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豆花攤旁(下).三合一大

章節

“這幫晉商動作倒快,沒想到這本書已經在京城刊發了,就是不知反響如何。”

趙俊臣暗暗想道。

見趙俊臣看到自己手中書冊後,面現驚異之色,正在尋找話題的青年男子不由一喜,舉起手中的《潞安府滅蝗蟲實錄》,問道:“兄臺對這本書感興趣?”

趙俊臣笑着點了點頭,說道:“前些日子去潞安府辦事,正好遇到那裡的蝗災,所以看兄臺手中的書卷,心中不由有些疑惑罷了。”

就在兩人說話間,許慶彥和那姑娘也是一左一右,分坐兩人旁邊。

那青年男子則解釋道:“這本書,所講的乃是當今戶部尚書趙俊臣趙大人,在巡視潞安蝗災的時候,與潞安府的官員百姓們同心同德,一同滅蝗的事情。百姓愚昧,以爲蝗災乃是天罰,雖然蝗災氾濫,卻根本不敢撲殺蝗蟲,最終還是趙俊臣趙大人睿智,向百姓宣佈,若有天罰報復,他願以一己之力承擔。於是百姓們終被說動,在趙大人的指揮下撲滅了蝗災,制止了災情,救下了數十萬百姓。而晉南數府百姓爲感激趙大人恩德,就合力刊印了這卷《潞安府滅蝗實錄》,如今已是刊發天下。”

說話間,青年男子小心翼翼的看着趙俊臣的神色,見到趙俊臣沒有面露不快後,眼中突然閃過一絲喜色。

頓了頓後,青年男子似乎纔想起來一般,對趙俊臣拱手道:“是小弟疏忽了,與兄臺談了這麼久,卻忘了自我介紹,小弟姓柳,名子岷,不知兄臺如何稱呼?在何處高就?”

趙俊臣笑道:“在下姓許,名慶彥,在官府做事。”

一時間,趙俊臣身邊的許慶彥面色怪異。

那柳子岷看了眼趙俊臣身上的蜀錦衣裝,卻追問道:“哦?許兄竟是在官府做事?看許兄氣度不凡,怕是官位不低吧?”

對此,趙俊臣卻是避而不談,反倒是越過柳子岷,向着那姑娘問道:“不知姑娘如何稱呼?”

那姑娘聽趙俊臣突然詢問自己,面現羞態,偷偷的看了趙俊臣一眼,見趙俊臣向自己注目而來,又連忙低頭,輕聲說道:“柳蕊。”

趙俊臣點頭,笑道:“原來是柳蕊姑娘。”

說話間,趙俊臣已是確認了自己心中的猜測,這柳子岷與柳蕊,雖然看似少爺丫鬟,但容貌五官卻有着幾分相似,又同姓柳,怕是有着血緣關係。

這倒也是常情,許多人家明明家境一般,僱不起丫鬟僕人,但爲了各自原因,卻想要擺譜顯富,只好讓自己家人裝扮。

只是,看之前柳子岷向柳蕊大聲叱喝指責的樣子,以及柳蕊對柳子岷的畏懼,卻又不似作僞,想來這兩人之間的關係另有隱情。

不過,證實了心中猜測後,趙俊臣卻也沒有繼續探究下去的心思,只是向柳子岷問道:“柳兄怕不是京城中人吧?”

見趙俊臣對自己的問題避而不談,柳子岷不僅沒有絲毫惱怒,反而面色神態愈加的恭敬客氣了,對於趙俊臣不顧規矩與柳蕊說話,也是彷彿視而未見,表情絲毫不變。

而聽到趙俊臣詢問後,柳子岷則連忙答道:“許兄好眼光,小弟乃是山東煙臺人,卻不知許兄因何看出小弟不是京城人士?”

趙俊臣指了指柳蕊抱在懷中的那個大包裹,又說道:“柳兄的京城官話,亦不是非常純正,帶着地方方言的味道。”

柳子岷恍然道:“許兄聰慧,原來如此。”

兩人說話間,劉老丈給他們端上了豆花油條,趙俊臣一邊吃一邊問道:“我看柳兄是讀書人,不知這個時候來京城所爲何事?”

