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德慶皇帝的疑慮.

……

……

經過了昨天的諸多挫敗之後,德慶皇帝的變化很大,不再像從前一般總是刻意做作的展現自己的帝王威嚴,反倒是神色陰沉了許多,這般變化也不知道究竟是好是壞。

聽到趙俊臣的分析,德慶皇帝的眼神也愈加的陰沉了。

沉默了片刻之後,德慶皇帝緩緩說道:“你分析的不錯,確實是有人刻意的隔絕了朕與京城的消息往來……朕派人詢問了黃有容的信使,他顯然是被人暗中算計了,一路上連續吃到不乾淨的東西,不僅腹瀉不止,還大病了一場,所以才耽擱了這麼長的時間。”

略略一頓之後,德慶皇帝冷笑了一聲,又繼續說道:“除了黃有容之外,朕在南巡期間,也刻意將兵部尚書王壽留在京城中樞,那王壽出身於世代勳貴,與皇家的關係緊密,乃是朕的親信之一,朕將他留在京城之中,就是爲了及時掌握京城裡的動態,太子透漏出了想要整頓商稅的意圖之後,王壽馬上就派出了信使向朕呈報消息,時間比黃有容的密摺還要更早幾天,但他的信使離開了京城之後,很快就失去了蹤跡,也不知是死是活,王壽也是廢物,隔了好幾天才發現了異常,又再次派人向朕呈送消息,可惜還是晚了一步,直到今天早晨,朕才收到他的消息,卻還要是比黃有容的密摺更遲了一夜。”

趙俊臣表情嚴肅的說道:“這麼看來,臣的猜想沒錯,確實是有人刻意隔絕了陛下與京城的消息往來,隱瞞了太子整頓商稅的事情,實在是居心叵測……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話,除了王壽王尚書與黃有容閣老之外。還有其他大臣向陛下呈報消息,但他們的信使也同樣是遇到了意外……不過,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幕後之人的勢力影響,實在是可怕。”

趙俊臣的這一番話。依然是在影射周尚景,但趙俊臣卻清楚的知道,在這件事情上,周尚景充其量只是參與者之一,除了周尚景之外,還有其他勢力參與其中!

那就是七皇子朱和堅!

周尚景一向不喜歡把事情做絕,總會留給人一線餘地,像是黃有容的信使在路上的諸般遭遇。就很具有代表性——只是在驛站的飯菜中做了一些手腳罷了,就讓黃有容的信使上吐下瀉、大病一場,最終也成功的延誤了消息——不僅達到了目的,還讓人輕易抓不到把柄。

但王壽手下信使的遭遇,卻是截然不同——剛剛出了京城,就突然失去了蹤跡,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位信使早已是被人埋到亂墳崗了,這般激烈狠絕的手段。顯然不是周尚景的風格,趙俊臣聽到王壽信使的遭遇之後,第一反應就想到了七皇子朱和堅!

實際上。趙俊臣利用商稅整頓算計太子朱和堉的計劃,一直都存在着一位潛在盟友,這個人就是七皇子朱和堅!

朱和堅對於朱和堉的皇儲之位,早已是覬覦已久,對於趙俊臣坑害太子朱和堉的計劃,自然會是樂見其成。

所以,在離京之前,趙俊臣也通過了某些隱秘的渠道,將自己的計劃盡數通告給了朱和堅。因爲趙俊臣知道,自己的計劃存在着許多漏洞。但這些漏洞趙俊臣不能親自出手修補,否則就會平白增添許多風險。說不定就會暴露了自己的意圖。

於是,趙俊臣就想到了七皇子朱和堅,趙俊臣相信,以朱和堅的眼光手段,一定會主動幫着自己彌補漏洞的。

事實上,朱和堅辦的很不錯,不僅“幫助”太子朱和堉壓制了閣老黃有容,讓太子朱和堉順利的推行了商稅整頓計劃,還隔絕了德慶皇帝與京城的消息往來,讓德慶皇帝直到現在才知曉了太子整頓商稅的事情。

