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

亂了。

完全亂了。

整個契丹軍營地在君子都衝進來的時候,就亂了套,到處都是慌張逃竄的契丹漢子,馬嘶聲呼喊聲擾成一片,火光下人影幢幢,慘叫聲不時傳來。在這些契丹軍士身後,則是惡魔一般從黑暗中衝出來的君子都精騎,他們見人就殺,見火就點,整個營地已經完全沒有了章法,唯有唐軍騎兵追着契丹漢子到處砍殺。

耶律德光被護衛叫起來的時候,看到整個營地的模樣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酒立即醒了大半,連忙讓護衛拉來戰馬,下令聚攏軍士,準備迎擊唐軍。耶律德光在危急時刻發出的種種指令不可謂不正確,也不可謂不及時有效,但是君子都精騎的速度太快了些,攻勢也太凌厲了些,衝進營地之後第一時間不在追求殺人多少,而在於擾亂整座營地,這讓耶律德光的反抗極爲艱辛。

不到半個時辰,耶律德光終於知道大勢已去,無法再將君子都驅逐出軍營,只得聚攏還能聚攏的力量,準備奪路而逃。

“去,去把李郎叫起來帶上,還有他們的商貨,一併帶上,不要落下!”因爲羞憤,耶律德光滿面通紅,難得的是這個時候他還記得李從璟,更加難得的是他這種情況下他還沒有拋棄李從璟的打算。

正在耶律德光這句話落下的時候,李從璟“驚慌失措”的從一旁跑了過來,滿頭大汗,一臉慘然的抓着耶律德光,叫道:“元帥,這是怎麼回事!這裡怎麼會有唐軍,你們怎麼交戰上了?這,這到底誰勝誰負?”

耶律德光-氣得跳腳用契丹話大罵了幾句,一把拉着李從璟就往馬上送,“唐軍來得突然,也不知有多少人,攻勢兇猛得緊,軍情不明契丹大軍不宜久戰,先撤出去一段距離纔是上策。你跟我們走,還有你的商隊,把貨物都帶上,一個都不要丟下了!”

“這……這,莫不是李存審大將軍來了?”李從璟一副左右爲難的樣子。

“來的雖然是唐軍,你雖是唐民,但你們商隊在我們軍中,唐軍看到你們,定會以爲你們奸細,手起刀落之後,你們必死無疑!”耶律德光這時還不忘嚇唬李從璟,見李從璟一臉受驚的表情,開始好心好意勸慰,“你們還是跟我們走,只有不被唐軍發現,你們的生意才能繼續做下去!”

李從璟露出恍然之色,嘴裡發出啊哦啊的聲音,表示自己一時還是拿不定主意。

耶律德光猛地一拍李從璟的肩膀,“就這樣定了,走!到了西樓,本元帥絕對不會虧待你!”

李從璟一咬牙,像是終於下定了決心,“既然元帥待在下如此真心,那在下就將身家性命託付在元帥手上了!”

兩人這邊一說定,能夠集結起來的契丹軍隊差不多已經聚攏完畢,李從璟拖上自己的商隊,將騾子換成了戰馬,跟在耶律德光後面,向北方跑去。

這一跑,一直跑到了第二天正午,倉皇的人馬才放慢了速度。而這時李從璟發現,他們已經到了草原上。一眼望去,四野都是綠草黃草相間的原地,依稀已經能夠看到羊羣。原本定爲一兩日的路程,現在只用了半天的時間就走完了,倒是省了時間。昨夜裡君子都裝模作樣追擊了一陣,最

後撤了回去。

耶律德光這回帶去薊州的近萬人馬,經過昨夜一場風波不見了一大半,現在還跟在他身邊的不過兩三千之數而已,且各個驚魂甫定,不時扭頭向身後張望,唯恐唐軍追上來一般。

狂奔了百多裡,人疲馬乏,耶律德光年輕俊朗的面容上都是狼狽之色,正午的時候,在確定後面沒有唐軍追擊之後,耶律德光下令大軍就地休息,同時清點傷亡和財物。

本來薊州之行讓耶律德光收穫頗豐,不僅在李存審眼皮子底下晃盪了一圈,順手牽羊劫走了不少財物,便是漢人都抓了一些,自身卻沒什麼損失。不料經過昨夜一場變故,大軍折損大半不說,搶到手的財物都還給了君子都,來不及帶走多少,抓的漢人更是趁亂全跑了。這會兒看見麾下勇士們的悲慘模樣,耶律德光臉色陣青陣白,想必已是氣急,卻不得不耐着性子安撫部下,同時儘量救治一些傷員。

始作俑者李從璟此時手枕着腦袋躺在貨車上,叼了一根野草在嘴裡,看着天空上飄過的朵朵白雲,悠閒自得得很。莫離和章子云坐在他身旁,看看遠處焦躁的耶律德光,又看看渾身舒坦的李從璟,都有些忍不住笑意。但他們不能笑,還要做出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來配合契丹大軍此時的氣氛。

比之契丹大軍,商隊在昨夜的損失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耶律德光倒是義氣得很,昨夜他的大軍都潰敗了,臨走的時候還不忘記帶上我們。這一路來,幾乎是把我們的馬車綁在他們騎士的馬上在走,這才讓商隊不至於落下,如此待遇恐怕沒有哪個商隊享受得到。要說這耶律德光,本質上心腸倒也不壞。”爲了轉移肚子裡的笑意,章子云發出了一句感慨。

莫離笑道:“耶律德光可不是江湖大俠,說是義氣之舉未免太擡舉他了。”

章子云有些不解,問道:“這裡面難道還有什麼貓膩?”

