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大理想

看着花白了頭髮的老頭兒激動的樣子,李鈺悄悄地朝着韓嶽炸了眨眼睛。

韓嶽上前去雙手抱拳,躬身道:“這是賀老將軍的佩劍,他臨終前把這柄殺敵無數的寶劍送給了晚輩。但晚輩即將赴北疆與胡汝決一死戰,爲國殺敵,晚輩雖死猶榮。只是怕這把寶劍落入賊手,辱沒了老將軍的一世英名,所以今日將這柄寶劍贈與將軍,還請將軍收下。”

這聽上去極其簡單的幾句話,卻是來的路上李鈺扯着韓嶽的耳朵一遍又一遍叮囑的。

這幾句話包涵的信息如下:首先,韓嶽跟賀老將軍關係匪淺;其次,韓嶽要北上打胡汝,此一去九死一生,然是爲民族大義,爲了千萬黎民百姓,雖死猶榮;最後,連我一個無名小卒都去打胡汝了,唐將軍你好意思留在家裡只替我保留這把英雄劍嗎?

唐毅聽完這些話,果然就怒了:“無禮小兒!簡直太無禮!哼!”

“呃?唐將軍這是何意?”韓嶽詫異的擡頭看向唐毅,心想這老頭果然怒了!

“賀老將軍送你的東西,你也敢轉手就送別人?你這是對賀老將軍的不尊重!就憑這一點,老夫就可以替賀老將軍好好地教訓你!”唐毅說着,擡手抽出古劍,劍尖指向韓嶽的咽喉。

雖然這老頭是幹情報出身的,但也是武將世家,胸懷一腔熱血。而且他大半輩子都活的低調,被奸黨壓制了幾十年而沒有大作爲本就窩了一團火,如今又被一個後生小輩這般擠兌,心裡的火氣像是潑了一盆焦油,怎麼也壓不住了。

“是,晚輩的確有負老將軍所望。但這柄劍也萬萬不能落入賊寇手裡。”韓嶽咬牙堅持。

“你怎麼就知道放在老夫這裡就一定安全?!老夫說不定也會去北疆殺敵!”唐毅怒吼。

“唐將軍?”韓嶽單膝跪地擡頭詫異的看着唐毅,“您真的願意去殺胡汝?”

“唉!”唐毅卻悠然長嘆,脫力一樣收回古劍,轉身坐在了石凳上,“你起來吧。你也是二品將軍之職,何須給我這個沒用的前朝老將行此大禮。”

“唐將軍這話我不贊同。”李鈺嫣然一笑,伸手把韓嶽拉了起來。

“哦,公主有話請講,唐某洗耳恭聽。”唐毅忙朝着李鈺拱了拱手。

“當日我父皇登基,必定有許多人從中作梗。但那些人卻都沒跳出來,那日我父皇從賀老將軍府門口接受御璽到踏入皇宮登上太極門,都順暢無阻。當時我還覺得奇怪,現在想來,應該是多虧了唐將軍的暗中相助。唐將軍默默無聞卻免去了一場血光殺戮,怎麼能說是沒用的前朝老將呢?況且,誰說唐將軍老呢?以我看,將軍風華正茂,滿腹經略,既有一腔報國熱血,又有無數殺敵經驗。正是一生的巔峰之時,哪裡老了?”李鈺一張略帶稚氣的俏臉,卻是滿目嚴肅之色,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把唐毅給說的喉間發哽。

“公主殿下真是……好口才。”唐毅笑了笑,擡手拿了茶壺親自給李鈺倒茶。

“我說的不過是事實。”李鈺忙雙手接過茶盞,羞澀的笑了。

接下來的談話輕鬆了很多,有了賀老將軍這個鋪墊,唐毅對韓嶽的年少有爲也頗爲欣賞。

說起李鈺拿百草鼎爲北征軍換來的一千多萬斤糧食以及因此被虜的一番波折,唐毅又感慨道:“都說是英雄出少年,老夫原本還不信。今日見到公主和韓將軍,覺得這話真是不錯!”

李鈺笑問:“將軍也是寶刀未老,難道就真的甘心一直藏刀於鞘,一輩子收斂鋒芒嗎?”

“不然呢?又能怎麼樣?”唐毅無奈的笑了笑,搖頭。

“剛纔將軍也說,說不定你也會去北疆殺胡汝呢。”韓嶽忙道,“難道將軍只是說氣話麼?”

