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

“該當如何,這個問題問得好。”坐着的人嘴角又動了動,“那麼現在我問你,你覺得我們該當如何?”

“這……將軍的意思是?”半跪的人尋思一番,隨即被自己的猜想嚇了一跳,“可他是……”

“正因爲他是!”這回沒等半跪的人話說完,坐着的人嚴厲打斷了他的話,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他緩了緩語氣,“我且問你,這樣的人,威脅大不大?”

“大。”

“他有沒有侵犯我等的利益?”

“有。”

“這就對了。”坐着的人吐了口氣,好似解決了什麼大難題一般,“他若不是他,即便是他成勢,日後我等也還有對付他的機會,可以徐徐圖之。但正因爲他是他,所以他若成勢,日後我們要對付他就難上加難,甚至再沒有這樣的機會。若真是如此,本將沙場多年拼命得到的東西,無異於鏡花水月;而本將之志,也將無出頭之日。”

說到這,他幽幽一嘆,“有些船,你上了就下不來,有些路,你走了就回不了頭。這個世道,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想做他人的墊腳石,就得讓他人做你的踏板。怪只怪,本將心太高,志向太遠。”

“你說……”他俯身問面前的人,“本將心太高,志向太遠,有錯嗎?”

“將軍無錯!”半跪的人篤定道,眼中閃爍着火熱之色,彷彿要點亮這黑夜,“屬下願爲將軍效死!”

“好,那你知道該如何做了?”他問。

“屬下明白!”面前的人答。

“很好。”坐着的人誇獎了一句,“如今吳靖忠被他扳倒,吳家在他手裡遭了秧,你們動手的時候,可以借用吳家的旗號,這樣,就不會有人懷疑到我們頭上。”

“是!”

………………………………

清晨,曹氏帶着一大家子人,出門爲李嗣源父子送行。

“大哥,此戰必勝!”

“大哥威武!”

李從厚和李從榮兩個少年圍在李從璟身邊,握拳爲他打氣。

“從璟,你這回出去,可要小心吶,我聽說你要去對付王彥章,那可是個出了名能打的傢伙,到了戰場上,你可不要逞強啊……可憐的孩子,這一去又不知何時才能回來,到時候不知道又要瘦上多少呢,這幾天好不容易將你養胖了些……”曹氏含淚拉着李從璟,訴說一個母親特有的絮絮叨叨。

“娘,您就放心吧。”李從璟笑道。

就在李嗣源父子準備啓程的時候,幾個人從街道上趕了過來,卻是任氏。

看到任氏,曹氏臉上有了笑容。任氏低着頭一臉羞澀的走過來,先是拜見了李嗣源和曹氏,這纔看向李從璟,但衆目睽睽之下,饒是她膽子稍大,也是欲語還休,最終只從惜玉手中拿過來一個包裹,遞給李從璟,糯糯的說:“望君珍重。”

兩人本是要成親的,奈何軍情如火,眼下這種情況,任氏卻只有先保持“未婚妻”的名頭一段時間了。她不好太說話,只是把李從璟瞧着,一雙眸子情意濃濃含情脈脈,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李從璟腦中不由得記起當日在開元寺的情景。

那日,李從璟爲傳真和任氏解棋道和兵道,在聞聽李從璟將欲出戰河上的消息後,傳真笑着站起身,對李從璟道:“將軍將欲征戰,爲國建功,貧僧預祝將軍旗開得勝。”

“多謝大師。”傳真這會兒不稱“施主”而稱“將軍”,意味深遠。

“臨別之際,貧僧有兩句話送給將軍。”傳真從身後小沙彌手中接過一個錦囊,交給李從璟,“話在其中,望將軍珍重。”

說完,與衆僧離去。

任氏和小丫鬟惜玉也起身,傳真走後,這地方就只剩下他們三人,任氏瞧了李從璟一眼,低下頭,雙頰微紅。

這會兒知道羞澀了,先前可是灑脫得很。李從璟心裡暗笑。

“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們也走吧。”李從璟轉身對任氏一笑,自然而然的邁開步子。

任氏心中有些疑問,遂快步跟上,小聲道:“傳真大師少有露面的時候,今日特意約見公子,想必不是閒來無事,只是傳真大師至分別時,都沒說一句正事,公子不覺得奇怪嗎?”

惜玉在一旁跟着點頭如蒜,很贊同的樣子。

李從璟將傳真給自己的錦囊遞給任氏,道:“傳真大師既然留下了錦囊,想必要說的話都在這裡面了。”

任氏接過錦囊,杏花眸裡閃爍着驚訝之色,“公子就這樣把錦囊交給我,不避諱什麼?”她心想,我跟你有這麼熟?

李從璟笑道:“一家人何必有所避諱。”很理所當然的語氣,意思是你反正是我的人,熟得很吶!

任氏肌白如雪的臉上,又蒙上一層羞紅,被這句直接的話臊得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惜玉翻了個白眼,在心裡暗罵一聲登徒子。

打開錦囊,裡面有一張宣紙,紙上有言。

是一句佛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數身命佈施,若復有人,與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爲他人說,其福甚多。

惜玉惦着腳尖看完,驚異道:“哎呀,這傳真大師老糊塗了麼,竟然要公子去傳經佈道?!”

