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大典(上)

昭華公主對百蓮公主的再教育,是現在丹陽城裡大傢俬底下最喜歡討論的話題了。談瑋馨的強勢,也由此可見一斑。同樣是公主,同樣出自沒有人敢於忤逆的家庭,但一個是除了吃喝玩樂耍大牌之外,沒什麼別的本事,固然,百蓮公主的琴棋書畫方面的造詣確實不弱於談瑋馨,但是,其他方面呢?幾乎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昭華公主談瑋馨能夠讓上千萬兩的資金在手裡流轉,遊刃有餘地不斷產生各種效益,來讓以往向來有些緊巴巴的內庫現在充盈得讓戶部都有些垂涎,而做到這一點甚至沒有耽擱她多少時間,她仍然有非常多的閒暇來從事各種她喜歡的活動。

被談瑋馨以這樣的方式警告了一把,百蓮公主常菱果然收斂了很多。讓這婚典之前的十多天平淡無奇地飛快地過去了。至於她心裡是怎麼想的,到底是反省自己或者是怨恨他人,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談瑋馨歷來也不怕別人的怨恨,更知道哪怕百蓮公主嫁入東平王室,想要靠枕邊風之類的不利於自己,那絕對只會適得其反。

雖然對於兩國聯姻不以爲然,但在婚典的置辦方面,東平高層仍然是不遺餘力,儘可能做到盡善盡美,要讓這次婚典成爲很多人永生難忘的盛典。

王室的婚禮,形式上和普通人家,乃至於和那些官宦世家的婚禮都不同,國與國之間的聯姻由於數量很少,實際上也沒什麼先例。不過,畢竟是代表兩個實力都不俗的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的開端,這議程也只好通過反覆磋商之後,達成了一個規格高於迎娶王妃,低於王后的有些古怪的程序。

大清早,談曉培就跑去郊外的談氏宗祠祭告。然後大約是中午前後回到王宮。在午餐之後,百蓮公主的車駕從金谷園出發,而在東平王宮,則在議政殿裡進行送親團首腦常洪泉遞交國書,以及常洪泉和談曉培之間的一番設計好的對話……時間,大約是一個時辰。進行這種沒有營養的對話也算是他們這樣的人的必修課吧。

對於丹陽的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感受最深的還是百蓮公主的車駕從金谷園一直到王宮的這段路。從金谷園到縱貫丹陽的朱雀大街這一段路倒是平平無奇,但整條朱雀大街卻不同了。兩側以整齊的間距一共排開了一萬禁軍倒是預想之中的氣派,但這些頂盔貫甲的軍士們身後,則是一根根的兩丈高的旗杆,懸掛着各色旗幡。和這些軍士所屬的軍隊,和軍中的號令完全沒有關係,這一次的旗幡完全是主題性質的。

整條朱雀大街上的旗幡以色調不同分成了立國,發展和繁榮三個主題。每面旗幡上都繪製着不同的圖案,全都是以木刻畫的風格來設計圖案,然後以套色印染的方法來呈現不同的圖案。基本上是每隔三到五個旗幡,就會出現一面旗幡上繪製的是東平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人物,有將軍,官員,也有詩人,文人等等,而這些形象出現的位置也都是選擇得剛剛好,將他們的功業和他們所出身的地點全都作爲不同的元素散置在了那周圍的旗幡裡。

紅色底色和黑色圖紋來表示立國階段的奮勇戰鬥,以綠色底色白色圖樣來描繪蓬勃發展期的平和和興旺,而以藍色底色和銀色圖樣來表述現今的東平的富裕與壯闊,又同時隱含着東平海納百川積極進取的精神……整條朱雀大街,成爲了展示東平歷代發展的一副長卷。實際上,從清晨開始設置旗幡起,開始對此有所發現的各色人物就興奮地追看着一幅幅懸掛起來的旗幡,那些自己對於繪畫頗爲精通的甚至弄來大疊的紙張將大致的圖樣記錄下來。

木刻畫在這個時代,至少到現在爲止,還只是一種用於民間繪製簡單的年畫,繪製一些常用圖樣的時候的權宜之計。與其說是一種藝術形式,倒不如說是一種手工藝。類似於後世金山農民畫之類的東西。然而,大家忽然發現,原來版畫是可以做成這個樣子的,原來那刀劈斧鑿的堅硬的筆觸質感,可以用來呈現這樣的內容。