唐毅笑眯眯的看着韓嶽,反問:“怎麼,你小子是希望老夫去你帳前聽令嗎?”

“晚輩不敢。若是將軍願意出征,晚輩願給將軍做馬前卒。”韓嶽立刻站了起來,朝着唐毅躬身。

“這可不敢當!”唐毅無奈的笑着拜拜手,帶兵出征對一個武將來說是極大的誘惑,但他也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於是猶豫道:“只是,我這樣的身份……皇帝陛下是不敢讓我領兵的吧。”

“只要將軍願意,父皇那裡交給我去說。只是不知道將軍要怎樣才願意帶兵出征?是否需要我父皇學古人,三顧將軍府?”

“不敢不敢。”唐毅苦笑搖頭,“只要皇帝陛下放心把北征大權放到我的手裡,我便不殺胡汝狗賊終生不回帝都!一定要把他們趕到圖母河以北,奪回我北疆八百里大好河山!”

“那麼,唐將軍。”李鈺緩緩地站了起來,微笑着問:“咱們一言爲定?”

唐毅一怔,此時他纔想起屬下跟自己說過,天承帝李闖極其寵愛他的女兒,對她幾乎是言聽計從。可是……身爲皇帝,又事關軍權,李闖真的會聽這小丫頭的嗎?

事實上,李闖對這件事情還真的很猶豫。

畢竟唐毅至今都沒表示出效忠大周的意思,自從他登基稱帝,唐毅便沒再踏入朝堂半步。

朝中上下也知道,唐家自大雲文德年間由唐蕭逸將軍立下赫赫軍功聞達於諸侯之後,經過百年富貴,可以說骨子裡的血大雲的印記。

就算沒有跟靖海侯蕭祚一樣明目張膽的站出來反對自己,但唐家跟蕭家同氣連枝,何況他們兩家分掌烈鷹衛,一個在明一個在暗,不管從哪個角度講,李闖都不敢把軍權交到這個人的手裡。

萬一他臨陣倒戈,帶着人殺回帝都城怎麼辦?到時候自己一家老小還不只有引頸待戮的份了?

“皇上,這事萬萬不可行。就算他沒有反叛之心,一心殺敵,可萬一退敵之後他跟西疆的寧侯聯合起來殺回帝都城另立新帝……唉!”胡宗瑞擔憂的嘆息。

“是啊!皇上,這十來萬大軍可是咱們全部的家底,如果就這樣交給一個不能完全效忠陛下的前朝將軍……實在是太冒險了!”何玉簡也深深地憂慮着。

“楊愛卿,你怎麼看?”李闖轉頭看楊肅臣。

“臣……”楊肅臣猶豫了一下,沉聲說道:“臣覺得,唐將軍雖然沒有表示自己對陛下的忠心,但他絕不會置天下大義於不顧。當務之急應該是先擊退胡汝,至於後面的事情,也只有等打完仗再說。”

“嗯,說的不錯。”李闖點了點頭,又問燕北邙,“燕太傅覺得呢?”

“臣以爲,唐毅會不會跟衛長卿聯合起來殺回帝都城這事兒還不好說,但如果讓胡汝打過彭城,帝都城就要再次面臨一場浩劫。而且這次可不是區區一萬多人,而是十萬胡汝!若是不能把這些虎狼攔在彭城之外,帝都城將面臨什麼樣的災禍不言而喻。至於唐衛聯合一事……”燕北邙傲然一笑,反問胡宗瑞:“如果我們掌控好了糧草,一切不都解決了嗎?”

“再說,如果他們真的想聯合起來奪權逼宮,還用得着等那麼久?”韓嶽在燕北邙之後補了一句。

韓胄忽然出列,拱手道:“可是,臣聽說,盛家拿了皇后娘娘的百草鼎就是要去跟衛長卿示好。若是衛長卿跟吳襄聯合,再有唐毅跟他們裡應外合,陛下又當如何?!”

楊肅臣聞言立刻冷聲駁斥:“堂堂寧侯爺又豈是一隻煉丹煮藥的百草鼎就能收買的?若真是這樣,他就不是受萬千士兵擁戴的寧侯衛長卿了!”

