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解散戰兵新軍(完).

……

……

在大多數人眼裡,趙俊臣與張誠的見面談話,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插曲罷了,並不值得關注。

等到張誠離開之後,趙俊臣也很快就重新投入了角色,繼續爲將士們發放賞銀與撫卹,就好似他也同樣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但實際上,這件事的意義非常重大,若是可以趁機尋到一批忠心可靠的下屬帶回京城,趙俊臣的許多計劃都可以加快進度,許多原本是勉爲其難的事情也會變得遊刃有餘,必然將是趙俊臣在陝甘三邊的最重要收穫之一。

又過了一刻鐘時間之後,趙俊臣終於結束了自己的任務,全體將士皆是領到了趙俊臣親手發放的賞銀與撫卹。

最終,五十萬兩銀子全部用完,戰兵新軍的近萬名將士平均下來每人都領到了五十兩銀子以上的賞銀與撫卹。

將士們不僅是獲得了大筆銀子,更還得到了與趙俊臣近距離接觸、面對面交談的機會,所有人皆是異常激動,對於趙俊臣的認同感也再一次攀升到了新的高度。

當趙俊臣重新返回點將臺的時候,看到衆位將士表情間的興奮莫名,心中不由有些感慨。

將士們平均領到了五十多兩銀子,這些銀子是他們用命換來的,所有人都是深感滿意。

對於他們而言,五十兩銀子確實不是一筆小數目,足以購置十畝田產、蓋上一棟新屋、說不定還可以娶上一房媳婦。

但趙俊臣在京城的時候,五十兩銀子還不夠他宴請賓客的一頓飯錢。

貴賤富貧,總是這般讓人觸目驚心。

但趙俊臣畢竟是既得利益者,這般感慨依然只是一閃而過,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趙俊臣只是覺得,自己應該趁着這次機會再多說幾句。

此前,將士們皆是一心惦記着自己的賞銀撫卹,趙俊臣就算是想要多說幾句,只怕也沒有多少人能聽得進去,所以趙俊臣也就沒有多說廢話,只是直接爲他們發放賞銀與撫卹。

但如今,將士們皆是拿到了銀子,心情也就踏實了下來,又因爲趙俊臣親手爲他們發放銀子的緣故,所有人都是情緒最爲激昂的時候。

這個時候,也正是趙俊臣講話的大好機會。

於是,在所有人的注目之下,趙俊臣再次拿起了那副簡陋擴音器,大聲說道:“將士們,再聽我一言!

今天,你們每個人都領到了大筆銀子,再過一段時間,更還會有許多人晉升官職,這些都是你們應得的回報!

也許在你們看來,沒有什麼東西會比升官發財更加重要了,但我更加希望,你們能夠記住自己在這一刻的榮耀與自豪!我希望你們能夠明白,你們所收穫的回報並不僅僅只是升官發財而已!

這些日子以來,在鎮寧衛城、在小川河、在渭水南岸,你們奮不顧身、悍不畏死!幾乎每個人都受了傷、流了血、失去了同袍兄弟!但你們每一次的犧牲,每一次的殺敵,都保住無數百姓的性命與生活!

世人蜚語,總是對軍伍之人評價極低,認爲你們只是禍害百姓的兵痞流氓,對你們避之不及,但今後若是再有人對你們不屑一顧的話,你們大可以挺起腰桿來,大聲表示自己是英雄好漢,在戰場上殺過蠻夷、保過百姓,等你們今後有了兒孫,你們可以充滿自豪的向他們誇耀自己當年殺敵建功的光輝事蹟!你們要記住,你們是保家衛國的豪傑,你們是守護百姓的好漢!朝廷的長泰久安、百姓的安居樂業,皆有你們的血汗之功!

我還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後,當我有機會再次見到你們的時候,你們依然還是人人交口稱讚的英雄好漢!到了那個時候,我也可以指着你們,大聲向世人誇耀,你們都是我帶過的兵!我和你們一同幹成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你們沒有一個孬種,全都是頂呱呱的好男兒!”

爲了讓更多將士聽到自己的話語,趙俊臣耗盡了全身力氣。

喊到後面,趙俊臣已經是聲嘶力竭。

當然,趙俊臣的這些話語,固然是希望將士們能夠理解自己身爲軍人的榮耀,但重點卻是最後一句——“你們都是我帶過的兵”!

