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

正州告急,危在旦夕,坐鎮西京的李從璟不得不發兵救援。否則,一旦正州告破,契丹軍面前將再無險隘、重鎮可守,耶律阿保機便能長驅直入,直達西京城下。

軍議議定,由孟平率領百戰軍中軍,匯合丁茂、史叢達所部,共計八千餘人,由李紹城統領,馳援大明邢,挽救正州危局。

讓李紹城與孟平一同出征,所領又皆百戰軍精卒,雖只八千之衆,卻是一股殊爲可怖的力量,用得恰當足以左右戰場形勢。只不過,他們的對手比他們更加可怖。

“耶律阿保機的主力都集中在正州一帶,將近十萬之衆,除卻大部兵力圍攻正州城外,其所分出的偏師,連克正州轄境內過半縣邑,至昨日,正州城以北、以西之地,皆已淪落敵手。如今正州城也危在旦夕,契丹軍聲勢正盛,你們這回馳援正州,要打破僵局,免不了大戰、惡戰,甚至是慘戰,便是連吃敗仗也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李從璟的帥帳中,摘下頭盔的孟平正對着一桌豐盛飯菜狼吞虎嚥,小案旁火盆裡炭火燒得很旺,發出些輕微的聲響。不比前帳的人來人往,後帳裡就李從璟和孟平兩人,但因了眼前這幅景象,並不顯得冷清。李從璟望着寒冬裡一頓飯也能吃出汗水的孟平,眼神複雜,平緩的說出這些話。

孟平隨口嗯嗯以作迴應,夾菜的動作沒有半分停滯。他將菜餚丟進嬰兒腦袋大小的木碗,和着白飯一起倒進嘴裡,快速咀嚼,又迅速嚥下。小案上飯碗已經空了兩個,四五碟大份菜也有一半進了孟平胃裡,但他卻沒有半點兒停下來的意思。

李從璟看着眼前這個打小便伴隨自己左右的年輕人,目光裡流淌着他這個年齡不該出現的滄桑柔和,然而從他嘴裡說出來的話,卻絕無半分柔情,反而帶着一股讓人望而生畏的寒意,“衛國之戰當戰於國門之外,守城之戰當戰於城池之外。眼下要扼守西京防線,就得將契丹軍拒之於防線之外,一旦讓他們撕破了以正州、恆州爲中心,構建起來的防線,兵鋒威脅西京,這一戰也就輸了大半。所以無論如何,正州不能丟。正州丟了,西京丟了,我們也就回不了大唐。”

坐在孟平身前的李從璟眼神又犀利了幾分,他擡了擡頭,似乎是不想說出接下來的話,但他還是說了,“救援正州,我只能給你們八千人,給多了西京就應付不了接下來的局面。但這八千人,你和李紹城就算給我拼掉一半,也要將契丹軍,擋在正州!”

一直沒什麼反應的孟平,在聽到“拼掉一半”這四個字的時候,才忽然擡起頭,嘴裡和手上的動作也停了,怔怔看向李從璟。但僅僅是一剎那,這位比李從璟還要年少的百戰軍將領,就低下頭,恢復了常態,繼續快速消滅眼前

的食物。他的動作很快,如同有人在跟他爭搶什麼一樣。

百戰軍自淇門建軍以來,不是沒有遇到過局面極端不利的戰鬥,但傷亡從未觸及過那道生死線,別說“拼掉一半”,便是意思相近的話,也從未從李從璟嘴裡說出來過。

百戰軍裡每一個將士,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卒,都是李從璟極爲珍視的存在,說是他的心頭肉也不過爲。孟平親耳聽到李從璟說過這樣一句話,“百戰軍的將士,是這個世上最優秀的軍人,折損一個,都是莫大損失。”

埋頭掃蕩飯菜的孟平,手上的動作似乎更快了些,幅度也更大了些,就像有一股決然的意味充斥其中。額邊幾縷長髮垂在眼前,擋住了他的雙眸,一絲髮腳隨飯菜喂進嘴裡,他卻沒有在意,亦或是根本沒有察覺,牙齒間的咀嚼機械而快速的持續着。

李從璟清楚看見了這一幕,他想提醒孟平,卻陷入猶豫,最終只是閉上眼,輕輕深呼吸。然後他以近乎無情的口吻,接着說道:“渤海戰事已經持續快三個月,但我等不了下一個三個月。下一個三個月之前,不僅是渤海戰事,我軍與契丹的戰事,都必須要有一個結果。而這個結果,只能是勝,不能出現第二個局面。”他盯着孟平,“爲此,付出再大的代價與犧牲,都在所不惜!”

