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 破軍

這羣樑軍也算謹慎了,棄城而逃之前還往外放了幾波探馬,在無一回城之後,就再沒有探馬願意出城送死。有迫不得已的,看到晉軍斥候遠遠就下馬投降,爲求活命,還將衛城內樑軍的情況盡數告於晉軍知曉,這讓李從璟對衛城內的情況瞭如指掌。

對於衛城內的樑軍來說,出城兇險未知,但不出城,則必死無疑。況且李從璟既然沒有攻城,樑軍也就估摸着晉軍不是太多,領頭的兩個樑軍指揮使,不是沒想過會在半路遇伏,但即便是遇伏,也不代表沒有衝出重圍的機會。

樑軍已經進入李從璟佈置好的埋伏圈。

這羣樑軍出奇沒有將騎兵放在陣前,走在隊列最前的,反而是一羣握着大盾的步卒,看來這些樑軍貪生怕死也是到了一定程度。

他們行進的速度很快,看來是打定主意即便遇伏,也要衝出重圍。

李從璟的眼神放在兩名甲冑明顯不同的騎兵身上,與樑軍也算打過不少交道,他知道,那兩人便是樑軍的兩個指揮使——這也是他的優先擊殺目標。

待樑軍走進,漫山遍野已經沒有一點聲響,只剩下晉軍將士拼命屏住的呼吸聲,和樑軍的行軍腳步。晉軍將士甚至能夠看到樑軍士卒焦急緊張的面孔,能聽見他們慌亂的心跳。此時,也不知多少晉軍將士默默在心中下定決心,日後定然不能像這些樑軍一樣,做出半夜出逃的勾當——擔驚受怕的那得多受罪啊。

李從璟從一棵大樹後面現出身形,伸手接過張小午遞過來的長弓,搭箭拉弦,瞄準了樑軍一個指揮使。

昨日亂軍之中,三十步的距離,李從璟一箭沒有射中張朗要害,這讓在從馬直中都以射術誇能的李從璟,心中極爲芥蒂。今日,他暗暗立誓,自己一定要找回場子。

視野模糊了周圍一切景緻和樑軍,只剩下透着寒光的箭頭,和那名移動的樑軍指揮使,萬籟俱寂,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停止,停止在李從璟手中的鐵箭上。

“咻”的一聲,鐵箭飛出。

李從璟看到鐵箭從草木的縫隙裡躍出,箭身旋轉着,空間在它面前被撕裂,眨眼間,它就鑽進了目標的脖子,帶着目標一起掉下馬去。

李從璟放下弓箭,卻喝令道:“放箭!”

沉寂的夜,頓時如油鍋中落了水,沸騰起來。

樹林間的晉軍如幽靈一般,憑空出現,手中弓弦無情拉開,這一刻,他們是冰冷的獵人。而面對四面八方射來的箭雨,樑軍隊列中頓時鮮血四濺,慘叫連連,將官們大吼着敵襲,然後鞭策着麾下軍士進入防禦狀態,整個隊伍亂成一團。

不少樑軍抱頭鼠竄,但在將官的呵斥下,他們好歹還知道,亂只能死得更快。在付出不少傷亡,丟下一地屍體之後,牛皮鐵盾陸陸續續被舉起,開始靠攏,樑軍弓箭手先後尋找反擊位置,剩下的那位指揮使一邊躲箭,一邊調度各方,力求穩住局勢,尋機反攻或者逃命。

李從璟拔出橫刀,吼了一聲殺,便帶人殺出樹林。

樑軍前方的官道上,出現一個大坑,一些重盾樑軍已經掉落坑中,正在拼命往上爬。而在樑軍兩旁和身後,數不清數目的晉軍,激揚的舉着手中兵器,向樑軍大步殺來。一時之間,漫山遍野都是晉軍的喊殺聲、鼓聲、號角聲,彷彿有千軍萬馬。

“直娘賊,這該有多少晉軍?”樑軍指揮使急得滿頭大汗,卻不忘傳達軍令,“全軍聽令,隨本使殺出去!”

殺出去。這是樑軍面對伏擊的預定作戰方案。唯有如此,方有一線生機。

官道雖然不窄,但也不寬,長蛇般的樑軍被晉軍斬成無數段,彼此不能呼應,每段中間的樑軍根本沒有樑軍與其交戰,而兩端的樑軍,卻苦不堪言。

地段狹窄,李從璟索性沒有拿長槊,提着橫刀,在張小午等人的護衛下,就殺入樑軍隊列中。

連殺三人後,李從璟和樑軍指揮使之間已只有幾步之遙,那樑軍指揮使也認出李從璟的甲冑,竟然向他衝過來,看來是想仗着自己胯下有戰馬,試圖憑藉居高臨下之勢,將李從璟斬殺。

李從璟自然不會後退,提着橫刀助跑兩步,在樑軍指揮使出槊之際,就地一個驢打滾,藉着前衝的速度,避過對方的長槊,橫刀順勢揮斬,就將對方的馬腿斬斷!

