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李存勖終於出現在大廳。這位大唐皇帝,並沒有直接出現在上首他的位置上,而是從大廳正門進來,大笑着與羣臣親近。顯現出其平易近人的一面,好叫人知道他君臣關係融洽。

“吾皇萬歲!”在座衆人,無論文武官員,皆從座位上起身相拜。

李存勖笑着讓衆人免禮,從門口到他的座位之間,跟很多官員說了話,尤其是對武將。

“老將軍坐鎮幽州,保我大唐後方無虞,我大唐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對付僞樑,老將軍功勞之大,言辭難盡。”李存勖拉着李存審的手,一副很是感慨的模樣,“就是北方苦寒,讓老將軍受苦了,但也唯老將軍能勝此重任。老將軍身子骨近來可還好?”

李存審激動道:“陛下放心,臣就是舍了這把老骨頭,也要保北地無虞。契丹夷族想要入侵河東,除非是踏着臣的屍體!”

李存勖關懷道:“老將軍言重了,何至於此!老將軍是我大唐北地長城,身子骨要緊。”

李存勖邊說邊走,花了很長時間纔到他的位置上。

李從璟看着李存勖和衆臣說話,眼前這樣一幅君臣相宜的畫面太美,他不敢直視,同時,他心裡很慶幸李存勖沒過來拉他的手。他慶幸,是因爲李存勖對他,還沒到要在公共場合,有意顯示重視、拉關係的地步。若是真到了那一步,也就意味着,李從璟不再是李存勖放心親近的那批人了。

真要親近,平日干嘛去了,還非得等到這種大場合。這說明這些人平日根本沒機會跟李存勖親近,屬於核心圈之外的人。

真正信任親近的人,是不需要在人前故意表現的,李存勖不來拉李從璟的手,正說明他還沒把李從璟當外人。

接下來的宴會,在愉快熱鬧的氣氛中進行,李存勖自然免不了趁機發表一些“鄆州、孟州一戰而克,樑軍望風而逃,李將軍父子乃我大唐奇才,如此大功,當此之時,正當普天同慶,今日宴飲,聊表朕心……可惜中原未克,先王遺願未了,朕每每思之,夜不能寐……望諸君來日同力,早日攻滅僞樑,振我大唐國威”之類的演說。

而臣子們當然要拍馬屁,無非是說“陛下雄姿英發,乃千古明君,文韜武略,僞樑指日可滅”云云。

李存勖最後道:“滅樑,固朕之願,餘心之所向,雖九死猶未悔。”

李從璟也看明白了,爲他和李嗣源慶功無非是個由頭,藉着他們大勝的機會,凝聚人心滅樑纔是正題。

宴會進行到中期,李存勖走下王座,與民同樂。

作爲這場宴會表面上的功臣,李嗣源父子受到衆臣輪番敬酒恭賀。

這期間李從璟跟從馬直都指揮使李紹斌,這位昔日主將和從馬直諸大將,也都敘了不少同袍之誼,還相約過兩日再好生相聚。

李嗣源之後又帶着李從璟去認人,跟大唐一些實權大將混個熟臉,來日好互相照應。這些將軍看到李從璟,免不了誇讚一句虎父無犬子,李嗣源立即就要哈哈大笑,很是得意。

這些武將多得是草莽之人,未必識得多少禮數,又多是桀驁不馴之輩,李存勖稱帝沒多久,一門心思滅樑,來不及制定太嚴格的禮制,所以宴會到後來,武將之間相互拼酒以至於勾肩搭背,簡直跟酒樓差不多。

“哼,世道不古,空使豎子成名!”一個飽含諷刺的聲音,在李從璟耳邊響起。

從璟和李嗣源循聲望去,果然就看到吳靖忠。本來父子兩人沒打算理會這老頭,煞風景,不過吳靖忠一來嫉妒仇家風光,二來方纔被李從璟罵他“老匹夫”給氣着了,這下主動找茬。

看到李從璟父子望過來,和一羣武將坐在一起的吳靖忠,也不看李從璟,冷冷道:“一時得意,未必一世得意。乳臭味乾的小子,還是不要太囂張得好!”

