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

“小姐,你走慢些,我都快跟不上了!”

“走得這麼慢,待會兒是要被父親派來的人找到,抓回去,我還不得完了?”

“我們偷偷跑出來,可就算不回去,我們又能去哪兒?”

“我決定了,出家!”

“出家?小姐,你可別嚇我!”

“我決心已定!”

“依我說……小姐你要是出家,還不如嫁出去呢!好歹今日來府上的,都是青年才俊,怎麼都比出家好啊!”

大街上人來人往,兩位小娘子在人羣中急急穿行,前面一位梳着百合髻的小娘子雖然帶着面紗,但也掩蓋不住其傾國傾城的美貌,她身後跟着一個小丫鬟模樣的女子,正在滿頭大汗跟她說話。

百合髻小娘子停下腳步,回頭嗔怒道:“你也不看看今日來府上的,都是些什麼人!那個張公子,雖說生得面如冠玉,滿腹詩書,卻是出了名的陰險,偏偏一副正人君子的嘴臉!再說那吳公子,在魏州城誰不知曉他的惡名,囂張跋扈目中無人,怎麼相處?”

小娘子說完,跺跺腳,又開始邁步往前走。

小丫鬟急急忙忙追上來,繼續努力道:“那李公子呢?人家可是年紀輕輕就是刺史,而且屢立戰功,聽說還是陛下面前的紅人呢!”

百合髻小娘子這回腳步都沒有停下來,哼哼道:“這種只知道沙場拼殺的武將,滿腦子都是刀槍棍棒,識不識字都不一定呢。日後有什麼事不順心,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你讓我怎麼活?”

“呀,好恐怖!”小丫鬟被她自個兒想象的家暴場景給被嚇到,縮了縮脖子,但又不能眼看自家小姐就這麼遁入空門,又是又弱弱開口,“可是小姐,咱們這麼一走了之,老爺可就麻煩大了。現在這個時候,想必那些人都來了,到時候發現你不在府上,可如何是好?”

小娘子聽了這話,腳步一頓,長長的睫毛下一雙珍珠般的眸子,瞬間蒙上一層陰影,連呼吸都輕了許多。

小丫鬟一見有戲,於是勸道:“小姐,我們還沒吃飯呢,又走了這麼久的路,不如先吃飯,慢慢想怎麼樣?”

小娘子默然點頭,兩人走進街邊一家酒樓,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隨意點了幾樣小菜。

小娘子手撐着下巴靠在桌子上,怔怔望着窗外,眼神迷茫而空洞,神色悽然,那模樣真是叫人心碎。

小丫鬟不忍見小娘子這番模樣,也不知該說什麼,直到菜都上齊了,兩人都沒有動筷子的意思。

半響,小娘子幽幽道:“你說,我是不是一個不孝的女兒?”

小丫鬟頭搖得像個撥浪鼓,肯定道:“小姐平日那麼疼老爺,大家都知道呢。只是這次關係到小姐終身大事,小姐纔會舉棋不定吧。”

小娘子低下頭,輕聲呢喃道:“我只是,不想就這麼被命運擺佈罷了……”

兩人說着傷心話,旁邊那桌上,卻個個神采飛揚,其中一人興致勃勃道:“知道前天晚上飄香樓爲什麼會聚集那麼多人嗎?”

“不是說有兩個高門公子爭鬥嗎?”旁邊的人接話道,“這事誰不知道啊!”

“可你知道,那兩個公子是誰?”先前那人道,見同伴搖頭,他嘿嘿笑道:“我可聽說了,一個是李家公子李從璟,一個是吳家公子吳銘。這兩人,前一個是內外蕃漢副總管李嗣源老將軍之子,還未及冠就統率一軍呢,後一個大家都熟悉,這些年

沒少在魏州作惡!”

幾人的談話聲音很大,落進百合髻小娘子和小丫鬟耳朵裡。

“知道爲什麼這兩人會互毆嗎?”那人又道。

“你給說說!”同伴都來了興趣。

“嘿,聽說啊,當時是吳銘那小子,在飄香樓外調戲一個小娘子!結果,乖乖不得了,李從璟就從天而降啊,帶着一幫兄弟,把吳銘一頓好揍!那吳銘當時被揍得一個慘啊,五官都變形了,滿臉的血,還被李從璟逼着向那小娘子道歉呢!你想啊,吳銘是誰,這口氣哪咽得下去,當時就叫了兩三百人,這纔有之後那一幕啊!”

“這麼厲害!”同伴被驚訝道,“那這李從璟挺能的啊!”

“還不止呢,聽當時在場的人說,那位小娘子事後問李從璟的姓名,他都沒說!他做那件事,就是看不順眼吳銘,根本就不是爲了美色!”

“那這李從璟挺神的啊,真是個好樣的,狠狠修理了那吳銘一頓,替我們魏州百姓出了一口惡氣!”

“誰說不是呢!”

他們這相談甚歡,旁邊百合髻小娘子和她的丫鬟,都已經驚呆了。

半響,小娘子艱難的問小丫鬟,“那日,我們停船的地方,是飄香樓吧?”

小丫鬟已經傻了,聞言拼命點頭:“是飄香樓!”

小娘子又道:“當天,那位郎君是從二樓跳下來的吧?”

小丫鬟狠狠點頭:“沒錯!”

小娘子怔怔然又道:“他叫李從璟?”

小丫鬟堅決道:“他們是這麼說的!”

小娘子的杏花眼漸漸掙得老大:“今日來府上的李公子,也是叫李……李從璟?”

小丫鬟簡直要哭了,“是叫李從璟!”

小娘子呆呆道:“他父親是內外蕃漢副總管李嗣源?”

小丫鬟跳起來,尖叫道:“小姐,就是他啊!”

