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自己投對人了!.

……

……

對於霍正源的詢問,趙俊臣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先認真打量了霍正源幾眼。

就在霍正源心生疑惑的時候,趙俊臣說道:“說起來,我記得霍大學士你乃是德慶三年的榜眼出身,在你高中榜眼那一年,不過是二十一歲?”

這件事乃是霍正源生平最得意的事情之一,聽到趙俊臣突然提及之後,自然是閃過了一絲得色,說道:“正是如此,沒想到趙大人您竟然也清楚此事,不過,霍某記得趙大人蔘加殿試那年也同樣是二十一歲,還被陛下欽點爲狀元,卻又要比霍某更強了許多。”

趙俊臣搖頭道:“我當初能夠成爲狀元,也只是機緣巧合罷了,卻是無法與你相比……說起來,我還聽說,霍大學士你高中榜眼之後,又在翰林院呆了八年時間,還一度成爲了翰林院經筵講官,曾數次爲陛下講解經義?”

這依然是霍正源的人生得意事,於是霍正源依然是點頭笑道:“確實如此,霍某初次爲陛下講解經義的時候,年紀尚不足三十,我朝數百年以來,這般情況亦是少見。”

趙俊臣卻是突然搖頭嘆息,道:“這樣說來,若論資歷,霍大學士你絕不遜色於沈常茂、黃有容等人,若論才智,你更在沈常茂、黃有容等人之上,如今你已是脫離了‘黃黨’,從此也不必再仰人鼻息、看黃有容的眼色行事……既然如此,我卻是不明白,當沈常茂與黃有容他們來到福壽閣的時候,你又爲何會畏怯退縮,不僅不敢發言,甚至都不敢與他們對視?”

聽到趙俊臣的這一番話之後,霍正源終於明白了趙俊臣與自己同車密談的原因——原來,趙俊臣是不滿意自己面對沈常茂、黃有容等人時的表現,認爲自己太過軟弱了。

於是,霍正源連忙解釋道:“還請趙大人見諒,只是霍某終究是主動離棄了黃閣老,心中難免有些愧疚,今晚見到黃閣老前來興師問罪之後,卻是有些不由自主……”

然而,霍正源的解釋還未說完,就被趙俊臣打斷道:“只是因爲心中有些愧疚嗎?只怕未必吧?在此之前,霍大學士你一向是‘黃黨’之中的智膽、是黃有容最爲倚重的謀士,但往日‘黃黨’與其他黨派發生衝突的時候,卻極少見到霍大學士你親自表現,只是隱藏在幕後爲黃有容出謀劃策,行事最是低調不過……依我看來,究其根底,霍大學士你只是不願意得罪人、怕出風頭吧?”

聽到趙俊臣的結論之後,霍正源卻是沉默不語,但也沒有反駁。

確實,別看霍正源足智多謀、頗有心計,但他總是缺乏魄力決斷,性格有些偏軟,只能因人成事,卻很難獨當一面。

否則,以霍正源的心智與資歷,如今的內閣未必沒有他的位置。

見霍正源沒有反駁,趙俊臣再次搖頭,說道:“霍大學士,你若是沒有野心,只是想隱藏在幕後爲他人出謀劃策,那麼你的諸般表現,倒也不能說錯,但當初在陛下南巡之際,我與你一同前往淮安查案,當時看你也不乏野心,得到陛下的誇獎之後也頗是歡喜,顯然也想要成就一番功業,但既然有野心,又如何可以缺乏決斷與魄力?難不成霍大學士你今生只想當一個純粹的智膽,卻不想獨當一面,成爲真正的朝廷重臣?”

聽到趙俊臣的接連質問之後,霍正源沉默良久之後,終於苦笑解釋道:“說起來,也怪自己當初跟錯了人,霍某離開了翰林院之後不久,卻是陰差陽錯的得罪了當時朝中的一位重臣,爲了自保,只好投靠了黃閣老,然而霍某與黃閣老的關係,卻不似林維、張誠一般密切,而霍某當初又過於鋒芒畢露了,表現出了太多的心機,引起了黃閣老的忌憚,所以黃閣老他這些年來雖然很看重霍某的謀略計策,但也時常會進行敲打與壓制,這樣一來,卻是漸漸磨平了霍某的菱角,到了現在,霍某已是將謹慎視爲首要之務,再也不敢輕易冒頭,更沒有當年的意氣風發……”