衛家滿門忠烈,爲大雲朝保疆衛土上百年不動搖,是楊肅臣等武將們心中神一樣的存在,絕不容許任何人背後攻擊說壞話。

“好了!衆位愛卿說的都有道理。朕經過這番深思熟慮,決定把這次北征的帥印交到唐將軍手中。畢竟是飽經戰場的老將了,帶兵打仗跟胡汝打交道比韓嶽這個年輕的將軍有經驗多了。唐毅爲主帥,燕太傅爲軍師,韓嶽爲先鋒官。即日起,大軍出發北上,殺胡汝,平定北疆!”李闖威嚴的目光從衆人身上掠過,之後落在韓嶽的身上,“韓嶽,你去一趟唐將軍府,去宣讀朕的旨意吧。”

“臣,謹遵聖諭。”韓嶽躬身領旨。

靖安王府,清涼的梧桐樹下。

元寶和雲越在不遠處的亭子裡讀書,上官默和李鈺對坐在一張小玻璃桌面小茶几的兩旁,安靜的品茶閒聊。

“把十萬軍權交到唐毅的手裡,你真的放心嗎?”上官默淡淡的問。

“原本是不放心啊!”李鈺輕笑,“不過我想唐將軍會讓我放心的。”

“此話怎麼說?”上官默皺眉問。

“你覺得一個懷才不遇被奸黨擠兌了幾十年的武將,他畢生的夢想是什麼?”李鈺養在竹編圈椅上,眯起眼睛看着碧綠如雲的梧桐樹葉子。

“帶兵,上陣殺敵,建功立業,證明自己不是廢物?”上官默說到後面,語氣裡有幾分遲疑,“可這一切,都比不過他的忠誠吧?烈鷹衛,可是大雲皇帝的死忠臣子。”

“大雲皇帝……”李鈺笑着看了雲越一眼,“不是在那裡嗎?你知道我爲什麼篤定衛長卿不會被吳襄收買嗎?”

上官默聞言一怔,繼而無奈的搖頭:“我竟是忘了這一茬。你還真是算無遺漏。”

吳襄在西南稱帝,囚禁了祿王。而大周天承帝卻從大雲皇帝的手裡接過了傳國玉璽,且厚待雲越。

如此一來齊周兩個皇帝高下立見,衛長卿又不是傻瓜,怎麼可能跟吳襄聯盟。

“還說我笨嗎?”李鈺笑眯眯的問。

“不是太笨。”上官默也笑了。

“且!我本來就是天下絕頂聰明。”李鈺洋洋自得。

“嗯,這幾天回宮吃的好,臉好像長大了些。”上官默輕笑着盯着她看。

“混蛋你……”李鈺擡腿踹了他一腳,乾淨的山青色長袍上留下一個髒兮兮的腳印子。

“……”上官默無語,伸手彈了彈,又拿帕子去擦,然而上等的絲綢被弄髒了就不好清理,與偶恰恰是淺淺的青色,所以不管他怎麼擦,腳印子依然若隱若現。於是上官默擡頭看了一眼李鈺,小眼神裡滿滿的都是憤恨。

隨後,唐毅將軍的一番舉動着實打了那些反對他掛帥出征的人們的臉,連李鈺都覺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唐毅接到天承帝的旨意之後做了兩件事

第一,找上靖海侯蕭祚的堂兄蕭策,讓他隨自己出徵的同時,還把之前趁亂從死牢裡放出來的簫筠也叫上了。蕭策是烈鷹衛的另一個首領,手下五千餘烈鷹衛和唐毅手下的人一明一暗,掌控大江南北各處的情報。有蕭家這兩兄弟相助,唐毅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另外,他把烈鷹衛暗樁的全部卷宗資料包括自己手下的十二堂主全部送到了李鈺的手裡。用他的話說,公主讓他了卻畢生心願,他絕不讓公主左右爲難。

李鈺當時就膛目結舌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唐毅把自己手上的這股暗勢力交到自己的手上,等於是自絕後路。如果他戰敗歸來——如果戰敗,他恐怕根本就不會回來了。

“將軍何須如此?我父皇若信不過你,就不會把軍權交給你了。”李鈺看着面前這十二堂主,無奈的笑道。

“老夫去了戰場,家裡的事情也就無暇顧及了。公主雖然年紀小,但做過的事情老夫也都瞭解過,公主以自己的珍藏爲天下蒼生換得一千三百萬斤糧食,還爲寧侯悄悄地送去三十萬石糧草……這份胸襟,連男兒都比不上。老夫把他們交到公主的手裡,就算是戰死沙場也沒什麼放不下的了。”

李鈺忙道:“將軍千萬別這樣說。不管勝敗,將軍務必平安歸來。李鈺在帝都城準備好酒,給將軍接風。”