柳子岷聽趙俊臣這麼問,不由面現喜色,連忙答道:“不滿許兄,小弟曾在今年八月參加了山東秋闈,奈何有官員秋闈舞弊,小弟竟是名落孫山,無奈之下,只好與一些好友來京城訴冤,幸而當今陛下聖明,查明瞭弊案,還了我等公道,革去了那些行賄生員的功名,小弟在遞補之下,亦是取得了舉人功名。然而想到如今已是立冬,而會試春闈就在明年三月,距今只剩下了不足四個月時間,若是再來回奔波,不僅麻煩,反而會耽誤準備時間,所以小弟索性就在京城中住下了。”

趙俊臣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

說到這裡,趙俊臣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埋頭吃着豆花油條,一幅津津有味的樣子。

然而,趙俊臣雖然不想說話了,但柳子岷不知出於何般考慮,卻是有心想再說些什麼。 wWW⊙ Tтká n⊙ ℃o

片刻之後,見趙俊臣碗中的豆花已是吃了近半,柳子岷終於再次開口道:“我見許兄似乎對這本《潞安府滅蝗實錄》頗感興趣,我與許兄頗感投緣,若是許兄不介意的話,這本《潞安府滅蝗實錄》就送於許兄,省的許兄再浪費時間尋買,不知許兄意下如何?”

看着柳子岷捧到自己面前的《潞安府滅蝗實錄》,趙俊臣卻沒有用手去接,反而問道:“這本書我已是看過了,倒是無需要柳兄再行饋贈,不過我倒是好奇,趙俊臣趙大人如今雖說是戶部尚書,聖寵正盛,但民間聲名不佳,然而這本書卻有爲趙大人歌功頌德之意,不知柳兄對此有何看法?民間的讀書人,對此書的反響又是如何?”

聽趙俊臣這般詢問,柳子岷面色間竟是閃過了些許緊張。

………

之前,柳子岷見到趙俊臣腳着官靴,又身穿貢品蜀錦衣裝後,就明白其身份不低,想方設法的拉近關係,本只是攀貴本能。

然而,剛纔他在向趙俊臣介紹《潞安府滅蝗實錄》的時候,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觀察趙俊臣的神色,見到趙俊臣面色平靜後,卻是大喜。

因爲,若是清流清官們聽到《潞安府滅蝗實錄》的內容後,必然會忍不住大聲指責,若是趙俊臣的的敵對派系官員,在聽到《潞安府滅蝗實錄》的內容,亦會忍不住面露不屑之色,而趙俊臣如此面色平靜,在柳子岷看來,就只有一種解釋了。

那就是,眼前的“許慶彥”,極有可能與趙俊臣有些關係,至少也是友非敵。

當然,柳子岷自是無法想像眼前之人,竟就是趙俊臣本人。以柳子岷看來,趙俊臣的身份何等尊貴?根本不可能在這種小攤上吃飯。

如今春闈將近,柳子岷身爲應試舉子,不去溫習那些詩書經義,反而捧着《潞安府滅蝗實錄》這種爲趙俊臣歌功頌德的文章細讀,其心思爲何,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不外乎就是想要做些準備,日後若是能有幸見到趙俊臣,可以藉機討好一番。

只可惜,柳子岷不過是一位普通舉子,想要見趙俊臣,又談何容易?

但如今,柳子岷卻覺得自己迎來了一次機會!

接下來的話,若是回答得好,討得眼前這位“許慶彥”的歡心,甚至能傳到趙俊臣耳中,那麼對柳子岷而言,自是會有極大的助益。

………

見到柳子岷神色間的緊張與嚴肅,趙俊臣不由一愣。

不過,經過這些日子以來的官場歷練,趙俊臣眼光何等老辣,心思一轉,已是明白了柳子岷的想法。

雖然不知道柳子岷區區一介舉子,爲何想要刻意討好自己,亦有些不喜歡柳子岷的爲人性子,但對於柳子岷的玲瓏心思,趙俊臣卻是不由暗贊。

另一邊,經過片刻沉思後,柳子岷已是回答道:“以小弟看來,這本《潞安府滅蝗實錄》,實是一本奇書,藉着趙大人在潞安府滅蝗的事蹟,向天下人講明瞭‘三人成虎’、‘眼見方爲實’的道理,如今在民間,趙大人的名聲確實不佳,但世人亦只是人云亦云,多爲誹謗流言,就拿潞安府滅蝗一事而言,趙大人的所作所爲,即使那些名滿天下的所謂清官,又有誰能做到?由此可見,傳言不可信,若是沒有實證,只是人云亦云,卻是等而下之。”

шшш⊕ тт kдn⊕ c o

“啪!”