這樣的創意自然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想象出來的。實際上,這項佈置是談瑋馨創意,而由葉氏工坊會同東平王室所屬的幾個工坊聯合實現出來。最難的倒不是上面的那些內容,雖然前前後後五千旗幡的數量的確是驚人了些,但能夠以嫺熟的筆力直接繪製出合格的底版用於印染工序的老工人畢竟數量也很可觀。這樣的技藝紮實、對於藝術稍有些理解力的工匠,是東平從來不缺少的一種人。比較難的,反而是套色印染技術。對於漆色漆工已經有着深刻理解甚至已經開始研發第一代內牆用乳膠漆的葉韜纔不會擔心漆的問題,但在印染方面他卻沒那麼有辦法,苦思冥想,折騰了好久才弄出這第一代的套色印染工藝。工序倒是不復雜,就是使用的材料的經濟性比較差而已。但這套工序卻仍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尤其是那銀色和藍色的套色,那銀色的顆粒狀質感十足卻又輕盈地不會影響旗幡隨風飄動的熱染整工藝,可能會在將來爲一部分禁軍定製專門用於禮賓場合的制服的時候使用。

常菱將車窗撥開很小的一絲,望着車外,望着大街兩旁那整整齊齊威武雄壯的隊列,和那每個士兵身後的旗幡,這些規劃有序,創意精湛,筆力雄厚的版畫樣式的印染,無聲地敘說着東平國毋庸置疑地有着不同於其他國家所沾沾自喜、孤芳自賞的所謂文治,而是有着另一種文化生態。

這壯麗的旗幡在引起了春南國使團中頗多有識之士的重視的同時,更大的作用是攤薄了大家對於百蓮公主車駕的重視程度。而的確,雖然公主的車駕前呼後擁,陣勢看起來十分壯麗豪華,但在這公主必然不會露臉的場合,大家對於車駕本身的興趣不算很大。

第十五節 侍女第三百六十二章 忙碌的一天第三百一十三章 放火是我們的專業第七十一章 鐘鼓樓第三十九章 潮音第三十二章 不可忍第一百一十九章 瘋子第五百零四章悠閒與尖銳第四百六十一章遭遇第四百四十三章落成大典(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不耐第一百二十九章 豪氣(下)第四百一十四章孩子的心思第三百九十八章開戰時刻第四百一十七章膽略第四百五十六章模型第五十四章 大典(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生意經第二十六章 進京第四百九十章 榜樣第五百零二章速度第五十三章 立威(上)第四百三十四章這就不用我了吧第五百零六章親民第一百一十三章 煥然一新(上)第六十四章 決賽階段(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聯賽第三百四十一章 敵友第一百五十九章 在路上第四百八十一章第五百一十一章江湖傳言第一百零六章 追索第五十五章 孩子第八節 宜家第八節 宜家第八十七章 一個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實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附加條款第三百二十九章 捕魂人第二百九十七章大劇院(上)第四百八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協定第三十五章 樓老闆第七十章 鋒芒第七十四章 奔忙第五百四十八章大都督第二百三十三章 棋局第二百六十章 展望第一節 望江樓第五百三十八章全權特使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雷第五百三十八章全權特使第二百八十三章 生意不是這麼做的第五百零六章親民第三百一十二章 知識決定命運第三節 學徒第十六節 生煎第三百二十章 第一陣第一百四十四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二十八章 秘密文書第二百七十六章 解鎖第二百七十二章 舊識第二百七十六章 解鎖第五百零九章誠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裝甲綿羊第四十五章 鐵爐堡第四百五十六章模型第四百六十四章代表第一百一十八章 案例第二百九十章多管齊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雨一直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海戰(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捕魂人第四百八十四章上架了,請繼續關注第二十八章 一擲千金第一百二十五章 土地政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冷處理第四百一十七章膽略第六十三章 固執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督第三百七十八章攪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頂級待遇藝術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六十六章封鎖第七十六章 千里之外第三百四十五章 知人第六十四章 決賽階段(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雪狼湖畔談中土歷史第四百一十三章輕鬆第二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四百九十三章盟誓第四十八章 酣戰第四百四十章 落成大典(一)第四百三十五章重大損失第五百六十一章 無雙(二)第四百五十八章媒體攻略第四百八十八章第四百九十三章盟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