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

李從璟沒在門房等太久,府中很快有人來領他和李彥饒進去,七繞八繞經過無數亭閣樓臺後,兩人被帶到先前耶律敏倚窗望月的那座小樓前。

李彥饒在大堂便被“攔”了下來,府上自然有好酒好肉招待,李從璟則被領着上樓。登樓的時候,李從璟有種奇異的感覺,彷彿他正在經歷攀登,將要到達一個可以俯瞰契丹甚至是整個草原的地方。

閣樓上燈火通明、溫暖如春,屏風與帷幔都有些倦怠意味,妝扮精緻的耶律敏站在燈火最明亮的地方,華麗的服飾讓她看起來如同一隻開屏的孔雀。僅是一眼,李從璟便從對方身上感受到了一股雍容貴氣與有意收殮的鋒芒——那是她爲契丹北院宰相數年來,久在人上發號施令固然會養成的氣質。

“秦王殿下。”

“宰相大人。”

兩人相對見禮,耶律敏招呼李從璟落座,同時示意領李從璟來的人退下,一舉一動,若行雲流水毫無痕跡。回到主位上,耶律敏斂袍坐了,莊重而不失其美,開口道:“秦王千里北上,一路辛苦。”

待人接物的本事,耶律敏早已爛熟於胸,這些年來她也不知接見過多少重要人物,是以她的言行舉止都顯得無可挑剔,不僅優雅而且顯得親切。

只不過此時只有她自個兒知道,她的內心並不像她所表現的那般無可挑剔,微微顫抖的手指,略顯慌亂的心跳,都是無法抹去的印證。耶律敏自然也發現了這點,所以她有些恨自己,恨自己在此時顯得這般不爭氣。

彷彿是跟自己置氣一般,耶律敏要求自己接下來的每句話每分動作,都要圓潤如玉,不可有半分瑕疵。

“有勞宰相掛念,辛苦倒不至於,經年戎馬,這些也都習慣了。”李從璟覺得眼前的耶律敏怎麼看怎麼彆扭,對方明明舉止有禮有節,便是馮道來了也挑不出半分不是來,但李從璟就是覺着不舒服。

再加之耶律敏言語間的客套、疏離,讓李從璟一時拿不定注意,對方心裡到底是什麼念頭,所以他只能先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耶律敏聽了李從璟的話,卻是心頭一怒,眼神差些就剮在李從璟身上,心道:你還知道我掛念你?我看你這番模樣,可沒有掛念過我的意思啊!

“聽聞秦王方纔平定了兩川之亂,此時怎會突然到西樓來?況且西樓並未接到訊息,通報秦王會出使契丹......”耶律敏使勁兒望了李從璟一眼,心想看你如何作答。

“同光四年,大唐與契丹曾有協議,定下草原自此不許見兵戎。此番大唐卻聽聞,契丹皇帝意欲向黑車子室韋用兵,故而孤王來查探一番。”李從璟見耶律敏完全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心中多少有些不喜,言語難免生硬了兩分。

耶律敏心道你果然從未掛念過我,你到西樓來完全是因爲國事,我真是去你孃的!一念如此,耶律敏身姿愈發端莊了,氣質愈發不柔和了,口吻愈發顯得不友好了,“秦王要知道契丹是否對黑車子室韋用兵,該去問皇上纔是,來寒舍怕是來錯了地方罷。”

李從璟眉頭微皺,心道你即便不念舊情,也犯不着這般做派,當年在幽州時那個溫婉的女子哪裡去了?果然是人一旦擁有了權勢,都會被權勢所改變,從此變得不近人情、面目全非?

“契丹內外,誰不知曉,北院宰相在契丹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尊貴不可言說,契丹皇帝但有國事,每每垂詢,對你無不言聽計從。”李從璟心道你不是被權勢腐蝕了靈魂麼,那我就誇讚你幾句,滿足你的虛榮心好了,“若是契丹真欲西征黑車子室韋,在見契丹

ωωω ★тTk án ★C〇

皇帝之前,先與宰相一見總是必要的。

李從璟在說前一句話時,耶律敏雙眼已經微微眯起,像是受人撓癢的貓兒,倍覺愜意,但聽到後一句話,耶律敏恨不得跳將起來,指着李從璟的鼻子罵:你來見我果然只是爲了國事,老孃不伺候了!