隨着柳子岷最後一句話落下,原本只是靜靜吃着豆花的柳蕊,卻是面色微白,手中的筷子,也跌落在桌子上。

看到這般情況,柳子岷似乎想到了什麼,亦是有些面色尷尬,竟是沒有斥責柳蕊的失態。

而柳蕊似乎有了亂了心思,有點手忙腳亂的樣子,帶着些許小心翼翼,擡頭向着趙俊臣與柳子岷看去,見到趙俊臣正向着她注視而來,又快速的垂下了腦袋,撿起筷子細細擦拭了一番後,繼續吃着面前的豆腐腦,只是有些神思不屬的樣子。

見到兩人這般模樣,趙俊臣眼中露出若有所思之色,突然笑道:“柳兄今日與我刻意親近,怕是有事相求吧?”

柳子岷一愣後,神色間愈加尷尬了,猶豫片刻後,終於說道:“小弟觀許兄氣度不凡,衣裝華貴,怕是在朝中官位不低吧?”

趙俊臣輕輕一笑,繼續避而不談。

而柳子岷則繼續說道:“不知許兄可認識當今的戶部尚書趙大人?若是相識的話,可否向小弟引見一番?若是許兄肯幫助小弟,小弟定當感激不盡,必有厚報,日後許兄但有差遣,小弟決不推辭。”

聽柳子岷這麼說,一旁的許慶彥又是面現怪異,而柳蕊則是沉默不語,低頭垂髮,讓人看不清表情。

趙俊臣雙眼微微一眯,心中有些好奇,這柳子岷不過區區一介舉人,又爲何竟想要與自己見面,問道:“我與趙大人確實有過幾面之緣,但趙大人官居二品,朝務繁多,若是柳兄不與我說明爲何想要面見趙大人,我卻也不好與趙大人說話啊。”

聽到趙俊臣這麼說,柳子岷大喜之餘,卻是愈加的猶豫了,良久之後,才解釋道:“小弟的父親,乃是原都察院左都御史柳文寀。”

趙俊臣恍然。

柳文寀在多年之前前,曾是朝中著名的清流領袖,然而在十三年之前,柳文寀竟是彈劾當今首輔周尚景結黨營私、貪污受賄等諸般罪名,可惜柳文寀不過一介清流,又如何能夠鬥得過周尚景?最終的結果自然是查無實證。

而那時的周尚景,剛剛成爲內閣首輔,正犯愁如何樹立威信,不似如今這般低調,柳文寀撞到了槍口,自然不會有好下場,最終不僅被周尚景反咬一口污衊朝中重臣之罪,更有周尚景的門人彈劾柳文寀私下買賣宮中御品之罪。

原來,那柳文寀最喜收藏古畫,也不知是不是被周尚景設計陷害,他收藏的古畫中,其中幾幅,竟原是宮中珍藏!

最終,柳文寀的下場自然不堪,不僅身敗名裂,貶官爲民,更是被抄了家。

也難怪那柳蕊在剛纔聽到柳子岷的那句“若是沒有實證,就人云亦云,卻是等而下之”後,竟會突然失態了。

當年的柳文寀,正是因爲證據不足,最終功虧一簣,不僅沒能扳倒周尚景,反而自己落了罪。

趙俊臣卻沒想到,當年柳文寀的後人,竟是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另一邊,見趙俊臣一臉瞭然之色,柳子岷繼續說道:“正是受家世所累,當年家父不知深淺,得罪了當今首輔大人,如今小弟雖說有了舉子功名,可以參加明年春闈,但若是首輔大人知道了小弟的出身,想起了當年家父的過錯,即使小弟文章做得再好,怕也沒用,有心親自去向首輔大人請罪,請首輔大人他原諒家父的過錯,但首輔大人又豈是小弟說見就見的?於是小弟就想到了戶部尚書趙大人,他如今聖眷最高,風頭最勁,若是能幫着小弟疏通一下,怕就是首輔大人也會給些面子的。可惜趙大人身份尊貴,也不是小弟說見就能見到的,這些日子以來小弟正在爲此事犯愁,卻沒想到天見可憐,竟是讓小弟遇到了許兄!”

