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世人皆看錯我王莽

有了王政君的藍田玉手鐲認證,王莽和班殊之間的感情和距離也就更加的熱切和親近。

在回去之後的路上,王莽自然而然的不避諱着直接拉着班殊的小手走在長樂宮的宮道之上。

沿途的侍衛寺人宮女們看到王莽這般大膽的拉着一位如此嬌羞的美人之手,也都不由悄悄投來羨慕的目光。

同時他們也都驚訝着,畢竟,王莽這樣在大庭廣衆之下牽着一位女子之手,還是與此刻的男女有別的價值觀向背離的。

但王莽卻不在意這些,他就是想讓世人都看一看他王莽的得意,王莽的幸福!

班殊害羞至極,她幾次都想將小手抽出,但王莽握的很緊,讓她不能抽出本分。

“都看到了。”

班殊羞極,小聲的在王莽身邊急切言語。班殊羞答答的被王莽拉着手走,小臉紅的就像是一個紅蘋果一樣,煞是好看。

王莽一臉笑意看着班殊害羞的樣子,回道:“看到便看到。吾與汝又非見不得人。如此甚好。”

王莽可不在乎這些,他的某些觀念和想法都是超越時代的。

在這種無傷大雅的方面,王莽就是要做的明處,讓人看到。

讓整個長安城的人都知道,我王莽就是這樣的男子!

王莽現在是真心想要將好色之人設,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傳播開來。

就是要所有人看得見,且都能知曉。

如此一來,就算之後王莽再有什麼問題,世人也會習慣性的寬容,否則反噬就會極其嚴重。

而這樣的後果,不是王莽想要的。

所以,就在王莽這樣大大方方的拉着班殊離開了長樂宮後沒多久,又一條關於王莽好色至極的傳聞在長安傳開了。

作爲當事人的王莽,仿若無事,好像他們議論的人和事情都與自己無關一般。

如此坦然和不屑辯解的態度,在好事之人的輿論之中,漸漸的又成了王莽爲人真性情的人設。

聽到如此奇葩的反轉之後,王莽也不由嘆息道:“世人皆看錯我王莽。昨日看錯,今日又看錯,也許明日亦會看錯。可我依然是我,從不怕他們看錯。”

時間流逝,三月的春光在夏風的焦急吹拂下,很快的就來到了初夏的四月。

但是,着急過頭的夏風在到四月來臨之後,竟然無故缺席,使得已經離去一季之久的北風又呼嘯而至。

漫天的風雪,頃刻之間就覆蓋了整個長安。

王莽披着大氅,看着屋外飄着風雪,頓感不妙。

這實在是太反常了。

四月初夏怎麼還會有風雪而至?

難道西漢末年也是傳說之中的小冰河時期?

這讓王莽心頭不禁發寒。

在穿越之前王莽是看過一些關於西漢末年是小冰河時期的言論,但對此等言論,王莽也僅僅只是呵呵一笑,並未真放心上。

畢竟,兩千多年的人都難尋蹤跡,更不要說變幻莫測的天氣氣候了。

但此刻飄揚着的風雪,卻真實的出現在了王莽面前。

王莽伸手接住一片雪花,還未等細看一眼,便在手上化爲一痕透明雪水。

王莽此刻的腦海之中也突然蹦出了《資治通鑑·漢紀二十三》中的一句話:“夏,四月,雨雪。”

這句話是明確寫在陽朔四年的紀年之中,當時王莽看到這句話時,以爲不過就是司馬光的信筆之語。

沒想到到了陽朔四年夏四月後,還真來了一場雨雪天氣。

這場風雪的不期而至,不僅使得王莽這位穿越者臉色凝重,就連這個時代的人也都惶恐不已。

他們對自然的有限認知之中,一場別於季節的風雪,那就是上天示警的災異無疑!

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風雪,不管是身爲天子的劉驁,還是大司馬的王音,亦或是長安城中的其他列侯,公卿等都不約而同的生出了同一種恐懼。

天命不在漢!

