爬滾打多年、一身傷痕的宿將?一個在都市生活多年還沒有上位的普通人,如何算計那些在亂世中-功成名就的智者?

正因如此,李從璟花了十年時間磨練武藝、熟讀詩書兵法、觀察世道,如今十年過去,他也正式走上沙場。現在,他殺人,他一步百計,只因他要在這個亂世活下去。

“來了!”李榮忽然低聲道。

李從璟頓時精神一振,雙眸微微眯起來,整個官道左右的場景,都被他收在眼底。少頃,依稀的馬蹄聲響起,俄而漸密漸急,一隊沒有旗幟的紅衣騎士出現在官道上。

李從璟一點都不擔心樑軍真會如李榮所說那般,出現在官道上。斥候在前線失去音訊,主將必定會派遣後續探子前來弄清情況,區別只在於誰先到這塊地方和誰的人多而已。

而眼下李從璟品味的,是樑軍是否真是來送死的。

誰纔是獵人?

“二十一人。”李榮一眼望去,立即確定了對方的人數。作爲斥候,那是軍中精銳中的精銳,是類似於後世特種兵的存在,點數自然是基本功。

李從璟看到,這隊樑軍的裝扮和己方相差無幾,皆是短甲橫刀臂旅短弩。斥候爲追求極致的速度,裝備上力求輕便,有的斥候甚至不着甲。這倒是與後世武裝到牙齒的特種兵頗爲不同。

眨眼間,樑軍已是近在眼前

,馬蹄聲如鼓點,重重敲擊在李從璟心臟上。從看到樑軍,到樑軍到近前,這期間的距離並不長,對方所耗時間更是極短,然而在李從璟的感知中,時間猶如過了一個春秋,一切都在此時顯得別樣緩慢,四周的空氣彷彿已經凝固,在沒有半分聲響。

李從璟的眼神隨着對方的馬蹄擡起落下,他似乎能夠感受到埋頭奔進的戰馬的呼吸聲,那是一種一往無前的節奏,即便它是在邁向死亡。

李從璟感到有人拍了自己肩膀一下,偏頭去看,就見李榮伸出食指一點對方爲首一人,再指向他自己,隨後再點對方兩人,指了指李從璟。李從璟立馬意識到,李榮這是在給自己分發擊殺目標。

微微頷首,李從璟表示明白。

就在這時,樑軍首領忽然擡手勒住馬繮繩,刀鋒一般的眼神向李從璟這邊投來。他身後的隊伍,也在剎那間停下。

李從璟雙目一凜,戰場殺機如冷水一般,剎那間迎面撲來。他知道自己這方恐怕已被對方察覺,雖不知對方何以能未卜先知,但戰場上應有的意識卻在這一刻沒有喪失。

他眼中騰地升起一股殺意,起身,端弩,瞄準,射擊,動作一氣呵成。隨着弓弦一聲悶響,弩箭應聲而出,直奔目標面門!

一箭發出,李從璟心頭一片鎮定,他雙眼盯着目標,手腳沒有絲毫遲滯,右手後探,準確掏出一支弩箭,迅速裝填在弩機上。

同時,道路兩旁林中剎那射出近二十支弩箭。

“敵襲!”樑軍首領一偏頭,同時大喝一聲,樑軍紛紛滾落馬鞍。而伴隨着弩箭射入身體的聲音,慘叫聲悶哼聲已是此起彼伏,鮮紅的血花在空中綻放,馬嘶聲如泣如訴,前一刻還鮮活的生命,驟然間失去意識。

然而即便是以斥候之精銳,在甲冑防護下,能射出一擊奪命弩箭的畢竟是少數,倖存的樑軍軍士以馬爲屏,拼命穩住躁動的馬蹄,同時端弩在手,尋機反擊,彰顯出不俗的軍事素養。

只不過晉軍佔盡先機,以有心算無心,一波齊射已給樑軍造成不小傷亡,此時豈會給樑軍喘息的機會?

兩箭之後,李榮大吼一聲,領人從林中衝出。晉軍斥候衝出時,手中臂旅短弩再發一箭,也不管中沒中目標,隨手扔掉短弩,一把抽出腰間橫刀,在短促的金屬摩擦聲中,腳步飛躍,紛紛揮刀殺向面前樑軍!

在晉軍發出第三矢弩箭時,不少樑軍也相繼扣動手中弩箭扳機,雖然這一波弩箭雙方成效都不大,掩護成分大於殺傷意圖,但也不乏倒黴的被弩箭射中。

李從璟剛抽出刀,就看見一個衝在自己側前的斥候,被一箭貫穿喉嚨,腦袋如遭錘擊,猛然後仰。如此近距離之下,那斥候的身子,被巨大的衝擊力帶得向後飛去,一抹鮮血灑向空中。

便是早先已隨李存勖經歷過不少戰事,李從璟也被這一幕震得眼皮猛然一跳。然而他畢竟是歷經生死之人,此時斷無分毫懼色,橫刀在手,李從璟以生平最快的衝刺速度,撲身到那個早就盯好的樑軍面前,用盡力氣將橫刀揮戰下去。

(本章完)

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四十 要殺了這個人哦章四 神仙山(3)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九十二 兩人閣樓聞雨聲 兩年之內平淮南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一百五十八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1)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上)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二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2)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十 淇門之變(2)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1)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三十二 楚地戰事不如願 擬調郭威往替之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