那樑軍指揮使也是個悍勇的,落馬之後棄槊拔刀,一刀就向李從璟豎斬而來。

可惜他的動作

到底慢了一拍,李從璟手起刀落,他一隻手臂和橫刀就一起飛上天空。慘叫聲傳進李從璟耳中,他一腳將對方踹翻在地,跟上去膝蓋跪在對方胸膛,將其死死壓在地上,同時橫刀在對方下頜下一揮,就將這位僅剩的樑軍指揮使的頭顱,斬了下來。

樑軍指揮使戰死,其親衛立即紅了眼,紛紛向李從璟撲殺過來。

一刀已是近在眼前,李從璟左手在地上用力一拍,配合腳下用力,身體倒飛而起。半空中,那名樑軍長刀緊追不捨,李從璟落地前,一轉身,避過刀鋒,同時一刀斬下。

刀鋒滑過地方的脖子,更將對方的鎖子甲撕開,巨大的傷口,幾乎將對方斬成兩半。

“呵!”滾燙的熱血噴在李從璟臉上,他低喝一聲,向前一步,一刀格開又是一名樑軍刺來的橫刀,順勢刀鋒又溜進了對方的脖子。

“爲指揮使報仇!”那些個樑軍呼喊着,面色猙獰,舉刀涌向李從璟。

“來吧!”李從璟哈哈一笑,熱血盈胸,握住橫刀,帶着身後親衛,就衝向對方人羣。

在這種戰場並不廣闊的地方,幾乎沒有什麼陣法可言,就是三五成羣,互相照看着死命衝殺。

李從璟鬥志昂揚,只提一把橫刀,左右開弓,殺得樑軍血肉橫飛。

他手下沒有一合之敵,再加上他身後的從馬直驍勇異常,逐漸的,樑軍已經站不住陣腳。

這時,忽聞一聲大喝,“滾開,讓老子來!”接着,幾名樑軍舉着大盾逼過來,在盾牌兵後面,還跟着一些長槍步卒。

這些樑軍是打算用大盾逼退限制李從璟,然後長槍尋機刺出,將李從璟殺傷。無疑,這是很常見也是很有用的一種,針對李從璟這種悍將的作戰方式。

李從璟看到這幾面大盾,哪裡還能不知道對方的用意,當下大喝一聲,“拿長槊來!”

本來橫刀更利於這種狹窄地形發揮,但此刻,李從璟不得不換長槊了。

跟在李從璟身後的親兵,除卻和他一起衝殺,保護他側翼外,幹得就是端茶倒水的活,李從璟一喊,張小午立即遞來一根長槊。

長槊在手,李從璟前進兩步,槊出如龍,狠狠擊打在當中一面大盾上。

“碰”的一聲極爲刺耳,那手持大盾樑軍慘叫一聲,大盾上傳來的非凡打擊力叫他支持不住,他後退兩步,就要栽倒。

不過他後面早就有人,這些樑軍將他抵住,這纔沒讓李從璟一擊破陣。

但大盾陣還是出現了缺口。李從璟手上動作不停,橫揮長槊,身子一矮,對着大盾步卒腳底一記橫掃千軍。

當下就有一名防護不嚴密的樑軍,被李從璟削掉了腳,痛得大聲嚎叫,身子栽倒。另外一些防護嚴密的樑軍,在李從璟手中長槊巨大的衝擊力下,也是腳步後退,再把持不住穩定。

“穩住,給老子穩住!”有樑軍在喊,“穩住就能宰了他!”

李從璟卻不管這些,兩擊鋪墊之後,趁大盾兵失去穩定的空擋,仗着他的靈活性,側移兩步,人已到盾牌陣側面。掄起丈八長槊,在空中掃了個半圓,不留半點餘力,狠狠擊打在盾面上!

巨大的撞擊聲如炸雷般爆發,接着是數聲慘叫,那些大盾兵頓時盾倒人翻,摔了一片。

李從璟這幾手,不僅要時機把握的好,招招攻在要害,最重要的,是要力氣足夠大。所以說,力氣不堪使用者,不足以爲悍將,更無法帶兵去衝擊敵陣。

“殺!”一擊得手,李從璟大吼一聲振奮士氣,長槊甩出,貫穿兩名樑軍,這又拔刀在手,再次殺上前!

這回李從璟氣勢更甚,已是無人可擋,他面前的樑軍,根本提不起幾分鬥志。

“滾來,讓本都頭來!”又是那聲熟悉的爆喝,一個巨大的身影,從樑軍中衝出來。這人生的五大三粗,比李從璟還要高上一個頭,竟然不是用刀,手裡握着一雙鍋大的銅鐵錘!配合他凶神惡煞的模樣,當真是別有一番威懾力。

李從璟雙眼微微眯起。方纔樑軍的大盾陣,看來就是出自此人之手。如若不然,如喪家之犬的樑軍士卒,逃跑路上半夜遇襲,誰不爭先逃命,哪裡還有如此鬥志與李從璟拼死廝殺?更別說搞出一個大盾陣了。

“來得好!”李從璟冷笑一聲,提刀迎上。

“嗆”的一聲,首先是橫刀與鐵錘撞擊的聲音,兩道人影乍合即分。

那位高大的樑軍都頭,仗着自己鐵錘質重體大,在戰場上也不知佔過多少便宜,有哪個敵軍敢與他硬拼一記,好一點的情況是握刀不穩,差一點的直接兵器脫手。更有甚者,直接被他一擊打飛的也不在少數。

但是這一次,碰面一招交手,對方怎麼樣樑軍都頭不知,但他自己,卻是手腕如遭針刺,顫抖不已,鐵錘都晃了好幾下,差點兒提不起來!