這下兩邊圍坐在一起的人,都發現吳靖忠和李從璟之間的火藥味了,一起望過來。

李嗣源大怒,自家兒子被人家這樣擠兌,哪裡忍得下去,當下就要還擊。李從璟拉住李嗣源,道:“父親,這種對手何勞你出馬,交給孩兒就好。”

李嗣源看了李從璟一眼,點頭道:“好,爲父坐着看便是。”

李從璟也不看吳靖忠,心想你會裝逼,老子也會,嘴裡毫不留情道:“得意總比失意要好。我還年輕,機會多的是,可不像老將軍,這輩子恐怕沒什麼指望了,不知老將軍這些年可打過勝仗?”

李從璟這話可謂刻薄至極,吳靖忠花白鬍子又是一抖,卻沒有立即失態,而是冷笑道:“豎子好生沒有教養,除了嘴皮子厲害一些,還有什麼長處?年紀輕輕伶牙利嘴,日後怕也是個靠一張嘴搬弄是非吃飯的主!”

吳靖忠話說的簡直惡毒,李嗣源怒氣更甚,李從璟卻渾然像是沒聽見一般,臉不紅心不跳,淡淡譏諷道:“要說嘴皮子厲害不厲害,晚輩不敢逞強。不過晚輩是不是靠嘴吃飯,天下人有目共睹,倒是當日魏州一戰,老將軍身受重傷,而敵將張郎卻沒事人一般,依舊生龍活虎,險些攻克魏州。要不是晚輩後來取了他人頭,只怕下回見了他,老將軍的面子都不知道該往哪兒放咯。”

“說得好!”吳靖忠沒說話,李嗣源已經忍不住讚揚起來。

李從璟謙虛道:“父親過獎了。”

這兩父子竟然唱起雙簧來。這下可是氣昏了吳靖忠,他大聲道:“豎子安敢如此目中無人!”

“將軍萬不可先輸了氣勢!”吳靖忠身旁一個年輕將軍忙道。

在一旁年輕將領的勸慰下,吳靖忠收拾好心態,再次出戰,他又冷着臉諷刺道:“豎子對敵本事如何,老夫不知。不過日前在淇門時你殺李繼韜部屬,搶奪他的兵馬,卻是事實,李繼韜是不是想叛國,又是爲了什麼逼迫而叛國,還有待評說。哼,翅膀沒長硬就開始咬自己人,也不知翅膀硬了會如何?莫不是要吃了我等?”

吳靖忠這是說李從璟日後可能反叛,其言誅心。李嗣源聞言恨不得上來跟吳靖忠拼命,武將本就脾氣火爆一些,何況吳靖忠因爲和李嗣源一些往事,就一直對付李從璟,關心之下,李嗣源恨不得撕了吳靖忠。

李從璟知道,與人吵架,首先是比拼心態,你越是表現出對他言辭的不在意,沒什麼反應,那對方就會越怒,因爲那意味着他白使勁兒了;你越急越在乎越失態,對方就會高興,因爲他得逞了。

其次,吵架不比辯論,它是沒有邏輯性的,所以千萬不要想從邏輯上駁倒對方,你只需要怎麼刺痛對方怎麼說就行了。說到底,吵架就是一件給對方找不痛快,而讓自己痛快的事,這種事本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勾當,唯有不在乎對方說什麼,自己首先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哦,這不是李從璟博覽羣書得出的結論,而是他後世玩遊戲遇到噴子時,得出來的經驗。

李從璟又淡淡開口了

,他目不斜視,好像眼中根本沒有吳靖忠這個人,道:“晚輩不才,回魏州之前才領三千人一戰克懷州,二戰敗河陽軍,三戰克孟州,四戰敗戴思遠。老將軍若是有本事,也去做一番這樣的戰績讓我等瞧瞧?對了,老將軍乃大才,或許只用三百人就可以做到了。”

說完,李從璟還禁不住嘿嘿笑了兩聲,舉着酒杯,看着杯裡的酒,語氣挑釁意味十足,道:“不過,老將軍,你行嗎?忘了說,此去懷州可是有好幾百裡,可別顛散架了你的老骨頭,前幾日你率軍前往,不就只走到了半路就走不動了麼……哈哈哈哈!”