趙俊臣需要將士們再一次的深刻意識到這一點!

兵操場內足有近萬將士,趙俊臣並不清楚有多少人聽清楚了自己的喊話。

但很顯然,趙俊臣的這番喊話產生了顯著效果!

將士們原本就是情緒激昂之際,如今又聽到了趙俊臣這般鼓動之後,紛紛是愈加的情緒激動。

趙俊臣的話聲剛落,立刻就有將士按耐不住心中激動情緒,大聲迴應道:“我這輩子都是欽差大人的帳下小兵!”

“卑職願一生追隨欽差大人驥尾、永爲驅策!”

“小人願意生生世世爲欽差大人效力!”

“我們永遠都是欽差大人的兵!”

就這樣,越來越多的將士們開始大聲呼喊着迴應趙俊臣,所有人都是聲嘶力竭,兵操場上的氣氛愈加熾熱。

最開始的時候,將士們還是各喊各的,顯得有些雜亂。

但漸漸的,將士們的呼喊聲越來越整齊,也越來越響亮。

因爲,在某些有心人的帶動之下,將士們找到了共同詞彙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情緒。

“願永爲欽差大人效死!”

“願永爲欽差大人效死!”

“願永爲欽差大人效死!”

一時間,聲勢響徹天際。

聽到將士們的這般呼喊,在場的衆位文武官員皆是表情大變、面色發白!

朝廷的軍隊,只應該效忠於皇帝,又豈能效忠於某位臣子?這顯然是犯了大忌諱!

但趙俊臣似乎是完全沒有察覺到不妥之處,表情絲毫不變,只是衝着衆位將士抱拳答謝之後,就率先轉身離開了兵操場。

見到趙俊臣的這般做法,衆位文武官員相互對視了一眼,也紛紛是連忙起身離開,不敢在兵操場上多有停留,生怕會捲入更深。

在衆位文武官員之中,章晟德的心思最多,他離開兵操場之際,卻是忍不住轉頭看了一眼,只見到戰兵新軍的將士們依舊是激動不減,留在原地高聲呼喊不停、遲遲不肯離開。

章晟德隱隱覺得,自己這一刻好似看到了變天的跡象。

*

趙俊臣已經提前通知了衆位文武官員,當他爲戰兵新軍發放了賞銀與撫卹之後,就要召開一場非常重要的會議,所有人皆是不可缺席。

щшш¤тTk an¤c○

這場會議,自然是爲了解散戰兵新軍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趙俊臣要趁着這次機會爲戰兵新軍的將士們謀取一份前程。

經過了今天的事情之後,戰兵新軍的軍心已經盡數歸於趙俊臣,所以趙俊臣也就可以安心解散這支軍隊了。

衆位文武官員離開了兵操場之後,很快就重新匯聚於趙俊臣的帥帳之中。

等到所有官員皆是到齊之後,趙俊臣緩緩開口道:“今日召見各位議事,主要還是爲了戰兵新軍的事情。”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之後,所有文武官員回想起剛纔兵操場的情況,皆是表情嚴肅、態度謹慎,不知道趙俊臣要如何安排這支已經完全效忠於自己的軍隊。

趙俊臣講話之後,轉頭環目之間,卻見到帳內所有官員皆是鼻觀口、口觀心,都不敢輕易接話,不由是輕輕搖頭,繼續說道:“依照朝廷的規矩,組建一支新軍必須要經過陛下與兵部的授權,本欽差自然是沒有這般權力,當初組建戰兵新軍,也只是權宜之計……

……時至今日,戰兵新軍固然是軍功卓著,但隨着渭水戰事的結束,蒙古聯軍也是全軍覆滅,這支軍隊已是不適合繼續保留下去了!所以,本欽差的意思是,戰兵新軍應是儘快解散,從今往後不再保留建制,也正是出於這般考量,本欽差今日纔會率先爲戰兵新軍的將士們發放賞銀與撫卹!”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帳內衆位官員又是面色一變。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趙俊臣會這般乾脆果斷的解散一支已經完全效忠於自己的強軍。

要知道,戰兵新軍可謂是匯聚了陝甘境內的所有精銳將士,又經歷了連場血戰的磨練,早已經成爲了一支舉世難尋的驍勇之師,尋常明朝軍隊面對戰兵新軍的時候壓根沒有任何反抗之力,這樣的軍隊並不是每個人都捨得放棄的。

與此同時,衆位官員也紛紛是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戰兵新軍如今顯然已是隻知趙俊臣而不知朝廷,這樣一支軍隊留在陝甘境內確實是讓人感到棘手,趙俊臣願意主動解散這支軍隊自然是最好的局面。

於是,衆位官員紛紛起身表態贊同。

“欽差大人英明,戰兵新軍並不被朝廷所認同,如今解散了他們正是最好不過!”