“對方什麼人?!”這是樑軍都頭心中冒出的疑問。

李從璟落地時,穩握橫刀,也不顧樑軍都頭臉色已變,腳在地上用力一瞪,身子這回是猛然躥出,一刀直取對方咽喉。

樑軍都頭望見李從璟虎豹一般的迅捷身影,眼中已有恐懼之色,連忙揮動鐵錘去擋。

李從璟嘴角閃過一抹冷意,橫刀就勢回斬,以借力打力的方法,狠狠擊在對方的鐵錘上!

隨着金屬撞擊的聲音再度傳來,樑軍都頭手中的鐵錘帶着他身子向前一動,他立馬意識到不好,連忙穩住腳步,另一隻鐵錘揮出,想要逼退李從璟。

但是已經晚了。李從璟只需要他身子不穩的一個小小空擋就可以。

第一次擋出鐵錘之後,李從璟身子已在樑軍都頭側前,接着橫刀反彈之力,李從璟再次向前一步,同時橫刀揮斬,如斬巨熊,刀鋒直接進了對方的脖子!

身影交錯而過時,李從璟腳步穩穩踩在地上。而那樑軍都頭,一雙鐵錘掉在地上,在地面砸出兩個坑,他雙手捂住血涌如泉的脖子,睜大的牛眼彷彿要突出眼眶,眸子裡盡是駭然和不可置信之色。

他的身子終於是重重跪倒在地,然後整個身體像石頭一般,砸在地上,濺起不少塵土。之後這位樑軍都頭,已是沒有半點氣息,唯獨鮮血從他脖子下流出,配合他仍然睜大的雙眼,很是嚇人。

樑軍都頭既然倒下,李從璟就不會再理會他。身形沒有半分停頓,再次殺向前去!

死的人就好好休息,活着的人可是還要繼續戰鬥。

李從璟每進一步,腳下就會躺下幾具屍首。跟在他身後的親衛,毫無壓力。但是沒多少時候,李從璟就鬱悶的發現,他面前的樑軍隨着他前行,紛紛駭然後退,再也不敢上前,他一時再也找不到可以搏殺的人!

李從璟停下腳步,吐了口血水,有些興致索然。他看了一眼這些握刀雙手顫抖不停的樑軍,平舉橫刀,問道:“我乃斬殺張郎的李從璟,爾等還有誰敢上前一戰?”

“李從璟?你是李從璟?是你殺了張將軍?”樑軍聞言,不僅沒有爲張朗報仇的意思,眼神中反而流露出更深的恐懼。

“我等願意投降。”也不知是誰先說了這句話,然後放下兵器,緊接着,這些樑軍紛紛丟了兵器,表示願意投降。

張小午目睹眼前場景,震撼不已,再看李從璟時,眼神中充滿火熱。

“樑軍指揮使已死,降者不殺!”李從璟將先前戰死的指揮使人頭割下,丟給張小午,說道。

張小午接過人頭,很是激動,連忙去傳首四方。

李從璟歸刀入鞘,百無聊奈揮揮手,離開戰場,嘴裡還嘀咕道:“媽的,纔剛進入狀態,真是沒意思。”

至此,不少樑軍都還沒跟晉軍交過手。

這一戰,李從璟以五百人,埋伏於落雁口,夜襲一千樑軍,輔以疑兵之計,大敗樑軍,斬殺樑軍指揮使兩名,俘虜數百。

千餘樑軍,戰死者不過一百之數,逃亡三四百人,其餘人等,皆爲晉軍所俘。除掉重傷者,李從璟得樑軍戰力五百餘人。戰報送到李存勖手裡,李存勖大喜,對身邊的人說道:“此子智勇兼備,當授都虞候!”

落雁口戰鬥結束之後,李從璟隨即令人回馳衛城,衛城隨即被李從璟納入囊中。

戰鬥結束後,戰損結果彙總到李從璟手裡。這一戰,晉軍傷亡小得可憐,加在一起不過數十人,與戰功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在只付出數十傷亡的條件下,以五百人殺敗千人,俘虜半千,更兼收復一城。這樣的戰績,放在哪裡都值得驕傲了。

——————————————————————

PS:週末兩天加更,感謝大家的支持。感謝真達,樓枯的打賞。

PS2:收藏位大家肯定是有的,麻煩收藏一下。有紅票的,希望能投給《十國帝王》,我會努力寫好這本書,多多更新。

(本章完)

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五七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4)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有關李嗣源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六十七 搜刮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七 神仙山(6)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三十五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3)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三 神仙山(2)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十 淇門之變(2)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亂離人 無人憐顧影自憐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二八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6)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三十二 軍神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六十九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1)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四十五 宿命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五 神仙山(4)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