這個恐懼思緒在人羣之中就像是看不見不摸着的病毒一樣,快速且瘋狂的傳播着。

使得劉驁剛剛因爲太宗夢賜神農書建立起的一點點自信,也隨之蕩然無存。

劉驁呆滯的坐在宣室殿中,案上堆積如山的竹簡讓他心生麻木。

這些竹簡都是長安城中的公卿,列侯們的奏疏,他們都在向劉驁強調着一件事!

那就是上天示警,大漢天命已衰,請劉驁修身養德,敬畏天地,做好一個天子應該做的事情。

劉驁看着這些奏疏,他不敢伸手去拿,更不敢翻看直觀。

但即便如此,劉驁不去看任何一份奏疏,這些奏疏中的文字也會穿透這些竹簡直接映照在劉驁的腦海深處,讓他無法揮去。

“太史令如何說?”

劉驁聲音沙啞的朝着一旁低頭侍立着的班伯問道。

班伯聽到劉驁的聲音之後,也是惶恐至極,小聲回道:“太史令還在查閱資料。”

劉驁聽到班伯的回覆之後,沒有再言語一聲。

現在劉驁只能寄託於太史令的說法了。

漢時的太史令不用於後世史官,他們除了日常編撰史事之外,還掌管着天文曆法,以及祭祀占卜等等事宜。

雖然只是一個六百石的小官,但在不明自然的古代社會,他們的意見有時候也是可以左右朝廷決策的。

屬於是典型的“位卑而言高”的特殊官吏。

王莽不在劉驁的位置,所以此刻的王莽也體會不到劉驁的惶恐與不安。

王莽感慨外小冰河時期的恐懼之後,便對着身旁的僕從道:“準備一車上等精炭,吾要給陳湯將軍送去。”

這種突然暴寒的天氣,對陳湯這樣的老寒腿而言,絕對是一種折磨。

王莽想到這些之後,他就立刻吩咐僕從準備了一車上等精炭,去到了陳湯府上。

陳湯聽聞王莽拜見,也是驚喜不已,無奈自己的老寒腿發作無法親迎,所以,只能差遣兒子陳馮親自迎接。

陳馮的年紀和王莽的侄子王光差不過大小,在聽到了父親的吩咐之後,立刻就到了府前親迎王莽。

王莽看着恭敬有禮的陳馮,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汝無須多禮,快帶吾去見將軍。”

陳馮乖巧的迴應一聲,然後就帶着王莽進到了府院之中。

看着陳馮乖巧的樣子也甚是喜愛。

心中也不禁想道:“怪不得歷史上的王莽會蔭封陳湯之子陳馮爲破胡侯。這孩子長得就是順人眼。”

進到了陳湯室內,王莽對着正在榻上臥着的陳湯拜道:“將軍無恙乎?”

陳湯看到王莽之後,也連忙動着身體想要回禮,但王莽立刻上前又制止住了陳湯的動作。

“將軍安心修養即可。今日天色突變,風雪而至。吾想將軍之疾必定難受。所以,吾特地爲將軍準備一車上等精炭取暖。”

言罷之後,王莽不由分說立刻就命人將準備好的上等精炭端了進來,加在了陳湯室內的火盆之中。

見到火盆之中炭火不盛,王莽又道:“多去準備火盆,生起木炭。務必使將軍室內溫暖如春。”

陳湯躺在塌上見到王莽如此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感動的老淚縱橫。

陳湯緊緊的握着王莽的手,感激涕零道:“校尉不必如此,老夫殘軀之身,何使校尉如此隆重?”

王莽回道:“將軍乃國之瑰寶也。大漢有將軍在,四夷纔不敢放肆。吾作爲晚輩,久慕將軍之盛名。豈能坐視將軍遭受病痛之苦?”