“戰兵新軍這段時間以來可謂是功勳卓著、立功無數,但既然蒙古聯軍已滅,卻也是功成身退之際了。”

“戰兵新軍的兵源乃是各地武官苦心培養的私兵,欽差大人當初組建這支軍隊的時候,卻是好不容易纔召集到了足夠的數量,但各地武官恐怕是不會再次交獻私兵了,如此一來戰兵新軍也就失去了兵源補充,今後必然是會逐步衰弱,還不如趁着這個時候解散他們,倒也是一段傳奇佳話。”

卻唯有何漳身爲戰兵新軍的主帥,如今已經對這支軍隊有了感情,說道:“欽差大人,戰兵新軍組建不易,如今已是成爲了陝甘邊防的支柱,就這樣解散了他們是不是太過可惜了?”

趙俊臣輕輕揮手道:“爲了組建戰兵新軍,我抽調了陝甘三邊的大半精銳,如今戰兵新軍固然是成爲了邊防支柱,但各地駐軍也因此而被削弱了不少,這般情況並非是長久之計……一棟房子就算是支柱再如何結實,但若是處處漏風的話也是無法住人的,更何況戰兵新軍並不被朝廷所承認,若是想要保留他們必然是麻煩一堆,還是主動解散了他們爲上策!何老將軍,你是戰兵新軍的主帥,我也理解你對這支軍隊的感情,但我心意已決,你就不必多說了。”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之後,何漳猶豫了片刻,也知道自己無法改變趙俊臣的心意,又見到帥帳內無人支持自己,最終只是嘆息一聲,不再多說什麼了。

實際上,趙俊臣想要解散戰兵新軍,與何漳也有些關係。

若是戰兵新軍不解散的話,何漳很有可能依然會是這支軍隊的主帥,若是讓他長期掌控這支軍隊,就顯然會削弱趙俊臣的影響力,何漳相較於趙俊臣卻是更加忠心於朝廷,並非是趙俊臣的鐵桿心腹,所以還是提前解散戰兵新軍爲好。

見到何漳不再有異議之後,趙俊臣繼續說道:“但在解散戰兵新軍之前,有一件事必須要提前安排妥當,那就是將士們的安置問題,對於這件事情,各位可有什麼想法?”

周勃的性子直,想法也簡單,說道:“戰兵新軍原本就是集合各地武官的私兵而成,如今既然是要解散戰兵新軍,不妨把這些將士歸還於各地武官也就是了,還可以充實各地的駐軍實力,卻也是一舉兩得。”

這般提議顯然不是趙俊臣所希望看到的,章晟德偷偷看了一眼趙俊臣的表情,馬上就表態反對道:“不可!當初欽差大人組建戰兵新軍的時候,也不是強行奪走各地武官的私兵,而是用大量物資與軍馬與他們交換的,若是就這樣把戰兵新軍的將士們歸還於各地武官,當初用以交換的那些物資與銀子又該怎麼辦?又豈能再要回來?”

固原總兵方振山如今已是被趙俊臣收服,一心只想要成爲趙俊臣在陝甘三邊的代言人,他在這件事情上也與趙俊臣有些默契,當即是說道:“欽差大人、各位大人,我這裡倒有一個建議!當初渭水決戰的時候,各地邊軍眼看蒙古聯軍已是插翅難逃,紛紛是趕到渭水南岸,表面上說是支援,實際上就是爲了瓜分軍功罷了,但他們的實力不濟,在蒙古人的強攻之下自然是損失慘重,僅是百戶以上的武官就戰死了幾十位,更還有多支邊軍成建制被消滅……既然如此,等到戰兵新軍解散之後,就讓戰兵新軍的將士們補上這些空缺如何?”

