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

將眼前的頑敵殺倒,史彥超來不及去抹臉上的血水,左手盾右手刀習慣性向前奔出兩步,卻陡然發現面前再沒有一個站着的敵人,他微微一怔,左顧右看,入眼卻只有一地屍骸與血火中的街巷。

敵軍已經殺盡了。

史彥超是作爲陷陣士衝上戰場的,只不過當他揮刀殺入敵陣時,賊軍已經開始敗退,同袍們正大舉攻入城中,他和他率領的武信軍部曲也沒了陷陣士的作用。

之後接到軍令,大帥將成都城劃分爲數個片區,武信軍奉命清掃南城一個區域的頑敵。

隱藏在街巷民房中的賊軍多如牛毛,殺完一批又冒出來一批,一些賊軍在燒殺搶掠之後早已紅了眼,失了理智,見到王師將士都忘了投降,只知道如同野獸一般撲上來撕咬,在這種情況下,武信軍幾乎奮戰了一整夜,每當史彥超殺完一批賊人,以爲再無戰事的時候,號聲卻又再度響起。

史彥超甚至有些不能理解,爲何在王師宣佈了降者不殺的軍令後,還有那麼多賊軍上來與他們拼命。史彥超只知道,成都城已經徹底亂了。

他卻不知道,那些賊軍數年前也是王師,也是伐蜀的一方。

只不過,當時郭崇韜含冤被殺,這些將士心頭的不忿被孟知祥、李仁罕等人煽動了數年,心頭埋下的仇恨朝廷的種子早已生根發芽,他們也早就將自身徹底擺在了朝廷的對立面,從心底認爲朝廷昏聵不公。

所以他們與王師鏖戰而鮮有投降的,在成都被攻破之後,他們寧願成爲孟知祥那場破滅幻夢的陪葬者。

當他們心中認定的信仰與捍衛的夢想破滅之後,他們寧願放逐自己的獸性,在發泄過後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願苟延殘喘。

當前方出現的甲士不是賊軍而是同袍的時候,史彥超知道戰事終於結束了,他擡頭看了一眼灰濛濛的天空,正是天將佛曉而未拂曉的時候。

傷口傳來的灼燒感痛徹心扉,史彥超將盾牌、橫刀丟在腳下,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開始處理自己的傷痕。

天未亮,夜未央,我在倖存的沙場。

腦袋靠在坊牆上休息的時候,疲憊至極的史彥超沒來由的笑出了聲。

這場戰爭終於勝利了,來日返回遂州之後,以他如今在軍中的地位,已有足夠的能力將母親與妹妹接過來。

她們再也不用在山裡吃苦受累了,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只要自己再努力一些,他們就能享受到榮華富貴......妹妹年紀也不小了,得給他攢一份厚實嫁妝,日後好讓他風風光光的嫁個好人家......母親的身子弱,一到秋冬時節就犯病,渾身痠痛,日後也該是找個好大夫好生瞧瞧了,最好是能根治......

眼皮打架的史彥超解下自己的兜鍪,胡亂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水與汗水,帶着滿身傷痕靠着冰冷的牆面沉沉睡去。他或許夢到了思念

已久的家人,嘴角始終含着溫暖的笑意。

當史彥超被同伴搖醒的時候,時辰已近正午,疲乏的身子動一下都讓人渾身不適,但史彥超卻幾乎是一躍而起,隨手抓起兜鍪迅速戴好,昂首挺胸站得筆直。

他看到了從街道另一頭走過來的大帥。

他身旁的所有同袍都如他一樣,自發在街道兩旁昂首肅立,自覺不自覺的將身軀挺立得如同一杆標槍。

李從璟是騎馬帶着一衆護衛經過這裡的,他並非來此慰問武信軍,故而也沒有停步下馬的意思,在甲士們的注目禮中策馬而過。

從李從璟出現開始,史彥超就目不斜視——他當然不能直視李從璟,無論是出於禮數還是出於對李從璟的敬畏,他都不能這樣做。直到李從璟從他身前經過,他的目光才隨着對方的高頭大馬移動,久久注視那個偉岸的背影。

是這位大唐秦王,讓有了演武院這樣一個去處,是這位天下兵馬大元帥,在遂州戰事最艱難的時候打開了戰局,讓他沒有在彈盡糧絕的時候戰死沙場,是這個年紀輕輕卻已有白髮的不世之才,讓他在王師所向披靡的大勢中立下無數軍功。

史彥超深知,他的一切幾乎都來自對方的賜予,所以他對這位大帥敬若神明。

就如同數年前那些王師將士敬畏郭崇韜一樣,甚至猶有過之。

李從璟一行馳過街道,史彥超等人撤了迎送的陣勢,他收拾好自己的盾牌、橫刀,準備去尋夏魯奇,正在這時,馳過的騎隊有一騎突然折返回來,來到史彥超面前,騎兵在馬背上望了他一眼,吩咐道:“大帥召見,隨我來!”