陳湯感動至極,萬萬沒想到王莽竟然對他還有如此之高的評價。

想當初他因事失侯之後,周圍之人對他都是避之不及。

後來蒙大司馬王鳳賞識,他才得以重獲新生,以爲王鳳幕僚。

而今王鳳也去,繼任之人雖還是王家之人,但新任大司馬王音對其並不看重。

陳湯以爲自己此生就要這般凋零。

但萬萬沒想到王莽這位王家後起之秀竟對他這般禮遇看重,行雪中送炭之事。

這讓陳湯不感動都難。

陳湯激動淚流不能言語,王莽細心安慰,真誠至極。

王莽看着下人們將新的火盆也端了進來點上了炭火之後,王莽又交代道:“炭火積毒,汝等要看好門窗,勿使門窗緊閉無風。”

陳湯看着王莽如此盡心盡責,在舒緩了好一陣激動的心情之後,終於可以正常言語。

陳湯說道:“校尉如此用心,吾受之有愧。”

王莽笑道:“將軍只管受了便是,一車炭而已,與將軍之貴軀相差何止千萬之倍?只要將軍能夠養好身體,這對吾而言便就是最大之要事。”

和陳湯如此說笑的時候,王莽突然又看到了陳湯室內一角的一盆花樹。

見到這盆花樹之後,王莽驚異無比,連忙問道:“此乃何花?”

陳湯順着王莽的目光看去,然後笑道:“此花名爲白疊。是老夫當年越過天山踏臨異域,斬郅支單于後所得。”

王莽聽完陳湯的話後,不由起身走到這盆花樹之前,王莽的眼中無比驚喜。

因爲這盆叫做白疊之花正是王莽冬天之時,想念過的棉花!

王莽萬萬沒想到他朝思暮想的棉花竟然就這樣出現在了陳湯的府中,而且還被當做了觀賞之物。

王莽驚喜道:“此乃神物也!”

陳湯被王莽激動的話語整迷糊了。

陳湯笑道:“此花並不少見,只是我大漢稀有而已。當年在郅支城周邊,漫山遍野都是這樣野花。老夫兵破此城之後,覺此花應爲郅支城象徵。”

“所以,在退兵之際,吾命人採集此花之種回到長安試種。每次看到花開花落,白疊生出之時,吾就會想起那日在郅支城上的風光!”

王莽聽完陳湯之言後,感慨莫名。陳湯所說的郅支城,按照王莽穿越之前的地理位置去看,就是在哈薩克斯坦的南部地區,這裡距離古棉花的發源地很近很近。

王莽激動說道:“在吾看來,將軍能得此物,比之郅支單于首級還要重要百倍!吾在天祿閣中認黃門郎時遍讀藏書,知曉此物乃西域之西天賜之寶。若能將此花成熟後,所結出之白疊紡織爲棉,其功其效必不輸於絲麻也!”

陳湯聽聞王莽之言,頓時也驚奇了起來,他也認真的看着這盆尚在花期的棉花植物,眼中也露出了一絲髮亮的光彩。

從小窮怕了的陳湯對財富的執念,那是深入骨髓的。

若此物真的像王莽所言那般,可以紡織爲棉,成爲和絲麻一樣的財貨,那這對陳湯而言絕對就是一場天大的富貴!

看着這盆已經在他家中周而復始養了十幾二十年的棉花盆景,陳湯頓時感覺自己的老寒腿都好了,忍不住想起起身到花盆之前好好的欣賞一番這盆被他收藏了幾十年的財富。

陳湯激動的看着盆栽裡的棉花,又看着王莽,他又激動的問道:“此言當真?”

王莽回道:“當真!”

棉花長什麼樣子,王莽還是不會認錯的。

雖然現在這盆棉花還尚在花期之中,沒有生出白絨絨的白色棉花,但是王莽還是能夠一眼認出這種植物的。

在王莽穿越之前,在他的小時候,他見過家中的長輩們育苗棉花,也跟着長輩們一起下過田地種植過棉花的幼苗。

而且,還在棉花的花期到來之後,隨着大人去地裡打過農藥。所以,王莽是絕不會認錯棉花的樣子的。

陳湯激動了,此刻的他好像是真的吃了靈丹妙藥一般,登時就從榻上起來,激動的看着盆栽之中的棉花花朵。

陳湯激動道:“吾當年一眼便就看出此花不凡!”

王莽陪着呵呵一笑,看着陳湯的動作,王莽心生感慨,沒想到大名鼎鼎的西漢名將, 說出了那句光耀千古“明犯我強者,雖遠必誅”的陳湯竟是如此財迷之人。

也不知這是命運給陳湯開的玩笑,還是他爲藏拙自保刻意爲之?