聽到方振山的提議,衆位官員皆是面現沉吟。

這般提議自然是不錯,但也必然會讓趙俊臣的影響力從戰兵新軍擴散到陝甘全境,到了那個時候,趙俊臣固然是解散了一支效忠於自己的強軍,但他對陝甘三邊的掌控力反而會大爲增漲。

就在衆人沉吟之間,趙俊臣卻是毫不避嫌,點頭道:“這是一個好主意,既是可以趁機解散戰兵新軍,也補充了各地的邊防力量,戰兵新軍的將士們大都是有軍功傍身,今後必然是要晉升軍職的,這樣一來也解決了他們的晉升問題,倒是一箭三雕!”

說完,趙俊臣面帶笑意,再次環視了帳內衆位官員一眼,問道:“又或者,各位可還有什麼更好的主意?”

此時,趙俊臣固然是帶着笑意,但眼神卻是異常逼人。

……

一個小目標,連續十天不斷更,目前進度4/10

……

第八百零四章.狼煙起(二).第1115章.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二).第五百八十章.熱鬧的朝議(三).第1173章.南京民變(完).第三百九十二章.邀遊.第二百零一章 .婚事.第六百七十一章.迎接.第九百六十章.啓程.第六百九十二章.計劃進行中(二).第1407章.變數之一.第七百一十八章.青天趙俊臣.第七百二十四章.真相(四).第四百八十九章.你一定要考慮清楚了!.第五百四十二章.朕會給你撐腰.第一百八十章 .黨爭(三)一更第七十五章.真情與師徒.第七百三十七章.遇襲(四).第八百三十二章.皮癬之患.第1016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逆轉(上).第五百零一章.沈常茂的妥協.第六百四十二章.預兆.第二章 轉世貪官中第四百八十二章.劫數(二).第1106章.朕不高興(三).第二十章.勢力初成(中).三合一第六百九十七章.計劃進行中(七).第五百二十八章.博弈(四).第五百五十八章.朱和堉的“請求”.第1362章.暫落下風.第九百零八章.京城震動(一).第五百六十章.第六百五十八章.風波頻(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三百四十六章 .考察(上).第1047章.佈置.第1044章.又要上班了.第一百零三章 .趙黨預備軍(上).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九百零七章.捷報傳天下(六).第二十五章在路上上第八百九十五章.戚斌新軍的消息.第六百三十三章.抄家狂潮(完).第六百六十七章.統一陣線.第1027章.爭鋒.第四百二十八章.趙俊臣的構想(上).第一百一十四章.錦衣衛.第七百五十一章.收服(一).第二十二章.風暴伊始(上).二合一第九百四十五章.你剛纔說誰?.第二百九十三章.力所能及的幫助(下).第九百一十六章.民族英雄趙俊臣.第七百四十四章.花馬池營.第七百六十章.趙俊臣的伏筆(一).第1172章.南京民變(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打算(下).第1292章.在握(一).第1389章.諄諄教誨.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四十章.良莠不齊(上)二更第七百五十七章.夜議(二).第八百三十二章.皮癬之患.第三百一十三章.相邀.第二百五十四章 .宮宴(中).第七百六十六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三).第三百四十章 .陳芷容的暗示.第七章改變命運上第五百一十二章.風暴伊始(下).第九百一十四章.兄友弟恭.第六百四十二章.預兆.第九百九十六章.把戲(二).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第1023章.薑是老的辣.第1444章.大亂鬥(四).第六百一十三章.整治(上).第1313章.錦州大營.第1187章.風雲際會(四).第七百七十九章.整合(五).第五百六十八章.第1146章.逼迫(六).第1356章.功成身退(五).第二百七十三章.風驟起!.第1446章.大亂鬥(六).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1156章.事端開啓(一).第九百七十八章.德慶皇帝的初步妥協.第七十八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上).第九百九十二章.問與答(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要查賬,先從頭開始學吧.第1004章.政治交易(三).第九百三十三章.李賀的崛起.第1336章.驅虎吞狼.第1106章.朕不高興(三).第八百九十章.決戰.第1341章.授人以柄.第七百七十三章.各方的反應(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提議.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甦醒.第三百六十九章 .交涉.第1392章.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