“好!老臣先謝過公主了!”唐毅朗聲道。

天承元年八月初二,有唐毅元帥統領的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分別由韓嶽率領三萬先行軍,唐毅,蕭策率領六萬主力軍,燕北邙帶一萬人押運糧草,分別從息烽口,帝都西大營和帝都東雲天河碼頭分別開拔,一路疾行往北,直撲彭城。

大軍主力部隊出發那日,李闖帶着朝中的幾位重臣以及上官默李鈺一起登上北城門爲大軍送行。

看着旌旗浩蕩的大隊人馬漸行漸遠消失在一片黃塵之中,李闖長長的舒了口氣——這才僅僅是開始。

前大雲朝就和胡汝的戰爭打了兩百多年,先是節節勝利,後又節節敗退,打來打去打得都是銀子啊!如今百廢待興尚未一統天下可以說是窮困潦倒的大周朝,又能把這場仗堅持多久呢?

“鈺兒啊!”李闖轉身下城樓的時候,叫了李鈺一聲。

“啊?”李鈺正研究着城樓女牆上青磚上的雕花,聽見她爹叫她,便不捨得摸了摸磚上的紋理,轉身跟了上去,“不知父皇叫女兒有何吩咐?”

“那百草鼎之類的東西……咱們家還有幾件啊?”

“唉!”李鈺豈能不明白她老爹的意思,無奈的搖頭勸道:“父皇啊,有些招數,用一次叫妙招,用多了就是爛招了。”

“可那一千多萬斤糧食很快就會被吃完啊!”李闖拉着女兒的手,挺犯愁的嘆道。

“可是,父皇,這事兒不該由戶部管麼?”李鈺扁了扁嘴,心想老爹你是皇上也不能這樣啊!你可着我一個人算計真的好嗎?!

旁邊的韓胄一聽這話,立刻應道:“回皇上,今年風調雨順的,夏收還算不錯,各地也沒出現災情,那一千多萬斤糧食足夠維持到過年了。”

“夏收還算不錯?”李闖聽了這話不由得好笑,“你還真是不知柴米貴的書生啊!”

“……”韓胄聽了這話直接愣住,不知道皇帝陛下這是在誇自己呢還是在損自己,所以一時吃不準該如何回話。

“你當朕是坐在廟堂裡的瞎子,聾子,傻子?”李闖冷笑着哼了一聲,又嘆道:“沒有秋種,何來夏收?!”夏收夏收,收的自然是麥子。去年秋天至今年,正是各地義軍紛紛舉旗造反之時。老百姓都跑去造反了,莊稼都每種,還收個屁啊!

聽了皇帝陛下的責問,韓胄低下了他那倔強的腦袋。

李闖又幽幽的嘆道:“就算之後戰亂初定,但真正恢復耕種的土地連十之三四都沒有。別說夏收了,恐怕秋收都收不了多少糧食。”

“陛下聖明!臣……臣的確是沒想到這些。”韓胄老臉通紅,愧疚的無以復加。

李鈺輕聲嘆道:“韓一直呆在這帝都城裡,雖然生活簡樸,但到底還是對下面百姓的事情不甚瞭解。以我的意思,韓大人很應該走出這帝都城去,親自去查看江北幾省的農耕之事,不應該只坐在衙門裡看各地的邸報和奏摺。”

“公主殿下教訓的是。”韓胄這會兒被李鈺教訓了也無話可說,誰讓自己身爲戶部的侍郎,卻連這些基本的國計民生都不瞭解呢?這是嚴重的失職,皇上若是計較下來,可以直接罷免了他的官。

“大臣出行可不是小事,等回去好好商議一下吧。”李闖說着,扶着李鈺的手上了龍輦,又吩咐李鈺:“你也上來,爲父有話問你。”

李鈺便在一衆大臣複雜的目光下上了皇上的龍輦。

皇上的龍輦被大臣和羽林郎的前擁後衛中緩緩前行,龍輦裡,李闖正襟危坐,問李鈺:“鈺兒,對於唐將軍手下的那些烈鷹衛暗樁,你是怎麼打算的?”

李鈺想也不想,直接回答:“唐將軍培養這些人不容易,我們必須好好地利用。”

“可是,我們要怎麼用?”李闖平靜的看着李鈺,低聲問,“你怎麼就知道這些人會真的忠誠於我們?”