說完,霍正源表情黯然,連連搖頭。

趙俊臣同樣是輕輕搖頭,嘆息道:“確實,黃閣老他是出了名的貪權,心胸也沒那麼寬廣,霍大學士你投到他的門下,必然會引來猜忌,確實是有些屈才了。”

說到這裡,趙俊臣再次話鋒一轉,又說道:“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霍大學士你已是無需再看黃有容的眼色,你對於我爲人處事的風格,也應該有些瞭解,我與黃閣老不同,聖眷對我而言已是足夠,卻不會有獨攬聖眷的想法,雖然不敢說是心胸寬闊,但一些容人之量還是有的,我從來不擔心身邊人的野心太大,與我親近的官員若是得到了聖眷、又或是提升了權柄地位,在我眼中卻是一件好事,可以更好的襄助自己,所以霍大學士你也不必似往日一般小心翼翼。”

說着,趙俊臣的表情愈加嚴肅,用一種推心置腹的語氣,繼續說道:“當然,我也不會強求於你,若是霍大學士不願意改變,那麼你大可以繼續低調謹慎下去,只要隱藏在幕後爲我出謀劃策即可,對我而言你的心智計謀同樣是十分重要,我也絕不會因此而小覷了你……不過,你若是不甘心自己只能成爲別人的謀士,依然還有獨擋一面的野心,那麼你從今往後的行事風格就要變一變了,如今我得到了商稅整頓的權柄,今後會有許多重要事情需要處理,以霍大學士你的聲望與心智,正可以獨當一面,爲我分擔許多,而霍大學士你也可以趁機立功不少,從此由幕後走向臺前,今後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功業……”

聽着趙俊臣的建議,霍正源卻是沉默不語,但他的目光卻是不住閃動着。

*

當趙俊臣的馬車來到霍府之後,稍稍停留了片刻,讓霍正源下了馬車,然後就再次離開了。

而霍正源站在霍府門口,卻是無視了自家門房的殷勤討好,只是靜靜目視着趙俊臣的馬車緩緩離去。

良久之後,霍正源突然一笑,開口自語道:“趙俊臣雖然年輕了一些……但自己這次算是投對人了……”

說話之際,已經熄滅已久的野心,在霍正源的心中漸漸燃起。

*

到了第二天的早朝,意料之中的,大量的“沈黨”官員紛紛出列彈劾趙俊臣,說是趙俊臣“目無尊長”、“羞辱重臣”、“驕橫跋扈”等等。

此外,還有一些“沈黨”官員拿趙俊臣貪污受賄、戶部賬目來說事。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面對“沈黨”官員對趙俊臣的攻訐,“太子.黨”衆人竟是完全沒有參與其中。

而另一邊,也正如趙俊臣的預料一般,對於“沈黨”的突然發難,趙俊臣尚未應對,就被德慶皇帝親自出手解決了。

面對“沈黨”衆人對趙俊臣的攻訐,德慶皇帝的態度很堅決,認爲“沈黨”衆人的彈劾皆是“小題大做”、“牽強附會”、“借題發揮”,並且還狠狠訓斥了那些彈劾趙俊臣的“沈黨”衆人,絲毫不留情面。

當然,對於趙俊臣,德慶皇帝也說了些警示之語,但並未深究下去。

與此同時,周尚景與德慶皇帝早有默契,這段時間要幫助德慶皇帝穩定朝廷局勢,所以他也出列發言,對德慶皇帝的觀點表示贊同,當週尚景表明了觀點之後,一衆“周黨”官員自然也是紛紛出列附和。