內心備受打擊的耶律敏,心理防線層層加固起來,她說服自己拋棄了那些小心思,只以契丹北院宰相的身份來面對眼前這個負心賊,“秦王此來相見,有何打算,不妨直說。”她瞄了窗外一眼,“尤其是在這等時候。想必事情一定分外重大且緊急,秦王就不要繞彎子了,你我坦誠相見,直接些好。”

李從璟心說女人果然是翻臉無情啊,想當初剛到幽州那會兒,你還像個麻雀一樣整日圍在我身旁嘰嘰喳喳,現在真是翅膀硬了啊,竟敢對我如此不假辭色,老子真是白疼你了啊!

“耶律倍率軍西征,你就不怕耶律德光在東線起事?”李從璟轉念一想,前些時候桃夭夭到這裡來,可是受了頗爲友好的招待,她可不曾說起耶律敏變得冷酷無情了,今日耶律敏到底是怎麼回事?爲何對我這般冷淡?

“秦王殿下直呼我皇之名,是何用意?”耶律敏忽的沉着臉,聲音冰冷。

李從璟心頭大怒,差些就拍案而起,不過他好歹忍住了,表面上仍是雲淡風輕,但聲音冷得厲害,“自同光四年西樓之役後,契丹便向大唐稱臣,君王稱呼臣子的姓名,有何不妥?”

耶律敏怔了怔,眼中閃過一絲迷茫之色,讓人不解其意。不過這絲迷茫一閃即逝,她隨即沉聲道:“契丹向大唐稱臣不假,但不是每個契丹人都是任何一個唐人的臣子,還望殿下分得清楚些。”

李從璟嘴角動了動,最終還是忍住了怒意,心中卻已將先前的疑問拋諸九霄雲外,無論耶律敏對桃夭夭如何,但在眼下,她的態度是明確的。

李從璟不去跟耶律敏作口舌之爭,他飲了口茶,平復了心緒,這才語調平靜道:“耶律倍西征,耶律德光八成會趁機起事,以耶律德光的軍事才能,他必會使得他的人馬,在耶律倍西線戰事最關鍵的時候,兵臨西樓城下。屆時耶律倍回援不及,耶律德光要攻下西樓並不太難......”

“西樓非是一座空城,這裡不僅有精銳駐軍,還有無數權貴的私兵,耶律德光豈能說攻下城池便攻下城池?”耶律敏不等李從璟把話說完,就開始反駁,“況且黑車子室韋是何等戰力,契丹早已一清二楚,此番皇上西征,必定一帆風順,而後凱旋。奴雖不才,卻也自認保證西樓不失到皇上歸來,並無難處!”

李從璟早料到耶律敏會有這番說辭,“如果韃靼部參戰,相助黑車子室韋呢?”

耶律敏吃了一驚,“你已經聯絡了韃靼部?”如果韃靼部參戰,耶律倍失敗的可能性仍舊不大,但戰事卻會拖延,這就給耶律德光創造了許多時間。

而若是耶律德光在耶律倍身旁再安排有棋子,做些什麼見不得人的手腳,那後果只怕不堪設想。

以耶律德光這數年在東境積攢的功績與威名,得到了不少人的效忠,耶律敏相信,這樣的手段耶律德光並非使不出來。

而那些昔年是耶律德光一派,後來在耶律倍上位後備受打壓、排擠的權貴,以及國中一些不得志的勢力,定會很願意幫助耶律德光“王者歸來”,希望攀龍附鳳自此飛黃騰達!

只是須臾間,耶律敏臉色數變,她幾乎是跳到李從璟面前來,“你聯合了韃靼部幫助黑車子室韋,擋住皇上的西征大軍,又知曉耶律德光會在彼時兵臨西樓,你..

....你到底想作甚?!”