小娘子說到這不動了,彷彿癡傻了一般。

“小姐,我們還坐在這兒做什麼,趕緊回府啊!”小丫鬟又跳又喊。

“回府。”百合髻小娘子怔怔說了一句,卻偏偏沒動,小丫鬟急了,一把把她拉起來,風一般跑出了店。

“喂喂,你們還沒付錢呢!”店小二在後面追喊。

……………………………………

李從璟很震驚。

在李正引弓搭箭的瞬間,李從璟的表情就凝重起來,因爲這位白袍書生,除卻手捏一矢,還在腳邊插了兩支箭。

任圜書香門第,不恃勇力,此時的士大夫階層,文武已經分流,不再像前漢乃至前秦,士子可上馬治軍下馬治國,但大唐尚武,現又逢亂世,君子六藝仍舊有士子通習之。任圜府上有較武之地,是一處別院,此時空地上立起三個箭靶,俱在五十步開外,排成一排。

李從璟等三人各對一個箭靶而立,身後有府上家丁捧着弓箭伺候,李嗣源等人,則坐在一旁,靜靜看着三人較藝。院外有顆大榆樹,枝繁葉茂,從院牆那邊伸過一半枝葉來,樹葉在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李正準備已經做好,李從璟再看吳銘,這廝也沒閒着,挽起衣袖,捲起衣袍紮在腰間,拿着長弓在手裡反覆把玩,測試性能,儼然躍躍欲試的模樣,看樣子倒是沒覺得自己會輸。

李正準備做得最早,吳銘摩拳擦掌,李從璟面容隨和。

“三位郎君,誰先開始?”敬新磨放

下茶碗,看了李從璟等人一眼,尖着嗓子問。

三位年輕人相互看去,李從璟和吳銘沒有先動手的意思,李正向前走出一步,抱拳道:“既然兩位謙讓,在下就不推辭了。”抱拳的神態,一反先前的柔弱,憑空生出一股英氣來。

李從璟和吳銘抱拳示意,“張兄請。”

張正一點頭,清秀如女子的面孔頓時有如虎狼,一腳後撤時,彎弓如滿月,也不見他瞄準,一箭迅疾發出,不等衆人盯着看那箭矢是否上靶,緊接着又是兩聲弓弦崩響,待諸人看時,張正腳邊兩矢已不見蹤影,那半空中,三支利箭成了一條直線。

三聲輕響,三支利箭先後正中靶心,緊緊排成一列直線,看上去就像是雞尾上三根羽毛。

“好,好,這一手連珠箭使得漂亮!”敬新磨率先拍手叫好,看向張憲,“真想不到,令郎看似柔弱,竟是文武雙全。”

張憲摸着鬍鬚謙遜一番。

張憲將長弓交給身後任府家丁,拍拍手,負手而立,面帶微笑,大家風範。

其他人正在恭維張憲,忽聽一聲嗤笑,衆人循聲望去,吳銘已掏出五支箭矢,插在腳邊,隨即拉弓對準箭靶,鬆弦、拿矢、放箭,動作飄逸,行雲流水,快得幾乎看不清,最後箭矢入靶的聲音響起,衆人就見五支箭矢,已然並列入靶。

吳銘使得也是連珠箭,但張正只發三矢,他卻能一口氣射出五矢,孰高孰低可見一斑。連珠箭講究速度快準確度高,拼得是眼神,控制力,還有熟練度,更有氣力,張正三矢而力盡,吳銘能發五矢,無疑更勝一籌。

張憲臉色立即精彩起來,吳靖忠老懷大慰,毫不掩飾笑出聲。任圜往這邊看了一眼,沒言語,敬新磨擊節而嘆:“果真是強中更有強中手,吳公子厲害,厲害!”

軍中射手,能射連珠箭者不太多,但精銳也能做到,然而準確度和速度都要和張正、吳銘一樣高,無疑是很難的,吳銘連發五矢,已是做到接近極致,不怪衆人驚歎。

敬新磨看向李從璟,見他半響沒動,輕笑道:“咱家雖不知軍旅事,卻也知曉五矢連發箭世所罕見,李公子能做到否?”

他這話看似是爲難李從璟,其實是在爲李從璟解圍,一番話說得輕巧,實則是隻要李從璟也能連射五矢,便不會被人介意。

李從璟道:“這有何難?”

走到吳銘跟前,在衆人疑惑的目光中,不顧吳銘的憤慨,將他擠到一邊去,屈膝而半坐,插四支箭在地,而捏一支箭在手。

“你自己有靶,到我這來作甚?”吳銘盯着李從璟,恨恨道。不僅他疑惑,其他人也很疑惑,李從璟爲何放着自己面前的靶子不用,到吳銘的位置上來。

李從璟不言語,眼神落在插着五支箭的箭靶上,忽的深吸一口氣,彎弓、鬆弦,頭也不回,探手拿箭,依次再射,動作和吳銘並無太大不同,只是動作快了半分。

而當五支利箭入靶的時候,疑惑的衆人這才反應過來,一個個都不禁驚呆。

李從璟射出的五支箭矢,依次穿裂吳銘留在箭靶上的五支箭矢,五聲輕響之後,箭靶上依然是五支箭,但卻不是吳銘的箭,而是李從璟的箭。吳銘的箭矢,碎裂掉落一地。

做完這一切,李從璟站起身,對呆愣的吳銘微微一笑,又瞧了一眼臉色鐵青的吳靖忠,眼神玩味。那意思分明是說,老子就是要打你們的臉。

(本章完)

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三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6)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九十七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4)章四十七 序幕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十七 可敢一戰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九 淇門之變(1)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六十三 陣斬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9)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兩百二七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4)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三十五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3)章十九 你知死嗎?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十八 攻克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1)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