就這樣,沈常茂以及“沈黨”衆官員對趙俊臣的反擊纔剛剛開始,就碰了一鼻子灰。

而“沈黨”與“趙黨”之間的衝突,更是因此而無疾而終,面對德慶皇帝的強硬態度,以及周尚景的隨聲附和,即使是沈常茂也不敢抗拒,只能強自忍耐。

事實上,對於這般情景,趙俊臣已是早有預料。

所以,對於沈常茂的反擊,趙俊臣至始至終都沒有投入太多的關心。

相比較沈常茂的反擊,還有另一件事更加值得趙俊臣關注。

那就是,那些對趙俊臣整頓商稅計劃感興趣的徽浙商人們,已是陸續進京了。

當這一天的早朝結束之後,這些徽浙商人們更是聯名向趙俊臣送上了拜貼,想要與趙俊臣詳細商談聯合船行的具體事宜。

這也就意味着,趙俊臣整頓商稅的計劃,馬上就要付諸於實際行動了。

不過,在整頓商稅的計劃正式開始之前,趙俊臣還有一件事情要做。

那就是——再次與趙山才見面,並且再次確認趙山才的未來選擇。

若是趙山才依舊是鐵了心想要輔佐太子朱和堉,那麼趙俊臣也只好放棄趙山才,將趙山才交給七皇子朱和堅處理了。

……

ps:恩,今天第二更。

逐漸調整了時間與狀態,從今天開始,更新開始加速,每日兩更會成爲常態,並且儘量三更。

其實,若不是突然生病一場,蟲子從上個月底開始就可以每日兩更了。

另,繼續誠求大家正版訂閱,若有與,則更好。

……

第1078章.局勢詭譎.第二百四十七章 .德慶說媒?.第1252章.遼東劇變(二).第二章 轉世貪官中第七百六十五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二).第九百零八章.京城震動(一).第1418章.優勢在我.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1430章.態度反轉.第1339章.真實意圖.第三章.貪官回京(下).二合一第1994章.各方齊至.第八百七十五章.蒙古大營內.第十五章天才神棍下第二十二章回京之前上第五百三十七章.敲打.第八百八十七章.花花轎子人人擡.第二百二十一章.機遇(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示與暗示第1285章.手腕(十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蟻穴與種子(上).第1073章.投效.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七十四章.猜測與做戲.第四百五十六章.當初的承諾.第六百一十七章.書房內(上).第七百一十九章.皆是雙面人.第四百六十六章.串聯(中).第二百一十六章.患得患失的陳東祥.閒聊幾句。第八十五章.趙俊臣缺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帝王心術”與“臣子心機”.第四百二十五章.朱和堅的野望.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1305章.在握(十四).第1112章.狗咬狗(六).第四百七十一章.暗棋(上).第八百三十九章.劉冶.第四百六十五章.串聯(上).第1351章.反客爲主.第三百一十六章.各有所謀.第三百八十章.考覈(中).第八百一十四章.戰鞏昌(三).第二百二十八章.這是一門學問(下).第1016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三).第1434章.皆爲正義(三).第1103章.路旁.第二百二十六章.你想辦大事?還是混日子?.第1262章.遼東劇變(十二).第1011章.漕運.第一百三十九章.搶人!(上).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四百一十六章.來自京城的消息.第二百三十七章.道高一尺.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第1103章.路旁.第七百一十八章.青天趙俊臣.第九百三十九章.飛上天的豬.第十章.立賭約(上)一更第九百九十九章.新格局.第五百九十八章.預兆(下).第二百二十九章.裹着**的美味糖果.第1205章.內與外.第二百七十章.提點.第1338章.合作細節.第1269章.遼東劇變(十九).第1091章.杏林風波.第三百四十一章 .“歸鄉”(上).第五百九十一章.同行.第八百七十五章.蒙古大營內.第六百三十三章.抄家狂潮(完).第1407章.變數之一.第1207章.亂與定.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終的決定.第二百零三章 .無可奈何.第1062章.周尚景的真正計劃.第1002章.政治交易(一).第1402章.權臣遲暮.第1261章.遼東劇變(十一).第1066章.各有所謀(四).第三百二十七章.意外的聯想(下).第1017章.上秤.第八百七十九章.德慶皇帝的未雨綢繆.第1113章.狗咬狗(完)第九百八十六章.被自殺(完).第五百八十二章.熱鬧的朝議(五).第1385章.謀逆大案.第三百八十五章.冷靜後的思考.第五百三十二章.博弈(八).第五百七十章.狼與狗!第二百四十七章.考察(中).第1041章.德慶壽辰(四).第1028章.談判與交易.第二百零三章 .無可奈何.第七百七十八章.整合(三).第1192章.兩軍衝突.第七百七十八章.整合(三).第四百六十一章.接觸(下).第一百七十五章.一個蠢問題.第六百七十七章.前狼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