李從璟站起身,淡然道:“時至今日,耶律倍讓大唐很失望,大唐不想讓他再做契丹皇帝。所以大唐決定換張面孔,去坐坐那個位置。這個人,就是耶律德光。”

“你要助耶律德光奪位?你瘋了不成!”耶律敏喊叫起來,然後她又立馬壓低了聲音,“這樣做,你能得到什麼?對大唐有何好處?”

“兄弟相爭,舉國內戰,自然會大耗國力,這就是大唐想要的。從始至終,大唐都不希望草原上有一個龐然大物,更不必說存在一個什麼帝國!”李從璟看着耶律敏,“你應該知曉,耶律德光早晚會舉事,眼下不過正好時機到了而已。從耶律倍沒有成功阻止耶律德光死灰復燃那一刻起,他就輸了。”

“瘋了,真是瘋了!”耶律敏的五官都扭曲在一起,“耶律德光做契丹皇帝,難道就會比耶律倍更稱大唐的心?你難道不知,耶律德光比耶律倍的野心要大得多,也要難以控制得多?!”

“耶律倍、耶律德光,都不是大唐想要的契丹皇帝。”李從璟搖搖頭,目光如電,“大唐不需要草原上有皇帝,天下只能有一個皇帝,那就是大唐皇帝。至於契丹酋長誰來做,我可以告訴你。”

“誰?”耶律敏已經有些呆了。

“你!”李從璟鄭重的說。

“我?”耶律敏愣了愣。

“就是你!”李從璟肯定道。

耶律敏笑起來,笑得花枝亂顫,直到幾欲瘋癲,期間她不忘指着李從璟的鼻子嘲諷,“讓我做契丹酋長?秦王殿下,虧你想得出來!”

“爲何不能?”李從璟皺眉看着瘋瘋癲癲的耶律敏,“你在幽州數年,掌管屯田之事,彼時我便已瞧了出來,你有愛民濟世之心,前番你要回契丹,恐怕也是抱了爲契丹百姓做些事的想法吧?既然如此,你便該知曉,無論是耶律倍還是耶律德光,都無法讓契丹百姓過上好日子,只有你有這個心性與能力!”

話說完,李從璟看着耶律敏,等她回答。

耶律敏止住了笑,卻扶着案几盯着地面怔怔出神,良久,她擡頭問李從璟:“所以當耶律德光兵臨城下的時候,我要打開城門,率權貴們迎接新皇帝?”

李從璟點點頭。

耶律敏笑了一下,那笑容無法描述,悽婉、嘲諷、落寞、不甘、荒唐?都不足以描述。

而後她整理衣袍站好,就站在李從璟身前不到十步的地方。

她用那雙深潭般的眸子,直直看着面前這個英武不凡的男子,以從未有過的語氣認真道:“殺了我吧!”

李從璟沒想到最後得到的會是這樣一個回答,他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竟是也怔在那裡。

耶律敏的意思很明白,她不會背叛耶律倍,更不會轉而去效忠耶律德光,她拒絕李從璟今日的提議。

而拒絕的代價,就是死亡。因爲她已清楚知曉了李從璟和耶律德光的謀劃,她若活着,便代表耶律倍會知曉這個謀劃。

光陰似乎停止了流轉,也不知過了多久,李從璟緩緩開口時,卻發現嗓子已經極度乾澀,這讓發音變得很難,“還有什麼話留下?”

先前那般的笑容再度出現在耶律敏臉上,在昏黃的燭火下多了幾分悽然,如落花在眷戀人世間的美,她的目光落在李從璟臉上,如同纖纖手指在彼處輕輕滑過,“君不知妾,妾不知君,若有來生,再來相知。”

李從璟默然,而後伸出手,掐斷了耶律敏的脖子。

然後他擡起頭,露出一個猙獰如厲鬼的笑容。

(本章完)

章四十九 誰也別想過去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十九 你知死嗎?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七十五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3)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七 神仙山(6)章七十一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5)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六 神仙山(5)章四 神仙山(3)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八 兄弟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二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6)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