“當然有。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耶律德光雖然年紀不大,心思卻不淺。”躺在貨車上的李從璟接過話茬,望着藍天道,“他這回領兵侵入薊州,本身就不是一件小事,甚至不是一場單純的軍事行動,是有政-治背-景的。”

“什麼政-治背-景?”

“這就得從契丹國內如今的形勢說起了。”李從璟道,“阿保機稱帝建國之後,仿照中原制度治理國家,並重用中原士子韓延徽等人,健全法制和官制,創立契丹文字,學習漢文化,興建孔廟、佛寺、道觀等。這其中,阿保機廢除契丹首領世選制,建立皇位世襲制,並效仿中原立長子耶律倍爲皇太子。而耶律德光,不過是次子而已,但問題就出在這裡。耶律德光雖是次子,但卻是述律皇后的親子,不僅深得述律皇后歡喜,阿保機更是寵愛非常。所以,問題來了。”

“公子的意思是說,這回耶律德光發兵薊州,並且獨自領兵,是阿保機有意讓他在國內立威?”章子云分析出來原因,“怪不得阿保機讓耶律德光爲天下兵馬大元帥,而不是皇太子耶律倍,原來是有意培養。”

莫離插話道:“這倒是跟本朝太宗爲秦王時的情景很是相似,雖不是皇太子,卻一度掌握

兵權,後來憑此成就大業。”

“所以耶律德光此行發兵薊州,實則關鍵異常。他今年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阿保機驟然任命他爲天下兵馬大元帥,本就有許多人不服,耶律倍如果不是個傻子,也會忌憚。若是耶律德光勝了,那還好說,契丹國內那些不服氣的人也得乖乖閉上嘴巴,有阿保機在背後撐腰,又有軍功作爲基礎,他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位子就能坐得牢靠。如此一來,日後耶律德光崛起,甚至是以溫水煮青蛙之勢換掉耶律倍成爲皇太子,繼位爲契丹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李從璟和莫離等人談話時,丁黑離得半遠不遠,既可以阻攔契丹軍士靠近偷聽,又不至於讓對方看出蹊蹺。

章子云輕嘆口氣,“阿保機也是無聊,既然立了耶律倍爲太子,就一心培養他爲下任皇帝不就完了,爲何還要扶持耶律德光,若是日後因此鬧得國政不穩,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添堵麼?”

“帝王家的矛盾,爭來爭去不就那點事麼,哪個雄主不想最後繼承自己大業的,是一位人中之龍?阿保機拼搏一生,好不容易攢下一份偌大基業,當然希望交到自己最出色的兒子手裡,如此才能保證大業不毀於一旦啊。”李從璟有些感慨。

莫離促狹道:“本來這回耶律德光薊州之行走得很漂亮,回國之後應該會成爲能與耶律倍抗衡的勢力,但不趕巧遇到了我們,還死活拉着我們同行。好嘛,邊軍就是因爲掌握不了契丹馬軍的行蹤,所以時常對他們束手無策,這回有我們在中間接應,君子都昨夜一擊就中,讓耶律德光辛苦了許久的努力都打了水漂,他要是知道是我們在從中鬧鬼,不知道會不會氣得自己砍自己幾刀。”

“耶律德光是個人物,現在雖然還年輕,但假以時日若是成長起來,也是一個大患。這回能遏止一下他的前進勢頭,實在是一樁不錯的買賣。看來這回扮作商隊北上是明智之選,未到西樓就已經有了不小的收穫。”李從璟不無得意道,“人生,有時候真的是很奇妙啊!”

莫離笑而不語。

章子云尋思了半響,又道:“但這跟他昨夜爲何一定要帶上我們,有何關係?”

莫離拿摺扇敲了章子云腦袋一下,笑罵道:“關係可大了。耶律德光既然昨夜驟逢大敗,那爲了換回一點掩面,不讓失敗太難看,就有必要拉上我們回去了。咱們這支商隊在人家眼中可是肥肉,並非可有可無,勉強也是能讓耶律德光加點分的。”

“原來如此。”章子云恍然大悟,隨即苦惱起來,“要是這麼一說,咱們跟着耶律德光去西樓,不是又幫了他一把麼?”

“世間哪有免費的午餐,我們要藉助耶律德光混進西樓,哪能不付出點東西。再者耶律德光吃了敗仗之後,勢必更加看重我這個原本並不太重要的商人,說不得還能培養點交情,這對我們滲透、瞭解契丹朝堂是很有幫助的。”說到這,李從璟深吸一口氣,神態愜意,“還有什麼是比和敵國皇子、可能的未來皇帝相交,更穩賺不賠的生意?”

“阿保機要是知道這事,非得氣得吐血不可。”莫離賤賤笑起來。

“若真能如此,那就更好嘍!”

(本章完)

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六十七 搜刮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四十二 董璋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一百零八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3)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七十三 經營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1)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五七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4)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章十 淇門之變(2)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六十九 離營將士英雄心 諸事可爲農在先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二十一 教育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憂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