當然,關於七皇子朱和堅的猜想,趙俊臣暫時還不會告知於德慶皇帝,所以依然是將所有的髒水潑給了周尚景。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的分析之後,德慶皇帝表情沉凝嚴肅,緩緩點頭道:“朕也是這般想法,剛纔朕招來了東廠與錦衣衛的幾位魁首,就是爲了派他們嚴查此事!某些人實在是膽大妄爲,竟是敢如此的算計於朕,等朕穩定了朝野局面之後,絕不會輕饒他們!”

說到後面,德慶皇帝已是再也無法壓抑制自己的怒意與殺意,語氣極爲陰沉。

這般時候,趙俊臣自然不敢反駁什麼,連忙順着德慶皇帝的意思說道:“陛下聖明,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即使能夠得到一時之利,也絕對逃脫不了陛下的制裁。”

德慶皇帝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補充道:“剛纔,朕召集了廠衛的所有高層官員議事,卻獨獨沒有召你覲見,這並不是朕不信任你,而是朕知道你一直負責着南巡的所有相關事宜,等你回到京城之後,又要幫朕收拾商稅整頓的爛攤子,所以朕索性就不讓你參與這件事了,這是朕體諒你的幸苦,並非是朕不信任你,所以你切不可想岔了。”

“陛下您多慮了,您對於臣的愛護關切,臣感激涕零還來不及,又如何會懷疑什麼!”

說話之間,趙俊臣的表情誠摯,但心中究竟是怎麼想的,也只有趙俊臣本人知道了。

德慶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見趙俊臣不再開口說話了,卻是追問道:“你剛纔說,太子整頓商稅的事情,總共有四處疑點,你已經講訴了其中三點,還剩下最後一處疑點怎麼不繼續說了?”

聽到德慶皇帝的追問,趙俊臣面現遲疑,猶豫了片刻之後,終於說道:“關於最後一處疑點,臣也不知道是否只是巧合……只是,臣看了黃閣老的密摺之後,發現太子殿下整頓商稅的種種措施,竟是與臣的某些構想近乎一致,所以心中有些吃驚。”

在德慶皇帝南巡期間。太子朱和堉之所以會突發奇想的整頓商稅,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趙俊臣的暗中慫恿,太子整頓商稅的種種措施。也皆是源自於楚嘉怡從趙俊臣這裡“偷去”的那份關於商稅整頓的摺子,最終太子朱和堉更是一字不改的依計執行了。

雖然。楚嘉怡的身份敏感,朱和堉未必就會曝露她的存在,但******官員的嘴巴一向不嚴,趙俊臣還是決定要以防萬一。

等德慶皇帝回到京城之後,必然會追查太子朱和堉整頓商稅的緣由,到了那個時候,這件事情說不定就會被查出來。既然如此,趙俊臣就索性自己主動將這件事情說出來。爲今後的事情發展做好鋪墊。

當然,主動說出這件事,還是有些風險的,畢竟周尚景當初就是從這件事情之中推算出了趙俊臣的計劃與目的。

不過,德慶皇帝與周尚景不同,在德慶皇帝的眼中,趙俊臣只是一個貪財怕事的弄臣罷了,連貪污受賄的時候都會留下一大堆的破綻,根本設計不出這麼精妙的計劃——雖然,趙俊臣的種種破綻。都是刻意留給德慶皇帝的——所以,德慶皇帝並不會對趙俊臣產生太多的懷疑,就算是心中產生了疑慮。趙俊臣也有後續的手段可以打消。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的描述之後,德慶皇帝眉頭一皺,追問道:“什麼意思,你詳細解釋一下。”