柳子岷在認真說,趙俊臣在隨意聽,卻誰都沒有注意到,聽到柳文寀談及“受家世所累”、“家父不知深淺”、“家父的過錯”等等時,一旁的柳蕊卻是面色發白,嬌小的身軀卻是接連顫動。

待柳子岷頓了頓,剛準備繼續說些什麼的時候,柳蕊突然站起身來,低聲說道:“我先回去了。”

說話間,不等柳子岷答應,柳蕊垂着頭,抱着手中的包裹,就欲轉身離去。

見柳蕊這般動作,柳子岷自覺在趙俊臣面前失了顏面,喝道:“站住,你就這麼離去,失了規矩,究竟還有沒有家教?若是讓許兄看低了我們柳家的家教,你……”

聽到柳子岷的呼喝,柳蕊停住了腳步,轉過身來,擡頭看着柳子岷,不知何時已是眼眶發紅,溫婉柔弱的氣質更添三分,但眼神之中卻透着不知從何而來的剛強。

在柳蕊的注視下,一向在她面前趾高氣揚隨意呼喝的柳子岷,在這一刻竟是不敢對視,略帶慌亂的錯開了眼神。

“你這般說爹爹,就是我們柳家的家教嗎?是不是隻要你這般說爹爹,我柳家就會被人高看一眼?”柳蕊輕咬貝齒,聲音很低,卻是一字一頓:“可惜爹爹去的早,大娘對你過於溺愛……”

說話間,眸子中剛剛還尚存的些許剛強,終於被悽苦所替代,歉意的看了趙俊臣一眼後,柳蕊已是轉身快步離去,不過片刻間,嬌小的身軀已是消失在熙熙融融的人羣之中。

這是趙俊臣與柳蕊見面後,第一次聽到柳蕊說話,清脆間略帶顫抖,很好聽。

“這姑娘剛纔都快哭出來了,話沒說完,就匆匆離去,是因爲不想讓人看她落淚嗎?本以爲只一個溫婉嬌弱的女子,卻沒想到竟也有這般好強堅韌的一面。”

這般想着,趙俊臣向着柳子岷看去,卻見柳子岷愣愣的看着離去的柳蕊,神色有些恍惚,顯然他從未見過柳蕊這般斥責於他。

“柳兄。”趙俊臣的呼喚讓柳子岷終於回過神來。

擡頭看去,卻見趙俊臣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同時問道:“我看那柳蕊姑娘,怕不是柳兄身邊的丫鬟吧?”

柳子岷猶豫片刻後,終於說道:“許兄睿智,她是我二孃的女兒,小弟來京之前,家中母親擔心我沒人照顧,就讓她也跟着來了,哎,我父親去世早,二孃沒過多久也跟着去了,結果沒人教她規矩,讓許兄見笑了。”

趙俊臣點了點頭,雖然柳子岷說的簡單,但聯想到之前柳子岷對待柳蕊的態度,父母皆是過世的柳蕊,面對只知溺愛親生兒子的大娘,以及品行有些問題的兄長,這些年來在柳家過着怎樣的生活,趙俊臣也能想象一二。

“這姑娘的性子,怕也是在這般經歷中磨練出來的吧?”

趙俊臣暗暗想道。

另一邊,柳子岷生怕趙俊臣笑話,連忙岔開話題,繼續說道:“許兄,剛纔小弟拜託之事,還請許兄多多費心,小弟雖說家道中落,但我父親當年喜愛收藏古畫,其中有兩幅依然留了下來,一幅是本朝大師仇英的《漢宮春曉圖》,一幅是南朝陸探微的《降靈文殊圖》,這《漢宮春曉圖》,小弟自是打算孝敬給趙大人的,但若是許兄能讓趙大人見小弟一面,小弟願意把《降靈文殊圖》送給許兄。”

“哦?”聽柳子岷這麼說,趙俊臣心中一動。

《漢宮春曉圖》雖說是明朝仇英的作品,算不上古物,但仇英乃是元明以來最好的畫師,而《漢宮春曉圖》又是他的巔峰之作,價值比之南朝陸探微的《降靈文殊圖》,卻要更高一籌。

不過,趙俊臣卻更看重南朝陸探微的《降靈文殊圖》,陸探微以佛像畫著稱,而德慶皇帝卻是信佛的。

雖然略有心動,但趙俊臣卻沒有接話,只是站起身來,拍了拍柳子岷的肩膀,說道:“柳蕊姑娘今日之作爲,發自真性情,回去後莫要爲難他。”

說話間,趙俊臣已是準備帶着許慶彥離去。

柳子岷連忙說道:“許兄,那小弟拜託之事?”