史彥超沒想到李從璟會召見他,心頭一陣激動,連忙牽了馬緊跟那名騎兵。

“這史彥超什麼來頭,大帥怎會特意召見他?”史彥超走後,武信軍甲士議論紛紛。

“人家可不需要來頭,僅是立下的戰功,就足夠受到大帥注意了!”一名身份頗高的老卒瞟了身旁的同袍一眼,“你們別眼紅,若你們也能立下足夠大的軍功,大帥一樣會召見,這早已是慣例。”

史彥超方纔準備去尋的夏魯奇,不知何時已經跟在李從璟身後,史彥超跟上前去,用目光詢問夏魯奇李從璟見他的原因,沒想到夏魯奇卻瞪了他一眼。

李從璟此行的目的地是城牆,他是來檢視城防損壞情況的,下馬走上甬道的時候,他叫了史彥超到跟前來。

“天成二年在演武院山門見你的時候,你尚只是一個魯莽的鄉野小子,正與石重貴、符彥琳鬥毆,如今不過過了兩年,你卻已成了大唐的一員驍將,揚名軍中了。”李從璟臉上帶着微笑,在前面拾級走上城牆,史彥超亦步亦趨跟在他身後,得了誇讚,臉色微微漲紅。

“多謝大帥讚賞,卑職愧不敢當。”史彥超雖然不再是當初那個木訥小子,卻也還是不善言辭,只能紅着臉抱拳這般回

應,此時他這番拘謹的模樣,讓人很難想象他在戰陣中縱橫捭闔的雄姿。

“蜀中戰事已畢,你不用回遂州了,跟本帥回洛陽,如何?”城牆上戰場經過初步打掃,已經不再血肉模糊,但戰爭殘痕依舊清清楚楚,李從璟四處查看一番,忽然停下腳步來看着史彥超說道。

史彥超沒想到李從璟找他來竟是這個原因,驟然的驚喜讓他手足無措,不由得向夏魯奇看去。

夏魯奇黑着一張臉對李從璟道:“武信軍好不容易出了這麼個驍勇的,末將手都還沒捂熱乎,大帥這就要搶了去,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李從璟哈哈大笑,“老將軍,史彥超是個好苗子,不是一城一地能夠容得下的,老將軍何不看開些?”

他這話不錯,周世宗柴榮時,史彥超是其依仗的第一勇將,破軍拔城信手拈來,在趙匡胤還沒有展露鋒芒的時候,史彥超幾乎就是後周第一將——可惜的是死得早了些。

“大帥這話末將不服,武信軍雖然廟小,但此番回去末將已準備升史彥超爲馬軍都指揮使,爲大唐帶出一支精兵來,這可夠他折騰幾年了。”夏魯奇一副不肯退讓的姿態。

李從璟有些無奈的搖頭,失笑道:“老將軍啊老將軍,別以爲本帥不知你什麼心思,你這是擔心史彥超去了禁軍得不到重用?放心吧,既然老將軍連一鎮都指揮使的官職都拿出來嚇唬本帥了,本帥不會虧待他的!”

夏魯奇生悶氣一般哼了一聲,見史彥超還是一副呆頭呆腦的模樣,惱火的一腳踹在他屁股上,“還不謝大帥?”

“謝大帥!”史彥超連忙抱拳行禮,又對夏魯奇道:“謝將軍!”

夏魯奇擡頭看天,一副眼不見心不煩的表情。

“兩川變天了,老將軍。”李從璟手撫上牆垛上的刀痕,嘆了一聲,“四年前,兩川就該成爲大唐的糧庫錢庫的,卻不料出了孟知祥、李紹斌這等亂臣賊子,徒惹動亂,勞民傷財。老將軍,如今朝廷底定兩川,你說,大唐復興盛世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夏魯奇收拾起生悶氣的神色,由衷道:“有陛下這等千古明君和大帥這樣的一代賢王,大唐盛世何愁不能再現?大帥一片拳拳之心,只求勿要憂心過甚了。”

李從璟笑了笑,“老將軍謬讚了。只不過本帥每每念起高祖太宗功業,再放眼當下的九州,就不能不心思切切。王朝興盛離不開人才,凌煙閣二十四賢臣珠玉在前,我輩又怎能不竭力爲國舉賢?史彥超能走多遠得看他自己,老將軍正當盛年,也當爲帝國再立功勳,以爲後人榜樣。”

“國家但有驅使,末將何惜老殘之軀?”夏魯奇俯首再拜,老眼溼熱。

李從璟轉過身來,認真行了一禮,“辛苦老將軍了。”

或許很多年後,還有人會記得,這個標誌着一段明君賢臣佳話伊始的情景。

(本章完)

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六十四 相救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上架感言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二十一 當年明月仍皎潔(下)章六十七 搜刮章三十七 襲城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四十八 劫道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四十五 宿命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二十九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7)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七 神仙山(6)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五十九 破城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六十九 名將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五七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4)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