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

同樣是荒野、軍營、城池,異地卻沒有太明顯的異樣風情,距離恆州城不過一二十里的地方,兩顆腦袋從草木叢中探出頭來,兩雙黑曜石般的眸子盯着恆州城與城外的契丹軍營,賊亮。

恐怕無人知曉,這兩顆腦袋趴在這裡,已經整整一日一夜沒有挪動半分。這幾乎是很難理解的事情,常人總得吃喝拉撒,但這對這兩人來說卻不是問題,在眼下這件事情上,縱觀幽州、渤海、契丹軍,很難有人比他們更加專業。

他們出自幽州演武院。

其中一顆腦袋看了一眼天色,低聲對另一顆腦袋道:“已經十二個時辰了,該摸清的東西都已經記載下來,皇甫將軍還在等我們回去,該走了。”

另一顆腦袋再度確認了一遍面前那張寫滿字跡、繪滿線條的紙,點了點頭,“走。”

全身僞裝的兩人悄然離開原地,一路抹去痕跡,什麼都沒有留下,直到距離藏匿之地近十里的地方,兩人才從隱蔽處牽出馬匹,縱馬狂奔。

旁人很難想象,如今已是統率五百人官居指揮使的兩人,會如此冒險潛行到距離恆州不足二十里的地方,去近距離查勘城外的契丹軍營。

脫離了城外契丹軍的遊騎探察範圍,兩人稍微鬆了口氣,其中一人有了說話的興致,對身旁的同伴道:“有了這份地圖,契丹營地虛實便一目瞭然,大軍來奔襲時,就能把握好時機,在其防衛最鬆懈之時,從其防備最薄弱之處,突進營中,從而一戰功成。若是戰事順利,咱倆怎麼也得算個頭功?”

同伴聞言嗤笑道:“安大頭,你滿腦子都給軍功塞滿了吧?”

“趙鐵頭你彆嘴硬,難道你就不期望這份軍功?”先前說話的人反脣相譏,“現如今渤海戰事形勢愈發明朗,依我看,大軍得勝而歸是必然之事,到時候你就不想錦衣還鄉?”

說話的這兩人,正是安重榮與趙弘殷。

兩人演武院學期已滿,與其他第一批學成的學員一樣,肄業後進入新軍任職,是爲新軍骨幹力量,現兩人都已是指揮使。新軍在秘密開出盧龍、支援泊汋城戰場取得勝利後,由皇甫麟率領,直撲恆州。而作爲先行者,安重榮與趙弘殷所部承擔了爲大軍開道的重任,此番潛行去摸恆州城外契丹軍

的底,便是出於這樣的情況。

“衣錦還鄉?”趙弘殷咀嚼着這個詞,出乎安重榮意料的搖了搖頭,好似是自言自語道:“僅是如此嗎?”

安重榮不解其意,納罕道:“難道你還有更大的野心?”說罷,豎起大拇指,嘖嘖道:“想不到啊趙鐵頭,你竟然是個有大抱負的,我以前怎麼不曾發現?”

趙弘殷自嘲一笑,“大抱負?我只不過不想被遺忘罷了,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總得要被人記住,纔不枉大丈夫七尺之軀。”

這樣的回答讓安重榮深爲贊同,他點頭道:“是得如此。比起衣錦還鄉,青史留名,的確聽着都叫人多了幾分豪氣!”