“他們會替我們掌控全國一十三省五十七個州縣的情報,這個情報網可是大雲朝上百年的心血,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李鈺也平靜的回視着李闖,坦然的回道:“關於他們的忠誠問題,父皇可以懷疑。但是在父皇自己的情報網建立起來之前,我們也只能相信他們。況且,唐將軍既然把這一切都和盤托出,我們就沒有懷疑的必要——父皇心裡很明白,如果他不這樣做,我們根本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他們隨時都知道李闖以及他臣子們所有的動向,而大周政權卻對他們卻一無所知。

“唉!”李闖沉默半晌,終於長長的嘆了口氣,低聲嘟囔:“朕總有一種被架到火上烤的感覺。這皇上真他娘不是人當的。”

“噗——”李鈺頓時笑噴。

“笑,笑!笑什麼笑!”李闖翻了女兒一個白眼,“都是燕北邙那廝攛掇的,非要我想辦法登上皇位,說只有這樣才能保住大家的平安。現在好了,你們都平安了,把我拱上去坐蠟!如果不做這個皇帝,咱們回東陵去做生意,吃香的喝辣的,要多自在有多自在。現在倒好,當個窮皇帝,連頓可口的飯菜都吃不上。唉!”

李鈺忍着笑,湊過去挽住李闖的手臂,問道:“這麼說,是先生把您給推上了賊船?”

“可不是怎地,我告訴你,這個人最壞了!”李闖氣哼哼的說道:“他就見不得我半分好過。看我過舒服日子,非得給我弄一堆麻煩來給我添堵。”

“可是,師傅這不也沒撈到什麼好嗎?還不得爲了您的萬里江山去彭城吹冷風去?”李鈺好笑的看着他爹孩子氣的臉,心想她娘當初是有多瞎眼,放着那麼好的師傅不嫁,卻嫁給了這個人?這就是所謂的‘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吧!

“那也是他自找的。”李闖哼道。

李鈺挽着李闖的胳膊靠在他的肩膀上,笑道:“所以呢?請問尊敬的皇帝陛下你到底想跟你的女兒說什麼呢?”

“乖女兒,你必須要爲爹分憂啊!”

“您的意思是?”

“你的小金庫裡還有什麼寶貝嗎?或者你有什麼好點子再讓江南那些富商們拿出點糧食來嗎?咱們這日子過的真叫一個窮啊!”

“您少來了。當初抄陳奸相的家時,弄出了多少好東西?您都私下藏起來了吧?這會兒倒是哭窮了,爹你也真好意思啊。”李鈺扁了扁嘴巴,背過臉去不看她爹那殷切的小眼神。當爹的給女兒玩苦肉計,還要不要臉了?

“唉!都說女兒是爹的小棉襖。看來這話還有待斟酌啊!”

“原話是,女兒是孃的小棉襖。”李鈺好笑的提醒唉聲嘆氣的某人,幽幽一嘆:“只可惜我娘死得早啊!”

這下好了,裝可憐的某爹頓時說不出話來了。一臉的悲慼之色加上空茫的眼神,讓李鈺看了都大爲不忍,於是她忙牽了牽她爹的袖子,低聲問:“那什麼,您那次說給我娘修陵墓的事兒,開始辦了嗎?”

“楊時昀已經在辦了。”李闖擡手搓了搓臉,從思念亡妻的情緒裡拔出來。

“辦這事兒你倒是有錢啊!”李鈺瞪大了眼睛。

“嗯,從陳奸相的庫房裡弄了不少金銀珠寶,我打算都給你娘用了。”李闖悠悠的嘆了口氣。

“……”李鈺立刻不爲她娘叫屈了。

父女兩個沉默許久,李鈺等李闖的情緒稍微穩定了,才試探着問:“爹啊,我娘那個人,是個怎樣的人啊?”

“你娘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李闖毫不猶豫的說道。

“……”李鈺看了李闖一眼,心想你這等於沒說啊。不過爲了後面的話,李鈺還是硬着頭皮問:“那你覺得她……會喜歡你給她新修的陵寢嗎?”

“這是她應該得到的。”李闖握着女兒的手,幽幽的說道:“她生前跟着我沒享福,死後我又帶着你去了東陵,把她一個人留在北方……你知道爹我很多次做夢,都夢見她的那座孤墳……長滿了草……唉!我這輩子最對不住的人就是你娘了!”