這句佛經的意思是說,世間善者,行仁慈之舉,爲他人造福,功勞甚大,而爲他人講解佛經,讓他人悟道,功勞更大。是以惜玉有此一說。

任氏瞟了李從璟一眼,抿脣想了想,道:“佛經如是,但恐怕傳真大師的意思,在其前不在其後。”

李從璟輕嘆口氣,道:“傳真大師知道我即將領兵伐樑,他這是勸我在征戰中,少造些殺戮,多積攢一些功德!我佛慈悲,傳真大師身在一隅,心有黎民,是真大師!”

惜玉愣了愣,而後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自己對着自己點頭,忍不住問道:“那公子會這麼做嗎?”

李從璟搖頭,無奈道:“傳真大師此言,不負他佛門大師身份,但作爲一軍統帥,沙場征戰,我也有自己的身份。沙場殺戮,爲戰爲勝,豈是我想少些便能少些的?”

“對了。”李從璟忽然想起什麼一般,停下腳步看着任氏,“今日傳真大師約我所爲何事,現已明瞭。不過小娘子約我何事,卻是至今還未提及。”

任氏俏臉微紅,不好意思起來,惜玉翻了個白眼兒,心裡誹謗:看你問得一本正經的樣子,你真不知道小姐的心意嗎?

李從璟自然是知曉任氏心意的,面前兩個小娘子都不說話,變相以沉默表示對他的抗議,他渾然沒覺得尷尬,輕咳了一聲,“還未請教小娘子芳名。”

“婉如。”惜玉搶先爲任氏說道,這小丫鬟一直很有激情,說罷眉頭一挑,“怎麼樣,李公子,我家小姐的名字很好聽吧?”

任氏瞪了惜玉一眼,怪她多嘴,又對李從璟道:“尋常名字,讓公子見笑了。”

李從璟沒有妄作置評,而是頗有感懷的吟道:“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任氏雙眸一亮,還未開口,那邊廂惜玉又搖頭晃腦的應和起來:“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攜藏。”

吟完,不忘嘻嘻一笑,打趣道:“有緣相遇,你我兩人互相歡喜。這首鄭風還真是應了公子和小姐的景呢,真叫人羨慕呀!”

這首“鄭風”描寫的,確實是兩人偶遇後相互傾心的故事。惜玉毫不停頓的吟出來,李從璟驚訝異常,饒有深意打量着她,心想該不會你纔是小姐,任氏纔是丫鬟吧?你這麼搶你小姐的風頭,真的合適?

芳名婉如的任氏偷偷擰了惜玉腰身一把,低聲暗罵一聲“死丫頭不知羞”,又發現李從璟正看着她倆,頓時又不好意思起來,那模樣分外溫婉嫺靜,倒是應了婉如這兩個字。倒是惜玉大大咧咧毫無顧忌,在一旁嬌笑不停。

開元寺外有飯館,爲來往香客供給簡單飯食,李從璟等人走到跟前,瞧了一眼天色,笑着對任氏和惜玉道:“這會兒也到了吃飯的點了,不如先填填肚子如何?”

任氏悄然點頭,惜玉拍手叫道:“好呀好呀,早就餓死啦!”

飯館裡人不少,三人進廳找了個地方坐下,隨意點了幾樣飯菜之後開始閒聊起來。兩人相識於開元寺,自然以開元寺爲話題源點,說些禮佛之事和佛經。作爲一個未出閣的女子,任氏生活簡單平凡,兩位小娘子對李從璟叱吒戰場非常好奇,李從璟本不是一個喜歡自吹自擂的人,說起這些經歷的時候,也多挑一些趣事和將士軼事說了。任圜原是澤潞掌書記,李從璟又曾平定過潞州李繼韜的叛亂,說起來還能扯上一些淵源,是以聊到後來氣氛愈發熱絡。

飯菜上來之後,三人邊吃邊談,任氏是標準的大家閨秀,言行舉止都恬淡文靜,惜玉則令李從璟“刮目相看”,吃飯的模樣比軍中大漢還要威武,深得野豬刨坑的精髓,嘴角都沾滿了飯粒,讓李從璟不得不大笑。

飯館裡人不少,旁邊一桌几個男子聽見李從璟的笑聲,看過來一眼,又回過頭去繼續他們的話題,或許是想要壓倒李從璟的笑聲,這幾人的聲音大了不少。

“魏州三傑去工部尚書家比武招親的事,你們聽說了嗎?”

“聽說了聽說了,這事兒現在魏州城裡誰不知道?不過要說三傑卻不太合適,要我說,應該說一傑。”

“一傑?”

“對,這一傑就是那工部侍郎的公子,張正。”

“可這回比武招親贏得是李公子,你怎麼說張公子是一傑?”

“嘿,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張公子能文能武,說是一傑不爲過。那李公子,已經不能用人傑來形容了,那是高於人傑的存在,堪稱天才。至於吳銘,不過是紈絝一個罷了。”

“說得好,還是你見識透徹。”

“那當然,要說工部尚書家的千金,我偶然也是得見過一回的,那真是傾國傾城之貌,她與李公子那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誰說不是呢!咱們魏州女子,就數這位任家千金最是出塵了!”

“聽說當日任家千金出題,讓李公子三人賦詩一首,李公子的詩作一出,立即就贏獲了任家千金的芳心,你們可知那是一首什麼詩麼?”

“什麼詩,你快說。”

“聽好了,這首詩是這樣寫的: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嘿嘿,誰人不知任家千金芳名婉如?李公子這首詩一出,能不大功告成麼?”

“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揚。好詩,好詩啊!”

(本章完)

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六十一 火攻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一 王於興師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四十五 宿命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十七 可敢一戰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十二 襲營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四十八 劫道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四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4)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