“我考慮一下。”趙俊臣頭也不回的說道:“我每隔幾日就會來這裡吃豆花,若是有消息,自會通知你。”

………

豆花攤與趙府相距不是很遠,趙俊臣帶着許慶彥,雖只是步行,但沒過多久,趙府已是遙遙在望。

“少爺你在想那柳子岷的事情?”

見趙俊臣若有所思,許慶彥問道。

趙俊臣微微一愣後,隨意說道:“是啊,那人品行不端,甚至有些不孝,我不是很喜歡他,但心思玲瓏……”

說話間,兩人已是走到趙府面前,卻皆是一愣。

原來,趙府之前,不知爲何聚集了一些六扇門的捕快衙役,看樣子想要調查些什麼,但又不敢入內,領頭之人正在與趙府的門房下人們商議着什麼。

另一邊,見到趙俊臣與許慶彥後,趙府門口處的一位下人面現喜色,匆匆趕到兩人面前,對着趙俊臣行禮後,卻是略過了趙俊臣,向着許慶彥耳語了些什麼。

聽到該下人的耳語後,許慶彥面露驚訝之色,然後來到趙俊臣身旁,一臉的嚴肅,輕聲說道:“少爺,方茹她……殺人了!”

!@#

第1180章.遼東百態(一).第九百七十六章.把他們全部趕出去!.第四百三十七章.德慶回京(一).第1187章.風雲際會(四).第一百五十八章.趙俊臣的暗示第六十一章.貪官與肥豬.第八百七十八章.朝廷中樞的決定.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1359章.功成身退(完).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一).第1081章.拆屋別砸樑.第1335章.談判開始.第一百章.反派角色(上).【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一章.攬責.第九百一十六章.民族英雄趙俊臣.第五百三十四章.博弈(十).第五十四章. 鴆殺(下)三更第1299章.在握(九).第八百六十一章.勝(五).第一百四十八章.這是理所當然的.第1274章.手腕(一).第三百一十五章.德慶皇帝的愧疚與補償.第二十七章.白銀浪潮(下).第六百三十三章.抄家狂潮(完).第七百一十五章.人才.第七百六十二章.趙俊臣的伏筆(三).第四百二十八章.趙俊臣的構想(上).第1348章.攬功諉過.第1123章.順便而已.第1432章.皆爲正義(一).第五百四十一章.德慶皇帝的鄙夷.第1101章.人類是主觀動物.第1046章.大事與小事.第1319章.拔除迷思.第1138章.風波之始.第三百七十七章.微瀾.第三百八十三章 .將門之後.第五百一十九章.冷靜.第1390章.離開興州.第三百七十八.雙方的信心.第1028章.談判與交易.第五百六十四章.世間之事總如此(下).第五百三十六章.一些情報.第五百四十三章.合縱連橫(上).第二百二十一章.機遇(中).第八百三十九章.劉冶.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即將失去的西廠【依然是萬字大章 】.第1389章.諄諄教誨.第1246章.撲朔迷離(三).第四百七十七章.爭鋒(下).第五百七十二章.婚期.第五百七十八章.熱鬧的朝議(一).第1212章.離心.第六百六十一章.結果.第四百九十一章.風波(二).第1088章.心頭之患.第七百零三章.結盟.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觸.第1434章.皆爲正義(三).第1448章.大亂鬥(八).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第八十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下).二合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條件.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城此時(中)第1217章.變數.第六百八十二章.王保仁的決定.第六百三十三章.抄家狂潮(完).第六百一十五章.命運.第1295章.在握(四).第七百二十八.殘忍的計劃.第1296章.在握(五).第五百三十六章.一些情報.第五百三十二章.博弈(八).第六百四十五章.方茹與陳芷容(下).第一百五十八章.趙俊臣的暗示第1388章.再來一次.第一百七十七章 .柳蕊的請求.第八百八十八章.決戰前的陰謀.第1008章.重返廟堂(二).第1083章.密信.第1007章.重返廟堂(一).第一百六十三章.會試之後.第二百八十章.聚寶商行(下).第一百四十六章.戶部.第二百六十七章.獎勵與懲罰.第1120章.西北方向.第五百一十七章.開始了(中).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議(八).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終的決定.第1213章.七人.第1263章.遼東劇變(十三).第八百二十七章.圍堵(五).第1252章.遼東劇變(二).第1407章.變數之一.第1038章.德慶壽辰(一).第九百九十四章.問與答(三).第五百零三章.第1066章.各有所謀(四).第一百六十七章.越奸邪、越赤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