“話也不能這麼說嘛。”李鈺聽着老爹的聲音都變了,趕緊的坐直了身子勸道:“如果我娘不嫁給你,哪裡會有聰明絕頂的我啊?我娘在天之靈看見我做了公主,可以縱橫逍遙,大江南北想去哪兒去哪兒,到哪兒都有一羣人圍着,指不定多高興呢。”

李闖哼道:“這話跟你師傅當初鼓動我登基稱帝的話倒是如出一轍。”

“啊?師傅怎麼說?”李鈺好奇的問。

李闖苦笑着嘆道:“他說,我若是做了皇帝,你娘就是皇后娘娘了。她活着我沒讓她過上好日子,死後能封爲皇后,也不枉跟了我一場。”

“可真夠煽情的。”李鈺扁了扁嘴巴。

“小孩子家家的怎麼說話呢?”

“行啦行啦!不說這個了。”李鈺擺擺手把跑了千萬裡的話題扯回來,“孃的陵寢自然該修。但如果在這個民不聊生的時候拿出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去做這件事,我覺得她在天之靈也不一定就高興。”

“你這話什麼意思?”李闖立刻繃起了臉,“你是說讓把給你孃的陵寢工程給停了?”

“難道你在這個時候不顧百姓生死而傾盡國力修已故皇后的陵墓,不是在給她招攬千古罵名?你想這件事情成爲歷史之後,那些後人會怎麼評說我娘?”

“……”李闖一時默然。

“我不是不贊成給娘修陵墓,但是,您好歹也要等着國庫寬裕一些再說吧?”李鈺看李闖沒有發火,又趁機勸道:“而且,現在百廢待興,朝廷六部之一的工部現在就忙着一件事兒呢?”

“不然呢?”李闖不高興的哼了一聲:“皇宮,避暑行宮以及各地的行宮我都不修,省下銀子來先給你娘修陵墓,再說,我又沒動國庫的錢,我用的是……這也不行啊?”

“陳氏奸黨的錢不也是民脂民膏嗎?”李鈺地哼哼道,“您這叫自欺欺人。”

“你……”李闖被李鈺堵得沒話說,便豎起眉毛來瞪她,並低聲罵道:“不孝女!”

“爹啊!你若不跟我要錢,我還不跟你提這事兒呢!您現在不僅僅是一個丈夫,更是一國之主啊!我們得先讓百姓活下去啊!等過兩年風調雨順,國庫有了充盈,我們再給娘正正經經的修陵墓,修的比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后都好。不然爲了修皇后陵而弄得餓殍,我想娘在天之靈也不會心安。”

“你怎麼能保證過兩年就國泰民安了?看現如今這個狀況,沒個十年二十年老百姓是翻不了身的。我只怕活不到那麼久啊!”李闖沉沉的嘆了口氣。

“不會的。”李鈺忙挽住他的胳膊,“用不了二十年那麼久,五六年——或許更短的時間,就能好起來。”

“你個瘋丫頭倒是敢說。五六年——五六年能把北疆安定下來就不錯了!還有西疆,西南,海疆也不安穩,東倭浪人越來越猖狂!”

“是啊!”李鈺悠悠的嘆了口氣,心想你只看到了這些,卻沒看到那個正在奮力擴張的海島女王。若我們不加緊工業化的步伐,說不定等不到胡汝南下,那些強盜們就該闖進來了!

父女兩個一時間各自陷入各自的愁緒之中,好半晌的功夫沒說話。

之後還是李鈺先打破了沉靜,她捏着李闖的手指,低聲問:“爹啊,你說,工部到底應該管什麼呢?”

“工部?”李闖滿不在乎的笑了笑,“不就是管着修皇宮,行宮,皇陵,城防這些事情嗎?哦,還有軍營,以及邊疆的防務。”

“可是,爹你想一想,爲什麼江南六省好比天堂,不管老天是不是風調雨順,江南的百姓都能夠豐衣足食?他們早就不種稻米了呀。”

“那是因爲有外商嘛!有哪些南洋商人運進來的底價大米,哪裡還用得着他們自己種?”