趙俊臣回答道:“陛下,臣自從擔任戶部尚書以來,就知道我朝的錢糧週轉十分困難,一直是陛下您爲政的最大掣肘,臣蒙受皇恩。自然是想要扭轉這般局面,曾經有一度。臣想要從商稅入手,畢竟我朝的商稅實在是太混亂了。再加上走私的泛濫,造成我朝的商稅一直是少之又少,所以,臣曾經寫過一份摺子,建議陛下您大刀闊斧的整頓商稅,裁撤府縣衙門、皇莊、軍鎮、乃至於六部等衙門私設的收稅站,同時嚴厲打擊走私商行,如此來提高我朝的商稅收入……”

說到這裡,趙俊臣輕輕搖頭,繼續說道:“不過,寫完了這份奏摺之後,臣發現自己有些想當然了,若是依照臣的想法去做的話,朝野必然會動盪不安,可謂是利弊難算,所以臣沒過多久就將這份奏摺給燒掉了……然而,臣看了黃閣老的密摺之後,發現太子整頓商稅的諸般舉措,竟是與臣當初的想法十分相似,然而臣從未將此事透漏給任何人,心中就有些懷疑……當然,也許只是巧合也說不定。”

說到這裡,趙俊臣突然閉口不言了。

但言下之意,卻十分清楚——若不是巧合的話,那就是太子在趙俊臣身邊安插眼線了。

朱和堉身爲儲君,若是真做了這樣的事情,卻是不大光彩。

所以,聽到趙俊臣的描述之後,德慶皇帝目光一閃,已是斷然的揮手說道:“太子雖然莽撞了一些,但心性一向剛直,這件事應該只是巧合罷了,卻是俊臣你多想了。”

趙俊臣看了德慶皇帝一眼,似乎想要再說些什麼,最終還是說道:“陛下聖明,確實是臣多想了。”

說到這裡,德慶皇帝似乎有些疲乏了,又與趙俊臣商議了幾句回京的安排之後,就揮手讓趙俊臣離開了。

等趙俊臣離開之後,德慶皇帝突然重重的嘆息一聲,靠坐在椅背之上,神色之間滿是疲憊與無奈。

德慶皇帝無論如何也猜想不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到了這一步。

這次南巡期間,德慶皇帝帶走了首輔周尚景與閣老沈常茂,以及朝中各大派系的諸多幹將,卻留下了性格較爲軟弱的黃有容擔任輔政大臣,又留下了閣老程遠道這位太子的鐵桿支持者,就是爲了讓太子朱和堉在京城中樹立優勢,行事之時擁有絕對的便利。

然而,德慶皇帝賜予太子朱和堉這麼多的優勢與便利,是爲了讓太子朱和堉打壓異己、爭權奪勢的!哪怕是太子朱和堉在德慶皇帝南巡期間陷害大臣、壓迫忠良,德慶皇帝也絕不會生氣,反而會樂見其成。

畢竟,與朝中其它幾大派系相比,太子朱和堉的勢力有些弱小了,又屢屢受到了打壓,德慶皇帝這麼做也是爲了未雨綢繆。

當然,在此期間,朱和堉若是能夠增加一些政務經驗、增長一些帝王心術,那就更加好了!

可惜,德慶皇帝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朱和堅趁着這次難得的機會,不僅沒有擴充權勢、打壓異己,反而搞起了商稅整頓,讓自己置於風尖浪口之中,得罪了所有的利益相關方……最終不僅浪費了德慶皇帝的良苦用心,還拖了德慶皇帝的後腿,讓德慶皇帝急衝衝的趕回京城爲他善後……

這一刻,德慶皇帝只覺得無比的無奈與疲憊……

與此同時,德慶皇帝心中也終於忍不住的產生了疑慮——朱和堉這樣的儲君,真的是合格的帝王人選嗎?自己百年之後,朱和堉真的能夠撐得起大明的江山嗎?

這樣的疑慮,對德慶皇帝的打擊,卻是比他敗給了周尚景還要更加沉重!