趙弘殷仍舊是搖頭,好似安重榮完全沒有理會他的意思,他的神情如這荒野一樣寂寥,雙眼卻有着閃耀的火光,他接下來的話,讓安重榮怔怔無言,“身爲軍士,沙場征戰,流血立功,保家衛國也好,換得功名富貴也罷,都是宿命。然而軍士卻太過孤獨,我們征戰、流血、死去,爲這個國家奉獻一身的力量和熱血,又爲人主耗盡一生韶華,卻不爲生民所見。十萬將士,戰死沙場,絕大多數了無痕跡——沒有榮耀,沒有歌頌,傷殘退役,然後潦倒一生,最終被忽略被遺忘。每一場征戰,都有數不清的大好兒郎,馬革裹屍,錦袍加身者百中無一——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到最後,只有軍人能夠記住軍人,只有同袍能記住同袍!那些居廟堂之高的道德夫子,那些處江湖之遠的尋常百姓,哪知誰家子弟,爲他們戰死在異國他鄉,臨了只不過一抔黃土埋白骨?這天下又有幾人,知道他們的名字,瞭解他們的悲歡離合,在乎他們的愛恨情仇?”

擡頭望天,趙弘殷咬牙道:“這不公平!每個兒郎,都有自己的青梅竹馬,都有自己的白髮雙親,都肩負家人的希望,怎能被如此漠視?”他深吸了口氣,目光堅毅,“所以我要出人頭地,我要被人們記住!”

安重榮看着眼前這位近乎朝夕相處的袍澤,第一次發現對方有些陌生。然而趙弘殷的話,卻讓安重榮陷入沉思。

等他們安然與行軍路上的皇甫麟匯合後,恆州戰役就此進入轉折點。

......

與恆州戰場局勢的柳暗花明不同,通水河谷的戰

爭已進入一個死衚衕,並且情況在不斷惡化。

原本契丹兵力就佔優勢,百戰軍依仗其將士素質與裝備優勢,纔將局勢穩住,然而當契丹援軍趕到後,面對共計超過五萬戰士的契丹軍,百戰軍每多戰鬥一刻,損失就不可抑制重一分。

雖然通水河谷地勢狹長,各部可以輪換休整,然而這種休整卻是相對的,契丹軍新鮮血液的匯入,讓百戰軍每一個將士,都在一刻一刻疲憊下去。

將士疲憊,也就意味着戰力下降,傷亡增多。而得不到補充的百戰軍,將士只能是越打越少。能沒有被契丹新生力量給以雷霆之勢擊潰,已經是百戰軍各部將士拼死力戰、苦苦支撐的結果。

然而任誰都知道,這種支撐是有限度的,弦繃得愈發緊了,終會有斷掉的那一刻。

滿身血污的丁茂被從前頭輪換下來後,他顧不上細細包紮傷口,亟不可待跑到李紹城面前,既怨且悲道:“副帥,撐不住了!再這樣打下去,想撤都撤不了,收手吧!”

李紹城沒看丁茂,冷冰冰道:“你部傷亡幾何?”

“我部參戰兩千七百餘人,現在還能戰鬥的,已經不足兩千人了!”丁茂哭喪着臉道,“副帥,百戰軍可是軍帥的老底啊,打這樣的仗,被這樣消耗,沒有道理啊!”

“道理?”李紹城冷笑一聲,指着戰場,“孟平所部,一日作戰六個時辰,其部陷陣士橫衝都五百人,現在已只剩下百餘人!你倒是去跟孟平說說,什麼是道理?”

“副帥......”丁茂急的差些哭出來,只覺得無比委屈。

“丁將軍,事先已經說過,此戰就是死戰,軍帥之令不到,哪怕是戰至全軍覆沒,也不能後退一步!”李紹城冷硬絕情的道,“既然你不能再領軍打下去,本將替你便是!”

說罷,李紹城跨上親衛牽來的戰馬,衝向戰場。

丁茂臉漲得通紅,惱羞至極,一陣怪叫,跟在李紹城後面衝向戰場,“死就死了,我老丁從來就沒怕過死!”

————————

PS:是該說一下,渤海戰事快結束了?

PS2:十月份的更新,應該會寫到入主中原?

PS3:我並無劇透的意思。

(本章完)

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十六 決心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積薄發正道行章四九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3)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十六 決心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2)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二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品書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四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一 王於興師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四十 要殺了這個人哦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六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1)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四 水寨(2)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二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7)章二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6)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二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2)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