“是啊,江南有外商,有南洋大米。那爲什麼江北沒有?”李鈺又問。

“大雲朝的皇帝懦弱無能,不能給江北百姓安居樂業的環境。別說外商不來,就是江南的商族也不喜歡來江北開店鋪啊。不定哪天胡汝就打進來洗劫一空,人家辛辛苦苦打下的家業不就全沒了嗎?”李闖嘆道。

李鈺順着李闖的話接了下去:“再加上那些大士族們佔了大片的土地,修建莊園,不思耕種,百姓們活不下去就往南逃,使北方的土地大片的荒蕪。江北一帶,別說工商業,就連人們賴以生存的農業都停滯了。爹既然知道癥結所在,我們爲何不把江北也對外通商?加緊發展工商業,讓江北一帶儘快的富起來?”

“在江北發展工商業?”李闖皺了皺眉頭,遲疑的問:“怎麼發展?”

“我們有云天河直通南北,江南的造船,冶煉,染織,陶瓷等工業都可以來北方發展。只要那些大商家肯過來修建工坊,開商鋪,就不愁外商不來。只要外商的船能在通州碼頭,蓬萊以及臨州等碼頭停靠,江北很快就能富起來。至於東倭浪人,我們也該用點策略來對付他們,一味的殺殺打打也不是長久之計。”

李鈺說到了興頭上,索性不吐不快:“還有沈家,蘇家,江家等幾大家族,只要給他們一定的利益,他們肯定會爲朝廷效力。只要江北能儘快的富起來,父皇你還愁什麼呢?”

李闖隨着女兒的話陷入了沉思。

李鈺繼續勾畫自己的大理想:“有了銀子,我們就可以招募更多更好的工匠。有好了工匠,我們就可以出別人沒有的治國利器!譚家的船舶製造很發達,他們既然可以製造蒸汽快船,那麼應該也可以製造蒸汽快車……我們可以修鐵路,還可以製造火炮,槍支,還有水電……對!有了電,我們能做的事情就跟多了!爹啊……”

李鈺喋喋之時,李闖忽然擡手按在了她的額頭上,皺眉道:“沒發燒啊,你這說的什麼胡話啊?莫非……中邪了?”

“……”李鈺登時閉嘴。

“沒事吧?”李闖關切的問,“有沒有哪裡不舒服?”

“還好了……”李鈺鬱悶的嘆了口氣,轉過身去不再說什麼。心裡卻一遍遍的罵自己:激動了吧?二了吧?沒腦子!傻不拉幾的!

“好了好了!只要你好好地,怎麼樣都行。你說你孃的陵墓先不修,那就不修吧。先把銀子拿出來給國庫,讓韓胄下一趟江南,從外商那裡多買些糧食回來,先把今年這道難關過去再說吧。”李闖說着,又揉着女兒的後腦勺,嘆道:“是爹不好,不該跟你說這些的。你個小姑娘家,就該無憂無慮的玩去,爹也糊塗了。”

“您讓韓胄去江南購糧?我要一起去。”李鈺立刻抓住了重點。

“……你去幹什麼?”

“我去幫着他殺價!就韓胄那死榆木腦袋,如何做得生意?”李鈺看李闖還在猶豫,又拉長了臉,不高興的說道:“你不讓我去,我就去給我娘守墓去,反正蓮妃又懷了你的孩子,說不定又是個的小棉襖,父皇您兒女成羣,也不稀罕我這個女兒了。”

“行,行行……去,去吧。”李闖頓覺頭疼欲裂,你說他上輩子是欠了這瘋丫頭多少!

“我還要帶上楊時昀。”李鈺又道。

“你帶楊時昀幹什麼?”

“反正陵墓不修了,皇宮也不用修,行宮更不用修,你讓他留在京城也沒用,我身邊多個人也多個幫手啊。”

“行行,去吧,去吧!”李闖連連點頭,“你說怎樣就怎樣,只要你能把糧食買回來,讓江北過這個冬天,你父皇我什麼都依着你!”

“人家這也是爲國分憂吧。”李鈺挑眉笑道。

“嗯,那朕還得給謝謝大公主了!”李闖捋了捋鬍子,給了瘋丫頭一個白眼。

“哈哈,你是我親爹啊,女兒爲爹辦事兒,不用客氣的啦!”李鈺挽着她爹的胳膊得意的笑。

……

皇上送了一趟北征軍回來就把給故皇后修陵寢的事兒給停了。

這事兒一宣佈,不僅幾個重臣都覺得吃驚,連殷皇后和蓮妃也各自琢磨其中的緣故。

蓮妃還好,畢竟跟李闖的時間尚短,不知道皇上對已故周皇后的感情,但殷皇后那可是心知肚明的。怎麼說停就停了呢?