孟平含糊不清的嗯了一聲。

李從璟不再說話。作爲此戰的最高統帥,作爲下達軍令,讓孟平出征死戰的百戰軍主帥,作爲那個大唐盧龍節度使,他要表達的意思已經表達完。雖然這並不代表他的話就真的已經說完,然而有些話,在某些時候說出來,會讓他更加厭惡自己。

終於嚥下最後一口,孟平放下碗筷,打了個飽嗝,朝李從璟露出一個孩子般的燦爛笑容,輕鬆的說道:“我吃完了。”

李從璟站起身,“我送你。”

帥帳所在,即爲大軍核心所在,前帳裡的各級官吏,組成了指揮、調度、保障整個軍隊運轉的組織機器,他們忙碌而又安靜的處理各種事務,交流都是用最低的聲音、最簡潔的語言。在征戰中,帥帳就是鎮治,就是另一座節度使官衙,就是一個幕府。

掀開大帳簾幕,冷風撲面,兩人這才發現帳外不知何時又開始在飄雪。這一剎,天地如同一片楊柳林,柳絮如風。

所謂送別,至此而止。

因爲帳外這幅出人意料的景象,李從璟和孟平得以同時駐足,一起停留片刻。

身着柳葉甲的孟平,將頭盔夾在腋下,哪怕已是雙手沾滿鮮血的沙場宿將,他臉上似乎仍有還未褪盡的稚色,望着眼前風雪中的連營,他笑了笑,看似無心的問道:“公子,戰死於國門之外,和戰死於國門之內,哪個更可取一些?”

李從璟負手立於帳前,望着漫天風雪,緩緩道:“兩者區別,不在於國門內外,而在於爲什麼而戰。”

孟平很認真的點了點頭,嗯了一聲,復又揚起臉笑道:“上回吃到公

子親手做的飯菜,還是在晉陽的時候,現在想一想,才發現竟然都過去這麼多年了。有句實話不得不說,公子你可別怪我,你這手藝真的生疏了很多啊!”

李從璟一腳踹在孟平屁股上,笑罵道:“得了便宜還賣乖。全軍上下,就你有這個待遇,莫離在我面前嘮叨好久都沒這個機會,你還不滿意!”

捱了不輕不重的一腳,孟平跳開兩步,卻笑得更歡了些,撇了撇嘴,道:“莫哥兒打小就嘴饞,自己又老愛念叨什麼君子遠庖廚,哪能跟我比,我可是服侍了公子你十一年的飯菜啊!”

這本是很溫情的話,然而聽到最後一句之後,僅僅是一怔的時間,李從璟臉上的笑容還未完全盪開,就忽然完全斂了起來。不只是他,孟平面上的笑意也忽然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動了動嘴脣,孟平最終還是沒有將有些話說出口。他只是默然將頭盔戴好,向李從璟行了一個嚴整的軍禮,“公子,我出征了!”

李從璟點點頭,以軍禮迴應。

孟平轉過身,大步離去。

風雪似乎更大了些,將連營完全包裹其中,漸漸模糊了帳篷的輪廓。同時模糊的,還有走在連營中人的背影。

李從璟靜靜站在帳門前,一動不動,任由連營在眼前朦朧。哪怕他知道有些話這回不說,極有可能再無說出口的機會,但他仍然沉默着。

男人就是這樣,有很多話永遠都不會說出口,也說不出口,正因此,那些話背後的東西,才愈發顯得厚重。

爲救泊汋城,彭祖山血戰重傷,至今昏迷,生死未卜。李從璟很想以此言告之孟平,要他務必凱旋,至少,要保證自身周全。然而在這場勝負未分的戰役中,當出征者要以性命相搏,死戰克敵的時候,這樣的話說出來,未免顯得太無力了些。這種決策者無法改變的無力,讓那樣的一些話,讓決策者自身都感到一陣令人憎惡的虛僞。

十一年。作爲伴讀,孟平跟在李從璟身側十一年,也服侍了他十一年。誰都希望能再有一個十一年,兩個十一年,更多十一年,然而今朝若死戰,明朝便無期。

只是,倘若往後再無那個伴讀在側,那個公子可要記得好生照顧自己......

這世界兵荒馬亂,這世道禮崩樂壞,但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有多少面目猙獰的醜惡,就有多少彌足珍貴的良善,有背叛就有忠義,有小人就有君子,有賣主求榮就有精忠報國,有貪生怕死就有殺身成仁。而這些,就是分崩之後還有統一,動亂之後還有平和,毀滅之後還有重建的底氣。

慈不掌兵。然而有幾人能夠理解,在這四個字背後,有多大的無奈與心酸,又有多少不堪消受的血淚?

雪花落滿肩頭,李從璟久久沒有進帳。

他擡起頭,凝望這片異國他鄉的白色天空,眼前早已模糊一片,終究是忍不住,用只有自己能夠聽見的聲音,輕輕的呢喃:“孟平,一定要凱旋啊!”

(本章完)

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九十二 順勢破勢天下勢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章三十三 從天而降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四十七 序幕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四十 勢運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1)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二八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6)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三十五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9)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一百零三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0)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品書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九十七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1)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九 他的屠刀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三十七 襲城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