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

桑維翰所言,諸藩大軍集結,不日即到荊州之事,並非信口雌黃。

此來江陵,成行之前,李從璟的確有過用外交手腕解決荊南的打算:破其外援,除其臂助,而後威服荊南。然如此行事,缺陷頗多,不可預料與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只可嘗試,不可孤注一擲。故而李從璟此行真正依仗的力量,仍是各鎮大軍——在他離開洛陽時,各種號令即已下達。

李從璟親至江陵,便有吸引高季興注意力,爲各鎮大軍完成集結、佈置打掩護、爭取時間之意。屆時,一切準備就緒,李從璟與各鎮大軍裡應外合,江陵旦夕可定,饒是吳國想插手,也來不及動作。

如此雖調用兵馬,未大動干戈,本是妙計,也適合大唐眼下境遇。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李從璟意欲瞞天過海,高季興也在暗度陳倉,吳國更是雙管齊下,各方皆非易與之輩,無不未雨綢繆,幾番明爭暗鬥,江陵局勢已是一日千里。

宋齊丘所言不差,李從璟雖將高季興擒下,暫時卻還真就不能殺他。牌只有在手裡時才叫牌,打出去了就什麼都不是了,挾持高季興,爲的就是以此威逼荊南投降,真要殺了,不過多了一具無用屍體而已。

這是題中應有之意,高季興不會不明白,所以自被擒後,雖然有頹然之態,未露絕望之色。眼下他還有利用價值,自然性命無虞,但一旦荊南平定,他的死期也就到了,這個理高季興也明白。

宋齊丘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一番話下來,會使高季興的期望值發生改變。

原本,江陵之局是成王敗寇,願賭服輸,高季興能求活命已是幸運,但現在,他卻可能再生一搏之念。也就是說,他要爲自己爭取更多利益,比如說,讓出夔、歸、峽三州給朝廷,以此換取他仍在荊州爲節度使。

這也是宋齊丘發起論戰的用意。

只要荊州仍屬高季興,吳國便還有圖謀的可能!

宋齊丘在提醒高季興,他雖已身陷囹圇,並非全無籌碼。既有籌碼,便能交易,既是交易,便可談條件。李從璟雖先勝一手,並未掌控全局,既不曾掌控全局,便會有變故,既存變故,便有利益取捨。

吳國水師,江陵兵馬,樑震、高從誨往下行動,皆是高季興的依仗。

誰能真正掌控江陵,誰能徹底掌控荊州,眼下猶未可知。

李從璟看着桑維翰與宋齊丘爭論,又瞥了氣定神閒的徐知誥一眼,忽而眼露笑意。

誠然,荊南之爭,還未落下帷幕,他調度的大軍一日不攻破江陵,便還有無數可能,各方諸侯便還能大顯身手。

哪怕是高季興沒戲了,可這不代表荊南也沒戲了,徐知誥、宋齊丘暫時沒轍了,也不表示吳國便不能繼續行動。

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一切尚待爭奪。

李從璟站起身,舉杯示意徐知誥、宋齊丘,又示意滿座衆人皆舉杯。秦王敬酒,衆人自然沒有不應之理,桑維翰與宋齊丘的辯論已近尾聲,便罷了脣槍舌劍,徐知誥、高季興、莫離等人也都起身。

營外兩軍對峙,劍拔弩張,帳內諸人把酒論道,雖不是你親我愛,也算氣氛融洽,天已破曉,晨光打進帳內,漸顯明亮。在場衆人,無不是當世人物、一時之選,此時起身而立,各有風采,或卓爾不羣,或鋒芒畢露,或從容鎮定,或風流不羈。

李從璟舉杯笑而謂諸人道:“當年我朝攻伐朱樑,孤與王彥章戰於中州,決戰前夕,王彥章也曾與孤在陣前置案,對飲三碗,縱論天下。彼時王彥章謂孤曰,大爭之世,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奮軀而起,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自古以來,順勢者得天下,而天下又皆爲逆勢者所破,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歷史如川,奔流不息,志士如鬥,奮發不止。而今,孤與諸位爭於荊南,相鬥相殺,不死不休,豈因私仇邪?非也,此乃國家之爭。大丈夫爲皇圖霸業而拋頭顱、灑熱血,何其壯哉,縱然屍骨無存,也無遺憾!”

“諸位,王權爭霸的路上,若無對手,豈不寂寞?若無玄機,豈不無趣?孤立於當世,能與諸位共謀天下,幸甚!諸位,且滿飲此杯,往下相爭,但憑手段,誰也不必留情!”

衆人聞言,反應各有不同,卻皆讚一聲“壯哉”,盡飲杯中酒。

......