殷皇后叫人細細的去打聽之後,聽說皇上回來的路上跟李鈺在龍輦裡嘰嘰咕咕的說了一路的話,便想着是李鈺讓皇上改了主意?也不能夠啊,周皇后可是她親孃!

但不管後宮前朝的人怎麼猜測,周皇后陵墓的事情是真的停下來了。

楊時昀奉旨趕回帝都城是十天之後的事情,此時的李鈺已經通過花滿樓跟烈鷹衛暗樁的十二個堂主一起吃過兩頓飯,聽過三場戲,還逛了一次青樓。

當然,吃飯聽戲的事兒李闖是知道的,逛青樓的事兒就沒人敢告訴他了——皇上若是怒了,恐怕連回話的人都沒好果子吃。

李鈺用這十來天的時間瞭解了以十二個時辰命名的十二堂主各自的責任及勢力範圍,並跟這十二個人迅速地成了朋友。

只要她願意,以一個現代人的智慧去套牢古代這些忠義當頭的熱血漢子的心還是不難的。所以經過這十來天的鬼混,李鈺就算不能讓這子醜演卯等十二堂主對自己死忠,至少自己想知道個什麼消息,也都能儘快的從他們的手裡得到。對她這就足夠了。

眼看着中秋將至,皇上以這是大周朝的第一個中秋節爲由,把李鈺帶韓胄楊時昀南下跟外商買糧食的事情給推到了節後。

“總不能第一個中秋節就一家子不團圓。這可不好。”天承帝陛下如是說。

李鈺心裡十分的想念遠在東陵的心上人,但也不能說我還有美人要會有小團圓的好戲要唱,不想陪你們這些無聊的老年人玩。

趁着中秋佳節,皇上又要顯擺一下自己的賢明,邀請了衆大臣一起在宮裡喝酒賞月。

宴席的事情自然是殷皇后操心,李鈺身爲大公主,只操心那天晚上自己的朝服合身不合身就夠了,剩下的時間還是吃喝玩樂。

所以一早從皇后宮裡打了個逛之後,李鈺便又拎着蘭嫂做的點心出宮去了。

------題外話------

親愛滴們,預防月票過期作廢,趕緊的翻翻兜裡,及時砸過來哈!

下一章,大公主又要去江南嘍!

-------------

-------------

第26章 探獄第44章 追查到底!第60章 千里追夫第60章 沾花惹草第14章 桂酒第88章 挑撥,算賬!第96章 回宮,訓孩子第19章 潛伏第21章 七夕乞巧第15章 面聖第44章 見鬼第9章 契約第43章 線索第27章 逃脫第22章 新的戰鬥!第47章 開審!第5章 唱反調第39章 烈鷹第77章 誰偷了誰第93章 攤牌第21章 回家第98章 你會娶我嗎?第58章 共品第24章 非常第56章 疑兵之計第19章 潛伏第23章 決勝!第58章 共品第35章 尋師第52章 試探和提防第49章 伺機第92章 互防,語驚四座第10章 爭端初起第34章 信物第69章 偷窺,甘爲人質第56章 疑兵之計第26章 必爭!!第19章 控全局!第11章 論天下第46章 問罪第10章 爭端初起第27章 貼身小襖第6章 異數第48章 發兵第32章 破局第92章 互防,語驚四座第33章 偏執第45章 重聚第95章 江山與你,我都要第15章 面聖第88章 挑撥,算賬!第17章 心有不甘第76章 雄辯大家族第55章 議定第3章 遇襲,雪崩!第6章 異數第65章 一戰成名第18章 押送第47章 開審!第74章 退引敵進第73章 耍無賴第88章 挑撥,算賬!第87章 大理想第25章 一輩子的奴才!第21章 勝仗,信任!第34章 信物第23章 決勝!第16章 明暗對策第4章 不速之客第53章 黃雀第92章 互防,語驚四座第7章 野趣第20章 救人第11章 鋪設第39章 烈鷹第5章 背後第17章 小心思第93章 攤牌第85章 喜歡和愛第31章 同行第62章 一起返京第57章 內奸!第33章 入骨第61章 計劃生變第26章 探獄第9章 契約第76章 雄辯大家族第56章 民怒第35章 尋師第90章 談判,氣死你!第18章 先下手爲強!第8章 調戲第67章 閒的蛋疼第77章 誰偷了誰第42章 兜着第39章 烈鷹第92章 互防,語驚四座第47章 開審!第67章 閒的蛋疼第19章 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