……

ps:這兩章的某些內容,本來應該出現在後面的章節,但一些老讀者認爲“太子獨力推動商稅整頓”的劇情屬於bug,所以就提前寫出來,算是蟲子對這段劇情的解釋。

恩,其實這些內容之前都側面暗示過了,比如第296章《兩份名單》,又比如上上一章關於驛站與信使的內容,再比如七皇子朱和堅的相關內容……而本章只是將原因總結一遍。

另,”商稅整頓”與”商稅改革”還是有區別的,太子朱和堉並沒有調整稅率的權利,蟲子也從來沒有暗示過太子會調整商稅,事實上,蟲子前文說過很多次,其實明朝商稅算是低的,只是重複收稅的問題太嚴重了,而太子的商稅整頓,最開始也只是針對各級衙門私設的收稅站點,身爲監國,這點權力他還是有的。

此外,在德慶皇帝離京期間,太子在內閣是佔有優勢的,別忘了太子的鐵桿支持者程遠道雖然經常打醬油,但也是閣老啊。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觸.第四百六十章.接觸(中).第六百四十七章.陳芷容的決絕手段(中).第1242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四).第四百六十五章.串聯(上).第124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五).第八百四十四章.大軍出動(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柳蕊的請求.第九百一十二章.左蘭山的鷹.第八百零三章.狼煙起(一).第1261章.遼東劇變(十一).第六百三十二章.抄家狂潮(七).第1029章.此子必爲大患.第七百六十二章.趙俊臣的伏筆(三).第1039章.德慶壽辰(二).第七百七十三章.各方的反應(三).第1272章.遼東劇變(二十二).第九百九十四章.問與答(三).第1393章.七子反擊.第四百一十七.疑點重重.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七百七十八章.整合(三).第八百二十章.戰鞏昌(九).第七十章.德慶壽辰(中).第四百一十四章.逆轉(下).第五百五十六章.早朝之後(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黨爭(二).第九百五十一章.綢繆.第八百九十九章.下一步.第三百零九章.趙俊臣的最大對手.第四百五十九章.接觸(上).第1135章.朱和堅出京.第二百七十三章.風驟起!.第1400章.妥協退讓.第1032章.野心的滋長.第1441章.大亂鬥(一).第一百五十四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上).第六百零一章.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中).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九十四章.風波(五).第124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七百三十章.排除隱患.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四百零三章.混亂(上).第1121章.味道對了.第四百二十章.牆角(下).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五百二十六章.博弈(二).第五百七十三章.第三百一十六章.各有所謀.第七百一十章.趙俊臣遭彈劾!.第1031章.火沒燒起來.第1045章.多做多錯的時候太子總是表現活躍.第七百二十二章.真相(二).第七百五十四章.收服(四).第九百八十章.睡着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會試之前.第二百七十七章.弱也是一種優勢.第二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提議.第二十七章.白銀浪潮(下).第1390章.離開興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黨爭(四)二更.第1013章.新安排.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六百二十七章.抄家狂潮(二).第七百六十六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三).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二十九章.廟堂爭鋒(中)二更第三百章.臨清.第四百六十五章.串聯(上).第二十七章.白銀浪潮(下).第九十七章.左右爲難.第九百三十二章.威逼利誘.第五百三十七章.開始進攻!.第1125章.商場險惡.第1413章.首輔失算.第五百三十六章.一些情報.第1093章.摘桃子.第1191章.風雲際會(完).第1197章.放與收.第1448章.大亂鬥(八).第1196章.軟與硬.第1096章.李純臣的崛起.第九百五十六章.趙俊臣被氣昏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利用與探查第1207章.亂與定.第十三章天才神棍上第一百零五章 .趙黨預備軍(下).第1446章.大亂鬥(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佳宜?嘉怡?〔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深思與猶豫第六百五十八章.風波頻(三).第1102章.君入甕中.第1438章.皆爲正義(七).第六百一十九章.文禍.第二十二章.風暴伊始(上).二合一第九百章.樑輔臣脫困.第九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病倒了(二).