宴席散去,衆人各回各帳歇息,昨日夜裡諸人無不經歷波折,精力難免消耗甚大。高季興、徐知誥等人雖是俘虜,李從璟在遣人對其嚴密監視的同時,並未限制其有限的人生自由,所給帳篷也都還算寬敞。

徐知誥洗了把臉,就準備安歇,如今身在軍營中,他也無事可做,還不如先休養精神。宋齊丘捯飭完牀被,在榻邊坐了下來,忍不住哂笑一聲,“秦王姿態倒是做的足,這被褥竟都是新的。”

徐知誥正準備和衣而臥,聞言輕笑道:“秦王不願枉做小人,是胸懷寬廣,他若真在此等小節上羞辱我等,纔是落了下乘。子嵩受了人家好處,如何還不領情了?”

宋齊丘冷哼一聲,“李從璟此人,狀似爽快豪放,實則心思深沉,一舉一動皆不可不防。他先前在席上一番言論,看似慷慨激昂,是在抒發胸臆,實則是爲漲自家氣勢,滅他人威風,有攻心之效。如此算計,讓人不寒而慄!”

“子嵩向來心堅如山,莫非也被撼動了?”徐知誥打趣道。

宋齊丘唉聲嘆息,“正倫何必取笑於我?”隨即正色道:“你我素知李從璟不可小覷,只是不曾想,此人竟如此難以對付。今日堂上,他穩如泰山,鋒芒內斂,舉止有度,此番連你我也被俘,而其面無驕色;更爲難得的是,我與那錄事參軍論戰時,無論如何出言試探,而不見其神色稍變!城府深厚到了這番地步,豈不可怕?”

“秦王是否可怕,可另當別論,子嵩你若再這般心神不寧,便真落了下乘了。”徐知誥語調平淡,“武昌節度使將至江陵,此間之事不日便會有定論。你我身在重圍,什麼也做不得,多想無益,還是好生睡一覺來得實在。”

說罷,果真倒頭就睡。

宋齊丘爲之語塞,見徐知誥心寬到了這種地步,也無可奈何,只能在心裡猜想,李從璟此時是否也在安睡。

李從璟自然沒有安睡,他在跟莫離、桑維翰議事。

這倒不是李從璟心焦,形勢雖然撲所迷離,卻還不至於讓他坐立不安,亂了分寸。之所以不休息,除卻確有要事,也是因爲他多年征戰,身強體健,三兩日不眠不休早就習以爲常,真算不得什麼事。

“按理說,若是昨夜攻勢順利,長林已被攻克,此時林英的捷報該到了。”桑維翰神情肅穆,衆人討論的,正是各路大軍的進展。

先前與宋齊丘論戰時,桑維翰曾言威勝節度使、山南東道節度使、安遠節度使皆以發兵,實則不過誇大威嚇之言,受命出兵的節度使,只有山南東道節度使劉訓。

李從璟的佈置,由東而西,首先是馬懷遠襲奪石首,阻截吳國水師;再是劉訓自襄州發兵,以林英爲開路先鋒,直入荊州,奔江陵,爲主力;三是郭威自房州發兵,進攻夔州,再順流而下,佔歸、峽,入荊州,走原本西方鄴走的路。

這三路大軍,馬懷遠關門,郭威打狗,真正定大局的,還是以林英爲先鋒的劉訓所部。在原本計劃中,若林英昨日攻下長林,劉訓自襄州出軍,一路基本暢通無阻,十日之內,便能兵臨江陵城下。

以如今形勢而言,吳國水師但凡不是太多,馬懷遠以三千兵將若攻下石首,要死守十日,問題該不是很大——時日再多,或是吳國水師勢大,就不可預知了。

劉訓雖無顯著才能,但如今並不需要他主持戰局,只需聽從李從璟調遣即可,加之路途已爲李從璟摸清,進軍難度不大。

一言以蔽之,李從璟要在軍事上破江陵,林英、劉訓的行動是關鍵,其部行動迅捷,則形勢大好,若不如此,則荊南局勢不妙。

“捷報未至,只能說明林英所部進展不利。”莫離開口說道。

“突襲而至,又有軍情處在城內接應,林英竟不能克城?”桑維翰對軍事知之不深,故而驚異。他方纔與宋齊丘論戰,打了個平手,未能將對方戰勝,很是耿耿於懷,此時臉色有些不好看。

“林英畢竟只有五百之衆,情況稍不如願,便會有無數可能。”莫離說道,向李從璟建議:“得令軍情處去查看情況。”

君子都一方面要與江陵軍對峙,一方面遠近江陵軍監視、防備甚密,脫不得身,只有軍情處能穿越江陵軍的封鎖線。

李從璟點點頭,表示同意。

“司馬代殿下領秦王府官吏,在各地巡查春耕之事,剛接到信報,眼下正好到了襄州,是否召其前來相助?”桃夭夭進來領命時,如是對李從璟說道。她口中的司馬,即是王樸。

李從璟搖頭道:“不可,春耕亦是大事。”

幾人議事半日,正待散去時,高季興求見。

高季興是來談條件的,他道:“倘使荊南軍撤出夔、歸兩州,小王也不再望其歸入荊南,殿下能否自江陵撤軍?”

(本章完)

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三十一 君子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三十五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9)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六十七 搜刮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二 神仙山(1)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上)章三十三 軍情處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六 水寨(4)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兩百二七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4)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