言罷,李從璟哈哈大笑起來,笑着笑着,捂着肚子差點兒滾到地上,就像是看到了格外有趣的場景。

李嗣源等人也是忍俊不禁。反觀對方的人,已是一個個氣得臉色如同豬肝。

“豎子!”吳靖忠拍案而起,再也剋制不住,氣得渾身顫抖,手指着李從璟,想說什麼,卻一時又什麼都說不出來。看那樣子,只怕是要吐血三升。

李從璟好歹止住笑,慢悠悠端着酒杯站起身,瞥了吳靖忠一眼,慢條斯理道:“一把老骨頭了,活了一個甲子,竟然還要去趁口舌之利!難道罵贏一個還未及冠的後生,老將軍就那麼有成就感?還是說你已經老得只能動嘴皮子了?”

吳靖忠怒不可遏,抄起一支羊腿就向李從璟砸過來。

忽然他轉念一想,貌似就算自己罵贏了這個臭小子,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吧?反倒是罵輸了,可就丟人丟大發了——這竟然是一場有敗無勝的交鋒?

李從璟伸手接住羊腿,呵呵笑道:“多謝老將軍饋贈,看來老將軍想通了。不過,這一下可真是沒什麼力道,軟綿綿的如同小娘子撒嬌一般……”

吳靖忠氣極,只覺得熱血上涌,眼前一黑,“哇”的一聲,就是一口鮮血噴出——竟是被活生生氣得吐了血。

“好小子,有你的!”李嗣源卻覺得分外暢快,拍着李從璟的輩說道。

“父親過獎了。”李從璟謙虛道。

說罷,兩人哈哈大笑。

旁邊的人,看着這兩父子,都是怔怔不能言。

不過不少人已經打定主意,日後一定不能跟李從璟吵架,看吳靖忠那悲慘的模樣,活生生的前車之鑑,純粹找虐啊!孃的,真有那一天,直接先把自己打暈得了,免得受罪……

“李從璟!”吳靖忠身旁的武將們大怒,就要上來跟李從璟動手。

李從璟一把丟掉羊腿,渾身氣勢一變,臉色陰沉如墨,目露兇光,惡狠狠道:“今日陛下宴飲,你等真要讓陛下難堪?”

“……”這些武將聞言,一時舉棋不定,畢竟李存勖可就在邊上呢,動動嘴皮子沒大事,真要動手,那不是打李存勖的臉嗎?李存勖怒威之下,這些人腦袋都可能搬家。

李從璟一揮手,低喝道:“要報仇,來日方長。現在,還想要命的都滾回去!”

武將們面面相覷,終於還是罷手,其中一人自然免不了給自己臺階下,道:“李從璟,你給我等着!”

見一場可能的鬥毆,被李從璟三言兩語消弭於無形,吳靖忠那一方人,吃了虧卻什麼都不能做,只能乾生氣,李嗣源毫不吝嗇誇獎,道:“現在爲父終於知道,那吳老兒爲何幾次三番對付你,都被你反戈一擊了。臭小子,幹得漂亮!”

李從璟嘿嘿一笑,道:“殺人紅塵中,脫身白刃裡。”

(本章完)

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2)章五七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4)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三十五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3)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十三 有人西樓殺宰相(2)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章十二 襲營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九 他的屠刀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上)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亂離人 無人憐顧影自憐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九 淇門之變(1)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九十二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五十九 破城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