王莽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此時此刻的陳湯了。

待到陳湯激動的欣賞完後,王莽不遺時機的說道:“將軍若信賴王莽,吾可爲將軍試種白疊。待到豐收之後,所獲之利皆歸將軍。”

王莽的覺悟可比陳湯高多了。

雖然,王莽幼時家裡也“窮”,但是,自從搬家到了長安之後,在幾位侯爺叔伯的門接濟之下,王莽早已經脫離了爲錢奔波,愛錢如命的低級趣味。

現在的王莽手指縫隨便漏一點出來都夠他瀟灑一輩子。

所以,也正是有了這樣源源不斷的雄厚財力,才使得王莽在之後的性格塑造之中,養成了謙遜好義優良品質。

因此,在王莽如此不計較得失的交友過程之中,也使得王莽漸漸的成爲了長安城中達官貴人們交口稱讚的大漢好青年!

對此,王莽也甘之如飴,並享受着這種受人稱讚的好日子。

實在是太爽了!

這種感覺不禁又讓王莽想起了兩千年後的那位王姓小後生的交友名言:“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沒有錢,反正都沒我有錢。”

第22章 俺也一樣第52章 莽子的刀把子第29章 攻略開始(感謝CreepZZ123大…第34章 漢之驕傲,永恆於世!第37章 校場點兵!第83章 抓住機會就是幹第98章 曹孟德的茶湯第79章 城裡人都知道莽子好色第14章 大漢好人(感謝辰迷風雲大佬的打賞支持)第56章 筆桿子們的爸爸第15章 莽子的文學造詣第22章 俺也一樣第21章 莽子自信第32章 伏波將軍?第121章 婕妤,吾來奉茶第118章 明公在上第1章 鬨堂大孝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36章 朕非小氣之人第17章 莽子的茶藝第93章 納徵之禮第22章 俺也一樣第64章 何謂“逐捕”?第59章 大漢將軍就是莽!第31章 抄襲曹老闆的名場面第3章 弄他!第16章 大漢點評人第55章 莽子的天才人設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60章 分析敵態第48章 大漢第一舔狗第14章 大漢好人(感謝辰迷風雲大佬的打賞支持)第118章 明公在上第4章 又遇意外第71章 姑娘們眼中的莽子第2章 一句臥槽走天下!第43章 我又回來了!第64章 何謂“逐捕”?第18章 失算了第7章 真大師第102章 背鍋俠小許皇后第118章 明公在上第68章 莽子的春天來了第90章 吾下面給你吃第42章 聖明無過天子第23章 高級陪玩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35章 加磅!第79章 城裡人都知道莽子好色第59章 大漢將軍就是莽!第61章 戰略窗口第106章 祝融殿內春光泄,菡萏院裡話詩情(第64章 何謂“逐捕”?第15章 莽子的文學造詣第30章 整頓羽林第99章 大漢奇觀第72章 莽子的直球表白(明天上架)第43章 我又回來了!第33章 收買人心(感謝GreepZZY123…第121章 婕妤,吾來奉茶第68章 莽子的春天來了第91章 趙飛燕的絕世舞姿第72章 莽子的直球表白(明天上架)第48章 大漢第一舔狗第111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43章 我又回來了!第81章 納采之禮第15章 莽子的文學造詣第103章 命中常侍王莽護駕皇后祭祀火正之神第77章 憂愁的小許皇后第111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121章 婕妤,吾來奉茶第79章 城裡人都知道莽子好色第83章 抓住機會就是幹第87章 婕妤莫怕第120章 淳于長的算計第5章 漢家的小野馬第25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第95章 命中常侍王莽護駕第78章 大漢房地產先驅第36章 朕非小氣之人第62章 首戰安排第116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70章 小許皇后(週三上架)第26章 皇帝的腦回路第5章 漢家的小野馬第17章 莽子的茶藝第21章 莽子自信第60章 分析敵態第45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23章 高級陪玩第76章 吾乃好色之徒第28章 莽子的金手指第107章 王巨君身傳八法,趙婕妤怨飲茶湯第3章 初至梓潼第56章 筆桿子們的爸爸第109章 王家驚險度難關 婕妤又現新屬性第78章 大漢房地產先驅第15章 莽子的文學造詣第92章 談情說愛的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